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丰芫荽籽油化学成分分析

来丰芫荽籽油化学成分分析

一、来凤芫荽子油化学成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长圣[1](2017)在《芫荽果实中岩芹酸合成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文中研究说明岩芹酸是一种十八碳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与常见的油酸有所不同,其双键位置是在△6位而不是9位。由于双键位置的不同,二者在诸多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岩芹酸具有巨大的工业应用前景和健康食用价值。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果实中富含岩芹酸,含量最高可达80%,是研究岩芹酸合成机理的理想材料。然而,受研究手段的限制,二十多年来的分子机理研究并未取得大的进展。近年来转录组分析在揭示发育和代谢等分子机理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本研究在分析芫荽果实中岩芹酸积累模式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转录组分析,筛选出了可能参与岩芹酸积累的候选基因,初步探讨了芫荽果实中岩芹酸生物合成可能的分子机理。根据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结果,进一步缩小了候选基因的范围。结合转录组分析获得的序列,克隆了5个最有可能参与岩芹酸合成的候选基因,构建了种子特异表达载体。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分析了芫荽果实7个发育时期的脂肪酸积累模式,发现芫荽果实中岩芹酸占总脂的百分含量以及占干重的百分含量均符合S型曲线,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岩芹酸快速积累的发育时期(开花后9天至开花后21天)。(2)选取了岩芹酸快速积累过程的3个时期的果实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得到96,350条Unigene和114,513条转录本,对转录本和Unigene进行了功能注释和表达分析。根据岩芹酸在果实中的动态变化模式,结合脂肪酸合成的机理,初步筛选出了16个候选基因,包括3个脂酰-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ACPD)基因、3个3-酮脂酰-酰基载体蛋白合酶(KAS)基因、1个脂酰-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B(FatB)基因、1个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2个磷脂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1(PDAT1)基因、1个甘油-3-磷酸脂酰转移酶(GPAT9)基因、3个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PAAT)基因和2个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LPCAT)基因,并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部分候选基因的转录水平,初步探讨了芫荽果实中岩芹酸合成可能的分子机理。(3)以富含岩芹酸的芫荽果实和不含岩芹酸的芫荽叶片作为材料,用半定量RT-PCR检测了ACPD、KAS、FatB和DGAT2等几类可能与岩芹酸生物合成紧密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进一步缩小了岩芹酸生物合成可能的候选基因范围。克隆了最有可能参与岩芹酸合成的5个基因(CsACPD1、CsACPD4、CsKAS I-2、CsFatB和CsDGAT2),构建了它们的种子特异表达载体。

范可奕[2](2017)在《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与纯化》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苹果浓缩汁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为了提高浓缩果汁生产过程中农副产品的利用,本文研究了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与纯化,为企业生产天然苹果香精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利用减压蒸馏法对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回收,同时采用二次蒸馏纯化,得到天然苹果香精,采用气相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组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红富士苹果汁为原料,用减压蒸馏法回收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回收过程中,总的香气成分即醇类、醛类、酯类、其他(酮、酸、烃、酚等)呈现出随着水浴温度升高、蒸馏时间延长总峰面积减少的趋势。以各类物质香气数目和峰面积大小为评价指标,建立香气综合评判模型,优化得到天然苹果香精制备的最佳参数为蒸馏温度为60℃、蒸馏时间为10 min。(2)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天然苹果香精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建立香气成分总相对含量与蒸馏时间、旋转转速和水浴温度三个因素间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通过对此模型三维图及等高线分析发现,蒸馏时间为12 min、旋转转速为50 r/min、水浴温度为59℃,在此试验条件下进行天然苹果香精纯化试验,得到香气成分总相对含量为3.5918 mg/mL,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没有显着差异,说明二次回归模型方程可以用来分析预测。(3)通过SPME-GC-MC分析天然苹果香精的化学组分,对试验所得天然苹果香精与市售天然苹果香精对比发现,通过减压蒸馏回收与二次蒸馏纯化很难得到浓度较大的天然苹果香精,纯化最终所得香气成分主要是醇类物质较多,如乙醇、丁醇、2-甲基丁醇、正己醇等,还有部分醛类物质,酯类物质几乎没有,酯类物质在减压蒸馏及二次蒸馏过程中损失严重,几乎很难纯化得到。市售香精中主要有酯类物质,如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乙酸香茅酯、葵酸乙酯、乙酸香叶酯等,通过与苹果原液香气成分对比,发现有些香气成分本试验并没有检测到。

李珊,雷富平,白云杰,龙庚[3](2017)在《芫荽籽精油的保健功能及应用前景》文中研究指明芫荽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资源,因其精油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广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主要介绍了芫荽籽精油的化学成分和保健作用,旨在进一步促进芫荽的开发利用。

李列,熊国玺,喻世涛,王娜,张辉,朱巍[4](2014)在《芫荽子超临界CO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文中认为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芫荽子的萃取工艺条件,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芫荽子的最佳条件: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温度50℃,选择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用量(体积比)为10%,萃取时间为60 min,解析压力为5 MPa,解析温度为40℃,获得萃取率为23.78%。利用GC-MS法对提取物成分进行分析,共检测出α-乙酸松油酯、油酸乙酯、石竹烯氧化物等25种主要化合物,总质量比约为89.02%。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该法简便、快速,得到的膏状萃取物香气纯正。

刘香荣[5](2013)在《芫荽香味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芫荽不仅是人们喜爱的调味蔬菜,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对芫荽研究的深入,芫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关于芫荽植株中挥发性香味成分的研究较少。故本论文研究了芫荽植株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GC-MS对芫荽精油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对芫荽精油的稳定性做了一定的研究,对提高芫荽的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分析如下:1.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芫荽植株中的精油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芫荽精油成分的最优工艺参数为,芫荽:水为1:6,芫荽植株的破碎度为10mm,提取时间是3h,浸泡时间1.5h。四个因素对芫荽植株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浸泡时间(h)>芫荽植株破碎度(mm)>料液比>提取时间(h)。在此工艺条件下,芫荽精油得率达到最高,精油得率为0.281%,从而减少了芫荽资源的浪费。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芫荽精油中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采用50/30μm DVB-CAR-PDM萃取针,萃取温度和时间分别是40℃和30min。通过对充满香气的新鲜芫精油与在室温黑暗条件下放置60天后芫荽精油(闻不到香味)2个样品的GC-MS分析对比,大致得到芫荽精油中挥发性香气成分10种,分别是反式-2-十三烯醛(38.61%)、癸醛(22.12%)、反式-2-癸烯醛(15.78%)、2-已烯醛(6.35%)、反式-2-十一烯醛(4.60%)、十二醛(2.55%)、正癸醇(2.18%)、十一醛(2.12%)、壬烷(0.66%)、壬醛(0.29%)。3.芫荽精油也与一般油脂一样,由于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容易酸败。试验通过比较了水分含量、贮藏温度、光照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添加对芫荽精油酸值及过氧化值的影响表明:水分含量越高、贮藏温度越高、有光照的条件下芫荽精油更易酸败,造成芫荽精油质量的下降,从而对芫荽香味成分的稳定性与贮藏性造成不良影响。采用密闭、避光、低温、低水分、添加400mg/kg维生素E的条件下更加有利于芫荽精油香味成分的贮藏。

李小梅,张丽茁,张景涛[6](2010)在《芫荽营养与药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要介绍了芫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成分、芫荽籽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和利用情况,探讨了芫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安靖靖[7](2009)在《烟草甲对植物源调味料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用12种常见植物调味料、6种新鲜叶片和大蒜以及21种植物挥发性化合物为材料,采用“Y”型嗅觉仪、培养皿、两向式选择嗅觉仪等生物测定手段,测定了烟草甲对它们的行为反应。烟草甲对不同植物调味料的选择反应。在“Y”型嗅觉仪中的研究结果表明:肉桂皮粉、紫丁香粉和八角粉对烟草甲的驱避作用较强,相对驱避力分别达到54.50%、54.64%和42.30%;而千里香粉、朝天椒粉、一口盅粉和芥子粉的引诱作用较强,相对引诱力分别达到66.22%、56.77%、56.01%和53.44%;在两向式选择嗅觉仪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30 min、60 min、90 min时观察,千里香粉对烟草甲的引诱作用较强,分别达到60%、44.44%和57.78%。测定烟草甲对不同植物调味料提取物的选择反应结果表明,芥子提取物、川姜提取物和八角提取物对烟草甲有一定的驱避作用,驱避率分别达到了37.78%、22.22%和26.67%;千里香提取物则对烟草甲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在60min和90 min时选择率分别达到44.44%和42.22%。烟草甲对不同剂量挥发物的选择反应。在培养皿中的测定结果表明,烟草甲对不同挥发物的选择反应与剂量密切相关,如5μl的乙酸苄酯对烟草甲的驱避效果强于10μl和20μl;50μl和20μl的高浓度水杨酸甲酯对烟草甲的驱避效果较好,而5μl和10μl低浓度则表现为引诱作用;乙酸也表现出与水杨酸甲酯相同的趋势;烟草甲对肉桂醛的选择反应不同时间波动较大,10μl低浓度在处理后1 h还表现出较强的驱避活性,但1 h后迅速下降,20μl中浓度处理在前期表现为引诱作用,但1 h后逐渐变为驱避作用。6-甲基-5-庚烯-2-酮在高浓度时为驱避作用,低浓度则为引诱作用。因此,在选用活性挥发物配制驱避剂或引诱剂时必须准确把握使用剂量。烟草甲对不同配方的选择反应。选择驱避效果较好的肉桂醛、橙花醛、2-苯乙醇、樟脑、肉桂酸乙酯、肉桂酸甲酯等组配驱避剂配方,在“Y”型嗅觉仪中的测定结果表明,肉桂醛+樟脑、橙花醛+樟脑、肉桂酸甲酯+樟脑和橙花醛+肉桂醛配方的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分别达78.00%、77.67%、76.67%和75.00%;其次为肉桂酸甲酯+肉桂醛、橙花醛+肉桂酸乙酯、肉桂酸乙酯+樟脑、肉桂酸甲酯+橙花醛、肉桂酸乙酯+肉桂醛和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驱避率均在50%以上。在培养皿中的测定结果表明,肉桂醛+肉桂酸甲酯、2-苯乙醇+肉桂酸甲酯、肉桂醛+2-苯乙醇和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的驱避率分别为79.50%、75.67%、66.83%、65.58%,2-苯乙醇+肉桂酸乙酯和肉桂醛+肉桂酸乙酯的驱避率分别为54.25%和48.08%。不同驱避剂配方的驱避距离比较。在两向选择式嗅觉仪的研究结果表明,肉桂醛+肉桂酸乙酯、肉桂醛+2-苯乙醇、肉桂醛+肉桂酸甲酯、2-本乙醇+肉桂酸甲酯、肉桂酸甲酯+肉桂酸乙酯和2-苯乙醇+肉桂酸乙酯这些配方随着嗅觉仪长度的增加,各个配方的平均驱避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供试的驱避剂配方属于近距离发挥作用的挥发物,最佳驱避距离在20 cm左右。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烟草甲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烟草甲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由9个亚节组成;在触角上共观察到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锥形感器Ⅲ、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o|¨)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9种感器类型,其中锥形感器Ⅳ、钟形感器、B(o|¨)hm氏鬃毛和球状感器为新发现的烟草甲触角感器。本文筛选分离得到了大量对烟草甲具有驱避或引诱活性的挥发性物质,初步明确了这些物质的行为调控机理,新发现了4种感器,对于深入研究烟草甲对仓库环境的适应进化和感知环境气味的机理,探讨仓库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储藏品的协同进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戴国彪,姜子涛,李荣[8](2009)在《天然调味香料芫荽籽精油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芫荽籽精油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杀菌、治疗神经性厌食症和增进记忆力等作用,近年来引起了食品、化学、医药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情,文章从芫荽籽精油的化学成份,生物活性及开发前景出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付国需,李为争,刘珂,王英慧,安靖靖,吴少英,原国辉[9](2008)在《不同科芳香植物特征挥发物的生源及其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部分植物挥发物广泛存在于各个科别的植物中,只有少数挥发物具有种属"特异性"。本文综述了不同科属植物的特征挥发物、挥发物次生代谢途径及其对昆虫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昆虫行为调控剂的研究方向及学科联合趋势。

陆占国,封丹,李伟[10](2008)在《芫荽籽精油成分分析及消除亚硝酸钠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黑龙江产芫荽籽精油成分和精油、残渣溶剂萃取物消除NaNO2的能力。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龙江产芫荽籽,以0.50%的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31个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质量99.726%的29个成分。主要成分芳樟醇占73.614%(质量分数)。对NaNO2的消除作用结果显示:当精油用量为0.05~0.35mL时,消除率为47.0%~74.2%。水蒸气蒸馏后残渣的甲醇、乙醇、丙酮萃取物溶液用量为0.6~1.0mL时,对NaNO2的消除率为38.8%~42.2%。

二、来凤芫荽子油化学成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来凤芫荽子油化学成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芫荽果实中岩芹酸合成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脂肪酸合成与油脂积累
        1.1.1 脂肪酸的合成
        1.1.2 三酰甘油的合成
    1.2 芫荽及岩芹酸合成
        1.2.1 芫荽及岩芹酸的特性
        1.2.2 岩芹酸合成相关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芫荽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脂肪酸积累模式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仪器与试剂
        2.1.3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发育时期的芫荽果实和种子形态学观察
        2.2.2 不同发育时期的芫荽果实主要脂肪酸组分分析
        2.2.3 不同发育时期的芫荽果实岩芹酸含量分析
第三章 芫荽果实油脂积累时期转录组分析及候选基因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总RNA质量检测
        3.2.2 测序数据统计
        3.2.3 测序数据组装
        3.2.4 功能注释分析
        3.2.5 差异基因分析
        3.2.6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分析
        3.2.7 岩芹酸合成相关候选基因的选择
        3.2.8 实时定量PCR检测候选基因的转录水平
第四章 候选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基因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的提取
        4.2.2 反转录及cDNA检测
        4.2.3 候选基因在果实和叶片中差异表达分析
        4.2.4 基因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
第五章 讨论
    5.1 不同发育时期芫荽果实中岩芹酸的积累模式
    5.2 ACPD基因与岩芹酸生物合成
    5.3 KAS基因与岩芹酸生物合成
    5.4 FatB基因与岩芹酸生物合成
    5.5 酰基转移酶与岩芹酸生物合成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与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天然香精的研究现状
        1.1.1 天然香精的概述
        1.1.2 天然香精的提取方法
        1.1.3 天然香精浓缩及纯化方法
    1.2 天然苹果香精的研究现状
        1.2.1 天然苹果香精的概述
        1.2.2 天然苹果香精的成分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
        1.4.2 天然苹果香精的纯化
        1.4.3 天然苹果香精化学组分分析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苹果汁生产工艺流程
        2.2.2 天然苹果香精制备方法
        2.2.3 完全随机化双因素试验
        2.2.4 香气成分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完全随机化双因素试验结果
        2.3.2 建立综合评判模型
        2.3.3 香气成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天然苹果香精的纯化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天然苹果香精纯化方法
        3.2.2 单因素试验
        3.2.3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3.2.4 香气成分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试验
        3.3.2 分析与回归方程的建立
        3.3.3 响应面分析及参数优化试验
    3.4 小结
第四章 天然苹果香精化学组分分析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原料与试剂
        4.1.2 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天然苹果香精香气萃取方法
        4.2.2 香气成分定性方法
        4.2.3 香气成分定量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天然苹果香精理化特征
        4.3.2 天然苹果香精香气物质鉴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芫荽籽精油的保健功能及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芫荽籽精油成分
2 保健功能及药理作用
    2.1 抗菌作用
    2.2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2.3 降糖、降脂作用
    2.4 抗失眠、抗焦虑作用
    2.5 抗肿瘤
    2.6 其他
3 应用前景

(4)芫荽子超临界CO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材料与设备
    1.2 超临界CO2萃取条件的正交设计
    1.3 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1.3.1色谱条件[6]
        1.3.2 定性方法
        1.3.3 样品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试验结果
    2.2 提取物GC-MS分析结果
3 结论

(5)芫荽香味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芫荽简介
    1.2 芫荽的生物学特性
        1.2.1 芫荽的分类情况及形态特征
        1.2.2 芫荽的分布状况及环境适应性
    1.3 芫荽植株中的化学成分
        1.3.1 芫荽植株中的香气成分
        1.3.2 芫荽植株中的化学性成分
    1.4 芫荽的研究现状
        1.4.1 芫荽果实
        1.4.2 芫荽茎叶
        1.4.3 芫荽根部
    1.5 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芫荽植株精油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2.1 试验原材料和仪器
        2.1.1 试验原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芫荽精油提取工艺流程
        2.2.2 芫荽精油提取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芫荽精油成分蒸馏提取法最适破碎度的研究
        2.3.2 芫荽精油成分蒸馏提取法最适料液比的研究
        2.3.3 芫荽精油成分蒸馏提取法最适提取时间的研究
        2.3.4 浸泡时间对芫荽精油提取率的影响
        2.3.5 芫荽精油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芫荽精油挥发性香味成分检测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试验原料
        3.1.2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样品的预处理
        3.2.3 色谱条件的确定
        3.2.4 样品的分析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贮藏期间芫荽精油的感官评定
        3.3.2 贮藏期间芫荽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评定
        3.3.3 芫荽精油挥发性成分的GC-MS鉴定
    3.4 本章小结
4 芜荽香味成分的稳定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原材料
        4.1.2 试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芫荽精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避光条件下贮藏温度对芫荽精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
        4.3.2 常温条件下光照对芫荽精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
        4.3.3 常温避光条件下水分含量对芫荽精油酸值与过氧化值的影响
        4.3.4 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芫荽精油酸值与过氧化值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芫荽营养与药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芫荽的生物学特性
2 芫荽的营养与药理作用
    2.1 芫荽的营养价值
    2.2 芫荽的药理作用
3 芫荽籽精油的成分与使用价值
    3.1 芫荽籽精油的成分
    3.2 芫荽籽精油的使用价值
4 芫荽的开发利用前景

(7)烟草甲对植物源调味料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仓库害虫概述
        1.1.1 仓库害虫的起源
        1.1.2 仓虫的传播途径
    1.2 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感受
        1.2.1 昆虫的化学感受器
        1.2.2 信息化学物质的扩散
        1.2.3 昆虫感受信息化学物质的分子机制
        1.2.4 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2.4.1 取食行为
        1.2.4.2 产卵行为
        1.2.4.3 求偶交配行为
        1.2.4.4 寄主定向行为
        1.2.4.5 对昆虫的驱避作用
    1.3 不同科芳香植物特征挥发物的一般规律
    1.4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研究技术
        1.4.1 挥发性次生物质的收集方法
        1.4.1.1 溶剂提取法
        1.4.1.2 水蒸气蒸馏法
        1.4.1.3 吸附法
        1.4.1.4 分子蒸馏法
        1.4.1.5 固相微萃取法
        1.4.1.6 超临界流体萃取
        1.4.1.7 顶空分析法
        1.4.1.8 索氏提取法
        1.4.2 挥发性次生物质的鉴定
        1.4.3 挥发性次生物质的测定方法
        1.4.3.1 电生理技术
        1.4.3.2 行为测定装置
        1.4.3.3 电生理与色谱联用技术
    1.5 烟草甲的防治方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植物材料
        3.1.3 供试挥发性物质
    3.2 材料制备
        3.2.1 植物材料的初步加工
        3.2.2 植物材料提取物的制备
    3.3 植物挥发物组成分析
        3.3.1 SPME的采集方法
        3.3.2 GC分析条件
    3.4 选择行为测定
        3.4.1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调味料的选择反应测定
        3.4.1.1 实验装置
        3.4.1.2 生物测定
        3.4.1.3 数据分析
        3.4.2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选择反应测定
        3.4.2.1 实验装置
        3.4.2.2 生物测定
        3.4.2.3 数据分析
        3.4.3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提取物的选择反应测定
        3.4.3.1 提取物琼脂凝胶的制备
        3.4.3.2 生物测定
        3.4.3.3 数据分析
        3.4.4 烟草甲对不同挥发物不同剂量的选择反应测定
        3.4.4.1 实验装置
        3.4.4.2 生物测定
        3.4.4.3 数据分析
        3.4.5 烟草甲驱避活性挥发物和驱避剂配方的筛选
        3.4.5.1 采用"Y"嗅觉仪测定驱避活性
        3.4.5.2 采用培养皿测定驱避活性
        3.4.5.3 采用两项式嗅觉仪测定驱避活性
    3.5 烟草甲触角扫描电镜观察
        3.5.1 标本制备
        3.5.2 电镜观察
4 结果与分析
    4.1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调味料的选择行为反应
        4.1.1 供试植物调味料的可利用性比较
        4.1.2 植物调味料对烟草甲的相对驱避力比较
        4.1.3 植物调味料对烟草甲的相对引诱力比较
    4.2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材料的选择反应
    4.3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提取物的选择反应
    4.4 植物调味料挥发物组成成分分析
    4.5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选择反应
    4.6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剂量反应
        4.6.1 烟草甲对不同挥发物单剂的剂量反应
        4.6.2 烟草甲对几种挥发物混剂的剂量反应
        4.6.3 烟草甲选择反应时间的统计分析
    4.7 不同配方对烟草甲的驱避活性
        4.7.1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趋避活性
        4.7.1.1 供试挥发物单剂的驱避活性
        4.7.1.2 不同挥发物配方的驱避活性
        4.7.2 采用培养皿测定趋避活性
        4.7.2.1 供试挥发物单剂的驱避活性
        4.7.2.2 不同挥发物配方的驱避活性
        4.7.3 采用两项式嗅觉仪测定趋避活性
    4.8 烟草甲触角扫描电镜观察
        4.8.1 烟草甲触角的一般特征
        4.8.2 感器种类、形态和分布
5 结论与讨论
    5.1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调味料的选择行为反应
    5.2 烟草甲对不同植物挥发物的选择反应
    5.3 烟草甲驱避剂配方的筛选
    5.4 烟草甲触角扫描电镜观察
参考文献
ABSTRACT

(10)芫荽籽精油成分分析及消除亚硝酸钠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水蒸气提取芫荽籽精油
        1.2.2 GC-MS测定条件
        1.2.3 芫荽籽残渣的有机溶剂萃取
        1.2.4 亚硝酸钠消除率的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芫荽籽精油成分分析结果
    2.2 芫荽籽精油对NaNO2消除能力
    2.3 芫荽籽水蒸气蒸馏后残渣的有机溶剂萃取物对NaNO2的消除能力
3 结论

四、来凤芫荽子油化学成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芫荽果实中岩芹酸合成候选基因的筛选和克隆[D]. 李长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2]天然苹果香精的制备与纯化[D]. 范可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0)
  • [3]芫荽籽精油的保健功能及应用前景[J]. 李珊,雷富平,白云杰,龙庚. 饮料工业, 2017(01)
  • [4]芫荽子超临界CO2萃取及其成分分析[J]. 李列,熊国玺,喻世涛,王娜,张辉,朱巍.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4(01)
  • [5]芫荽香味成分分析及稳定性研究[D]. 刘香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S1)
  • [6]芫荽营养与药理作用研究[J]. 李小梅,张丽茁,张景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03)
  • [7]烟草甲对植物源调味料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研究[D]. 安靖靖.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8]天然调味香料芫荽籽精油的研究进展[J]. 戴国彪,姜子涛,李荣. 中国调味品, 2009(01)
  • [9]不同科芳香植物特征挥发物的生源及其对昆虫行为的影响[A]. 付国需,李为争,刘珂,王英慧,安靖靖,吴少英,原国辉. 华中昆虫研究(第五卷), 2008
  • [10]芫荽籽精油成分分析及消除亚硝酸钠能力研究[J]. 陆占国,封丹,李伟. 精细化工, 2008(05)

标签:;  ;  ;  ;  ;  

来丰芫荽籽油化学成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