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入声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声,方言,泸定,北平,湘语,调值,普通话。
古入声字论文文献综述
顾静瑶[1](2017)在《浅析古入声字在辉南方言中的归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着的《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字在辉南方言今音中的派入情况进行实际调查并整理归类。调查数据显示,古入声字在辉南方言今音中分别派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根据古声母清浊的不同,分派情况也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7年74期)
叶太青[2](2015)在《皖北阜阳方言古入声字今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着重探究阜阳方言古入声消失的今读分派规律和特殊的读音现象,尤其注意揭示反映方言地域特征的古入声字特殊读音。从入声今读的语音规律和语音特点来看,阜阳方言确属中原官话,但有区别于其他中原官话的鲜明的语音特征,这尤其体现在曾梗摄一二等入声字见系声母的腭化上。揭示阜阳方言入声今读的语音特点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阜阳方言的需要,对中原官话的分区划片以及皖北方言的内部再划分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孙昊婧[3](2014)在《浅谈古入声字的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从音韵学角度,试图通过对丁声树编录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古反切的量化研究分析,发现并归纳判定现代汉语中古为入声的字及其规律,从而方便一些没有入声字的方言区对入声字的认识和使用。同时研究入声字对今天人们的诗律应用和对联写作,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来源于《课外语文》期刊2014年02期)
王艳,都兴宙[4](2013)在《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调类分派比较研究——兼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原音韵》是汉语语音史上重要的一部韵书,对于汉语语音研究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对《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问题分歧很大。本文通过对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现代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声调比较分析,得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正是当时的大都话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3年08期)
段石玉[5](2013)在《从方言接触看古入声字在汉中方言里的今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中地区地理形势多变,加之历史移民等其他文化因素,使得不同方言在此产生了深度接触,因而汉中方言格局显得非常复杂。总得来说,汉中方言现在的格局是在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长期接触、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同时具备这两种官话的某些特征,带有强烈的混合色彩。本文即是从方言接触的角度上,以汉中市区东南西北四关作为方言调查点,考察古入声字在汉中方言里的今读情况。全文是按照李荣先生“以古入声字的今调类作为作为官话分区的标准”这一主张作为本文的理论前提,在大量语言材料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语言学,音韵学,历时比较等相关语言学理论,对汉中市古入声字今读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综合的分析,尝试着运用社会文化,以及方言接触产生的音韵结构变化对音变现象做出解释。这次考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看古入声字在老派方言里的调类归派特点;二是调查古入声字今读在新派方言里的变异方向,和老派方言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古入声今读在汉中方言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推断出汉中方言今后的演变趋势。根据这次调查,汉中市东关南关绝大部分古入声字今读调类归阳平,表现的是西南官话的特点,西关北关清入、次浊入归阴平,全浊入归阳平,属于中原官话,并且最终向中原官话转变。汉中市新派方言由于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表现出和老派方言不同的特点,古入声字今读调类从中原官话向普通话转变,并且那些与普通话归类不一致的古入声字韵母也开始向普通话靠拢,趋于和普通话语音系统相一致。显示出,在方言竞争下,语言的演变总是趋向于优势方言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期刊2013-05-01)
卫勤[6](2013)在《泸定话古入声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县,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交际语言主要为汉语方言。与大部分西南官话入声归阳平不同,这一带汉语方言的突出特点是入声归阴平。本文从泸定地区汉语方言中古入声字的今读、分派情况及音节分布情况几个方面,探讨中古入声字在泸定话中的演变类型及规律,通过与四川其他方言点入声字读音的对比,研究语言接触对泸定话入声字发展、演变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语言历史论丛》期刊2013年00期)
肖潇[7](2013)在《衡阳方言中的古入声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古时的入声字在现在给的方言中呈现了不同的状态。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古入声字在衡阳方言中已经完全舒化,即塞音韵尾消失以及音长变长,与其他调类比较没有短促的特征,有一部分仍单独读一个声调,但这一比例比邻近的长沙、湘潭等地要来的少。古全浊入声字在衡阳方言中已经全部清化,今逢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大多读不送气音。古入声字在衡阳方言中的韵母几乎都没有韵尾。通过本文与上世纪80年代的资料对比发现:上世纪80年代时期,古入声字在衡阳方言中一部分保留了入声调,另一部分读舒声调,其大致的分化原则是古清入声字大部分保留入声调,古浊入声字大部分读如阳平调。如今,古清入声字也大量混入了阳平调。从数字统计上来看,由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古入声字保留入声调的比例由60%下降至34.2%。我们预计这一变化还会持续发生,直到非送气塞音、塞擦音入声字全部混入阳平为止。(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期刊2013-03-18)
杨希英[8](2011)在《古入声字在桂北(西村)平话中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调查了古入声字在桂北(西村)平话中的演变情况,其特点是:入声韵尾消失,入声调自成一类。其变化比较复杂:37%的古入声调字今仍读入声;43%的古入声字今读阳平,其中主要来自全浊(39%)和全清(29%)两类声母。(本文来源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11期)
王海燕[9](2011)在《借助母语方言判定古入声字——以徐州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有些方言的古入声调类已经消失,古入声字派到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等调类中,这种变化对人们学习、掌握语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母语出发,借助与普通话的对比探求几条较为可行的判断方法,是快速掌握古入声字的捷径,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加深对自己方言学习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5期)
徐志刚[10](2011)在《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期刊2011年07期)
古入声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着重探究阜阳方言古入声消失的今读分派规律和特殊的读音现象,尤其注意揭示反映方言地域特征的古入声字特殊读音。从入声今读的语音规律和语音特点来看,阜阳方言确属中原官话,但有区别于其他中原官话的鲜明的语音特征,这尤其体现在曾梗摄一二等入声字见系声母的腭化上。揭示阜阳方言入声今读的语音特点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阜阳方言的需要,对中原官话的分区划片以及皖北方言的内部再划分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入声字论文参考文献
[1].顾静瑶.浅析古入声字在辉南方言中的归派[J].考试周刊.2017
[2].叶太青.皖北阜阳方言古入声字今读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孙昊婧.浅谈古入声字的判定[J].课外语文.2014
[4].王艳,都兴宙.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调类分派比较研究——兼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
[5].段石玉.从方言接触看古入声字在汉中方言里的今读[D].云南民族大学.2013
[6].卫勤.泸定话古入声字研究[J].语言历史论丛.2013
[7].肖潇.衡阳方言中的古入声字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3
[8].杨希英.古入声字在桂北(西村)平话中的演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
[9].王海燕.借助母语方言判定古入声字——以徐州话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徐志刚.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