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目前,各高校共青团组织均建立了以学生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新媒体中心、新媒体工作室,新媒体在助力高校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新媒体运营模式,能使高校共青团在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的同时,实现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运营好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实现思想育人和实践育人“双向共赢”,是本文探究的关键。
【关键词】“共青团+”;新媒体;实践育人
一、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及发展困境
校园媒体是高校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为参与校园媒体运营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锻炼空间,可以也应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实践育人培养层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在运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几个主要问题,限制、影响了平台发展。
(一)平台运营水平参差不齐。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多是由学生骨干负责运营,指导老师负责审核内容。由于学生均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流动性较大、运营经验不足,导致新媒体平台存在内部管理无序、运营管理科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而呈现的结果就是很多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以可复制性内容为主,不接地气、可读性低、互动性差等,使很多新媒体平台失去了指导性、引领性,没有发挥出平台在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非洲猪瘟病毒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这一疾病在我国国内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为避免这一病毒在我国进一步扩散,对猪的养殖以及其他普通消费者生命健康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一疾病的流行方式、防控办法以及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大部分养殖人员对于非洲猪瘟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具体防控工作的展开,由于对这一疾病的作用方式、致死概率等的了解不深入,相关人员在防控工作展开中经常会出现掉以轻心甚至敷衍了事的现象。一旦非洲猪瘟在我国养殖市场中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那么必然会对猪的养殖及贩卖等带来极大的打击[1]。
(二)缺乏专业性指导。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多是由团委相关教师负责,很多平台的指导老师身兼数职,日常工作繁杂,而新媒体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媒介平台,对指导老师的专业性有一定要求,需要指导老师对相关的技术手段、操作方式、内容选题等有一定了解,因此,很多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在运营者不专业的前提下,还存在指导者也不专业的问题,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指导,个人能力提升较慢,平台的发展也随之受到限制。
(三)动力不足。大多高校的共青团新媒体平台主要承担了部门的宣传工作,肩负着共青团各项工作的宣传任务,平台的政治性较强,很多高校的团属新媒体平台以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为主,学生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活力,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导致很多新媒体平台在以青年人感兴趣的形式,传播青年人不感兴趣的内容。
二、“共青团+”的三级联动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共青团+”的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系统性地解决了目前在很多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平台运营中出现的学生运营水平参差不齐、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缺乏工作热情等问题。在三级人才培养中,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自主运营新媒体中心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构建了一支有技术、有能力、有主动性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人才队伍,这是共青团新媒体平台良性运作的核心。
就这样,我又在小区西医诊所点了半月滴流,依旧是上、下午各点一组头孢。滴流的效果依旧是病症明显减轻,略有不同的是,小护士依旧建议停止滴流后继续口服头孢及化痰药,而我却一气之下把所有的口服药都停了。
在通过“共青团+”的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新媒体人才的系统培养后,新媒体实践平台的搭建则成为共青团实现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常规的新媒体实践平台多是由高校共青团成立,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以完成共青团的相关工作为主。但此形式的实践平台,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工作任务,被安排各类工作内容,存在学生工作不积极、欠缺工作热情、推送内容欠缺创意等问题。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可更好地推动共青团的思想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我国当前十分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文件要求,在全国高校推广创业导师制,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允许大学生用创业成果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引入企业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结合全国创新创业工作推进的总体方针政策以及新媒体的媒介特性,“共青团+创新创业”的新媒体实践平台模式,既可更好地推进新媒体实践平台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才能的实践平台;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新媒体平台成为推进共青团各项工作的有利推手。
(三)第三级是“共青团+社会培养”。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学生,多是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在经历了第一、二级培养后,已具备运营新媒体应学会的视频剪辑、拍照、图片处理等相关软件应用的能力,掌握了新媒体内容创作中应具备的选题定题、素材搜集、内容编辑、图文排版、封面配图等技能。进入第三级培养时,核心在于借助社会的资源,由校团委牵头搭建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进入广告公司、报社、电视台、设计公司等的短期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运营新媒体的综合能力。同时,在这一阶段培养中,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不断摸索、总结,在实践中通过自学,完成个人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进入社会的学习机会,了解新媒体的具体运营方式,在实践中提升“获得感”、“存在感”。
所谓“三级联动”,主要指学院、学校及社会三个层面的联合培养,实际上,这三方的合作是高校各方面人才培养的基础,但针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特点,本文所讨论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托共青团的平台优势,借力学院和社会资源,形成分阶段、有层次的“三级联动”。
(一)第一级是“共青团+学生组织培养”。作为新媒体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共青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组织优势,凝聚学校一批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新媒体人才,完成新媒体中心的组织构建,并在共青团的平台上,由新媒体中心的指导老师及学生骨干完成第一级培养。这一级培养主要是普及性知识传递,通过对平台的工作模式、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培训,树立参与学生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让学生熟悉平台的运作。激发学生在实践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学习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为运营新媒体中心奠定基础。
三、“共青团+”的新媒体实践平台搭建
(二)第二级是“共青团+学院培养”。这一级主要是实现对共青团新媒体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学子的重要实践平台,始终肩负实践育人的重任,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共青团运营好新媒体中心,培养优秀新媒体人才的关键。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一阶段,学院及专业教师成为核心,由共青团和设有新媒体相关专业的学院合作,针对媒体运营、摄影、视频拍摄、修图、新闻写作等学生在实践中会具体应用到的技能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有别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学生在实践中会应用到的具体技能为主,主要是解决大家在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新媒体理论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富有针对性的系列培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的功能价值,依据课标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形成课程方案,开发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任务单,保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性。将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要求一致,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由共青团从已培养的新媒体人才中选取优秀学生,组建一支创新创业队伍,成立新媒体工作室。该工作室与市场接轨,可承接校内外的新媒体相关业务,如微信推文、短视频制作、活动宣传等。同时,此工作室实施双指导老师制度,由共青团的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共同负责该工作室的运营和发展。校内指导老师负责带领学生完成共青团文创产品的研发工作,通过凝炼学校的校园文化特性,激发学生团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学生喜欢、乐于接受、争相传播的优秀文化产品,创新共青团的文化育人模式。而校外导师则负责带领、指导学生完成业务工作,实现工作室与市场的接轨。通过新媒体工作室的组建,一方面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在完成市场业务中实现“实践育人”;另一方面完成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在创作富有正能量的文创产品中实现“文化育人”。
1.充分认识制度控制的局限性,及时修订整改,重在腐败预防。内部控制理论的建立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廉政建设中对其的借鉴和利用应突破其局限性,应当将眼光关注到制度未涵盖的例外事项。客观而言,有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制度操作性更不强,原因是制度的制订者对廉政的虚与应付,阳奉阴违。因此,在实施中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修订整改十分必要。
“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硬件包括技术、设备、场地、设施等,软件包括制度、方法、程序等。”高校也应该同时具备硬件和软件条件,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实践平台。总的来看,通过“共青团+”的方式构建三级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组建新媒体工作室的形式,将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青年学生实践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改变很多学生经常“被教育”、偶尔“被实践”的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化“要我做”为“我要做”,培育青年学生全面发展自信心和主动性,最终以积极求知、主动求学的精神状态反哺第一课堂。
【参考文献】
[1]狄奥.论校园媒体在“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中的建构价值:以武汉工商学院新闻中心为例[J].科教导刊,2017,5:7~8,11
[2]杨年,江莉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特征和培养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6
【作者单位】彭译萱,贵州财经大学
标签:共青团论文; 媒体论文; 平台论文; 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论文; 团的工作论文;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3期论文; 贵州财经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