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差减杂交论文_余海忠,王海燕,赵慧君,孙永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抑制差减杂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制,基因,序列,差异,标签,抗热性,技术。

抑制差减杂交论文文献综述

余海忠,王海燕,赵慧君,孙永林[1](2018)在《基于甾体皂苷的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甾体皂苷是襄麦冬块根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能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使甾体皂苷含量的提高成为可能,筛选参与甾体皂苷合成的蛋白或酶就非常必要。【方法】本实验以襄麦冬始见期块根和采收期块根作为实验样品,构建了不同生育期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结果】构建的始见期和采收期块根差减文库的外源片段,有效基因序列308条,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 bp左右,片段平均长度586.99 bp;文库样本序列注释上NR、SWISS-PROT、TREMBL、CDD、PFAM库的基因分别有65.26%、34.42%、63.96%、26.30%、14.94%;样本中分别有23和103个Unigene可注释上12个COG分类与19个KOG分类中;样本中有81个预测基因,可以注释到48种酶与映射到92个代谢通路上;样本基因功能在Biological Process分类中聚集于cellular process和metabiolic process,在Cellular Component主要聚集于cell、cell part和intracellular,在Molecular Function分类中主要聚集于catalytic activity,binding和transferase activity。【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基于甾体皂苷的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筛选出一批差异表达目的基因。(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焦小利,杨卉芯,宋晓斌[2](2017)在《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研究枣缩果病病程相关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细交链孢菌侵染枣果实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白熟期‘蜂蜜罐’枣的果实为材料,人工接种细交链孢菌,分别在接种0.5、1、2、3和4 d后取样,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病原菌诱导的差异表达的c DNA消减文库。【结果】PCR鉴定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为200~900 bp。随机挑选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利用BLASTx在Gen Bank Nr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118个Unigenes。对这些ESTs进行功能分类发现细交链孢菌侵染下诱导表达基因涉及植物细胞内的多种代谢和应答过程,其中包括抗病/防御类、信号传导途径类、新陈代谢类、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类及细胞结构的组成等,尤其以抗病/防御类基因所占比例最大(27.17%)。【结论】通过SSH研究了缩果病病原侵染果实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到一些与枣缩果病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及今后筛选防治枣缩果病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王楠,潘喆,袁宏[3](2016)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分离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离及鉴定与白血病多药耐药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分离非耐药细胞株K562与耐药细胞株K562/DOX差异表达基因。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RsaⅠ酶切后,分别与不同的接头(adopter1和adopter2R)连接;连接产物插入pMD19-T载体后转入大肠埃希菌中,构建cDNA差减文库;挑取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及同源序列分析,确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获得220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血红蛋白、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相关基因,以及热休克因子结合蛋白(HSPB1)基因等其他基因。结论采用SSH技术及分子克隆技术可构建耐药及非耐药肿瘤细胞株差异表达基因的差减cDNA文库,能够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梅冰,陆翔,窦法楷,汪慧莲,李显秋[4](2016)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是一种差异性基因克隆的新技术,它对研究细胞生殖、发育、分化、衰老及死亡等生命过程中有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简要概述了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优越性、缺陷及其在相关基因克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赵莉,石保新,李军,张壮志,马正海[5](2015)在《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具有双向发育的特点,本文旨在利用SSH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原头蚴包囊(CW)和成虫(AW)特异性的基因。将PSC-CW和PSC-AW双相发育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PCR产物克隆入pGEM-T载体并测序,利用CAP3sequence assembly在线软件、Blast2GO软件与GenBank数据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原头蚴成囊和成虫特异性的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对PSC-CW和PSC-AW文库进行扩增,分别得到280和200个阳性克隆,菌落PCR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克隆均插入200~1 000bp片段。测序结果显示从PSC-CW和PSC-AW SSH文库中分别得到16和10个特异性基因。其中PSC-CW SSH文库中得到4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其余12个基因仅出现1次,其中5个为未知基因,已知基因分别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热休克蛋白70和铁蛋白等功能蛋白质。PSC-AW SSH文库中得到10个基因,其中2个出现频率较高基因,8个基因仅出现1次,4个为未知基因,6个已知基因分别编码基质蛋白1、延伸因子1α和脂肪酸结合蛋白等功能蛋白质。本研究筛选获得原头蚴成囊和成虫发育时差异表达的基因,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表明,PSC-CW SSH文库中多是与营养和能量转运功能的相关基因,而PSC-AW SSH文库中多为发育与分化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原头蚴处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发育方向有关,同时也为棘球蚴病免疫诊断、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提供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俞慧,邢林林,祁晶晶,倪欣涛,姜盼[6](2015)在《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强弱菌株基因组的差异片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强毒菌株HXb2和弱毒菌株NJ-1基因组之间的差异基因,以HXb2株基因组为待测菌株,以NJ-1株基因组为驱动菌株,构建了两株细菌基因组间的抑制性差减文库。经过dot-blot杂交和PCR验证,共鉴定到34个强弱毒株基因组差异片段。测定的序列经BLAST、DNAStar和PSORTb分析,结果表明有2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外膜蛋白,有2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质膜蛋白如磷酸盐转运蛋白,11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胞内蛋白如丙氨酸脱氢酶、β-内酰胺酶及一些假定蛋白等,有19个片段所在基因编码的蛋白(大部分为假定蛋白)定位未知。这些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毒力及HXb2株特异蛋白等有关。本研究为下一步鉴定新的毒力基因及其他特异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海宏,王艳,李卉,李建龙[7](2014)在《草坪草高羊茅高温诱导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草坪草对抗高温逆境的分子遗传机制,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相关的基因文库。研究以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在长期生理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羊茅在高温胁迫下的SSH文库,挑选部分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对所获得的差异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研究了在38℃/30℃(昼/夜)培养箱中进行高温胁迫6 h的高羊茅叶片和对照组高羊茅叶片的RNA差异。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差减文库中大量组成型表达的基因已经被有效去除,使某些特有的差异基因得到了富集;两个文库的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布在200~900 bp,平均片段长度约500 bp左右;在构建的高羊茅耐热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了123个大小约500 bp左右的EST测序,共得到100个有效序列,其中38个是未知序列,其余62个为已报道序列,但是序列功能全部未知,这些EST中有25个与叶绿体染色体有关,其中9个与已提交的羊茅属植物叶绿体内的基因同源。本试验最终得到了合格的差减文库并对部分基因进行了测序,可为高羊茅耐热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提高草坪草水肥调控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郑礼洲[8](2014)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筛选HPS潜在毒力基因及鉴别HPS潜在毒力菌株二重PCR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可引起猪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及脑膜脑炎等症状。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本试验在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对江西省多个地区的疑似病料进行HPS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分型,从中选择代表菌株进行抑制性差减杂交来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分布调查,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二重PCR用于临床上该菌的鉴定与毒力检测,具体如下: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分型在2011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从江西多个地区的疑似病料中共分离鉴定出了39株HPS,这些菌株主要分离自肺脏(51.28%)、心脏(30.77%)、关节液(15.38%)和肝脏(2.56%)。将各分离株通过传统的Kielstein-Rapp-Gabrielson(KRG)分型方法进行血清分型,结果表明江西省HPS流行的血清型为5型(25.64%),13型(20.51%),4型(10.26%),12型(5.13%),15型(5.13%)。2、副猪嗜血杆菌潜在毒力基因的筛选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分别筛选高毒力13型菌株JX1108和无毒力7型菌株HS197间及高毒力12型菌株HPJX9和无毒力3型菌株HS81间的差异基因。结果从菌株JX1108中筛选到了26个差异基因,从菌株HPJX9中筛选到了28个差异基因。这些差异基因编码的蛋白主要与限制性修饰系统、噬菌体相关蛋白、假定蛋白、新陈代谢蛋白、分泌蛋白、转运蛋白、结构蛋白和重组酶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3、副猪嗜血杆菌潜在毒力基因的分布调查选择部分差异基因对15种血清型参考菌株进行PCR检测,选取其中有毒力菌株偏向性的基因,调查其在39株江西地方分离株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从菌株JX1108筛选出的15个基因中有9个在参考菌株中表现出了毒力偏向性,其在江西地方分离株中出现的频率为23.08-56.41%;从菌株HPJX9中筛选出的17个基因中有11个在参考菌株中表现出了毒力偏向性,其在江西地方分离株中出现的频率为20.51-97.44%4、鉴别副猪嗜血杆菌潜在毒力菌株的二重PCR方法的建立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RNA及其毒力相关基因VtaA1建立一个鉴别该菌潜在毒株的二重PCR方法,最终确定二重PCR中16SrRNA引物终浓度为0.2μmol/L,VtaA1引物终浓度为0.1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61.4℃,敏感度为10-5ng/mL。通过对39株江西地方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分离株16SrRNA基因扩增均为阳性,VtaA1基因的阳性率达到97.44%(38/39)。(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曾绍华,张聪,李明,屈会娟,张敏[9](2014)在《黑斑病菌诱导的紫薯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紫薯1号为材料,运用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了经黑斑病菌诱导12、24、36、48、60 h后的甘薯块根混合SSH cDNA文库。随机挑取103个cDNA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获得87个非重复序列,其中包括29个重迭群,58个独立的ESTs,利用tblastx对87个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在编号为14的EST中找到了"蔷薇"黑斑抗性muRdr1基因位点,基因全序列包括muRdr1A、muRdr1B、muRdr1C、muRdr1D、muRdr1E、muRdr1F、muRdr1G、muRdr1H、muRdr1I共9个基因。另外有2类基因的含量较高,一类是紫薯组织特异性相关基因,另一类是紫薯受干旱胁迫的抗逆相关基因。构建cDNA文库,应用EST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紫薯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从基因水平上来研究紫薯抗病机制,为今后的紫薯抗病遗传育种及抗病机理奠定论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程春振,曾继吾,贝学军,吴波,阳佳位[10](2013)在《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筛选锦橙CTV应答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易感柑橘衰退病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品种锦橙CTV应答分子机理,筛选和分析CTV应答基因。【方法】以嫁接CTV强毒株TRL514的锦橙阳性材料叶片为试验方(Tester),用嫁接无毒枝条的CTV阴性锦橙叶片为驱动方(Driver),构建CTV侵染的锦橙的正向差减文库。【结果】随机挑选850个阳性克隆测序,其中742条测序成功,去除载体片段和接头序列后得到有效EST 692条。将所有EST序列对应到柑橘的预测基因组转录物,共涉及137个柑橘基因。应用BLAST2GO对这些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进行功能归类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受CTV侵染的影响,锦橙能量代谢相关基因上调明显,与光合器官碳固定、氮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等途径相关的EST出现频率较高。另外,与抗逆防御以及苯基丙氨酸合成、类苯基丙烷代谢、类胡萝卜素合成等与植物防御素类物质合成密切相关的代谢途径相关基因较多。【结论】由于CTV的侵染,CTV易感品种锦橙基础代谢改变明显,须通过增强能量代谢和提高自身防御能力来维持自身生长和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6期)

抑制差减杂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细交链孢菌侵染枣果实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白熟期‘蜂蜜罐’枣的果实为材料,人工接种细交链孢菌,分别在接种0.5、1、2、3和4 d后取样,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病原菌诱导的差异表达的c DNA消减文库。【结果】PCR鉴定随机挑取的阳性克隆,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为200~900 bp。随机挑选200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利用BLASTx在Gen Bank Nr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共获得118个Unigenes。对这些ESTs进行功能分类发现细交链孢菌侵染下诱导表达基因涉及植物细胞内的多种代谢和应答过程,其中包括抗病/防御类、信号传导途径类、新陈代谢类、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类及细胞结构的组成等,尤其以抗病/防御类基因所占比例最大(27.17%)。【结论】通过SSH研究了缩果病病原侵染果实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到一些与枣缩果病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及今后筛选防治枣缩果病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抑制差减杂交论文参考文献

[1].余海忠,王海燕,赵慧君,孙永林.基于甾体皂苷的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J].西南农业学报.2018

[2].焦小利,杨卉芯,宋晓斌.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研究枣缩果病病程相关基因[J].果树学报.2017

[3].王楠,潘喆,袁宏.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分离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

[4].梅冰,陆翔,窦法楷,汪慧莲,李显秋.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6

[5].赵莉,石保新,李军,张壮志,马正海.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包囊和原头蚴成虫抑制差减杂交文库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5

[6].俞慧,邢林林,祁晶晶,倪欣涛,姜盼.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强弱菌株基因组的差异片段[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5

[7].王海宏,王艳,李卉,李建龙.草坪草高羊茅高温诱导抑制差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J].天津农业科学.2014

[8].郑礼洲.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筛选HPS潜在毒力基因及鉴别HPS潜在毒力菌株二重PCR方法的建立[D].江西农业大学.2014

[9].曾绍华,张聪,李明,屈会娟,张敏.黑斑病菌诱导的紫薯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4

[10].程春振,曾继吾,贝学军,吴波,阳佳位.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筛选锦橙CTV应答基因[J].中国农业科学.2013

论文知识图

橡胶树老态和幼态胶乳的oTaltRNA结果信号传导(Hedden,2008)抑制差减杂交文库随机克隆的插...抑制差减杂交文库随机克隆的插...抑制差减杂交前后PCR扩增产物电...重金属镉处理的水稻幼根cDNA抑制差

标签:;  ;  ;  ;  ;  ;  ;  

抑制差减杂交论文_余海忠,王海燕,赵慧君,孙永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