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一、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同[1](2021)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恶性腹水是晚期结肠癌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西医目前主要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全身化疗或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等方法,但恶性腹水患者多为肿瘤晚期,经过多程放、化疗治疗,体质较差,再次化疗的敏感性及耐受性降低,且恶性腹水多为血性,无法大量置管引流,使腹胀、喘憋等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探索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中药腹腔灌注,可避免口服汤药引起的胃肠不适,副反应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恶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本团队致力于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研究多年,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恶性浆膜腔积液有一定的疗效,庄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率为66.42%;杨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腔内灌注对于恶性胸水有效率为60.00%;袁等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对于消化系统肿瘤来源恶性腹水有效率为75.4%,疗效更好,但前期研究对于不同癌种患者分层后病例数较少,未进行具体分层讨论。恶性腹水的生成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本团队前期基础研究发现华蟾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恶性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使腹水颜色变浅,推测华蟾素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干预恶性腹水的生成。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是近年来提出的全新肿瘤血管新生模式,可能与传统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共同促进恶性腹水的生成。既往多数研究关注在华蟾素对内皮细胞参与的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鲜有研究探究华蟾素对VM形成的影响。研究目的临床部分:明确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对于结肠癌这一单一病种来源的恶性腹水的疗效及该治疗方法对应的优效人群特征,以期为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提供更为个体化的临床指导。实验部分:由临床现象探索内在机制。以VM为新切入点,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VM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从肿瘤血管新生角度阐述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临床部分:采用单臂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行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患者临床资料,从腹水量控制率、腹水质改善率、KPS评分改善情况及患者生存期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评价安全性。进一步对比不同因素(如肿瘤原发病特点、转移情况、整体及局部中医辨证分型、合并全身治疗等)对疗效的影响,从中筛选优效病例,总结优效人群特征。实验部分:(1)采用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法建立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观察造模前后及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前后裸鼠一般体征、体重、腹围、腹水量、腹水红细胞数量及腹腔转移瘤瘤重等。(2)采用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缺氧模型;采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3)采用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通过PAS-CD31组织化学与免疫组化双染法显示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VM的形成;显微镜下计数VM形成数目,观察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内、体外VM形成的影响。(4)采用RT-qPCR、Western-blot实验检测缺氧微环境及华蟾素注射液对结肠癌 HCT116 细胞 VM 形成相关靶点 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腹水量疗效评价: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灌注后腹围较灌注前显着减小(P<0.01);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56例,合计有效83例,无效52例,总有效率61.5%。(2)腹水质疗效评价:灌注后腹水红细胞数、腹水肿瘤标记物、腹水乳酸脱氢酶水平较灌注前显着下降(P<0.01);腹水红细胞较治疗前下降≥25%者94例,总有效率74.0%;腹水肿瘤标记物较灌注前下降≥25%者70例,总有效率55.1%,其中CEA、CA199、CA724水平下降显着,铁蛋白水平较灌注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乳酸脱氢酶较治疗前下降≥25%者50例,总有效率39.4%。(3)KPS评分疗效评价:灌注后KPS评分较灌注前显着提高(P<0.01);较治疗前提高者41例,较治疗前稳定者82例,较治疗前减少者12例。(4)生存情况疗效评价:纳入患者截至末次随访,仍存活者2例,腹水生存期为1~31个月,平均腹水生存期5.66±4.59个月,中位腹水生存期4.00个月;腹水1年生存率为9.6%,2年生存率为3.7%,未见大于3年生存者。(5)安全性评价:出现不良反应者27例,占比20.0%,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10例)、发热(11例)、恶心呕吐(3例)、腹泻(3例),多可耐受或对症治疗后可较快缓解,为1级轻度不良反应。未见由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及心电图改变,未见腹腔感染、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良好。(6)短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对于男性、有饮酒史、左半结肠、灌注前血液NLR≤2.81、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血性腹水、全身辨证含瘀毒证,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量控制方面疗效更好,其中结肠癌位置、腹水性质、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是影响腹水量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有饮酒史、无肝转移、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患者的腹水颜色改善方面疗效更好,其中肝转移、胆红素升高、腹水性质、局部辨证为影响腹水颜色改善率的独立预后因素。(7)长期疗效优效人群特征分析:有家族史、左半结肠、无肝转移、无脑转移、转移部位≤2个、灌注前无血中乳酸脱氢酶升高、初诊即诊断恶性腹水、全身辨证非肝肾阴虚证、无不良反应及腹水量得到控制的患者腹水生存期更长,但与外部研究结果对比生存期未见明显延长。实验部分:(1)结肠癌HCT116细胞腹腔+脾脏原位接种可建立较为稳定的BALB/C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模型;Matrigel基质胶细胞三维培养可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体外VM模型。(2)华蟾素注射液腹腔注射可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生成、降低腹水中红细胞数目,抑制结肠癌腹腔转移瘤的生成。(3)缺氧微环境可促进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侵袭,增强体外VM的形成能力。(4)华蟾素注射液可逆转缺氧对HCT116细胞造成的不良影响,抑制其增殖、迁移、侵袭及体内、体外VM的形成。(5)缺氧微环境可上调HCT116细胞HIF-1α、VEGF、MMP2、MMP9、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华蟾素注射液干预后可抑制HIF-1α、VEGF、MMP2、V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 mRNA及蛋白未见显着影响。研究结论临床部分:(1)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可有效抑制结肠癌恶性腹水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腹水中的红细胞数量,提高KP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2)左半结肠癌、无肝转移、无胆红素升高、血性腹水、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及合并全身中医治疗的患者是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的优效人群,通过人群特征初步筛选后用药可提高临床疗效。实验研究: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可能与其逆转肿瘤缺氧微环境,下调HIF-1α、VEGF、MMP2、VE-cadher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体内、体外VM的形成,同时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及腹腔侵袭有关。

郭颖韵,田山,董卫国[2](2021)在《F/S CEA、NLR、PLR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腹水/血清CEA比值(F/S CE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platelet tolymphocytes, PLR)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腹水原因待查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共317例(良性腹水94例,恶性腹水2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F/S CEA、NLR、PLR、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腹水组的F/S CEA、NLR、PLR均高于良性腹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S CEA、NLR、PL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643、0.689。F/S CEA、NLR、PLR联合诊断恶性腹水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96%、84.04%,优于单个或两两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 CEA、NLR、PLR联合诊断在肿瘤细胞学阴性的恶性腹水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75%、85.10%。结论 F/S CEA、NLR、PLR是鉴别良恶性腹水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恶性腹水的诊断效能。

彭超男,刘肇修,江枫,鲍柏军,徐伟松,倪润洲,肖明兵[3](2020)在《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分析血清及腹水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 CA19-9)及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水平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良性腹水患者67例,恶性腹水患者44例,回顾性研究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这些肿瘤指标对腹水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及最佳截点、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进一步探讨联合检测对腹水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患者血清中的CEA和CA125水平在良、恶性腹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清中CA19-9水平在恶性腹水组中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诊断界值为46.75 U/mL。患者腹水中的CEA、CA19-9及CA125水平在恶性腹水组中均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均P<0.05),三者的诊断界值分别为1.50 ng/mL、26.90 U/mL及822.95 U/mL。腹水CEA分别与血清CA19-9或腹水CA19-9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对恶性腹水诊断的灵敏度,且保持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及准确度。结论:血清CEA和CA125对良、恶性腹水无鉴别诊断价值;血清CA19-9和腹水CEA、CA19-9及CA125对良、恶性腹水有鉴别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的肿瘤指标,可提高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与价值。

王佩佩[4](2020)在《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多种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辅助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甄别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干预治疗癌性腹水的优势品种。2研究方法2.1传统Meta分析以主题词“癌性腹水”、“中药注射液”、“随机”等及其相关自由词制定文献检索表达式,全方位检索2019年12月31日以前的中英文数据库相关文献,且使用灰色文献检索、引文检索等,收集所有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RCT研究。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评价最终纳入的RCT文献质量,提取纳入研究的基线资料、文献信息、结局指标等数据资料,运用Stata 16.0软件及RevMan5.3进行卡方检验及汇总效应量,并根据研究特征预先设置亚组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回归分析。2.2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检索关于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所有研究(含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的直接比较),纳入符合基本假设的RCT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假设检验,评估其迭代收敛性,基于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效应模型进行网状Meta分析,运用R软件gemtc包、WinBUGS及Stata 16.0软件对各RCT结局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绘制各治疗措施比较的网状证据图及贡献图,计算不同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在各结局指标的排序概率及累计概率,进一步统计曲线下面积,预测不同中药注射液在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的排序的可能性。3研究结果3.1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35项,共计癌性腹水患者2490例,对照组1224例,治疗组1266例,涉及9种中药注射液。低偏倚风险≥3的研究约占20%。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顺铂腹腔灌注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Meta分析汇总的效应量及其可信区间分别为:临床总有效率OR=3.38(95%CI[2.79,4.09]),Z=12.57(p<0.00001)、KPS 评分改善率 OR=3.58(95%CI[2.73,4.69]),Z=9.22(p<0.00001)、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8,0.47]),Z=7.50(p<0.00001)、恶心呕吐事件发生率 OR=0.33(95%CI[0.26,0.42]),Z=8.92(p<0.00001)、肝肾功能受损事件发生率 OR=0.36(95%CI[0.20,0.64]),Z=3.40(p=0.0007)、发热事件发生率 OR=0.42(95%CI[0.26,0.70]),Z=3.40(p=0.0007)、腹痛事件发生率OR=0.52(95%CI[0.21,1.31]),Z=1.39(p=0.16)。除在降低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结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癌性腹水原发灶不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原发灶引起的相关腹水均具有明显疗效,各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肝癌组、卵巢癌组不同亚组之间经卡方检验无明显异质性(p=0.90)。不同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临床总有效率的Meta亚组分析提示:与单纯DDP灌注相比,艾迪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艾注射液+DDP灌注组、康莱特注射液+DDP灌注组、榄香烯注射液+DDP灌注组、复方苦参注射液+DDP灌注组、猪苓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香菇多糖注射液+DDP灌注组、鸦胆子油乳注射液+DDP灌注组、白花蛇舌草注射液+DDP灌注组9个亚组内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种不同中药注射液的亚组间无明显异质性(p=0.93)。与单纯DDP灌注相比,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腹腔灌注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降低肿瘤标志物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该结局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经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的不同、疗程及用药频率、用药剂量、样本量等多因素对本研究结果影响较小。以临床有效率为例Egger法检验提示本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3.2不同中药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网状Meta分析最终纳入符合同质性假设的定量分析研究31项,共涉及艾迪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猪苓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8种中药注射液分别联合DDP腹腔灌注及单纯DDP腹腔灌注9种干预措施,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DDP+榄香烯(70.8%)>DDP+复方苦参(67.8%)>DDP+康莱特(65.9%)>DDP+鸦胆子油乳(58.6%)>DDP+猪苓多糖(57.1%)>DDP+艾迪(48.4%)>DDP+香菇多糖(41.7%)>DDP+康艾(39.2%)>DDP(0.5%);②在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DDP+猪苓多糖(75.7%)>DDP+艾迪(59.8%)>DDP+康莱特(56%)>DDP+鸦胆子油乳(54.2%)>DDP+复方苦参(53%)>DDP+香菇多糖(50.9%)>DDP(0.5%);③在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89.6%)>DDP+鸦胆子油乳(57.6%)>DDP+复方苦参(57.5%)>DDP+猪苓多糖(57.5%)>DDP+康莱特(55.7%)>DDP+香菇多糖(47%)>DDP+榄香烯(46.9%)>DDP+康艾(28.9%)>DDP(9.4%);③在降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DDP+艾迪(75.2%)>DDP+榄香烯(66%)>DDP+复方苦参(58.5%)>DDP+康莱特(58.1%)>DDP+猪苓多糖(57.3%)>DDP+鸦胆子油乳(56.7%)>DDP+康艾(48%)>DDP+香菇多糖(24.3%)>DDP(5.9%);④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复方苦参注射液、榄香烯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恶心呕吐事件发生数方面具有相对综合优势;康莱特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率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同时降低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占相对优势。且与康艾注射液+DDP相比,艾迪注射液+DDP(OR=0.19,95%CI[0.04,0.78])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事件发生率,两两间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斗图提示不同结局指标可能存在小样本发表偏倚。4研究结论与单纯DDP腹腔灌注治疗相比,中药注射液联合DDP腹腔灌注可显着提高癌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胃癌、肝癌、卵巢癌等不同原发灶相关腹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疗效。同时可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腹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事件的发生率。其中榄香烯注射液在提高近期疗效方面可能具有相对优势,艾迪注射液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相对优势可能性较大,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同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综合优势。

李娜[5](2020)在《131例腹水原因待查患者的病因及诊断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腹水原因待查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各种诊断方法价值,为腹水的病因诊断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排除肝硬化源性的131例以“腹水原因待查”收住入院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完善查体、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学等相关检查,并应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诊断腹水患者的病因并探讨其诊断方法价值。结果:1、病因构成分析:131例患者中,病因占首位的是癌性腹水74例(56.4%),其次是结核性腹水39例(29.7%)、其他病因腹水18例(13.7%),包括肝小静脉闭塞症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3例,结缔组织病(SLE)、胰腺炎各2例,渗出性肠病、卵巢良性肿瘤、门静脉栓塞、营养不良、布加氏综合征各1例,还有腹水原因不明2例。2、性别、年龄与病因构成关系分析:性别与腹水病因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性最常见病因都是癌性腹水,其中女性44例(58.9%),男性30例(53.6%)。癌性腹水组平均年龄62.83±11.62岁,高于结核性腹水组(P<0.05)及其他病因腹水组(P<0.05)。3、实验室检验指标分析:癌性腹水组的血沉中位数是31.5mm/h,结核性腹水组的血沉中位数是57mm/h,其他病因腹水组的血沉中位数是10mm/h,癌性腹水组和结核性腹水组的血沉水平均高于其他病因腹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性腹水组的腹水总蛋白平均数是42.05±9.32g/L,结核性腹水组的腹水总蛋白平均数是45.54±8.75g/L,其他病因腹水组的腹水总蛋白平均数是31.53±12.76g/L,癌性腹水组及结核性腹水组的腹水总蛋白水平高于其他病因腹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性腹水组的乳酸脱氢酶中位数是493U/L,结核性腹水组的乳酸脱氢酶中位数是396U/L,其他病因腹水组的乳酸脱氢酶中位数是165U/L,癌性腹水组及结核性腹水组的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其他病因腹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结核性腹水组的腹水腺苷脱氨酶中位数是54.20U/L,癌性腹水组的腹水腺苷脱氨酶中位数10.09U/L,其他病因腹水组腹水腺苷脱氨酶中位数6.70U/L,结核性腹水组的腹水腺苷脱氨酶水平高于癌性腹水组及其他病因腹水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肿瘤标志物鉴别癌性、非癌性性腹水分析:(1)血清CEA、CA19-9、CA72-4及腹水CEA水平在癌性腹水组中高于非癌性腹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CA125在癌性腹水组中高于非癌性腹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CEA、CA19-9和CA72-4及腹水CEA诊断癌性腹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8、0.746、0.827、0.838。当血清CEA截断值为3.44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7%和92.3%。当CA19-9截断值为33.50U/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7.1%%和96.2%,CA72-4截断值是2.76U/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91.3%.当腹水CEA截断值是1.82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6%%和96.9%。5、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腹水脱落细胞检查:共有36例结核性腹水和32例非结核性腹水患者行血清行TSPOT.TB,结核性腹水阳性31例,非结核性腹水阴性30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是86.1%和93.7%。共有97例患者行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60例癌性腹水患者中有36例找到癌细胞;37例非癌性腹水中均未找到癌性细胞,其敏感性特异性是60%和100%。6、腹膜穿刺下腹膜活检和腹腔镜:共有9例患者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膜活检,明确诊断8例,包括腹膜假性粘液瘤5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恶性间皮瘤1例,未明确病因1例,确诊率88.9%;7例完成腹腔镜下取腹膜活检,结合组织病理确诊6例,包括卵巢卵泡膜纤维瘤1例、结肠癌1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盆腔浆液性腺癌1例、腹腔转移癌2例,未明确病因1例,确诊率85.7%。结论:1、在排除肝硬化因素的腹水原因待查患者中,病因占首位的是癌性腹水,其次是结核性腹水。2、血沉、腹水总蛋白及乳酸脱氢酶在癌性腹水及结核性腹水中升高明显,对于鉴别腹水病因有一定参考价值;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腹水中明显升高,对于鉴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腹水有意义。3、血清CEA、CA19-9、CA72-4及腹水CEA鉴别癌性、非癌性腹水有意义,血清AFP、CA125对于鉴别癌性、非癌性腹水意义较小。4、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诊断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腹水脱落细胞诊断癌性腹水的敏感性低。5、腹膜活检确诊率高,对诊断疑难腹水病因有重要价值。

王楠[6](2020)在《恶性腹水中医证候要素与CT成像特点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影像学检查作为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间的桥梁,是否可以纳入到中医的诊断中需要更多的研究,影像学成像特点是否与中医证候相关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报道。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恶性腹水的CT成像特点和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以作为将恶性腹水影像学结果纳入到中医诊断中的初步尝试。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的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断为恶性肿瘤并伴有腹水且行腹部CT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影像资料、影像报告,并按照病案号检索查阅患者的住院病历及腹水穿刺病理结果,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中医四诊资料,将纳入的患者分为气滞湿阻证、寒湿困脾证、湿热内蕴证、肝脾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六种中医证型,并将其分为气滞证、湿证、寒证、热证、血瘀证、阴虚证、阳虚证等7种中医病性要素和肝、脾、肾等3种中医病位要素,比较以上中医证型要素与CT征象特点、腹水量、CT值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A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恶性腹水最常见的中医病性要素为湿证(49,32.45%),最常见的病位要素为脾(84,43.75%)、肝(49.25.52%)、肾(41,21.35%),各疾病组中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各CT征象与各证素间的P值分别为0.986、0.727、0.933、0.714,均大于0.05,即恶性腹水CT征象与中医证候要素间没有相关性,少量腹水与证候要素的相关性比较发现P=0.005<0.05,有统计学意义,即少量腹水与中医证候要素间有相关性,极少量、大量、中量腹水与证型要素的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即没有相关性。中医证候要素与CT均值相关性分析P=0.986>0.05,即恶性腹水的中医证候要素与CT均值间无相关性。研究结论及意义:恶性腹水最常见的中医证候要素为湿证,主要病位在脾、肝、肾,这与文献报道的鼓胀主要是以水湿之邪停滞为主,基本病理变化在肝、脾、肾三脏受损相一致。通过分析各证素在原发肿瘤中的分布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各组间证素分布无差异性。恶性腹水CT征象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没有相关性。恶性腹水的CT均值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没有相关性。少量腹水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有相关性,但大量、中量、极少量腹水与中医证候要素之间没有相关性。本研究仅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样本量较小,所以只能提出一个趋势性的研究结果,即恶性腹水中常见的中医证型要素为湿证,主要病位在肝、脾、肾,且仅得出少量腹水与中医证型要素间存在相关性。但总之本研究尝试将影像学结果纳入到中医学中,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推动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

李姝庆[7](2020)在《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该病早期阶段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被患者忽视,未能及时诊治,且目前对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缺乏疗效显着的治疗手段,治疗后复发率高,致使该病的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位居第一,因此,临床上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卵巢恶性肿瘤筛查的常用肿瘤标志物有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等,这些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卵巢恶性肿瘤中,也可在其他人体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中表达,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灵敏度或特异性不高,尤其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预测价值非常有限,组织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手段,不适宜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近年来人们对联合检测生物标志物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预后方面更加关注,寻找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准确度高,对患者经济负担小且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联合肿瘤标志物成为一研究热点。临床上发现一些常规的血液检测指标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水平高于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多数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小板(Platelet,PLT)参与凝血系统,且与卵巢恶性肿瘤相关,本研究将围绕CA125、D-dimer、PLT及FIB指标以探讨联合检测指标鉴别诊断卵巢肿瘤及诊断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意义。研究目的:对CA125、D-dimer、PLT及FIB在卵巢良性及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液中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相关数据及其与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关系,探讨联合检测指标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住院并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共400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44例。通过病历资料查询患者入院未治疗时血清CA125、D-dimer、PLT、FIB水平及相关临床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均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P<0.01);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各检测指标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其中CA125及D-dimer水平在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着高于Ⅰ-Ⅱ(P<0.001)。2.CA125、D-dimer、PLT及FIB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显着高于良性组(P<0.001),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在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显着高于良性组(P<0.001);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良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均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及CA125+D-dimer+FIB在恶性组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指标,同时在良性组的阳性率也有所升高。3.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在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9.5%及98.7%,D-dimer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6%及81.8%,PLT及FIB在Ⅰ-Ⅱ期及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均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在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0.8%、64.6%、35.4%及65.8%,在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98.7%、98.7%、85.7%及98.7%;联合检测指标较单独检测指标在Ⅲ-Ⅳ期的阳性率升高,同时联合检测指标的假阳性率也较高。4.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其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CA125、D-dimer、PLT及FIB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水平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5.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在上皮性、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及卵巢良性肿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卵巢肿瘤两两间比较,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CA125、D-dimer、PLT及FIB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01);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CA125、D-dimer及FIB的水平高于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P<0.001),PLT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的FIB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P<0.01),CA125、D-dimer及PL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腹水者CA125、D-dimer及FIB水平高于无腹水者(P<0.001),PLT水平在有腹水者及无腹水者间无显着差异(P>0.05);在有腹水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CA125水平在腹水细胞学阳性组显着高于腹水细胞学阴性组(P<0.05),D-dimer、PLT及FIB水平在腹水细胞学阳性组及阴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在卵巢良性肿瘤组,CA125及PLT在未绝经组的水平高于绝经组(P<0.05),FIB在绝经组的水平高于未绝经组(P<0.01),D-dimer水平在绝经及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恶性肿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在绝经组与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皮性及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组,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在绝经组及未绝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CA125、D-dimer、PLT及FIB的截断值分别为52.9U/ml、0.51ug/ml、327.5*109/L及3.41g/L,此时各单独检测指标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75.0%、80.8%、32.7%及66.0%,特异性分别为93.9%、86.5%、87.7%及78.5%,PLT的灵敏度最低;CA125、D-dimer、PLT及FIB的AUC值分别为0.869、0.864、0.591及0.776,CA125、D-dimer及FIB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准确性中等,PLT的准确性较低。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分别为86.5%、75.0%、79.5%及81.4%,特异性分别为83.6%、93.9%、87.7%及90.6%,AUC值分别为0.899、0.876、0.864及0.910,CA125+D-dimer及CA125+D-dimer+FIB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联合检测指标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整体较单独检测指标高,诊断的准确性也较单独检测指标高。9.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鉴别卵巢恶性肿瘤早期及晚期的灵敏度分别为88.3%、81.8%、48.1%及51.9%,特异性分别为69.6%、73.4%、73.4%及73.4%;联合检测指标CA125+D-dimer、CA125+FIB、D-dimer+FIB及CA125+D-dimer+FIB鉴别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分别为92.2%、93.5%、85.7%及94.8%,特异性分别为63.3%、58.2%、64.6%及55.7%;联合检测指标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指标高。结论:1.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卵巢肿瘤性质有关。2.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PLT及FIB的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相关。3.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有腹水患者较无腹水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CA125、D-dimer及FIB的水平更高。4.联合检测指标鉴别诊断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指标,CA125+D-dimer及CA125+D-dimer+FIB的鉴别诊断效能较好。5.联合检测指标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较单独检测指标高,且联合检测指标鉴别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灵敏度较单独检测指标高,提示联合检测指标在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分期时更具有临床意义。

王运,李林法[8](2020)在《不明原因腹水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不明原因腹水的病因学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快速准确地鉴别腹水的良恶性对于明确病因、确定下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不明原因腹水是指腹水患者经过传统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和B超等)腹水病因仍不能明确者。临床诊疗中,恶性腹水通常指恶性肿瘤及其腹腔转移瘤为主要原因所致的腹水,良性腹水指非恶性肿瘤病因如心源性、肝源性、肾源性及营养不良等所致腹水。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方法较多,如腹水常规生化、脱落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腹膜活检及腹腔镜探查等,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能同时兼具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满足可行性和临床经济学等要求,此外,某些检测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中尚具有一定的风险。寻找理想的腹水鉴别诊断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黄汉生[9](2019)在《血清、胸腹水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对于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目前也开始广泛应用肿瘤标志物检测进行判断。本文通过总结血清、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功能;分析肿瘤标志物在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为研究癌症及恶性胸腹水预后判断与血清、胸腹水肿瘤标志物的可能关系提供参考。

朱盛华[10](2019)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腹水总蛋白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当前腹水总蛋白在腹水中的诊断价值仍备受争议,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也并不推荐其应用于临床。腹水总蛋白作为国内外腹水常规的生化检测指标,本研究欲探讨其在不同类型腹水中的鉴别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4例新发腹水患者,其中506例从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入住武汉协和医院的病例作为实验组,另外198例在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入住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中南医院的病例作为验证组,通过研究腹水总蛋白在鉴别不同类型腹水中的作用,并与Rivalta test、SAAG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实验组,以渗出液-漏出液分类时,Rivalta test诊断渗出液的灵敏度85%,特异度71%,阴性预测值82%,阳性预测值76%,准确性79%;而腹水总蛋白以25g/L作为临界值时的灵敏度86%,特异度84%,阴性预测值84%,阳性预测值86%,准确性85%,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同时,在按非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分类时,腹水总蛋白诊断非门脉高压腹水的灵敏度90%,特异度84%,阴性预测值89%,阳性预测值84%,准确性87%,ROC曲线下面积是0.958。全队列腹水总蛋白诊断非门脉高压腹水的灵敏度90%,特异度85%,阴性预测值90%,阳性预测值84%,准确性87%;研究对比目前临床推荐的金标准SAAG在全队列的诊断效能,灵敏度80%,特异度96%,阴性预测值85%,阳性预测值95%,准确性89%。研究发现腹水总蛋白对鉴别非门脉高压腹水的灵敏度比SAAG高,而SAAG在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时的灵敏度更高。腹水总蛋白≥25g/L见于92%的恶性腹水及98%的结核性腹水;而对应SAAG<11g/L时的比例分别是75%和93%。在SAAG误诊的病例中,腹水总蛋白的诊断准确性达54%,其中75%(3/4)的结核性腹水及68%(27/40)的恶性腹水误诊病例可被腹水总蛋白诊断校正。混合型腹水中,腹水总蛋白可用于鉴别病变是否累及腹膜(如恶性肿瘤的腹膜转移,非门脉良性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累及腹膜改变等),78%(42/54)无腹膜改变的腹水总蛋白<25g/L,73%(16/22)有腹膜改变的腹水总蛋白是≥25g/L;而无论是否存在腹膜改变,绝大多数混合型腹水的SAAG≥11g/L。结论:对于不同类型腹水的鉴别诊断,腹水总蛋白优于Rivalta test,非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分类优于传统的渗出液-漏出液分类,腹水总蛋白在非门脉高压腹水和有腹膜改变的混合型腹水中诊断性能极佳,且对SAAG误诊病例有一定的诊断校正作用,因此该腹水检验指标应得到临床推广并应用于腹水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恶性腹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西医研究进展
        1.1 恶性腹水的形成机制
        1.2 恶性腹水的西医诊断
        1.3 恶性腹水的西医治疗
        2. 恶性腹水的中医研究进展
        2.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因病机
        2.2 恶性腹水的中医辨证
        2.3 恶性腹水的中医治疗
        3.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血管生成拟态(VM)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结肠癌VM的发现及生物学特性
        2. VM的形成机制
        2.1 肿瘤缺氧微环境与VM
        2.2 肿瘤干细胞与VM
        2.3 上皮间质转化与VM
        2.4 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VM
        2.5 VM形成相关信号通路
        3. VM与结肠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
        4. VM与结肠癌的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
        2. 华蟾素注射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
        3. 华蟾素注射液干预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3.1 VEGF/VEGFR通路抑制作用
        3.2 MMPs/TIMPs通路抑制作用
        3.3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凋亡作用
        3.4 其他潜在靶点
        4.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疗效评价及优效人群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筛选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提取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评价
        1.8 统计方法
        1.9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总体资料分析
        2.2 疗效评价
        2.3 安全性评价
        2.4 优效人群特征筛选
    3. 讨论
        3.1 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3.2 优效人群研究的必要性
        3.3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恶性腹水的潜在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基于血管生成拟态(VM)研究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血性腹水的机制
    实验一: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裸鼠结肠癌血性腹水生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华蟾素注射液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华蟾素注射液体内、体外抑制结肠癌细胞VM形成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华蟾素注射液抑制结肠癌VM形成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F/S CEA、NLR、PLR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根据腹水性质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
        1.1.2 根据良性腹水的具体病因分亚组进行比较分析:
    1.2 标本处理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良恶性腹水的F/S CEA、PLR、NLR比较
    2.2 三项指标对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ROC诊断效能评价
    2.3 四组患者F/S CEA、PLR、NLR比较
    2.4 恶性腹水组中肿瘤细胞学阴性组中F/S CEA、NLR、PLR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3)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良、恶性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EA、CA19-9及CA125的水平
    2.2 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2.3 患者腹水中CEA、CA19-9及CA125水平对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
    2.4 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3 讨论

(4)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腹水的进展
        1 概述
        2 病理机制
        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癌性腹水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内治法
        3 外治法
        4 中药注射液腹腔灌注疗法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方案
        3.1 技术路线图
        3.2 纳入与排除标准
        3.3 文献来源与检索
        3.4 文献筛选
        3.5 资料提取
        3.6 质量评价
        3.7 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检索策略及结果
        4.2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4.3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4.4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5 传统Meta分析结果
        4.6 网状Meta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总体研究结果概述
        5.2 腹腔灌注疗法
        5.3 中药注射液结果分析
        5.4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的具体标准
    附录2 改良Jadad评分量表
    附录3 WHO癌性腹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附录4 CBM数据库检索策略及步骤
    附录5 贝叶斯MCMC模型有效率代码
    附录6 不同结局指标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131例腹水原因待查患者的病因及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2.1 腹水的病因分析
        2.1.1 癌性腹水
        2.1.2 结核性腹水
        2.1.3 肝源性腹水
        2.1.4 心源性腹水
        2.1.5 肾源性腹水
        2.1.6 胰源性腹水
        2.1.7 结缔组织病
        2.1.8 营养不良性腹水
        2.1.9 乳糜性腹水
        2.1.10 其他罕见病因
    2.2 腹水病因的诊断方法及进展
        2.2.1 腹水常规、生化及脱落细胞检测
        2.2.2 肿瘤标志物检测
        2.2.3 其他指标
        2.2.4 影像学检查
        2.2.5 腹膜穿刺下腹膜活检
        2.2.6 腹腔镜
        2.2.7 经自然腔道内镜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标准
    3.2 研究方法
    3.3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病因分析
    4.2 性别、年龄与病因构成的关系
    4.3 临床症状、体征与病因构成的关系
    4.4 实验室检验结果
    4.5 肿瘤标志物鉴别癌性、非癌性腹水
    4.6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及腹水脱落细胞检查
    4.7 影像学检查
    4.8 腹膜穿刺下腹膜活检及腹腔镜检查
第5章 讨论
    5.1 病因分析
    5.2 诊断方法分析
        5.2.1 血沉、腹水总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
        5.2.2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
        5.2.3 T-SPOT.TB及腹水脱落细胞
        5.2.4 影像学检查
        5.2.5 腹膜穿刺下腹膜活检及腹腔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恶性腹水中医证候要素与CT成像特点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恶性腹水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 恶性腹水的中医病名和诊断
        2. 恶性腹水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3. 恶性腹水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4. 恶性腹水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5. 恶性腹水中医证型与各类辅助检查相关性研究进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西医学对恶性腹水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病因
        3.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6. 治疗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研究和分析
    1. 材料
        1.1 病历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淮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病历资料收集
        2.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纳入课题的恶性腹水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
        3.2 恶性腹水患者影像结果比较
        3.3 恶性腹水的中医证型及中医证候要素比较
        3.4 中医病性要素与恶性腹水CT征象的相关性
        3.5 恶性腹水CT征象与病性要素的相关性
        3.6 恶性腹水病性要素与CT均值的相关性
        3.7 中医病性要素与恶性腹水腹水量的相关性
        3.8 恶性腹水腹水量与病性要素的相关性
    4. 讨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表1 恶性腹水患者基本资料表
    附表2 临床症状及体征简表
研究成果

(7)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
        1.2.1 CA125 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2 D-dimer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3 FIB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预后
        1.2.4 PLT与卵巢恶性肿瘤
        1.2.5 联合肿瘤标记物与卵巢肿瘤
        1.2.6 小结
第2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卵巢良性与恶性肿瘤各血液检测指标的水平比较
    3.2 分期不同的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的比较
    3.3 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组的阳性率
    3.4 单独及联合检测指标在不同期别卵巢恶性肿瘤组的阳性率
    3.5 单独检测指标间及与卵巢恶性肿瘤分期间的相关性分析
    3.6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各血液检测指标的水平比较
    3.7 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随腹水变化的分析
    3.8 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8.1 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组各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8.2 上皮性及非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各检测指标水平与绝经状态的关系
    3.9 血液检测指标对卵巢肿瘤诊断效能的分析
        3.9.1 单独检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分析
        3.9.2 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分析
    3.10 血液检测指标对卵巢恶性肿瘤分期诊断效能的分析
        3.10.1 单独检测指标鉴别早期及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3.10.2 联合检测指标鉴别早期及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不明原因腹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腹水常规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2 肿瘤标志物检测
3 腹腔镜检查
4 分子生物学检测
    4.1 端粒酶
    4.2 人类白细胞抗原
    4.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4.4 基质金属蛋白酶
5 流式细胞术DNA定量分析与倍体分析
6 X线检查
7 超声检查
8 CT检查
9 MRI检查
10 18F-FDG PET/CT检查
    10.1 18F-FDG PET/CT在腹膜转移瘤中的价值
    10.2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腹水性质鉴别及寻找恶性腹水原发灶中的价值
    10.3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因腹水良恶性鉴别中的局限性

(9)血清、胸腹水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血清、胸腹水中肿瘤标志物的种类、功能
2 肿瘤标志物在诊断、鉴别诊断及疾病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3 癌症及恶性胸腹水预后判断与血清、胸腹水标志物的可能关系

(10)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腹水总蛋白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四、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肠癌腹水的优效人群分析及对VM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一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F/S CEA、NLR、PLR在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郭颖韵,田山,董卫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1(02)
  • [3]联合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指标对腹水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J]. 彭超男,刘肇修,江枫,鲍柏军,徐伟松,倪润洲,肖明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6)
  • [4]中药注射液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癌性腹水的系统评价和网状Meta分析[D]. 王佩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131例腹水原因待查患者的病因及诊断分析[D]. 李娜. 吉林大学, 2020(08)
  • [6]恶性腹水中医证候要素与CT成像特点关系的研究[D]. 王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CA125、D-二聚体、PLT及FIB联合检测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 李姝庆.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不明原因腹水的研究进展[J]. 王运,李林法.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01)
  • [9]血清、胸腹水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黄汉生. 智慧健康, 2019(15)
  • [10]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腹水总蛋白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 朱盛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良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