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不清晰,给后续处理带来较大的困难。通过深入探讨,笔者提出了智能化分类垃圾箱的设计思路,以期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问题,降低垃圾后续处理成本,也为国家获取各地区垃圾产生信息提供便利。同时,分析现有分类垃圾箱存在的问题,提出智能垃圾箱是实现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我国智能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节点智能垃圾箱,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适应垃圾处理水平和管理部门规定的变化,设立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技术。这种智能垃圾箱可以在多个城市推广运用,能处理城市中不同时期、不同级别的垃圾,最终使得垃圾分类方法不断优化。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叶志祥
关键词: 垃圾分类,分类垃圾箱,图像识别,传感器,大数据
来源: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分类号: X705
页码: 191-193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356K
下载量: 1399
相关论文文献
- [1].再不分类,城市将被垃圾压垮[J]. 当代工人 2019(18)
- [2].北京“垃圾分类”为何走入困局?[J]. 中国慈善家 2014(10)
- [3].垃圾分类: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J]. 中国科技奖励 2019(07)
- [4].浙江垃圾分类现状、优势及提升成效的对策建议[J]. 今日科技 2019(12)
- [5].优化中国特色垃圾分类模式 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J]. 社会治理 2019(11)
- [6].恩施州推进全民参与垃圾分类[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3)
- [7].关于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思考[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10)
- [8].垃圾分类,农村不是旁观者[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23)
- [9].垃圾分类治理中政府职能转变探析[J]. 区域治理 2019(31)
- [10].德国垃圾分类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区域治理 2019(32)
- [11].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研究[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9(11)
- [12].乡村垃圾分类不能轻视[J]. 节能与环保 2019(11)
- [13].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J]. 绿化与生活 2019(12)
- [14].媒介涵化视角下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策略[J]. 青年记者 2019(35)
- [15].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基于全国152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
- [16].浅析我国推行智能垃圾分类终端和模式[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 [17].“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垃圾分类信息传播对策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20(01)
- [18].在引领助推垃圾分类中破解机关党建“两张皮”难题[J]. 宁波通讯 2020(01)
- [19].影响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因素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20].上海垃圾分类成效及启示——以徐汇区枫林街道徐家汇花园社区为例[J]. 新产经 2019(12)
- [21].“绿色校园”视域下校园垃圾分类处理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案——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1)
- [22].“互联网+”垃圾分类企业问题分析与解决[J]. 财富时代 2019(12)
- [23].不忘初心担使命 垃圾分类谱新篇——广州市城管局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侧记[J]. 城乡建设 2020(03)
- [24].多措并举 让城市“轻”下来——大龙街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纪实[J]. 城乡建设 2020(03)
- [25].常熟:“三实三增三促”推进垃圾分类工作[J]. 城乡建设 2020(03)
- [26].以史为鉴,开启垃圾分类新时代[J]. 城乡建设 2020(03)
- [27].垃圾分类术语英译现状探析[J]. 中国科技术语 2020(01)
- [28].推行垃圾分类不能“一锁了事”[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03)
- [29].社区垃圾分类,社工如何作为[J]. 中国社会工作 2020(06)
- [30].基于价值链模型对我国垃圾分类的影响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