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快速装配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滚珠丝杠副,弹性变形接触角,非等适应度,自动化装配
快速装配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源[1](2018)在《面向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快速辅助装配设计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滚珠丝杠副的高精度、高效率及耐磨的优点,使得其在数控机床、压塑机械、车辆、航空机械、医疗机械、水利设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滚珠丝杠副应用的多样性对其个性化制造和装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装配周期长是影响滚珠丝杠副制造效率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滚珠丝杠副装配理论不完善,特别是涉及到具有个性化参数滚道的滚珠丝杠副装配模型适应性差、数值计算算法复杂,缺少相关的专业软件,所以不能满足当前滚珠丝杠副快速设计装配的需求。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滚珠丝杠副的个性化滚道参数,建立了可以适用于不同滚道结构参数的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力学模型,研究了滚珠丝杠副装配性能参数(刚度、摩擦力矩、弹性接触角)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matlab的GUI模块设计为开发环境设计了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计算机辅助装配设计软件及装配质量评价软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双螺母垫片滚珠丝杠副的装配流程和装配质量的测量、评价方法,并对目前计算机辅助装配软件的设计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根据工艺流程,对滚珠丝杠副的辅助装配软件功能进行了规划和模块划分。2)建立了非等适应比滚道接触角的滚珠丝杠副弹性变形的力学模型,和相应的弹性接触角求解算法;推导了不同滚道适应比、滚道设计角和预紧力条件下的滚珠丝杠副装配的摩擦力矩、轴向刚度性能计算公式为滚珠丝杠副的辅助装配软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3)滚珠丝杠副辅助装配软件的设计开发。根据滚珠丝杠副的弹性接触角数学模型,应用matlab GUI设计模块,开发了滚珠丝杠副辅助装配软件,满足了滚珠丝杠副辅助装配的需求。4)滚珠丝杠副质量评价软件的设计开发。基于滚珠丝杠的弹性变形、摩擦力矩、刚度的数学模型,应用matlab GUI设计模块,开发了滚珠丝杠副装配质量评价软件,可以对不同设计参数螺母、丝杠、滚珠、垫片等零件装配后的滚珠丝杠副装配后的质量性能给出相应的参数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01)
房娜,周来水,卫炜,黄斌达[2](2016)在《基于装配属性的夹具快速装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工装夹具装配设计的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装配属性的夹具快速装配设计方法。首先结合各夹具元件的装配信息及模型几何参数定义元件装配属性。分析元件3D模型、模型几何元素与装配属性间的关联,定义叁者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编码。然后解析编码得到元件装配属性及模型几何特征,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特征配合方式并据此调整特征间的位置关系,根据约束创建规则添加约束实现装配。开发了夹具快速设计系统,以某航空发动机精铣机匣外型面夹具为例,验证了提出的快速装配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6年10期)
房娜[3](2016)在《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快速装配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发动机零件具有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材料难加工的特点,导致其机加工艺较为复杂,工序数量较多,需设计大量夹具保证机加过程的顺利实施。随着航空发动机型号任务的不断增加,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的设计任务也日益繁重,目前在航空发动机企业中,夹具设计人员首先需根据工序模型的几何信息和装夹要求,初步规划夹具结构,并进行夹具元件建模,在此基础上运用CAD软件的装配功能,指定约束类型,交互拾取大量几何元素建立元件间的装配约束并实施装配操作,完成夹具的设计,设计过程工作量大,设计效率低。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相似零件加工工艺和夹具相似度高的特点,根据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装配特征的夹具的快速装配设计方法,在建立带有装配的典型夹具元件库的基础上,通过装配特征的识别、匹配,即可完成夹具元件装配设计,实现夹具元件的重用,提高夹具设计效率。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装配特征的内涵,给出了夹具元件装配特征的定义,研究了装配特征的语义表示与其在模型中的存储方式,并结合其结构特点、装配信息与打孔信息,实现对夹具元件模型的装配特征定义;2)在装配特征的语义表示与模型存储的基础上,应用Teamcenter软件平台并结合Access数据库,设计了夹具元件库,实现了对库中存储的元件模型与装配特征信息的存储和管理;3)研究了装配特征的匹配方式及约束的创建规则,实现夹具元件的快速装配;通过分析元件在装配中与其他模型的干涉情况,并结合打孔属性信息实现了元件的自动打孔。4)应用C++和UG/Open API开发工具在UG平台上开发了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快速装配设计系统,现已成功应用在国内某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3-01)
熊海宏,肖蜜,要强壮,石柯[4](2016)在《对称零部件快速装配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克服使用CATIA系统镜像功能进行对称零部件装配设计时会带来数据冗余、零部件命名编号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对称零部件快速装配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同一数据源零部件自动识别和零部件分类实例化技术,实现了对称零部件的快速装配设计。以CATIA V5系统为平台,开发了对称零部件快速装配设计工具插件,通过某飞机机翼骨架的快速装配设计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对称零部件的装配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陆晓斌,周来水,姚铄,赵西松[5](2015)在《基于特征的组合夹具快速装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组合夹具的装配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组合夹具快速装配方法。该方法通过定义组合夹具元件的装配特征,将装配过程由几何元素级的约束创建简化为装配特征级的特征匹配,设计者只需指定被动件上参与匹配的装配特征,主动件即可自动完成装配并能够实现同构件替换。现已成功应用在某航空发动机组合夹具设计系统中。(本文来源于《航空制造技术》期刊2015年S1期)
刘松[6](2015)在《基于UG的半挂车总成互换快速装配设计系统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挂车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运输车辆,具有较高的运输生产率,若装运集装箱,还可以与铁路、水运构成联运,十分方便,对缩短运输周期、降低运输成本、推进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显着。随着国家大力推广甩挂运输,使得半挂车市场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半挂车的市场需求越大,市场竞争也将会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许多半挂车生产企业的首要考虑目标。半挂车车架、悬架、车轴、支承、牵引等总成,是半挂车的重要部件,对半挂车的使用有着重要影响。总成互换能使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半挂车总成,满足个性化的定制要求,企业可以根据用户个性化订单选购相应总成来进行生产,从而减少零部件库存,降低生产成本。针对一般装配设计过程中的装配过程繁琐、装配时间长、装配错误率高等问题,本文提出总成互换快速装配设计技术,该技术能有效的缩短设计周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设计成功率。因此,本文半挂车总成互换快速装配设计系统对用户、设计人员和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快速装配设计技术,对装配特征技术和自动化装配技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快速装配设计的理论和方法。2)针对半挂车总成的结构特点,应用了模块化设计技术、基于UG Wave技术、基于KBE技术和变型设计技术方法,完成了对车架、悬架、支承、车轴、牵引总成模型建立。3)对基于UG平台的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相关软件、工具和二次开发过程进行了介绍,完成了快速装配设计系统交互界面的设计,包括菜单文件、工具条文件和对话框文件的设计。4)对半挂车系统的总体构架和模块的划分进行了说明,完成了总成模块界面的开发,介绍了总成互换的意义和二次开发中快速装配的设计理论,完成了总成互换装配模块的开发,通过半挂车系统进行实例演示,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杜林宝,黄学良,王彦伟,陈刚,陈立平[7](2012)在《工业建筑预埋件叁维快速装配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工业建筑结构预埋件设计主要采用二维CAD软件,效率较低且容易出错。为此提出基于广义参数化模板的叁维预埋件快速装配设计方法。该方法建立包含叁维参数化形状结构、安装定位方式和二维投影简图等各种信息的预埋件广义参数化模板;通过构建预埋件参数化模板库,采用基于历史的装配设计技术,实现预埋件的快速安装设计。该文方法已经集成到商品化工业建筑结构叁维CAD软件InteRDS中,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图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李庆利,安鲁陵[8](2012)在《飞机装配工装组件库与快速装配设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航空企业数字化应用的现状,基于飞机装配工装设计中的应用需求,研究工装组件的参数化设计、参数化组件库的构建以及组件的快速装配设计技术。应用CAA在CATIA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飞机装配工装组件库和快速装配设计功能,可提高装配工装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S1期)
杜林宝[9](2011)在《工业建筑预埋件叁维快速装配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埋件在工业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和大量的应用。预埋件主要用来固定一些大型设备以及保护一些建筑结构的结构边,预埋件的设计和安装要求尺寸准确、定位可靠。当前工业建筑结构预埋件设计主要采用二维CAD软件,效率低且容易出错。为此提出基于广义参数化模板的叁维预埋件快速装配设计方法。本文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为了克服利用二维CAD软件进行预埋件设计的不足,实现预埋件的叁维快速装配设计,在分析系统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预埋件快速装配设计系统。提出了系统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叁维CAD软件、预埋件建库工具、预埋件模板库、预埋件装配设计系统、工程图输出系统等。叁维结构设计是预埋件装配设计的基础。为了减少预埋件模型的重复设计和提高模型的可重用性,研究预埋件模板技术在快速装配设计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叁维参数化特征造型系统的模板技术,从而构建一个预埋件模板库。预埋件模板库以树形结构来对模板进行分类并进行组织和管理。安装预埋件时调用预埋件模板,通过参数化技术的尺寸驱动机制修改形状尺寸生成新的模板实例。在工业建筑结构中,预埋件用量极大、安装环境复杂。为了提高装配效率、减少出错几率、减轻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开发了预埋件快速装配技术,针对角钢的装配特点引入了自适应装配技术。研究基于约束求解技术和特征编码技术的快速装配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研究和天喻叁维CAD系统InteSolid,开发了用于预埋件快速装配设计系统InteRDS,按照系统框架结构构建了预埋件快速装配设计系统。利用这个系统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预埋件装配设计,此系统在国内一些大型工程设计院已经得到成功运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马静,张俊义,李明滨,丁文捷[10](2010)在《面向系列化产品的快速装配设计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个产品的装配设计模式使产品开发技术的生命周期变短,无形增加了产品的成本,而系列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不足,且延长并优化了同类产品的技术开发手段。本文以起重机电缆滑车为例,旨在寻求一种新式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系列化产品的自身特性,注重可复用的辅助设计思想,以便于实现和推广该系列化产品快速装配设计模式。(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0年07期)
快速装配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工装夹具装配设计的设计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装配属性的夹具快速装配设计方法。首先结合各夹具元件的装配信息及模型几何参数定义元件装配属性。分析元件3D模型、模型几何元素与装配属性间的关联,定义叁者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编码。然后解析编码得到元件装配属性及模型几何特征,进行属性匹配得到特征配合方式并据此调整特征间的位置关系,根据约束创建规则添加约束实现装配。开发了夹具快速设计系统,以某航空发动机精铣机匣外型面夹具为例,验证了提出的快速装配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快速装配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乐源.面向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快速辅助装配设计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D].山东建筑大学.2018
[2].房娜,周来水,卫炜,黄斌达.基于装配属性的夹具快速装配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6
[3].房娜.航空发动机零件机加夹具快速装配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4].熊海宏,肖蜜,要强壮,石柯.对称零部件快速装配设计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
[5].陆晓斌,周来水,姚铄,赵西松.基于特征的组合夹具快速装配设计[J].航空制造技术.2015
[6].刘松.基于UG的半挂车总成互换快速装配设计系统开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7].杜林宝,黄学良,王彦伟,陈刚,陈立平.工业建筑预埋件叁维快速装配设计方法[J].图学学报.2012
[8].李庆利,安鲁陵.飞机装配工装组件库与快速装配设计技术[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
[9].杜林宝.工业建筑预埋件叁维快速装配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0].马静,张俊义,李明滨,丁文捷.面向系列化产品的快速装配设计模式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