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测漏除尘机构,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推模机构,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推模机构处设置有测漏机构,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取出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除尘机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测漏除尘机构,通过在第一机架上同时设置测漏机构和除尘机构,对瓶状产品进行泄漏检测和除尘,提高对瓶状产品泄漏检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1),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推模机构(12),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推模机构(12)处设置有测漏机构(13),所述第一机架(11)上位于所述传送带(1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取出机械手(15),所述第一机架(11)的顶部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15)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除尘机构(14)。
设计方案
1.一种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11),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推模机构(12),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推模机构(12)处设置有测漏机构(13),所述第一机架(11)上位于所述传送带(1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取出机械手(15),所述第一机架(11)的顶部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15)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除尘机构(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模机构(12)包括固定板(121)、第一气缸(122)、第一支撑板(123)、连接杆(124)、以及推模块(125);
所述固定板(121)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气缸(122)安装于所述固定板(12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1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122)的活塞柱(122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模块(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漏机构(13)包括第二支架(131)、第二支撑板(132)、第二气缸(133)、以及测漏头(134);
所述第二支架(13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11)顶部的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二支架(131)的顶部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板(132),所述第二气缸(133)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32)上,所述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132)朝下设置,所述测漏头(134)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出机械手(15)包括第四机架(151)、同步电机(152)、同步传送带(153)、夹持块(154)、第四气缸(155)、以及张爪气缸(156);
所述第四机架(15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11)位于所述传送带(16)中间位置处的顶部,所述第四机架(151)上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同步电机(152),所述同步传送带(153)套设于所述同步电机(152)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块(154)的一端夹持固定于所述同步传送带(153)上,所述夹持块(154)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四气缸(155),所述张爪气缸(156)固定于所述第四气缸(155)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漏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电除尘机构(14)包括第三支架(141)、第三气缸(142)、离子风管(143)、两个吸尘罩(144)、以及吸尘管(145);
所述第三支架(14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11)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15)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142)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141)上端的一侧,所述离子风管(143)固定于所述第三气缸(142)的下方,两个所述吸尘罩(144)分别位于所述离子风管(143)下方的两侧,所述吸尘管(14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吸尘罩(144)外侧壁上,所述离子风管(143)的一端具有离子风嘴(143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在瓶类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泄漏,且容易堆积灰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测漏除尘机构来检测泄漏情况和除尘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测漏除尘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解决技术问题:如何对瓶类产品进行泄漏检测和除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测漏除尘机构,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推模机构,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相对于所述推模机构处设置有测漏机构,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取出机械手,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除尘机构。
可选地,所述推模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第一支撑板、连接杆、以及推模块;
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一气缸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推模块。
可选地,所述测漏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撑板、第二气缸、以及测漏头;
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另一侧边缘,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气缸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朝下设置,所述测漏头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底部。
可选地,所述取出机械手包括第四机架、同步电机、同步传送带、夹持块、第四气缸、以及张爪气缸;
所述第四机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位于所述传送带中间位置处的顶部,所述第四机架上端的一侧固定有所述同步电机,所述同步传送带套设于所述同步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夹持固定于所述同步传送带上,所述夹持块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第四气缸,所述张爪气缸固定于所述第四气缸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静电除尘机构包括第三支架、第三气缸、离子风管、两个吸尘罩、以及吸尘管;
所述第三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机架相对于所述取出机械手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架上端的一侧,所述离子风管固定于所述第三气缸的下方,两个所述吸尘罩分别位于所述离子风管下方的两侧,所述吸尘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吸尘罩外侧壁上,所述离子风管的一端具有离子风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机架上设置推模机构、测漏结构、静电除尘机构和取出机械手,推模机构将瓶状产品推至测漏机构处,对瓶状产品的泄气情况进行泄漏检测。检测完后,传送带将瓶状产品送至静电除尘机构处,对瓶状产品进行除尘,保障瓶状产品的干净卫生。接着取出机械手将产品移走,通过这些机构,实现对瓶状产品的泄漏检测和除尘,提高泄漏检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漏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第一机架;12-推模机构;121-固定板;122-第一气缸;1221-活塞柱;123-第一支撑板;124-连接杆;125-推模块;13-测漏机构;131-第二支架;132-第二支撑板;133-第二气缸;134-测漏头;14-静电除尘机构;141-第三支架;142-第三气缸;143-离子风管;1431-离子风嘴;144-吸尘罩;145-吸尘管;15-取出机械手;151-第四机架;152-同步电机;153-同步传送带;154-夹持块;155-第四气缸;156-张爪气缸;16-传送带。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漏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电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出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测漏除尘机构,包括第一机架11,第一机架11顶部的一侧边缘设置有推模机构12,第一机架1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传送带16,传送带16的一端相对于推模机构12处设置有测漏机构13,第一机架11上位于传送带1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取出机械手15,第一机架11的顶部相对于取出机械手15的一侧设置有静电除尘机构14。当瓶状类的产品组装完成后,为保障瓶子的密封性和干净,需要对瓶子进行泄漏检测和除尘。推模机构12将瓶状产品推送至测漏机构13进行泄漏检测,泄漏检测完后,传送带16将产品传送至静电除尘机构14处进行除尘,除尘后的瓶状产品通过传送带16传送至取出机械手15处,将产品送出,完成泄漏检测。
可选地,推模机构12包括固定板121、第一气缸122、第一支撑板123、连接杆124、以及推模块125;固定板121固定于第一机架11顶部的一侧边缘,第一气缸122安装于固定板121的一侧,第一支撑板123的一端与第一气缸122的活塞柱122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12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24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模块125。第一气缸122动作,带动第一支撑板123动作,进而带动连接杆124动作,实现推模块125往复直线动作,从而可以往复持续地推送瓶状产品。
可选地,测漏机构13包括第二支架131、第二支撑板132、第二气缸133、以及测漏头134;第二支架131的底部固定于第一机架11顶部的另一侧边缘,第二支架131的顶部固定有第二支撑板132,第二气缸133安装于第二支撑板132上,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穿过第二支撑板132朝下设置,测漏头134固定于第二气缸133的活塞杆底部。第二气缸133上下运动,带动测漏头134上下运动。当瓶状产品到达测漏头134下方时,测漏头134压住瓶状产品的顶部出口,并向瓶状产品顶部的出口内吹气,当气压到达一定数值的时候,则该产品合格,相反,若气压没有达到规定值时,则该瓶状产品不合格,实现对瓶状产品的测漏检测。
可选地,取出机械手15包括第四机架151、同步电机152、同步传送带153、夹持块154、第四气缸155、以及张爪气缸156;第四机架151的底部固定于第一机架11位于传送带16中间位置处的顶部,第四机架151上端的一侧固定有同步电机152,同步传送带153套设于同步电机152的输出端上,夹持块154的一端夹持固定于同步传送带153上,夹持块15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四气缸155,张爪气缸156固定于第四气缸155的下方。同步电机152带动同传送带153移动,带动夹持块154平行移动,进而带动固定于夹持块154一端的第四气缸155平行移动。而第四气缸155的活动柱可以上下移动,使张爪气缸156实现平移和上下运动,达到抓取的目的。
可选地,静电除尘机构14包括第三支架141、第三气缸142、离子风管143、两个吸尘罩144、以及吸尘管145;第三支架141的底部固定于第一机架11相对于取出机械手15一侧的顶部,第三气缸142固定于第三支架141上端的一侧,离子风管143固定于第三气缸142的下方,两个吸尘罩144分别位于离子风管143下方的两侧,吸尘管145的一端固定于吸尘罩144外侧壁上,离子风管143的一端具有离子风嘴1431。当瓶状产品被送至静电除尘机构14处时,瓶状产品经过离子风管143下方的两个吸尘罩144之间时,第三气缸142往下压住产品,离子风管143将向产品内吹气,通过带有静电的离子进行除尘,最后吸收到的灰尘通过吸尘管145排走,此外,吸尘罩可以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灰尘,也可以达到隔离灰尘的作用。
显然,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741.8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280223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G01M 3/04
专利分类号:G01M3/04;B08B6/00;B65G47/9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广州锦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锦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友谊路八一科技园B栋二楼(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李鑫辉;尹啟华;李成宗
第一发明人:李鑫辉
当前权利人:广州锦湖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