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论文和设计-吴贻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它包括外边框、主体框架、中心挡块和进风筋条;所述外边框内设有主体框架和中心挡块,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为一体的圆形导风块和若干条状导风片,所述条状导风片由圆形导风块的外边缘延伸至外边框上;所述中心挡块设置在外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中心挡块和圆形导风块之间形成中心区域,所述相邻的条状导风片之间形成环绕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环绕区域内均设有进风筋条;所述进风筋条呈螺旋型,所述进风筋条对应主体框架的正面为斜面,所述进风筋条相对应主体框架的背面为平面或者斜面。本实用新型减少叶轮的无效风的负载,减轻叶轮吸风的做工,从而提高整个风机的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边框(1)、主体框架(2)、中心挡块(3)和进风筋条(5);所述外边框(1)内设有主体框架(2)和中心挡块(3),所述主体框架(2)包括连为一体的圆形导风块(2.1)和若干条状导风片(2.2),所述条状导风片(2.2)由圆形导风块(2.1)的外边缘延伸至外边框(1)上;所述中心挡块(3)设置在外边框(1)内的中心处,所述中心挡块(3)和圆形导风块(2.1)之间形成中心区域,所述相邻的条状导风片(2.2)之间形成环绕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环绕区域内均设有进风筋条(5);所述进风筋条(5)呈螺旋型,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正面为斜面,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背面为平面或者斜面。

设计方案

1.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边框(1)、主体框架(2)、中心挡块(3)和进风筋条(5);所述外边框(1)内设有主体框架(2)和中心挡块(3),所述主体框架(2)包括连为一体的圆形导风块(2.1)和若干条状导风片(2.2),所述条状导风片(2.2)由圆形导风块(2.1)的外边缘延伸至外边框(1)上;所述中心挡块(3)设置在外边框(1)内的中心处,所述中心挡块(3)和圆形导风块(2.1)之间形成中心区域,所述相邻的条状导风片(2.2)之间形成环绕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环绕区域内均设有进风筋条(5);

所述进风筋条(5)呈螺旋型,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正面为斜面,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背面为平面或者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导风片(2.2)呈均匀环绕式排布,所述条状导风片(2.2)的弯曲度为1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风块(2.1)和条状导风片(2.2)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延伸三角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2)上设有若干螺栓孔柱(4),所述螺栓孔柱(4)设置在延伸三角区域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挡块(3)呈圆形,所述中心挡块(3)、圆形导风块(2.1)和外边框(1)形成由内向外的圆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5)呈规律均匀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2)的条状导风片(2.2)呈与进风筋条(5)相同的螺旋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框(1)上设有安装槽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筋条(5)的螺旋方向与竖直轴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6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之间形成进风通道(6),所述条状导风片(2.2)与相邻的进风筋条(5)之间也形成进风通道(6),所述相邻的进风通道(6)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mm,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间的间距为3-3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

背景技术

出于安规要求以及对整机的保护,通常在进风网罩上均匀排布密集的筋条,筋条均为平直延伸,且进风网罩的曲面度较小,这样方便出模,加工简单,但是带来了以下许多缺点:平直密集的筋条进风网带给风机较大的进风阻力,不加进风网罩时风机有0.2~0.3m3<\/sup>\/s的流量,加了现有的进风网罩后风机变为0.17~0.19 m 3<\/sup>\/s的流量,流量下降,影响整个风机的工作效率;现有的进风网罩的曲面度较小,进风面积偏小,没有充分发挥风机做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提高风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它包括外边框、主体框架、中心挡块和进风筋条;所述外边框内设有主体框架和中心挡块,所述主体框架包括连为一体的圆形导风块和若干条状导风片,所述条状导风片由圆形导风块的外边缘延伸至外边框上;所述中心挡块设置在外边框内的中心处,所述中心挡块和圆形导风块之间形成中心区域,所述相邻的条状导风片之间形成环绕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环绕区域内均设有进风筋条;

所述进风筋条呈螺旋型,所述进风筋条相对应主体框架的正面为斜面,所述进风筋条相对应主体框架的背面为平面或者斜面。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条状导风片呈均匀环绕式排布,所述条状导风片的弯曲度为10°-90°。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圆形导风块和条状导风片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延伸三角区域。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若干螺栓孔柱,所述螺栓孔柱设置在延伸三角区域处。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中心挡块呈圆形,所述中心挡块、圆形导风块和外边框形成由内向外的圆环结构。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进风筋条呈规律均匀排布。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主体框架的条状导风片呈与进风筋条相同的螺旋状。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外边框上设有安装槽口。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进风筋条的螺旋方向与竖直轴向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65°。

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条状导风片与相邻的进风筋条之间也形成进风通道,所述相邻的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5mm,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间的间距为3-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螺旋型排布的筋条,并且在经纬两个轴向上均螺旋设置,形成类似进水旋涡的筋条排布,筋条在进风网罩的正面和背面均是斜面,筋条旋转方向和叶轮旋转方向一致,风按照筋条螺旋方向预先旋转了一个角度后进入风机,减少叶轮的无效风的负载,减轻叶轮吸风的做工,从而提高整个风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进风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外边框1、安装槽口1.1、主体框架2、圆形导风块2.1、条状导风片2.2、中心挡块3、螺栓孔柱4、进风筋条5、进风通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参见图1-1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它包括外边框1、主体框架2、中心挡块3和进风筋条5。

所述外边框1内设有主体框架2和中心挡块3,所述主体框架2包括连为一体的圆形导风块2.1和若干条状导风片2.2,所述条状导风片2.2由圆形导风块2.1的外边缘延伸至外边框1上,所述圆形导风块2.1和条状导风片2.2的连接处形成一个延伸三角区域,所述主体框架2上设有若干螺栓孔柱4,所述螺栓孔柱4设置在延伸三角区域处。所述条状导风片2.2的弯曲度为10°-90°;所述条状导风片2.2呈均匀环绕式排布。

所述中心挡块3设置在外边框1内的中心处,呈圆形,所述中心挡块3、圆形导风块2.1和外边框1形成由内向外的圆环结构。

所述中心挡块3和圆形导风块2.1之间形成中心区域,所述相邻的条状导风片2.2之间形成环绕区域,所述中心区域和环绕区域内均设有进风筋条5。

所述进风筋条5呈螺旋型,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正面为斜面,所述进风筋条5相对应主体框架2的背面为平面或者斜面,所述进风筋条5呈规律均匀排布。

所述主体框架2的条状导风片2.2呈与进风筋条5相同的螺旋状。

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之间形成进风通道6,所述条状导风片2.2与相邻的进风筋条5之间也形成进风通道6。

所述外边框1上设有安装槽口1.1。

实施例1:所述进风筋条5的螺旋方向与竖直轴向之间形成夹角A,A为6.5°;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间的间距为3mm,所述相邻的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mm。

实施例2:所述进风筋条5的螺旋方向与竖直轴向之间形成夹角B,B为21.5°;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间的间距为15mm,所述相邻的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mm。

实施例3:所述进风筋条5的螺旋方向与竖直轴向之间形成夹角C,C为33.4°;所述相邻的进风筋条5间的间距为30mm,所述相邻的进风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mm。

下表1为现有进风防护网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下表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下表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下表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表,测试使用的风机型号相同,风筒直径为65mm,室温10℃,大气压力1010hPa。

表1:现有进风防护网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及计算表

表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及计算表

表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及计算表

表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风机性能试验记录及计算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861.9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83715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F04D 29/70

专利分类号:F04D29/7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第一申请人: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申请人地址:214413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顾山镇香山北路109号

发明人:吴贻

第一发明人:吴贻

当前权利人:江阴市农业药械厂

代理人:隋玲玲

代理机构:32309

代理机构编号: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带有螺旋型筋条的进风防护网论文和设计-吴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