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加热论文_王丽燕,檀妹静,王振峰,聂春生,李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动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声速,风洞,热流,结构,数值,燃气,射影。

气动加热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燕,檀妹静,王振峰,聂春生,李宇[1](2019)在《低速引射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低速引射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的影响,对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大面积平板引射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引射孔结构、迎角和引射入口速度对边界层流场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引射孔结构下壁面热流,引射影响因子及流动参数随引射入口速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低速气体引射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引射区域壁面和下游壁面的气动加热情况。4种引射状态中引射孔结构4(即面引射)壁面热流最低,其他3种引射孔结构冷却效果基本相当。相同条件下10°迎角低速气体引射降热效果明显优于0°迎角的情况。引射入口速度v=20 m/s时,0°迎角情况下,引射区引射影响因子约为0.23,即壁面平均热流降低约23%;10°迎角情况下,引射区引射影响因子约为0.45,约为0°迎角情况的2倍。(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佳伟,王江峰,杨天鹏,李龙飞,王钰涵[2](2019)在《钝体外形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一体化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气动加热与热防护结构传热多物理场数值模拟的稳态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发展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一体化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将高速流场与结构温度场统一到同一物理场,基于统一的控制方程组,采用基于LU-SGS隐式时间迭代和自适应时间步长的有限体积方法进行求解,避开了传统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耦合求解方法在时间域内的所需繁琐数据交替迭代策略。对二维/叁维钝体进行一体化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二维钝体非稳态下,得到2s时圆管驻点温度最高达到390.2K,驻点热流密度和结构温度与参考文献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叁维钝体应用算例的流-固-热稳态计算特征,计算得到稳态时钝头体结构外壁表面最高温度达到535.6K,表明一体化计算方法可用于长航时飞行条件下的气动加热-结构传热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分析,为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设计与选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朱言旦,魏东,刘深深,曾磊,桂业伟[3](2019)在《石英灯阵模拟非均匀气动加热的功率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结构热试验非均匀热环境模拟的精细化需求,以石英灯阵热流分布理论解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线性分析模型的石英灯阵功率快速优化方法,对石英灯阵模拟非均匀气动加热的功率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分析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优化石英灯阵功率,对于比较平缓的热流分布可以获得较好的优化结果,对于大梯度热流分布也能获得与遗传算法较为一致的热流优化结果和规律;模拟非均匀气动加热的功率优化结果对热流输入比较敏感,需要通过优化来选择合适的测点范围和测点数量得到相对稳定的系数矩阵。相关研究结果对模拟非均匀气动加热的石英灯阵功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航空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杜涛,陈闽慷,李凰立,张耘隆,沈丹[4](2018)在《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关联方法的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环境预测上有着重要应用的关联方法缺乏构造机制和适应性分析的问题,从驻点热流的Kemp-Riddell公式出发,推导了驻点斯坦顿数和雷诺数之间的经典关联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关系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斯坦顿数和雷诺数关联关系受马赫数的制约,飞行条件和试验条件马赫数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更适合采用雷诺数和马赫数的组合变量开展关联分析。当试验来流静焓较低的情况下,过低静焓对热环境的关联特性有不利影响,需要提高试验来流马赫数,远离临界马赫数确保地面数据同飞行条件之间的关联性。在国内4座风洞上开展的风洞试验和DSMC/CFD的数值仿真分析工作,校验了上述结论在连续流区域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杨肖峰,国义军,唐伟,桂业伟,杜雁霞[5](2018)在《进入火星大气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与气动加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火星和地球大气分子热力学和化学行为的差异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研究探测器进入过程高超声速流动的分子振动激发、离解反应及热力学和化学非平衡等真实气体效应,获得不同气体模型条件下的高超声速气动加热规律,探究引起地火差异的根本原因。分析认为,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气层的稀薄气体效应明显;激波层内发生CO_2气体为主的大规模离解,在极高温环境下O_2和CO也将离解;沿进入轨道的高超声速流动基本处于化学非平衡但热力学平衡状态;激波层内能量储存和分配模式因分子振动激发和化学反应而改变,分子振动激发会增强气动加热量,但均介于化学反应模型的完全非催化和完全催化壁结果之间;相同来流条件下CO_2介质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强于空气介质,但真实的火星进入热载荷因大气稀薄而弱于地球再入环境。相关研究为我国未来火星探测器热防护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聂春生,李宇,黄建栋,苗文博[6](2018)在《高超声速非平衡气动加热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超声速非平衡流动气动加热的精确预测是当前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面临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设计了外形简单的球柱测热模型,采用表面溅射金Au和二氧化硅SiO_2的方法改变了模型和塞式量热计表面的催化特性,并在电弧风洞中开展了高超声速非平衡流动气动加热试验,获得了近完全催化壁及近非催化壁两种条件下模型表面的气动加热数据.通过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对高温化学非平衡气动加热的数值预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表面材料的催化特性对非平衡气动加热有显着影响,测热模型的球面上催化效应影响明显,完全催化热流要高于非催化热流,而柱面上催化效应较弱;数值模拟得到的不同壁面催化条件之间热流差异大于地面试验结果;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完全催化壁热流相差在5%以内,完全非催化壁热流相差超过10%.(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夏子龙,王锁芳[7](2018)在《圆柱覆膜热线风速仪气动加热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FX软件和SST湍流模型对圆柱覆膜热线风速仪在高超声速流场中的气体流动和换热情况开展了稳态数值研究,分析了来流速度和基底导热系数及热膜热流密度对基底内部及热膜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底内部温度分布受气动加热和热膜加热的共同作用;来流速度增大时,气动加热作用明显,热量在前缘点处耗散增大,基底和热膜表面温度快速增加,超音速范围内,影响尤为显着;基底内温差随导热系数增大而降低,随热流密度增大而增大;基底内和热膜表面平均温度均随热流密度增大而增大;考虑共轭换热时,热膜表面温差可降低约20%,对平均温度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张俊,田中旭,韦甘,陈炜,孙晓明[8](2018)在《无控飞行弹箭气动加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控飞行弹箭动态红外特征的数值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其表面气动加热的数值方法。建立了155mm口径无控炮弹的六自由度刚体弹道仿真模型;取目标在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飞行状态下的弹道数据为来流条件,基于FLUENT进行了外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弹体表面压力、温度分布及驻点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并与经验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弹头曲率半径减小,驻点热流密度呈非线性增加趋势,马赫数越高,弹体表面的峰值压力和温度越高,且温度变化梯度越大;高温区集中于弹头及弹头部与圆柱部交接处,低温区分布在弹体尾部和底部,数值模拟与经验公式的计算值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继发,蔡志俊[9](2018)在《气动加热与结构热烧蚀松耦合模型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超声速气动热现象复杂,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了一种双向耦合的多场耦合模型,实现了高声速化学非平衡气动热与结构烧蚀一体化模拟方法。针对典型飞行器结构进行了高超声速条件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验证了一体化模拟方法与计算程序的有效性,表明其可为相关工程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04期)

刘娜,应伟,杨驰,景昭,李旭东[10](2018)在《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传热特性,通过燃气流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热化学烧蚀以及热响应模型分析,建立相应的烧蚀传热计算模型,对比燃气流平板及驻点烧蚀试验的烧蚀量试验与计算结果,两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燃气流与空气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征的差异,以及燃气组分、压力等参数变化对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样的热环境条件下,燃气流环境下的材料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烧蚀后退量高于空气环境下的结果;表面温度和烧蚀后退量分别随着H_2O和CO_2含量的增加呈现减小和增大的趋势,H_2O的影响程度更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气动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气动加热与热防护结构传热多物理场数值模拟的稳态计算效率与计算精度,发展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一体化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将高速流场与结构温度场统一到同一物理场,基于统一的控制方程组,采用基于LU-SGS隐式时间迭代和自适应时间步长的有限体积方法进行求解,避开了传统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耦合求解方法在时间域内的所需繁琐数据交替迭代策略。对二维/叁维钝体进行一体化数值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二维钝体非稳态下,得到2s时圆管驻点温度最高达到390.2K,驻点热流密度和结构温度与参考文献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了叁维钝体应用算例的流-固-热稳态计算特征,计算得到稳态时钝头体结构外壁表面最高温度达到535.6K,表明一体化计算方法可用于长航时飞行条件下的气动加热-结构传热多物理场耦合计算分析,为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结构设计与选材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动加热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燕,檀妹静,王振峰,聂春生,李宇.低速引射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影响[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

[2].李佳伟,王江峰,杨天鹏,李龙飞,王钰涵.钝体外形气动加热与结构传热一体化数值模拟[J].推进技术.2019

[3].朱言旦,魏东,刘深深,曾磊,桂业伟.石英灯阵模拟非均匀气动加热的功率优化[J].航空学报.2019

[4].杜涛,陈闽慷,李凰立,张耘隆,沈丹.高超声速气动加热关联方法的适应性分析[J].宇航学报.2018

[5].杨肖峰,国义军,唐伟,桂业伟,杜雁霞.进入火星大气的高温真实气体效应与气动加热研究[J].宇航学报.2018

[6].聂春生,李宇,黄建栋,苗文博.高超声速非平衡气动加热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8

[7].夏子龙,王锁芳.圆柱覆膜热线风速仪气动加热数值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8].张俊,田中旭,韦甘,陈炜,孙晓明.无控飞行弹箭气动加热特性[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8

[9].张继发,蔡志俊.气动加热与结构热烧蚀松耦合模型及其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10].刘娜,应伟,杨驰,景昭,李旭东.燃气流气动加热环境中碳基复合材料烧蚀传热特性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叁角翼面中心轴上气动加热率分...不同时间的气动加热率裂纹底面的压力与气动加热率分...气动加热一维模型示意图11参考点2气动加热曲线Fig....9参考点1气动加热曲线Fig.9...

标签:;  ;  ;  ;  ;  ;  ;  

气动加热论文_王丽燕,檀妹静,王振峰,聂春生,李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