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译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关语,文化,音韵,中西文化,客体,语义,异同。
可译度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珊[1](2019)在《凝聚与分裂:亲属称谓的跨文化可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所有人类文化都有一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差异,对这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差异进行归纳和阐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人们习惯用文化来解释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亲属称谓"都是一个基本的文化概念,是特定社会的全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及对人类行为背后的世界的感知。葛浩文是美国着名汉学家和翻译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的英译者。他对莫言作品的用心翻译值得中国翻译工作者和文化学者们仔细研究和借鉴。本文围绕"亲属称谓"这个看似简单却含义丰富的特色概念,从中西文化异同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其翻译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对比和评述,以及在人类社会学的广阔背景下,探求葛浩文为达到翻译的理想效果所采取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原道》期刊2019年01期)
赵会军,陈宏川[2](2018)在《基于量化模型的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汉双关语翻译被认为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对双关语翻译认知过程的操作行为的量化统计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翻译认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在科学地选取商务英语双关语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可行的翻译量化模型以及优化策略,得出数字化的可译度值以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双关语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翻译结果的;虽然谐音比谐义双关语的翻译难度大,但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英语双关语汉译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谐音双关;多次出现的同一双关词语在不同的双关语中的翻译结果并不一定相同。从数量化的角度对双关语的翻译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用强有力的可译度值统计数据来克服双关语翻译的畏难情绪。(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8年02期)
方菁,郭继荣[3](2017)在《家族相似视阈下文化意象可译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与哲学的密切联系源自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意义等终极认识的共同追求,探究家族相似理论在可译度研究中的解释力,能够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家族相似视角下文化意象可译度评估要素包括:语言、文化的相似度;生活形式、语境的相似度;原作和译作之间的关系;译者的主体间性。基于诗词文化意象个案研究可知,首先,多元文化家族各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是跨文化翻译的前提。其次,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因素是细致量化分析的难点。最后,家族相似不仅描述翻译研究中的多维度相似现象,更为衡量可译度提供动态多元的评估框架。(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6期)
杨建生[4](2017)在《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译性及其限度问题是翻译研究中一个核心问题。毋容置疑,不同语言之间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但同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有时原文的可译性较小,甚至是完全不可译的。以往的可译度研究主要聚焦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上,本文从文本间性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可译度问题,通过具体的例证,来阐释说明文本间性理论对提高翻译可译度的具体途径和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期刊2017年04期)
张寅[5](2014)在《英诗语言变异的可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变异性是诗歌语言的一个显着特征。在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中,原文与译文之间往往会出现难以弥合的"错位"。这种由诗歌语言的变异性导致的可译度问题使发挥译者主体性成为必要。(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中旬刊)》期刊2014年07期)
高红霞[6](2013)在《李清照词可译度的多维度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李清照是中国最杰出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很多翻译家也致力于李清照词的英译。然而,对李清照词英译的研究却很少。本论文从李清照词的音韵、语义和风格叁方面出发,探讨其词的可译度,证明李清照词的音美、意美、形美基本上都是可译的。本文采取描述研究方法,通过选取国内外众多译者的英译本,比较李清照词原文与译文的平行语料,并归纳总结其在各方面的可译度。研究发现,李清照的词总体上是可译的,取决于其可译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在原文与译文中找到适切的对应成分;此外,可译度也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观息息相关。基于李清照词可译这一事实,作者建议更多的译者参与到李清照词的英译中,以期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3-06-30)
孙欣欣[7](2013)在《从翻译美学角度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形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璀璨明珠。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精湛,内容深刻,意境丰富,感情强烈,节奏鲜明,因此吸引了无数中外读者。然而,诗歌的翻译,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直以来颇有争议。许多语言学家,翻译家甚至诗人都不赞成诗歌的翻译,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但又有许多翻译家进行诗歌翻译的尝试,并翻译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关于诗歌的可译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可译度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对此,传统翻译语言学派无法解决诗歌翻译中所出现的众多复杂的问题。因此,从美学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进行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背景下就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述前人关于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论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可译度,认为诗歌在整体上是可译的,但这种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作者首先从审美客体的角度,引用大量中外译者的古诗译例与汉语原作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从形式符号集和非形式符号集两个角度论证了诗歌的可译性。其次,指出由于审美主体受制于审美客体,加上译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相对不可译性是存在的。最后,作者从审美再现以及对译者提出的一些要求两方面,提出译者可以减少不可译性因素。总之,从翻译美学角度而言,古典诗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译的,诗歌不可译性只是相对的,并且诗歌的不可译因素可以转化为可译性因素。(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5-01)
杨玉茹[8](2013)在《浅议影响翻译可译度的修辞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语际间存在着基本的、广泛的信息交换通道,所谓翻译的可译性就只是可译度而已。但英语和汉语中修辞格的使用造成了信息转换通道的不存在或不完全存在,也就产生了可译性限度。特别是其中的头韵、谐音、双关、歇后语和回环等利用了英汉语言文字结构上的独特性,因而成了最常见的,也是最难逾越的可译性障碍。(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3年07期)
叶爱香[9](2012)在《从《建国大业》透析字幕中文化的可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的可译与不可译的争论由来已久,中西方文化是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条件下的产物,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存在巨大差异。影片《建国大业》的字幕翻译透析了文化的完全可译性、部分可译性和完全不可译性。尽管《建国大业》字幕翻译中的大量实例证明了文化的不可译性似乎多于可译性,但文化的不可译性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的共性会不断增长,人们会有更多机会去感受他国文化,文化的不可译性也会随之慢慢消解。(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2年16期)
雷超[10](2012)在《论翻译的可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既是跨语言又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受着语言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翻译是一种有限度的活动,不可译现象是翻译活动本身无法突破的,可译度受着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制约。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对翻译的限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可译度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可译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汉双关语翻译被认为是最具有挑战性的,对双关语翻译认知过程的操作行为的量化统计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翻译认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在科学地选取商务英语双关语语料的基础上,运用可行的翻译量化模型以及优化策略,得出数字化的可译度值以进行统计和分析。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双关语是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翻译结果的;虽然谐音比谐义双关语的翻译难度大,但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英语双关语汉译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谐音双关;多次出现的同一双关词语在不同的双关语中的翻译结果并不一定相同。从数量化的角度对双关语的翻译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用强有力的可译度值统计数据来克服双关语翻译的畏难情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译度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珊.凝聚与分裂:亲属称谓的跨文化可译度[J].原道.2019
[2].赵会军,陈宏川.基于量化模型的100例商务英语双关语可译度研究[J].外国语文.2018
[3].方菁,郭继荣.家族相似视阈下文化意象可译度研究[J].外语教学.2017
[4].杨建生.跨文本间性的可译度研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7
[5].张寅.英诗语言变异的可译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
[6].高红霞.李清照词可译度的多维度审视[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
[7].孙欣欣.从翻译美学角度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3
[8].杨玉茹.浅议影响翻译可译度的修辞因素[J].海外英语.2013
[9].叶爱香.从《建国大业》透析字幕中文化的可译度[J].电影评介.2012
[10].雷超.论翻译的可译度[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