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颈椎曲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度,颈椎,生理,颈椎病,针刺,后路,电疗法。
颈椎曲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龙,蒲渝,何祥伟,周志华,李晖[1](2019)在《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治疗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治疗青年颈椎生理曲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手法治疗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颈部核心肌力锻炼结合手法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颈椎侧位片Borden生理曲度测量值(D值)、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复查,观察组颈椎生理曲度D值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2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结束时,2组止痛效果相当。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评估,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NDI指数占比例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功能恢复较好,以轻度功能障碍及无障碍为主。结论: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能有效矫正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并明显持续改善患者症状,对愈后防复有意义。(本文来源于《新中医》期刊2019年12期)
江勇,王敏,徐磊,郝群,闫兴洲[2](2019)在《五禽戏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五禽戏对颈型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频电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练习五禽戏,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弧弦距)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椎弧弦距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苏柏栓,高雅飞,王晓廷,姚朋朋[3](2019)在《手法配合针刺对颈椎曲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采用肌筋膜放松和激活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对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对465例颈椎曲度异常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手法调理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65例患者,痊愈367例,改善73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手法配合针刺治疗对颈椎曲度的调节作用显着,可有效恢复颈椎曲度,解除由于曲度改变对神经、血管组织的牵拉和卡压,消除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1期)
刘慧霞,赵梦鸥,史荣,王蓓蓓,马丽曼[4](2019)在《针刺联合补肾化淤通络方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补肾化淤通络方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本文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应用补肾化淤通络方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则联合针刺的方法进行应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颈椎曲度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颈椎曲度的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针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治疗的过程中,将针刺方法联合补肾化淤通络方进行应用的效果十分显着,不仅能够有效的开展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在今后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一方法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胡华,李连泰,刘艳伟,王书君,谢双喜[5](2019)在《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针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治疗方法各异,治疗效果差异很大,且不便于患者长期坚持。目的:探讨床旁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11月接受治疗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患者60例,利用床旁头部自重后伸牵引的方法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行颈椎侧位X线检查,测量曲度值,评价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颈椎反弓3例,颈椎生理曲度消失8例,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9例。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47例,变直13例;明显改变9例,改变不显着4例。治愈率达78.3%(47/60),总改变率达93.3%(56/60)。治疗后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增加[(9.6±2.8)mm vs(2.3±1.8)mm],疼痛VAS评分降低[(0.7±0.5)分vs(4.2±1.3)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28.51,P均<0.01)。结论:利用床旁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疗效显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周晓光,杨勇[6](2019)在《颈椎前路与后路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生理曲度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颈椎前路与后路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生理曲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治疗的MCSM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49例。后路组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LP),前路组接受颈前路分节段减压内固定术(ACH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ACCF)治疗。观察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路组颈椎生理曲度较后路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SM患者接受颈椎前路手术及后路手术均是安全、可行的,但前路手术更有利于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常晶莹,于翔,韩思龙[7](2019)在《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盐酸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治疗。2组均治疗3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疼痛状况[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以及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上肢麻木疼痛、上肢肌力下降)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总有效率7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颈椎曲度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RI评分、PP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颈肩部疼痛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颈部压痛评分、上肢麻木疼痛评分、上肢肌力下降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能够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有助于缓解疼痛等不适症状。(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5期)
章光峰,王岩军,王晓梅,张常青,张明永[8](2019)在《不同睡眠用枕对人体正常颈椎曲度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用不同用枕睡眠,对正常人体颈椎曲度的影响,探寻适合正常人群睡眠用枕的直径。方法:选择20-22岁之间无颈椎病症状的15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摄取站立位颈椎的侧位片、平卧位颈下使用平枕、8 cm、10 cm、12 cm直径圆枕平躺姿态的颈椎侧位片,并进行对比,以观察不同状态颈椎曲度的改变。结果:平卧位用平枕睡眠时,人体颈椎生理曲度呈现减少状态。用直径从小到大的圆枕睡眠,人体颈椎曲度呈现由减少到增大,到正常,又到减少的形态。结论:选择不同的枕头睡眠对颈椎曲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恰当的睡眠用枕可以保护及维护颈椎的曲度。选择不恰当的枕头睡眠预示着颈椎病的发生将可能增大,预防及治疗颈椎病可从选用合适的睡眠用枕考虑,日常睡眠建议选择合适的圆枕睡眠。(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9年07期)
杨二柱,张凯,程晓非,赵长清,赵杰[9](2019)在《颈椎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维持及稳定性影响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颈椎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脊髓过伸伤患者的影像效果,明确后路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术是否会增加患者颈椎曲度丢失及失稳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中心就诊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伴脊髓过伸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存在2节及以上颈椎管狭窄伴或不伴后纵韧带骨化及椎间盘钙化,且不存在颈椎骨折脱位以及肿瘤相关情况。所有入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内固定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超过12个月。术前及术后1年记录NDI评分。通过比较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影像学结果来明确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的对颈椎曲度维持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共82例颈椎管狭窄伴脊髓过伸伤患者在我中心接受治疗,去除单节段、存在骨折脱位以及进行前路手术的患者,共17例患者入组,男女比例为13:4,平均年龄60.8±7.2岁。所以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4±0.79月。术后NDI评分显着改善,由术前30.1±4.2降低到术后4.7±1.3(P<0.01);术后影像随访,有1例(5.88%)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过屈位失稳(相对位移超过3 mm),2年随访中失稳未见明显加重,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颈椎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既能保留运动节段,又能针对性的固定失稳节段。术后影像随访,患者无明显曲度丢失及失稳的发生。术后颈部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医用生物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覃兴乐[10](2019)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影响因素最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近几年影响颈椎生理曲度的相关文献,从职业因素、年龄因素、疾病因素及颈椎手术因素等方面综述了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文献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颈椎曲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五禽戏对颈型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频电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练习五禽戏,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颈椎生理曲度(颈椎弧弦距)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颈椎弧弦距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禽戏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值得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颈椎曲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龙,蒲渝,何祥伟,周志华,李晖.颈部肌力锻炼结合手法微调治疗青年颈椎生理曲度异常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
[2].江勇,王敏,徐磊,郝群,闫兴洲.五禽戏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3].苏柏栓,高雅飞,王晓廷,姚朋朋.手法配合针刺对颈椎曲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4].刘慧霞,赵梦鸥,史荣,王蓓蓓,马丽曼.针刺联合补肾化淤通络方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情况分析[J].人人健康.2019
[5].胡华,李连泰,刘艳伟,王书君,谢双喜.头部自重后伸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价值[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
[6].周晓光,杨勇.颈椎前路与后路手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生理曲度及预后的影响[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7].常晶莹,于翔,韩思龙.扶正祛邪针刺法联合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及疼痛状况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9
[8].章光峰,王岩军,王晓梅,张常青,张明永.不同睡眠用枕对人体正常颈椎曲度影响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9
[9].杨二柱,张凯,程晓非,赵长清,赵杰.颈椎后路椎板成型联合选择性固定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维持及稳定性影响的影像学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9
[10].覃兴乐.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影响因素最新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