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基因家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家蚕,转基因,基因,特异性,技术,核型,挥发物。
转基因家蚕论文文献综述
吴骏,罗漫,郝志华,谢玉凯,黄晓冰[1](2019)在《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家蚕基因组测序完成以来,家蚕的相关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也使得家蚕的转基因技术得以迅速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家蚕中转基因的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家蚕研究以及生物反应器等应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4期)
吴凡,李德臣,郝瑜,肖胜武,陈登松[2](2018)在《转基因技术在家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括了家蚕(Bombyx mori Linaeus)转基因的方法,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家蚕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家蚕研究上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4期)
张雨丽,赵爱春,龙定沛,闭立辉,韦伟[3](2018)在《一种利用不同斑纹品种混精杂交筛选转基因家蚕纯合子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型的纯合是保证生物后代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根本。通常采用连续累代自交同时进行相关性状筛选,或者旁侧PCR筛选等方法纯化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连续累代自交的方法筛选耗时长,工作量大,效率低;旁侧PCR方法技术要求高、专一性强。本研究利用不同斑纹品种混精杂交,结合雄蛾测交,筛选出双亲均为纯合子的蛾圈,作为该品种的纯合品系。该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效率高,是一种筛选转基因家蚕纯合品系的优良方法。(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雨丽,张桂征,闭立辉,龙定沛,韦博尤[4](2018)在《广西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来,先后收集引进转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家蚕材料2份、转羊毛角蛋白(KAP)基因家蚕材料2份、转蜘蛛丝基因材料1份、转X活性因子基因材料1份,主要围绕转EGFP基因家蚕、转KAP基因家蚕等转基因家蚕新材料开展选育研究。为提高引进转基因材料的强健性和经济性状,采用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与广西现行家蚕品种组培新材料,通过对新材料高温多湿环境下饲养提高新材料的强健性,结合活蛹缫丝和丝厂缫丝等展开丝质选育。选育出"7·西绿"、"C7·西绿"、"9·DT"、"芙·DT"等4个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新品系,结茧率达96.23~99.24%、荧光绿茧率达99.21~100%,试缫转基因荧光绿色生丝12.4kg,发表转EGFP基因家蚕相关科技论文5篇。选育出"7532·KAP4"、"932·KAP4"、"932·KAP5"、"7532·KAP5"等4个亚热带型转KAP基因家蚕新品系,结茧率达91%以上,KAP基因表达率达100%,缫出转羊毛角蛋白基因家蚕茧生丝4.88kg,发表转KAP基因家蚕相关科技论文2篇,申请转基因家蚕纯化方法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一套转基因家蚕新材料的选育新方法,选育出多份适宜亚热带饲育的转基因家蚕育种新素材,为今后转基因家蚕的研究、选育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1)
张雨丽,张桂征,闭立辉,龙定沛,韦博尤[5](2018)在《广西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西南大学合作开展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来,先后收集引进转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家蚕材料2份、转羊毛角蛋白(KAP)基因家蚕材料2份、转蜘蛛丝基因材料1份、转X活性因子基因材料1份,主要围绕转EGFP基因家蚕、转KAP基因家蚕等转基因家蚕新材料开展选育研究。为提高引进转基因材料的强健性和经济性状,采用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等育种方法与广西现行家蚕品种组培新材料,通过对新材料高温多湿环境下饲养提高新材料的强健性,结合活蛹缫丝和丝厂缫丝等展开丝质选育。选育出"7·西绿"、"C7·西绿"、"9·DT"、"芙·DT"等4个亚热带型EGFP荧光绿茧转基因家蚕新品系,结茧率达96.23~99.24%、荧光绿茧率达99.21~100%,试缫转基因荧光绿色生丝12.4kg,发表转EGFP基因家蚕相关科技论文5篇。选育出"7532·KAP4"、"932·KAP4"、"932·KAP5"、"7532·KAP5"等4个亚热带型转KAP基因家蚕新品系,结茧率达91%以上,KAP基因表达率达100%,缫出转羊毛角蛋白基因家蚕茧生丝4.88kg,发表转KAP基因家蚕相关科技论文2篇,申请转基因家蚕纯化方法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通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一套转基因家蚕新材料的选育新方法,选育出多份适宜亚热带饲育的转基因家蚕育种新素材,为今后转基因家蚕的研究、选育和开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十四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7-23)
DONG,Z,DONG,F,YU,X,HUANG,L,JIANG,Y[6](2018)在《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的转基因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已经被证明可以通过破坏病原体的基因来有效地抑制感染。西南大学的DONG Z等学者最近构建了表达CRISPR/Cas9的家蚕转基因系和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为目标的sgRNA,以调节家蚕早期基因的表达。通过G,代杂交获得4个转基因杂交系:Cas9(-)/sgRNA(-),Cas9(C)/sgRNA(-),Cas9(-)/sgRNA(C)和Cas9(C)/sgRNA(C)。研究证明了Cas9(C)/sgRNA(C)转基因系有效地编辑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的目标位点,并在BmNPV感染后观察到大片段缺失。研究者进一步对Cas9(C)/sgRNA(C)转基因系的抗病毒分析表明,半致死剂量(LD_(50))比正常接种包涵体后的值高出1 000倍。作者分析了Cas9(C)/sgRNA(C)转基因杂交系的经济性状和脱靶效率,与正常水平无显着差异。作者的研究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可以更有效地靶向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组,并可作为一种昆虫抗病毒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蚕业》期刊2018年01期)
龙定沛,郝占章,向仲怀,赵爱春[7](2018)在《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8](2017)在《《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家蚕转基因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家蚕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近日,由该研究团队组织编撰的《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一书,经叁年多时间的编写和不断修改,终于付梓成册。《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全书共55万字,赵爱春教授和(本文来源于《蚕学通讯》期刊2017年04期)
刘群,王桂荣,郝德君,黄勇平[9](2017)在《基于转基因CRISPR/Cas9技术对家蚕嗅觉受体基因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嗅觉在昆虫取食和繁殖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昆虫对不同气味信号的特异性选择是通过嗅觉受体来实现。在组成上,嗅觉受体包括二种类型。一类是高度分化的气味受体(OR),特异性识别不同的气味刺激;另一类是高度保守的气味受体(Orco),与传统的气味受体共表达。为研究家蚕嗅觉受体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将转基因技术与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相结合,通过在基因组上敲除两类嗅觉受体,研究其在家蚕幼虫取食行为及成虫交配行为中的功能。首先,利用双系转基因CRISPR/Cas9技术获得Orco体细胞突变体,进一步通过PCR检测及自交筛选获得Orco纯合突变体。其次,利用电生理和行为进行功能研究。电生理检测Orco纯合突变体的触角对两种性信息素成分蚕蛾醇和蚕蛾醛的反应,表明Orco纯合突变体的电生理反应显着下降。成虫交配行为检测表明,分别以野生型雌性家蚕、蚕蛾醇及11:1的蚕蛾醇/蚕蛾醛混合物作为信息素源时,Orco体细胞突变体的交配选择能力显着下降,而Orco纯合突变体的交配行为消失。幼虫取食行为测定表明,以桑叶或不同浓度的桑叶挥发物有效成分顺式茉莉酮进行刺激时,Orco突变体表现出显着降低的选择行为。这些结果证明Orco基因在家蚕嗅觉通路中不可缺少,直接控制幼虫的取食行为及成虫的交配行为。在OR基因的研究方面,选择家蚕幼虫取食行为相关的两个嗅觉受体OR56和OR54,利用转基因CRISPR/Cas9技术分别获得OR56突变体、OR54突变体及OR56/OR54双突变体家蚕。半定量RT及qRT-PCR检测表明,OR56突变时OR54的表达下降,OR54突变时OR56的表达下降,OR56/OR54同时突变体时OR56与OR54均表达下降。幼虫取食行为测定表明,以桑叶或不同浓度的桑叶挥发物有效成分顺式茉莉酮进行刺激时,OR56突变体的取食选择能力显着增强,OR54突变体的取食反应能力降低,OR54/OR56双突变体的取食反应能力降低。流式细胞仪技术及荧光显微镜技术进行钙成像,表明OR54对顺式茉莉酮的反应强于OR56。这些结果说明OR56在家蚕取食中起促进作用,OR54对家蚕取食有抑制作用,且OR56与OR54之间具有拮抗作用。综上,转基因CRISPR/Cas9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获得家蚕嗅觉受体的突变体,并进一步探索嗅觉受体的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7-10-26)
龙定沛,郝占章,向仲怀,赵爱春[10](2017)在《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但转基因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科学界和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担忧就一直存在。随着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转基因叁文鱼成为首例获批的可食用性商品化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植物的安全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公众关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2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研究,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家蚕转基因操作技术与转基因产品这2个方面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7-10-26)
转基因家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概括了家蚕(Bombyx mori Linaeus)转基因的方法,综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家蚕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家蚕研究上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基因家蚕论文参考文献
[1].吴骏,罗漫,郝志华,谢玉凯,黄晓冰.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蚕业.2019
[2].吴凡,李德臣,郝瑜,肖胜武,陈登松.转基因技术在家蚕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8
[3].张雨丽,赵爱春,龙定沛,闭立辉,韦伟.一种利用不同斑纹品种混精杂交筛选转基因家蚕纯合子的方法[J].蚕业科学.2018
[4].张雨丽,张桂征,闭立辉,龙定沛,韦博尤.广西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回顾[C].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张雨丽,张桂征,闭立辉,龙定沛,韦博尤.广西转基因家蚕选育研究十年回顾[C].中国蚕学会第十四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6].DONG,Z,DONG,F,YU,X,HUANG,L,JIANG,Y.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的转基因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抑制[J].广西蚕业.2018
[7].龙定沛,郝占章,向仲怀,赵爱春.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18
[8]..《家蚕转基因技术及应用》出版[J].蚕学通讯.2017
[9].刘群,王桂荣,郝德君,黄勇平.基于转基因CRISPR/Cas9技术对家蚕嗅觉受体基因的功能研究[C].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7
[10].龙定沛,郝占章,向仲怀,赵爱春.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C].中国蚕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