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损失论文_黄宇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损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损失,生物量,阈值,几何,可调,分配,落叶松。

叶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黄宇轩[1](2018)在《叶表凹坑影响压气机动叶损失特性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发展,对压气机效率与负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负荷的提高带来了更大尺度的分离与损失,反过来制约着压气机性能。压气机动叶根部常常处于复杂的流动状况内,且根部区域处于分离起点位置,低能流体堆积严重,损失较大。采用被动流动控制技术-叶表凹坑,可以有效改善根部附近叶型损失,抑制附面层发展。本文以DMU37动叶根部叶型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校核CFD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流冲角与马赫数下原始叶栅的流动特性,并分析了损失产生机理。首先,对数值方法进行实验校核,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参考已有文献布置凹坑,分析了凹坑减少损失的机理,发现凹坑内旋涡诱导外部流体进入凹坑内增加了外部流体湍动能,附壁流动能力增强,且气-气接触产生“滚动轴承”作用减小了摩擦损失。凹坑增加了叶栅出口端壁附近损失,但出口部分叶高的尾迹损失明显降低,且出口截面总损失降低。其后根据相关凹坑位置变工况计算确定计算工况,对凹坑相关参数进行改变,包括凹坑位置、凹坑深度、凹坑深径比等等。分析凹坑几何参数改变对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发现当凹坑几何参数改变时,凹坑内旋涡涡核位置发生改变,改变了凹坑下游流动状况。通过分析出口截面损失特性,确定了凹坑最佳位置为75%~100%弦长处,凹坑最佳深度为0.2mm,凹坑深径比为1/4。最后对原始叶栅与凹坑叶栅进行了变工况分析,变工况包括来流冲角与来流马赫数。通过分析变工况下叶表极限流线与出口截面损失特性,发现凹坑仅在部分冲角下降低了叶栅出口截面总损失,所有计算马赫数下截面总损失均降低。总结变工况下凹坑叶栅损失特性,证明了凹坑减阻技术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志成,万贤崇[2](2016)在《虫害叶损失造成的树木非结构性碳减少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虫害爆发可造成区域森林死亡,近年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虫害的频度和危害程度。森林和林地植物死亡会导致植被生产力降低,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森林由一个净的碳汇转变为一个碳源。因此,加深虫害对树木危害机制的认识有重要意义。虫害造成的叶损失(虫害叶损失)降低树木光合作用能力,增加非结构性碳(NSC)消耗,使得树木体内碳储备降低,NSC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树木因碳饥饿而死亡。外部环境和树木自身的补偿性机制也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正或负的影响。在近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死亡在全球尺度上增多,重新激起了人们对碳饥饿的重视,碳饥饿被视为解释树木死亡的主要生理机制之一。该文介绍了碳饥饿的定义,综述了虫害叶损失减少树木NSC储备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以及树木虫害和叶损失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李媛媛[3](2014)在《叶损失对落叶松和杨树苗木固碳量的影响及外源诱导剂合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落叶松(Larix spp.)和杨树(Populus spp.)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作为人工林在森林固碳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虫害的日益猖獗严重威胁着我国森林减排增汇目标的实现。为了探明危害程度、以及诱导增强林木抗虫性的措施对林木固碳量的影响,本研究以2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和杨树Populus simonii×P. nigra)为研究对象,对落叶松和杨树幼苗剪叶处理模拟食叶害虫危害,与对照比较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分析失叶程度对针阔叶林木固碳量的影响;并利用茉莉酸甲酯诱导植物的抗虫性,比较分析诱导剂对植物自身生物量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及其食叶害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探讨权衡其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树木防御代价之间的关系,为害虫防治提供一个合理的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弄清针阔叶林木在诱导防御反应上的差异,以期对不同林木的害虫防控提供不同的方案。结果如下:1.不同程度失叶对落叶松和杨树苗木固碳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1)对落叶松和杨树幼苗进行剪叶25%、50%和75%处理,生物量测定结果显示:落叶松在失叶50%时根长增加,在失叶25%、50%、75%时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P<0.05),固碳量下降;失叶程度的改变不影响杨树根长的生长,但在失叶50%、75%时杨树的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P<0.05),固碳量下降。(2)不同程度失叶下叶绿素的变化显示:失叶率25%和75%处理的落叶松叶绿素质量分数有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第5d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第10d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第15d与对照相比无差异,第20d叶绿素质量分数明显升高,失叶率50%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明显降低,到25d叶绿素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不同失叶处理杨树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在第5d和第10d明显高于对照(P<0.05)。2.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落叶松和杨树苗木固碳量及抗虫性的影响用茉莉酸甲酯喷施落叶松和杨树,之后检测2种植物的生物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并测定取食2种处理后植物叶片的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1)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落叶松和杨树固碳量的影响经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落叶松的根干质量、鲜质量显着高于对照(P<0.05),茎干质量、鲜质量显着低于对照(P<0.05),全株生物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P>0.05),固碳量未降低;处理后的杨树根、茎的鲜质量、干质量及全株生物量均显着低于对照(P<0.05),固碳量降低。(2)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落叶松和杨树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茉莉酸甲酯处理后,落叶松针叶内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在第5d、第10d显着高于对照(P<0.05),处理10天后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杨树叶片中,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只有在处理后第10d高于对照,之后均迅速降低,在处理15d、25d显着低于对照(P<0.05)。(3)外源茉莉酸甲酯对落叶松和杨树苗木抗虫性的影响取食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落叶松和杨树的舞毒蛾表现为:幼虫体重下降,虫体质量增长率降低,幼虫死亡率增加,雌蛹重、雄蛹重降低,雌虫产卵率降低。叶损失对落叶松和杨树的固碳能力和光合生理反应均有影响,其通过增加叶绿素质量分数,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其固碳能力的降低和生物量的损失。喷施茉莉酸甲酯诱导后落叶松和杨树幼苗的抗虫能力增强,但却致使杨树的固碳能力降低,所以在害虫综合治理上要针对树种施用。(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4-04-01)

于舰[4](2012)在《变几何涡轮可转导叶损失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对涡轮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涡轮技术逐渐向着变工况发展。变几何涡轮(VGT)作为一种有效的涡轮变工况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航空发动机、船舶燃机动力和涡轮增压器等领域。变几何涡轮一般采用可调导叶技术,通过改变低压涡轮导叶安装角度来调节涡轮的热力循环,使涡轮可以应对工况的变化。然而,采用可调导叶机构会使叶片端部出现一定的间隙以及调节导叶转动的驱动轴结构,造成端部流体的流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出现绕流和泄漏等现象。可调导叶端部泄漏流动所产生的损失对涡轮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可转导叶流场、驱动轴结构以及变工况情况下的变化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首先,出于抑制可转导叶端部泄漏损失的目的,本文建立了两种不同导叶驱动轴结构模型,为了尽量减小导叶端部与机匣之间的间隙值,导叶与机匣采用球面端壁匹配。在相同间隙值和边界条件下分别对两种轴结构、导叶与机匣不存在间隙时的单级轴流涡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叁种方案的叁维流场具体分布计算结果,并针对端部流场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比了不通方案下涡轮效率、流量等参数变化,给出了端部泄漏流动所产生泄漏涡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分析了不同方案下端部流动的变化、轴结构对泄漏流动以及下游动叶流场的影响。之后,本文针对变工况时导叶安装角度的变化进行研究,分别计算了导叶沿其驱动轴转动-7°、-4°、0°、4°和7°等情况下的涡轮单级叁维流场。计算模型采用球面端壁结构,因此导叶转动对叶端间隙大小没有影响。计算得到了不同角度下涡轮的单级效率、导叶泄漏量等涡轮性能参数,本文着重分析了导叶转动下涡轮流场在径向和流动方向上的压力、损失分布和端部泄漏流动的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2-12-01)

孟金柳,曾波,叶小齐,付天飞,何兴兵[5](2004)在《不同光照水平下叶损失对樟(Cinnamomum camphora)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光照条件及叶组织受损程度对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不同和叶损失程度不同都会导致植物物质分配方式的变化.高光照水平下,植株加大对根的生物量分配,低光照水平下增加对叶的生物量分配,中度光照条件下植株对根和叶的分配则处于两者之间;叶组织损失使植株加大对叶的生物量投资,不同处理阶段结果有所不同;低光照条件下,叶损失植株对叶的生物量分配显着高于高光照下的叶损失植株.(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孟金柳[6](2004)在《差异光强条件下叶损失对樟(Cinnamomum camphor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具备的功能平衡作用使得植物在生存环境改变或受到干扰时能够改变自身已有的生物量分配方式,以恢复受影响的器官的功能。而要改变生物量的分配方式,植物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对策,如改变叶效率,重新配置体内的氮、镁元素,改变叶绿素含量和成分,改变光合特性等。为了研究植物对不同干扰如何进行适应性生长和恢复的,本文对不同光照条件和叶组织受损对植物生物量分配、叶效率、叶氮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植株的光合特性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为包括光照强度和叶损失处理的二因素实验。光照强度设置了3个光照水平:全光照(100%)、中度光照(43.5%)和低光照(6.74%);叶损失处理设置了70%去叶处理和未去叶处理两个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1)光照条件的不同和叶损失都会导致植物物质分配方式的变化。总体来说,在高光照水平下,植株加大了对根的生物量分配,在低光照水平下增加了对叶的生物量分配,中度光照条件下植株对根和叶的分配则处于两者之间;叶组织损失使植株加大了对叶的生物量投资,不同处理阶段结果有所不同;在低光照条件下,叶损失植株对叶的生物量分配显着高于高光照下的叶损失植株。 (2)叶受损的植株叶效率显着高于未受损植株;光照强度越高,植株的叶效率越高;受损植株增加的叶效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对生长的贡献大小不同,处理初期,全光照下叶损失植株增加叶效率对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增加贡献大于中度光照,大于低光照下植株,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度光照下的植株增加叶效率对生长的贡献逐渐超过了全光照下植株。本实验结果表明适度叶损失不但不会降低,相反会增加植株的叶效率,适度遮荫会改善叶损失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 (3)光照条件的不同和叶损失都会导致植物叶N含量的变化。总体来说,在高光照水平下,植株单位叶面积N含量较高,显着高于低光照水平下植株;相差异光强条件下叶损失对樟(口月nQm口mu脚口即人or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反,单位叶重N含量则随光照水平的降低而升高。损伤处理可使植株叶单位叶面积N含量降低,而单位叶重N含量却比未受损植株高。研究发现,单位叶重和单位叶面积N含量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处理植株比叶重之间有显着差异的缘故,光照水平的降低和叶损失都会使植株的比叶重减小。 (4)叶绿素含量和浓度总体上都随光照水平的降低而升高,叶绿素a/b在高光条件下显着大于低光水平下的植株,叶损失植株的叶绿素a/b值处理初期小于未受损植株,处理后期则大于未受损植株。叶损失植株的光饱和点要低于未受损植株,随光照强度的降低,植株的光饱和点逐渐下降。不同处理植株的暗呼吸变化趋势同光饱和点相同,表观量子效率却无显着差异,其机理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陈永年,马骏,袁哲明,陈灿,蒋杰贤[7](2002)在《春甘蓝外叶和球叶损失对产量的影响及主要食叶害虫防治行动阈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出几种主要菜虫的防治指标 ,测定了春甘蓝京丰 1号不同生育期的绿叶数及全株叶面积和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食叶面积并进行了田间剪叶试验 .结果表明 :甘蓝莲座期对外叶损失有相当强的补偿力 ,每株有菜青虫 3.5头 (即每 35 7cm2 叶面积有 1头 )时产量比对照约增 10 % ,据此认为每株春甘蓝上的菜青虫或甜菜夜蛾多于或等于 5头时应防治 ,甜菜夜蛾与菜青虫、斜纹夜蛾多于或等于 1.5头时应进行防治 ;菜球充实初期次之 ,每 30 0 cm2 叶面积有菜青虫 1头 (合每株 2 6 .7头 )时比对照约增产 3.6 % ;结球始期对虫害敏感 ,每 315 cm2 叶面积有菜青虫 1头 (合每株 12 .7头 )时减产 4 .1% .心叶及球叶受害对产量的影响表现与外叶受损相似的趋势 ,莲座期剪去心叶面积多达 3/ 4 ,约合 0 .91头菜青虫取食心叶 ,比对照增产 6 .3% ;菜球充实初期各层绿叶剪去 1/ 3面积 ,约合每株 4 .2头菜青虫取食球叶 ,增产 6 .1% ,但剪去 1/ 2即约合 8.4头菜青虫取食球叶则减产 6 .82 % ;结球始期不同剪心叶量均导致减产 ,例如每株剪心叶 1/ 3,约合 0 .73头菜青虫取食心叶 ,减产 2 .4 % .菜球充实初期 ,球叶损伤减产程度虽然不如结球始期剪心叶的严重 ,但成熟菜球外观畸形 ,未达上市标准 ,若加工腌菜则无妨 ;如剥去损伤球叶(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张师帅,蔡兆林[8](2000)在《轴流通风机动叶损失的一种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计算轴流通风机动叶损失的方法 ,并用 2 0组风机试验数据对该损失模型和常规损失模型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损失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00年03期)

马骏,陈永年,陈灿[9](1999)在《秋花菜人工叶损失对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人工一次性剪叶的方法测定了秋花菜叶损失率(% )与产量损失率(% )之间的关系为 Y= - 82688+ 06746x(r= 09983)。(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科学》期刊1999年05期)

叶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规模虫害爆发可造成区域森林死亡,近年的气候变化进一步增加了虫害的频度和危害程度。森林和林地植物死亡会导致植被生产力降低,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使森林由一个净的碳汇转变为一个碳源。因此,加深虫害对树木危害机制的认识有重要意义。虫害造成的叶损失(虫害叶损失)降低树木光合作用能力,增加非结构性碳(NSC)消耗,使得树木体内碳储备降低,NSC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树木因碳饥饿而死亡。外部环境和树木自身的补偿性机制也会对这个过程产生正或负的影响。在近年气候变化背景下,树木死亡在全球尺度上增多,重新激起了人们对碳饥饿的重视,碳饥饿被视为解释树木死亡的主要生理机制之一。该文介绍了碳饥饿的定义,综述了虫害叶损失减少树木NSC储备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以及树木虫害和叶损失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宇轩.叶表凹坑影响压气机动叶损失特性的数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

[2].陈志成,万贤崇.虫害叶损失造成的树木非结构性碳减少与树木生长、死亡的关系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16

[3].李媛媛.叶损失对落叶松和杨树苗木固碳量的影响及外源诱导剂合理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4

[4].于舰.变几何涡轮可转导叶损失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5].孟金柳,曾波,叶小齐,付天飞,何兴兵.不同光照水平下叶损失对樟(Cinnamomumcamphora)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6].孟金柳.差异光强条件下叶损失对樟(Cinnamomumcamphora)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

[7].陈永年,马骏,袁哲明,陈灿,蒋杰贤.春甘蓝外叶和球叶损失对产量的影响及主要食叶害虫防治行动阈值[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8].张师帅,蔡兆林.轴流通风机动叶损失的一种计算方法[J].风机技术.2000

[9].马骏,陈永年,陈灿.秋花菜人工叶损失对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1999

论文知识图

叶片尾缘处90%叶高以上区域平均总压...不同间隙高度情况下区域Ⅲ内周向平均...不同转速下通道内不同区域损失分布不同周向前弯叶轮出口总压损失系数沿...间隙高度为3.0%叶高时90%弦长处间隙...%叶高处相对马赫数等值线

标签:;  ;  ;  ;  ;  ;  ;  

叶损失论文_黄宇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