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总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琴[1](2020)在《高三物理中等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的转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物理中等生是指在物理学业水平测试中表现中等,但是又具备一定知识基础和较大提升空间的高中生。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在高三会采用“三轮式”的复习策略,并在高三学年的上学期末基本完成第一轮复习。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的实际教学进度,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抓住第一轮复习的契机,针对物理中等生的学情特点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案和学习策略指导,进行建档式的个性化培养,帮助其复习巩固自身知识结构并挖掘潜力,不仅可以有效地让中等生向优等生转化,也可以促进优等生的良性竞争并带动班级的学风建设。这对提升整个高中教学质量有极大的正面意义,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物理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能体现我国新课程标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核心理念。本文以四年的教学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新课标和新高考的改革背景,立足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在H高中的高三AB两个班各选择了 20名物理中等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面谈的形式,调查、分析并记录了每个物理中等生在各个章节的学习薄弱之处,调查了他们在知识储备、解题技能、复习方法、思维能力和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他们的个人特点针对性设计了高三物理中等生在一轮复习中的转化策略。策略内容主要包括:①在每周设置的中等生答疑课上进行教材串讲,②针对物理中等生制定个性化的补充习题训练,③定期检查任务完成度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④密切关注物理中等生的心理动向并及时疏导,并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的第一轮复习中进行了半年的教学实践。选取A班20名物理中等生作为对照组,B班的20名物理中等生作为实验组,以2019年9月份的物理联考的学业水平成绩作为前测,2020年2月物理联考的学业水平成绩作为后测,对比分析了实验组的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从而证明这一系列的针对性转化策略对高三物理中等生是有效的。这些长期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们不仅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提高了成绩,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进步,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系列的中等生向优秀生转化的过程中,他们克难攻坚感受了挑战自我的快乐,也收获了迎战未来的勇气。在本文的最后,对为期半年的调查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高三物理教师的高考备考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朱林[2](2020)在《基于美术生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籍田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进入大学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以美术为特长参加高考是重要的一种。美术高考对学生文化成绩要求较低,但调查发现仍有近一半的学生无法达到要求,特别是理科美术生。如何针对美术生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复习策略,提高其文化成绩,是理科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文本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统计分析、实践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美术生高考化学复习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本文梳理了有关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和艺术生复习教学策略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对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的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进行文本研究,总结了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的一般考试规律和考试大概难度。通过对我校高三理科美术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高三理科美术生和具有高三美术班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美术生的化学学情:大多数美术生对化学学习兴趣浓厚,但基础薄弱、复习计划欠缺、执行力弱、对成绩期望值高、焦虑情绪较重、成绩提升空间大。基于文本研究结果和美术生化学学情,本文提出美术生化学复习教学策略,即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全面复习计划;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整合内容精选专题;有效使用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重视测试、巧用导学案、精选精讲、多练勤改、关注实验、重视细节、规范答题;鼓励学生自查、互查和提问,督促学生做好错题本、问题本和积累本;同时关注学生心理,积极发挥复习评价。对该教学策略,笔者进行了四个月的课堂教学实践,使美术班化学平均分从12月成都市一诊的25.0分提升至5月成都市三诊的52.3分,高于上一层次美术班级。在2019年高考中,该班的化学平均分高于同一层次文化班级。说明本文提出的复习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师课堂效率,提升美术生化学成绩是有效的,对高三美术班化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舒凤玉[3](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以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同时开展教学实践进行验证,从而概括出高三化学一轮、二轮及冲刺复习的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在核心素养理论体系、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基础上,结合对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现状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的“内容型”、“方法型”、“形式型”以及“综合型”教学策略,再通过实证研究得到高三化学全程复习的宏观与微观教学策略。本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界定概念,说明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掌握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现状。第四章针对目前教学策略现状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第五章通过教学实践论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最后一章综述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点以及反思不足之处,并为研究指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论如下:宏观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教学策略要求教师:一轮复习利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夯实基础,初步感知学科核心素养;二轮复习合理运用个人与小组智慧开展专项集训,系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冲刺复习阶段灵活安排,但教学效果要力求精益求精,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微观上,该教学策略希望教师时刻引导学生紧扣考点、策略应对、学会方法、培养能力、提升思维、落实素养,达到复习内容精准化、解题策略结构化、学习方法高效化、能力提升综合化、思维成长深刻化以及素养落实全面化。
蒋巧娟[4](2019)在《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编制及应用》文中认为为推进基础课程教育的改革,既让学生在高三生物复习中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又能迁移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解决生物学问题,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立意选择一种高效的课堂复习方式——即利用基于情境化视角编制的学案进行高三生物复习。本文就如何编制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课学案进行探讨,制定了基于情境化视角编制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原则、特点、编制步骤及构成要素,梳理了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的情境素材,并按照情境来源分为科学史、实验、模拟、个人生活和社会五类情境,结合《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胞的代谢》和《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知识特征编制了三个专题复习学案,并用于教学。运用调查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检验了基于情境化视角编制的生物学案运用于教学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情境化视域下编制的学案,有利于学生生物成绩的提升,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学与生产生活实践联系的认识,令学生更加擅长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最后根据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本研究丰富了学案编写和使用领域的研究素材,能为一线生物教师提供复习课教学的参考,以期本研究对高三生物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梁淑燕[5](2019)在《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把握时序、掌握线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初中历史教科书“通史+主题”的体例为学生把握时序、掌握线索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然而,教师在进行课时教授时,常常是一课对应一课时,这就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零散孤立,不利于线索的进一步掌握。与此同时,部编版教材颁布后,各单元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因此,如何组织好历史课堂的单元复习显得更为重要。单元复习指在完成一单元的学习后,专门划出一课时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与提升。它具有顺延时序、主题鲜明;目标明确、一个中心;阶段为主,承前启后;趁热打铁、就近迁移的特点。它对于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有利于重难点的消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知。在梳理研究现状和进行教学实践之后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江苏地区几所学校的初中生与初中历史教师两个群体开展专门调查,经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单元复习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于单元复习的重视度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递减;各年级安排单元复习的频率较之期中、期末复习显得太低;教师们在单元复习课中实施的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法为主,忽略了启发性教学方法的运用。经独立样本t检验,新教师与老教师在单元复习的“整合侧重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方面,存在极为显着的差异;经方差检验,初一、初二及初三年级在课前复习时间方面相互之间都存在极为显着的差异:经一元线性回归检验,“课后复习时间”与“对单元复习的满意度”呈现出一元线性关系。以上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初中历史课堂的单元复习存在实施力度不够、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在教师内容整合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应用不当;学生历史基础薄弱、漠视历史学科;教科书偏重史实陈述。针对调查出来的问题,以组织策略、传输策略及管理策略为维度,主要有以下几点改进方法。在组织策略上,要做到提炼浓缩,适当取舍;明晰线索,前后联系;强化概念,指导学法;升华主题,置留悬念。在传输策略上,要做到PPT与板书交互,讲练结合;适当讨论,集体“开窍”。在管理策略上,要做到明确学情,循序渐进;激发兴趣,有的放矢;运用媒体,共享资源。
吴水萍[6](2015)在《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波芬培格”现象及对策》文中提出由于复习课型设计缺乏创新,或教学方法单一,或测试频繁、成绩评定方式单一等原因,造成复习效率低下,这种由劳动的单调性造成的低效率称为"波芬培格"现象。为了克服该现象对化学总复习的影响,有必要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改革考试与评价方式。
李小娜[7](2015)在《“复习学案”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案是伴随新课改提出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倡导以学案为载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其符合新课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广泛使用。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在推广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争议,困惑。本研究力图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探究学案的理论基础,从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中找出目前学案在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和文献研究探究解决措施。本研究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为例提出复习学案的编制项目,以及复习学案的正确使用。并且,在初三年级选择了两个平行班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证实了复习学案有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知识网络建构的功能。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在化学复习中提供一套完备的利用学案复习的教学参考。本研究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其中包括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是学案理论概述,包括学案的理论依据,学案的内涵,功能,任务及编制原则。学案要提供给学生完整合理的学习方案,通过学案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和学习思路;学案具有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同时学案还具有补充学习材料,提高考试成绩等附属功能;学案编制应遵循主体性,引导性,探究性,适切性等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学案在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学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明确有效的理论基础,缺乏科学的编制项目;学案由谁来设计存在较大分歧;学案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学案在使用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导学性。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复习学案编制项目。学案应包括课程标准解读、学习目标设计、考试大纲考点解析、学法指导、课前预习、知识网络建构、情景问题设计、经典例题剖析、课堂检测、精选变式练习题等编制项目。第五部分主要是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的应用研究,包括如何正确使用复习学案,通过实验班对照班单元成绩做平均数差异的显着性检验,证实二者有显着性差异,得出复习学案具有能有效提学习效率的功能,通过学生所绘制概念图得分差异,得出复习学案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建构。第六部分主要对是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总结和反思。
李娴[8](2014)在《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思考》文中认为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进入好几年了,随着新高考方案的变化,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在高三复习过程应如何正确理解并应用教材、课标和考纲,选择怎样的教与学方式?笔者在此结合我省实施新课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新课程下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的思考.1.领会新课标、依据新考纲,立足基础,强调应用
康永军[9](2014)在《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师在初三化学总复习时常常存在下列现象:教学环节只见教师讲,少见学生思,抄题、讲题、做题周而复始、反反复复。教学过程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重复。教学内容追求知识面面俱到,唯恐有些知识复习不到,没有知识的重点、疑点、难点、生长点之分。教学方法只重视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而未能
韩勇[10](2010)在《搞好化学总复习 提高中考化学成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总时间不到八个月,知识容量相对较大,这给新课教学和毕业总复习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尤其是毕业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如何搞好初中化学毕业总复习,提高中考化学成绩,圆满地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值得每一位初
二、化学总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总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三物理中等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的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综述 |
2.1 中等生的概念界定 |
2.2 教学理论 |
2.2.1 因材施教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3 学习理论 |
2.3.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准高三物理中等生的学习现状调查研究和分析 |
3.1 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 访谈调查的实施与记录 |
3.4 部分案例实录 |
3.5 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
3.5.1 物理中等生的知识储备 |
3.5.2 物理中等生的解题技能 |
3.5.3 物理中等生的思维能力 |
3.5.4 物理中等生的学习执行力 |
3.5.5 物理中等生的心理特点 |
4 针对高三物理中等生的第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
4.1 高三物理复习备考的教学现状 |
4.2 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的基本策略 |
4.2.1 按教材章节顺序复习 |
4.2.2 构建章节知识网络图 |
4.2.3 在习题中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4.2.4 指导学生做错题记录 |
4.3 针对物理中等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的教学策略 |
4.3.1 串讲教材帮助构建知识网络图 |
4.3.2 个性化的补充习题训练 |
4.3.3 定期检查任务完成度避免懈怠 |
4.3.4 关注心理动向及时疏导 |
5 以H高中的物理中等生为样本的教学实践研究 |
5.1 前期准备 |
5.1.1 教师准备工作 |
5.1.2 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
5.2 实践过程 |
5.2.1 教学安排 |
5.2.2 教学案例: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三复习串讲教材 |
5.2.3 定期学法指导 |
5.3 实践效果检验 |
5.3.1 实验组的前测与后测的物理学业成绩对比分析 |
5.3.2 前测与后测的能力水平对比分析 |
5.3.3 实验组中等生转化成果与教学策略的相关性 |
5.4 实践研究结论 |
6 总结与反思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1:2019?2020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置检测物理考试成绩(仅含中等生) |
附录2: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三元月调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考试成绩(仅含中等生) |
附录3:湖北省H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总复习的实施效果问卷调查 |
附录4:实验组内的优秀作业展评 |
致谢 |
(2)基于美术生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籍田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美术生 |
1.3.2 化学教学策略 |
1.4 理论基础 |
1.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考化学要点分析 |
2.1 化学课程标准下的复习要点分析 |
2.2 化学考试大纲下的复习要点分析 |
2.3 基于全国卷Ⅲ的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下的复习要点分析 |
第3章 高三美术生化学复习学情调查分析 |
3.1 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1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 |
3.1.2 美术生问卷调查报告 |
3.1.3 美术生问卷调查分析 |
3.2 学生的访谈实录与分析 |
3.2.1 学生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2 学生访谈报告 |
3.2.3 学生访谈分析 |
3.3 教师的访谈实录与分析 |
3.3.1 教师访谈对象的选择 |
3.3.2 教师访谈报告 |
3.3.3 教师访谈分析 |
3.4 高三美术生化学复习学情总结 |
3.4.1 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较低 |
3.4.2 化学基础薄弱,提升空间较大 |
3.4.3 复习计划欠缺,执行能力较弱 |
3.4.4 成绩期望值高,焦虑情绪较重 |
第4章 基于美术生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 |
4.1 明确目标,制定全面复习计划 |
4.2 重视双基,整合内容精选专题 |
4.3 对症下药,有效使用教学方法 |
4.3.1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
4.3.2 精选精讲,多练勤改 |
4.3.3 关注实验,重视细节 |
4.3.4 巧用导学案,提高效率 |
4.3.5 重视测试,规范答题 |
4.4 注重学法指导,有效提高复习效率 |
4.4.1 做好错题本、积累本和问题本 |
4.4.2 鼓励学生自查、生生互查、不懂多问 |
4.5 关注学生心理,积极发挥复习评价 |
第5章 基于美术生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实践效果分析 |
5.1 乐培生成绩分析系统概述 |
5.2 一诊、二诊、三诊成绩总体分析 |
5.3 一诊、二诊、三诊成绩个案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高考改革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效果 |
1.3.2 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教学策略 |
2.1.2 高三化学复习课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素养”理论体系 |
2.2.2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 |
2.2.3 学习理论概述 |
3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教师层面——个人访谈与结果分析 |
3.1.1 访谈目的 |
3.1.2 访谈对象 |
3.1.3 访谈的实施 |
3.1.4 访谈提纲的制定 |
3.1.5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2 学生层面——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及实施 |
3.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
4.1 内容型策略 |
4.1.1 知识板块化 |
4.1.2 重视典例与错题 |
4.2 方法型策略 |
4.2.1 学会推理与探究 |
4.2.2 善于归纳与建模 |
4.3 形式型策略 |
4.3.1 个人、小组相融合 |
4.3.2 竞争、合作共生式 |
4.4 综合型策略 |
4.4.1 知识、方法同进行 |
4.4.2 能力、素养共落实 |
5 教学实践研究 |
5.1 教学实践的目的与意义 |
5.2 教学实践的理论案例 |
5.3 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
5.3.1 教学实践的设计 |
5.3.2 教学实践的实施 |
5.4 教学实践的结果与分析 |
5.4.1 教学实践结果 |
5.4.2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初步感知学科核心素养 |
6.1.2 二轮复习专项集训——系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
6.1.3 冲刺复习精益求精——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
6.2 研究反思 |
6.2.1 研究创新点 |
6.2.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访谈文本 |
附录2 关于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实施现状的调查 |
附录3 《化学工艺流程》教学前测试题 |
附录4 《化学工艺流程》教学后测试题 |
致谢 |
(4)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编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调查法 |
1.4.3 .实验法 |
1.4.4 .数据统计法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学案 |
2.1.2 .情境与情境化 |
2.1.3 .复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主学习理论 |
2.2.2 .情境认知理论 |
2.2.3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 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设计 |
3.1 .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编制原则 |
3.1.1 .学生主体性原则 |
3.1.2 .层次性原则 |
3.1.3 .科学性原则 |
3.1.4 .指导性原则 |
3.1.5 .整合性原则 |
3.2 .生物情境素材的收集及整理 |
3.2.1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素材收集与整理 |
3.2.2 .教材之外的素材收集渠道及筛选 |
3.3 .基于情境化视角编制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特点 |
3.2.1 .一份学案多种情境 |
3.2.2 .形式设计多样化 |
3.2.3 .版面排布留白化 |
3.4 .编制步骤 |
3.4.1 .剖析编写学案依据及学情了解 |
3.4.2 .构建专题知识网络 |
3.4.3 .联动考点情境 |
3.4.4 .引导归纳总结 |
3.5 .要素构成及编制格式 |
4 基于情境化视角编制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案例 |
4.1 .案例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 |
4.2 .案例二《细胞的代谢》专题 |
4.3 .案例三《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 |
5 基于情境化编制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的实践应用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对象的选择 |
5.3 .实验工具 |
5.4 .实施 |
5.4.1 .问卷的发放和实施 |
5.4.2 .使用学案过程 |
5.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5.1 .成绩分析 |
5.5.2 .问卷结果分析 |
6 结论 |
6.1 .本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案例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学案 |
附录2 案例二《细胞的代谢》学案 |
附录3 案例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
附录4 调查问卷 |
致谢 |
(5)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概述 |
第一节 单元复习的内涵 |
一、单元复习的概念 |
二、与课时教学及其它复习的关系 |
第二节 单元复习的特点 |
一、顺沿时序,主题鲜明 |
二、目标明确,一个中心 |
三、阶段为主,承前启后 |
四、就近迁移,趁热打铁 |
第三节 单元复习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
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
二、有利于重难点的消化 |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认知 |
第二章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的现状 |
第一节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实施现状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存在的问题 |
一、单元复习的实施力度不够 |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 |
三、评价方式单一 |
第三节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存在问题的归因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三、教科书方面 |
第三章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的改进策略 |
第一节 组织策略 |
一、提炼浓缩,适当取舍 |
二、明晰线索,前后联系 |
三、强化概念,指导学法 |
四、升华主题,置留悬念 |
第二节 传输策略 |
一、PPT与板书交互,讲练结合 |
二、适当讨论,集体“开窍” |
第三节 管理策略 |
一、明确学情,循序渐进 |
二、激发兴趣,有的放矢 |
三、运用媒体,共享资源 |
第四章 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典型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
第二节 教学案例中策略应用的分析 |
一、内容的抉择 |
二、教学资源的处理 |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波芬培格”现象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学总复习中的“波芬培格”现象产生的原因 |
二、克服化学总复习中“波芬培格”现象的对策 |
(7)“复习学案”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起源 |
1.1.1 新课改的需要 |
1.1.2 初三化学复习的需要 |
1.1.3 学案自身的优势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访谈法 |
1.5.4 观察法 |
1.5.5 实验研究法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内研究现状 |
1.6.2 国外研究现状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学案的界定 |
1.7.2 复习学案 |
第2章 关于学案理论概述 |
2.1 学案的理论依据 |
2.1.1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
2.1.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 学案的内涵 |
2.2.1 学案的内涵 |
2.2.2 学案与教案的不同内涵 |
2.3 学案的功能 |
2.3.1 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2.3.2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
2.3.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2.3.4 附属功能 |
2.4 学案编制原则 |
2.4.1 主体性原则 |
2.4.2 引导性原则 |
2.4.3 探究性原则 |
2.4.4 适切性原则 |
2.5 学案的任务 |
第3章 目前学案在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2 学案编制存在的问题 |
3.2.1 缺乏明确有效的理论基础,缺乏科学的编制项目 |
3.2.2 学案究竟由谁来设计存在较大分歧 |
3.2.3 学案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借用学案现象明显 |
3.2.4 缺乏层次性,且较难突破 |
3.3 学案使用存在的问题 |
3.3.1 降低了学生的听课兴趣 |
3.3.2. 不利于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3.3.3 教师在使用学案时并没很好地体现导学性 |
3.3.4 部分学生丢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 |
3.3.5 抢占学生课外时间 |
3.3.6 小组合作落实不够完善 |
3.3.7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
第4章 复习学案的编制 |
4.1 复习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
4.2 复习学案编制项目 |
4.2.1 激励性小贴士 |
4.2.2 课标解读 |
4.2.3 考试大纲考点解析 |
4.2.4 学习目标,重难点设计 |
4.2.5 学法指导 |
4.2.6 课前预习 |
4.2.7 问题的设计 |
4.2.8 知识网络的建构 |
4.2.9 典型例题解析 |
4.2.10 课堂检测 |
4.2.11 精选课后习题,实现增效减负 |
4.2.12 课外延伸 |
第5章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应用研究 |
5.1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现状,特点分析 |
5.2 复习学案的使用 |
5.2.1 复习学案的使用时机 |
5.2.2 利用小组合作使用复习学案 |
5.2.3 复习学案的讲评 |
5.3 学生使用复习学案学习效果测评 |
5.3.1 访谈结果分析 |
5.3.2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
5.3.3 学生绘制概念图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成果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1.1 “复习学案”有利于转变传统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
6.1.2 “复习学案”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建构 |
6.2 研究成果 |
6.2.1 对“复习学案”理论基础,编制和使用做了系统研究 |
6.2.2 本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利用学案复习的范本 |
6.3 研究反思 |
6.3.1 学案研究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
6.3.2 实验研究时间过短,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领会新课标、依据新考纲, 立足基础, 强调应用 |
2. 加强复习课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2.1 重视复习中知识的整合 |
2.2 提高处理化学信息能力 |
2.3 加强化学实验复习,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
2.4 研究、精选习题试题 |
2.5 讲究教与学的方法 |
3. 体现学生在复习教育活动中的“主角”地位 |
4. 端正心态, 培养素质 |
4.1 正确对待考试 |
4.2 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的时间 |
4.3 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
(9)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初中化学总复习中学案的设计 |
1.初中化学总复习内容的划分。 |
2.初中化学总复习学案设计原则。 |
3.初中化学总复习学案内容。 |
三、以学案为载体的教学在初中化 学总复习中的实施 |
1.实施过程。 |
2.实施效果。 |
四、化学总复习中的学法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三物理中等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的转化策略研究[D]. 周玉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2]基于美术生的高考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以成都市籍田中学为例[D]. 朱林. 西南大学, 2020(05)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D]. 舒凤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基于情境化的高三生物复习学案编制及应用[D]. 蒋巧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5]初中历史课堂单元复习研究[D]. 梁淑燕. 扬州大学, 2019(02)
- [6]高中化学总复习中的“波芬培格”现象及对策[J]. 吴水萍. 中学教学参考, 2015(29)
- [7]“复习学案”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为例[D]. 李小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总复习教学策略思考[J]. 李娴.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4(04)
- [9]以学案为载体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效率[J]. 康永军. 天津教育, 2014(Z1)
- [10]搞好化学总复习 提高中考化学成绩[J]. 韩勇.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