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龙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西王,方城,形态。
龙山文化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宋艳波,董豫,吴晓桐[1](2020)在《山东日照苏家村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居址和墓葬》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家村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苏家村和刘东楼村交界处,北、西、南叁面环山,东面向海。遗址发现于1934年,初名刘家楼遗址,1972年改为苏家村遗址,199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由山东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20-01-03)
项年[2](2019)在《方城鼻祖——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史前古城遗址,研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的选址、形态与布局和防御研究来阐述平粮台古城遗址的古城规划思想;又通过对该遗址所使用的建筑技术——土坯垒砌、小版筑堆法阐述龙山文化时期的技术水平,最后通过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特征来阐述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特点以及该遗址对后世城市建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33期)
陆青玉,王芬,栾丰实,文德安,伊莎贝尔·德鲁克[3](2019)在《丁公及周边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岩相和化学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大汶口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城址在多区域大量出现,社会复杂化的进程加速发展。此时,山东地区白陶的数量由少到多,生产技术由手制发展到以轮制为主。从使用范围上看,由之前的仅在个别高等级聚落使用,到多数较低级聚落也有使用,由最初的多种器形演变为一种特殊器形(鬶)占绝对优势~([1])。之前(本文来源于《考古》期刊2019年10期)
孙波[4](2019)在《山东龙山文化的聚落与社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历史上,特别是商代以前,如今的山东并不能完全覆盖处于黄河下游的东方文化区,故而考古学家才提出了海岱历史文化区~([1])。龙山时期的海岱历史文化区,除了山东以外,大概还包括辽东半岛和苏北。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鲁豫皖交界地区的文化属性一直存在争论~([2])。山东龙山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3]),由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演变成岳石文化,具体年代为距今4600~4000年~([4])。根据最新的年代学研究,山东龙山文化与中原龙山(本文来源于《海岱考古》期刊2019年00期)
姜富胜,宋艳波[5](2019)在《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时期蚌制品原料研究——蚌制品取料加工的模拟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龙山文化兴起与发展的时代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关键的时间段,这一时期各地区城址的不断出现即昭示着不同区域已有固定的聚落中心~([1])。张学海先生认为鲁北地区的边线王、桐林、城子崖、丁公四座城址一线排列,四城彼此间距在35~40千米,似乎可与文献中记载的古国疆域范围相对应~([2])。丁公遗址作为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址,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必将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本文来源于《海岱考古》期刊2019年00期)
陈炜敏,张宗国[6](2019)在《龙山文化: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一文中研究指出1928年4月,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吴金鼎到汉代东平陵城遗址做假期野外考察,偶然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在19301931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史前文化类型,因为地处龙山镇,根据考古命名原则,遂命名为龙山文化。1994年,在遗址的东北角,建起了城子崖遗(本文来源于《济南日报》期刊2019-05-20)
柏哲人[7](2019)在《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早期壕沟(G114)功能的地学考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5年到2014年,丁公遗址总共经过了8次发掘,发现了主要堆积为龙山文化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2014年,山东大学对遗址东部壕沟G114及北部壕沟G104、G106所在区域进行了小范围的发掘,并于G104、G106、G114剖面采集微形态样品及地学散样。本文通过地学考古的研究方法,分析壕沟沉积物的来源、堆积状况和堆积后的扰动情况,探讨壕沟反映的环境信息和人类行为。通过土壤微形态、磁化率、烧失量、植硅体和XRD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可以将G114的堆积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活动对壕沟堆积物的贡献还较少,主要是自然堆积。这时壕沟的水动力可能较强,沟内植被较少,应与自然河道相连。同时多见崩塌或从他处搬运过来的土壤团块,表明当时地表的侵蚀状况较强。第二阶段,一方面壕沟内开始出现植被,另一方面人为活动也开始干预壕沟内堆积的形成,出现了较多人工包含物。此时的水动力状况没有第一阶段强。这一阶段末期出现了土壤化的过程,壕沟内无水的时间比之前更长。第叁阶段,壕沟内开始大规模出现人类堆积,堆积高度大幅增加。土壤化过程多次出现,壕沟堆积的表面呈相对稳定的状态,此时壕沟可能已经无水。第四阶段,人们在沟内大规模倾倒垃圾。在壕沟顶部出现一层河流相粉砂,推测可能是洪水和人类废弃堆积最终填平了壕沟。之后这一区域开始出现房址、灰坑。通过G114堆积过程的重建,推测G114在前期(第一、二阶段),可能具有防御、排水防洪的功能;而在后期(第叁、四阶段),可能成为了倾倒垃圾的场所,直至完全填平。壕沟功能转变的原因,可能与聚落的发展有关。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遗址概况。第叁章:材料与方法。第四章:结果。第五章:G114功能分析。第六章:结论与存在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0)
李彦英[8](2018)在《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浅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龙山文化发现的蛋壳黑陶杯代表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本文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对蛋壳黑陶杯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蛋壳黑陶杯非日常生活用品,具有礼器的功能。蛋壳黑陶杯的模块化制作,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洛阳考古》期刊2018年03期)
邵晶[9](2019)在《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陶器再分析——兼说庙底沟二期文化已进入龙山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周邻相关遗址的对比分析,本文划分的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陶器甲组和乙组分别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和西王叁期类型,西王叁期类型是目前所知的仰韶文化末期类型之一;庙底沟二期文化已进入龙山时代,属于龙山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之一。(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9年01期)
陈松涛,孙兆锋,吴文婉,王富强,靳桂云[10](2019)在《山东午台遗址龙山文化聚落生计的植物大遗存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考古研究表明,午台遗址大汶口晚—龙山早(大约距今5000~4400年)阶段,居民植物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生产和采集野生资源。豆科(大豆属)、藜科(藜属)、蓼科、大戟科、茄科、唇形科、十字花科、葫芦科、葡萄属等植物都可能是植物性食物资源的组成部分,以黍亚科为主的禾本科植物可能是食物资源或者是农田杂草。聚落农耕是以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可能存在小规模的稻作农业;午台遗址出土的稻和小麦遗存,为认识海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农业传播提供了重要证据。(本文来源于《江汉考古》期刊2019年01期)
龙山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史前古城遗址,研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的选址、形态与布局和防御研究来阐述平粮台古城遗址的古城规划思想;又通过对该遗址所使用的建筑技术——土坯垒砌、小版筑堆法阐述龙山文化时期的技术水平,最后通过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的特征来阐述河南龙山文化时期古城遗址特点以及该遗址对后世城市建设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山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宋艳波,董豫,吴晓桐.山东日照苏家村遗址发现龙山文化居址和墓葬[N].中国文物报.2020
[2].项年.方城鼻祖——平粮台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3].陆青玉,王芬,栾丰实,文德安,伊莎贝尔·德鲁克.丁公及周边遗址龙山文化白陶的岩相和化学成分分析[J].考古.2019
[4].孙波.山东龙山文化的聚落与社会[J].海岱考古.2019
[5].姜富胜,宋艳波.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时期蚌制品原料研究——蚌制品取料加工的模拟实验[J].海岱考古.2019
[6].陈炜敏,张宗国.龙山文化:打破“中国文化西来说”[N].济南日报.2019
[7].柏哲人.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早期壕沟(G114)功能的地学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9
[8].李彦英.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浅识[J].洛阳考古.2018
[9].邵晶.庙底沟遗址“龙山文化”陶器再分析——兼说庙底沟二期文化已进入龙山时代[J].华夏考古.2019
[10].陈松涛,孙兆锋,吴文婉,王富强,靳桂云.山东午台遗址龙山文化聚落生计的植物大遗存证据[J].江汉考古.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