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容量邮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邮件系统,大容量,测试,邮件服务器,处理器,功能,冗余。
大容量邮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罗辉琼,林南晖,郑凯[1](2014)在《华南师范大学:校企合作建大容量邮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邮件服务的困惑华南师范大学原有的电子邮箱系统是基于微软的Exchange Server 2007来建设实现的。由于学校经费、网络环境及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条件限制,学校只为部分教工提供了学校电子邮件服务。这不仅令学校电子邮箱系统未能在学校信息化及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而且限制了部分没有学校邮箱的师生参加一些需要学校邮箱注册的学术活动。另一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网络》期刊2014年Z1期)
张晓云[2](2008)在《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传统邮件系统的起源、瓶颈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大容量邮件系统诞生的原因、对存储设备的要求、系统采用的新技术、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测评方法等方面述。(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08年33期)
陈朴矩[3](2007)在《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功能测试与非功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国际化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速,国内的电信运营企业在服务业务提供上有更新的创新,以迎接电信运营业的激烈竞争。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逐渐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客户驱动”转化,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中国联通寻求着新的业务增长点,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决定对邮件系统以及发送方式进行重新调整,改变只能在电脑终端通过网络利用电子邮箱发送E-mail的方式,而增加了Wapmail,PDA Mail等新业务,新功能。亚信公司对目前流行和领先的大容量E-mail系统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实际测试,对用户的需求作了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自己的大容量电信级E-mail系统——亚信综合电子邮件系统(AIMC)。本课题依托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简要介绍了系统的用途和功能,此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和管理员在前端JSP界面进行操作和管理,维护人员在后台Solaris操作系统下的Oracle8i数据库进行操作从而维护系统,涉及到多种技术。为了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中国联通和亚信公司紧密协助,顺利高效的完成了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的上线。作者参加了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主要的安装,测试以及后期管理,维护工作。论文将主要描述对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以及测试过程中测试用例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7-06-01)
建山[4](2006)在《AMD皓龙和Solaris 10为大容量邮件系统提供强劲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E-mail是Internet最为常用和最重要的服务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电子邮件好处的了解,电子邮件用户正以指数形式增加。因此,E-mail系统能否满足大容量的要求,将是决定整个服务成败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06年08期)
郁冰[5](2006)在《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动力》一文中研究指出E-mail是Internet最为常用的服务之一。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电子邮件好处的了解,电子邮件用户正以指数级增加。因此,E-mail系统能否满足大容量的要求,将是决定整个服务成败的关键。最近,北京亿中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亿邮公司)自主开发了3(本文来源于《电子商务世界》期刊2006年04期)
黄淳[6](2006)在《邮件赢利应用系列专题:NAS网络附加存储——大容量邮件系统存储的首选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04年Google推出大容量邮箱Gmail开始,大容量邮件系统发展愈来愈热,用户也逐渐养成在邮件系统服务器上备份大量历史邮件的习惯。随着业务的发展,单系统邮箱数量也越来越多,大用户量加上庞大的邮件数,这给邮件存储带来了显着的压力。为保证电信级邮件系(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06年01期)
余楚迎,李建忠[7](2005)在《构建一个大容量用户、安全的电子邮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在Linux系统上以Postfix为SMTP服务器、CYRUS为POP/IMAP服务器、A-PACHE为WEB服务器和MYSQL为后台数据库构建一个支持大量用户的邮件系统的方案,并实现其Web Mail系统.在贝叶斯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电子邮件过滤器,并给出实现的系统结构.针对日益泛滥的邮件病毒问题,提出一套可行的病毒防护方案.(本文来源于《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4期)
樊金荣,谢智文[8](2004)在《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实现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一个百万级用户容量的电子邮件系统的具体实现,阐述了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实现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总结了在该系统实现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的分布式实现机理和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数据通信》期刊2004年11期)
石道生[9](2004)在《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邮件作为Internet最基本、最流行的服务之一。随着网民与日俱增,特别是,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使用移动设备来访问Internet资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邮件系统存在着种种的局限性,在负载不断增加时日益明显,加上对移动设备支持不够。为此研究了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它有扩展性强、可移植性好、速度快、性能稳定和支持移动设备等特点。本文旨在开发一种不仅能够以一般Web方式接入,还能够以WAP和SMS方式接入的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论文首先分析了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特别是移动邮件系统的来自用户和移动服务提供商的需求驱动,然后详细介绍了移动邮件系统的主要协议,包括WAP协议族,WAP的承载网络,短消息接口协议以及基本邮件协议。并探讨了邮件系统的用户认证、负载均衡及邮件存储。应用Linux虚拟服务器实现了基于第四层交换的邮件系统的负载均衡,并且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结合自己参与设计和实现的一种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讨论了如何保持传统的邮件系统体系结构不变,通过功能扩展使其支持移动业务,以及移动邮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并给出了这种移动邮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论文还进行了WAP邮件和SMS邮件的功能和可扩展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WAP邮件和SMS邮件模块不仅达到了全部功能要求,而且系统吞吐率高,在单一服务器的情况下能够支持很高的并发访问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4-04-01)
梁建民,祝明发,梁小萍[10](2002)在《基于集群和分布式存储的大容量邮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电子邮件是Internet的传统服务,它基于可靠的顺序数据流传输,对网络连接和协议结构的要求较低,进行信息交流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的特点,因此一直是Internet上使用最为频繁和广泛的服务。随着Internet上的信息不断增长,信息类型、服务类型的不断扩展,传统的电子邮件技术已无法适应不断扩大的用户群和用户群对电子邮件不断增长的需求。多种信息的存储和管理、大用户量的并发访问、邮件系统的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都要有成熟的大容量电子邮件技术作为支撑。(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2年08期)
大容量邮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从传统邮件系统的起源、瓶颈等方面出发,阐述了大容量邮件系统诞生的原因、对存储设备的要求、系统采用的新技术、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测评方法等方面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容量邮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罗辉琼,林南晖,郑凯.华南师范大学:校企合作建大容量邮件系统[J].中国教育网络.2014
[2].张晓云.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
[3].陈朴矩.亚信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功能测试与非功能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07
[4].建山.AMD皓龙和Solaris10为大容量邮件系统提供强劲动力[J].数码世界.2006
[5].郁冰.大容量邮件系统的动力[J].电子商务世界.2006
[6].黄淳.邮件赢利应用系列专题:NAS网络附加存储——大容量邮件系统存储的首选方案[J].通讯世界.2006
[7].余楚迎,李建忠.构建一个大容量用户、安全的电子邮件系统[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樊金荣,谢智文.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实现的分析[J].中国数据通信.2004
[9].石道生.大容量移动邮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
[10].梁建民,祝明发,梁小萍.基于集群和分布式存储的大容量邮件系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