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羟甲基丁醛论文_杨旭石,林可纯,廖本仁,戴维林,张春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羟甲基丁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醛,甲基,色谱,丁酸,丙烷,缩合,多聚甲醛。

二羟甲基丁醛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石,林可纯,廖本仁,戴维林,张春雷[1](2012)在《镁-镧复合氧化物固体碱催化甲醛、丁醛缩合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镁-镧复合氧化物为固体碱催化剂,首次用于甲醛、丁醛间的羟醛缩合反应.GC、GC-MS分析发现:2,2-二羟甲基丁醛为主产物,2-乙基丙烯醛为最主要的副产物.筛选Mg-Al复合氧化物、MgO和Mg-La复合氧化物3种固体碱,发现Mg-La复合氧化物具有最佳催化活性.当甲醛和丁醛摩尔比为2.5∶1时,在50℃反应4 h,丁醛转化率为75%、DMB选择性为37%、DMB得率为28%.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4次,没有明显失活,有利于降低反应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杨旭石,冯汝明,廖本仁,张春雷,戴维林[2](2011)在《叁甲胺催化多聚甲醛与正丁醛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聚甲醛为原料,在叁甲胺的催化下与正丁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GC、GC-MS分析发现2,2-二羟甲基丁醛为主产物、2-乙基丙烯醛为最主要的副产物.通过对无机碱、有机碱催化剂进行筛选,发现叁甲胺水溶液为较优催化剂.当以10%的水为反应溶剂,多聚甲醛∶正丁醛∶叁甲胺=2.5∶1.0∶0.050(摩尔比)时,在80℃反应2 h后,正丁醛转化率为91%,2,2-二羟甲基丁醛的选择性为78%,得率为71%.以固体甲醛替代甲醛水溶液有利于减少含醛废水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顾慧娟,廖本仁,安国成[3](2010)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羟甲基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学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聚氨酯、高级润滑油、表面活性剂等。2,2-二羟甲基丁醛是合成叁羟甲基丙烷的中间产物,其合成方(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0-06-20)

江南,杨儒,邱瑾,李敏[4](2006)在《2,2-二羟甲基丁醛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DMol3程序对2,2-二羟甲基丁醛(DMB)的结构和性质(振动频率、热力学、反应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各原子上的电荷分布以及前沿分子轨道能级。计算结果表明:DMB分子容易得到电子,且醛基上的碳原子是亲核反应的作用点。(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汪建新,宋丽娟[5](2005)在《硅钨酸催化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钨酸作为催化剂.催化甲醛与丁醛的羟醛缩合反应,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通过实验研究了硅 钨酸对此羟醛缩合反应的催化效果,研究探讨了硅钨酸对此缩醛反应的催化反应活性,以及催化剂的的用量,反应 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催化条件。结果表明,在甲醛(mol):丁醛(mol)=2.4:1,催 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二羟甲基丁醛的收率76.1%(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方莉,赵永祥,曲济方,王永钊,刘滇生[6](2004)在《2,2-二羟甲基丁醛的催化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制的正丁醛 (NBAL)和多聚甲醛 (PFA)在叁乙胺 (TEA)催化下制备了合成叁羟甲基丙烷(TMP)的中间产物 2 ,2 二羟甲基丁醛 (DMB) .探讨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DMB收率的影响 ,以及催化剂与含水量对反应体系升温速率及DMB收率的影响 .最佳工艺条件为 :N2 保护下 ,nNBAL∶nPFA∶nTEA为 1∶3∶ (0 0 5~ 0 1) ,含水量为 10 %~ 15 % (以总量计 ) ,反应温度为 5 0~ 80℃ ,反应时间为 2h .通过IR、GC、GC MS、1HNMR对DMB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经过GC分析 ,NBAL在上述条件下可反应完全 (>99% ) ,DMB收率达88%以上 .(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4年07期)

孙旭辉,李秀梅,刘文艳[7](2003)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定性2,2-二羟甲基丁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气 质谱联用法,并结合质谱解析及化学合成,探讨了2,2 二羟甲基丁醛的裂解方式,确定了该物质的质谱谱图。(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03年04期)

刘沂玲,张巧香,薛传薪[8](2003)在《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 ,2 二羟甲基丁酸是一种新型的化工中间体 ,用于水溶性聚氨酯涂料及高分子聚酯的制备。由于 2 ,2 二羟甲基丁醛和 2 ,2 二羟甲基丁酸的分子组成及其结构的相似性 ,决定了两者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色谱性质极其接近。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属于难分离物质(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03年03期)

张巧香,傅莉,李改云,薛传薪[9](2002)在《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 2 ,2 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液中反应物以及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方法。选用Shim packVP ODS (15 0× 4 6mmID)色谱柱 ,以乙腈与磷酸二氢钾 (0 0 1mol/L)体积比为 1∶9的混合溶剂作流动相 ,调节流动相的 pH值为 4 0 0 ,紫外检测器波长为 2 0 6nm。反应物和产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同时得出了 2 ,2 二羟甲基丁酸的定量分析曲线。(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5期)

李坚,吴忠[10](1994)在《聚氨酯乳液扩链剂的原料──二羟甲基丁醛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合成二羟甲基丁醛,讨论了催化剂、pH值、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合成二羟甲基丁醛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及液相色谱对所合成的二羟甲基丁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成二羟甲基丁醛的最佳条件。(本文来源于《聚氨酯工业》期刊1994年02期)

二羟甲基丁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多聚甲醛为原料,在叁甲胺的催化下与正丁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GC、GC-MS分析发现2,2-二羟甲基丁醛为主产物、2-乙基丙烯醛为最主要的副产物.通过对无机碱、有机碱催化剂进行筛选,发现叁甲胺水溶液为较优催化剂.当以10%的水为反应溶剂,多聚甲醛∶正丁醛∶叁甲胺=2.5∶1.0∶0.050(摩尔比)时,在80℃反应2 h后,正丁醛转化率为91%,2,2-二羟甲基丁醛的选择性为78%,得率为71%.以固体甲醛替代甲醛水溶液有利于减少含醛废水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羟甲基丁醛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石,林可纯,廖本仁,戴维林,张春雷.镁-镧复合氧化物固体碱催化甲醛、丁醛缩合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2].杨旭石,冯汝明,廖本仁,张春雷,戴维林.叁甲胺催化多聚甲醛与正丁醛制备2,2-二羟甲基丁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3].顾慧娟,廖本仁,安国成.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C].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2010

[4].江南,杨儒,邱瑾,李敏.2,2-二羟甲基丁醛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汪建新,宋丽娟.硅钨酸催化合成2,2-二羟甲基丁醛[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

[6].方莉,赵永祥,曲济方,王永钊,刘滇生.2,2-二羟甲基丁醛的催化合成与表征[J].化工学报.2004

[7].孙旭辉,李秀梅,刘文艳.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定性2,2-二羟甲基丁醛[J].化工科技.2003

[8].刘沂玲,张巧香,薛传薪.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分析试验室.2003

[9].张巧香,傅莉,李改云,薛传薪.2,2-二羟甲基丁醛氧化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10].李坚,吴忠.聚氨酯乳液扩链剂的原料──二羟甲基丁醛的合成[J].聚氨酯工业.1994

论文知识图

—二羟甲基丁醛的质谱图—二羟甲基丁酸的制造工艺流程图典型样品色谱图—二羟甲基丁酸的制造工艺流程图核桃楸树皮乙醇提取物中氯仿(a)和乙酸...生物质分布图

标签:;  ;  ;  ;  ;  ;  ;  

二羟甲基丁醛论文_杨旭石,林可纯,廖本仁,戴维林,张春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