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办公室日常活动可以搅起炭疽孢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盼盼[1](2021)在《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类面临新发再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技术谬用等严重生物威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巨大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科技支撑对于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对国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加强生物防御研究,启动了大量生物防御科研项目;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以后,美国大幅度加强生物防御研究经费投入,发布了多项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科研计划,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近些年美国部署的部分生物防御项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生物安全风险的担忧。目前,国内尚缺乏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卫生与公众服务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发管理局(BARDA)和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等机构。系统梳理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部署情况及研究特点,分析其部分项目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文献计量、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NIH、BARDA、DARPA和DTRA等机构的生物防御项目部署情况,分析了部分项目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此外,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了中美COVID-19的研究布局。一.NIH生物防御及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NIH是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重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NIH 2009-2018财年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投入、承担机构分布、主要资助领域等角度分析了NIH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的5项建议;梳理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对NIH冠状病毒研究的影响。二.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BARDA是美国生物防御相关医学应对措施高级研发的主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2005~2018年BARDA资助或管理的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合同,从经费投入,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了BARDA生物防御研究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BARDA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三.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军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构。上世纪90年代开始,DARPA着眼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大生物威胁,聚焦生物防御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部署了一系列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ARPA部分科研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四.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是美军重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应对机构,也是美军生物防御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部门和主要协调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DTRA通过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和国防部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科学与技术研究类项目进行了大量生物防御工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TRA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及DTRA管理的国防部化学生物防御计划(CBDP)科学与技术类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TRA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五.COVID-19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及中美研究比较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相关文献在期刊发表或提交到预印本平台。在本研究中,我们检索了已正式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收录或提交到bio Rxiv、med Rxiv、Preprints和SSRN预印本平台的COVID-19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和研究类别的统计,分析了全球COVID-19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美国发表的文献最多,其次为中国;Wo S收录文献中,美国在非药物干预、治疗和疫苗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在临床特征与并发症、病毒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NIH、BARDA、DARPA和DTRA等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机构部署的科研项目和中美在COVID-19研究中的侧重点,分析了美国生物防御研究的布局重点与研究特点以及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为我国生物防御相关研究人员和政策管理部门了解美国生物防御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武兴娟[2](2021)在《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是真实的。有野心的流氓国家和恐怖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都有能力和意图使用生物制剂制造生物恐怖事件,重大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特别是生物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进展的全球传播,进一步降低了制造生物恐怖事件的门槛,增加了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面对这一关乎国家安全的问题,我们应当意识到防治生物恐怖主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积极探索并完善国际国内的相关防治措施。本文从生物恐怖主义防治的法律制度角度出发,结合法治思维与国家安全视角,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写作过程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规则比较方法研究国际社会和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是对生物恐怖主义一些基本理论的探讨;第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提出利用法治方法来应对,而且应当注重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结合;第四部分主要探究了国际社会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局限性以及相应的完善措施;第五部分指出了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现有问题,提出了构建和完善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方法;第六部分为总结与展望。本文主要从两个方向提出了完善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措施:首先,从国际社会的角度,通过几份国际法律文件详细探究了国际社会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增强国际社会防治生物恐怖主义的能力。这些措施包括:完善生物武器的定义,完善生物武器威胁核查机制,设立国际援助基金以及强化国家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其次,将研究视角转入中国,通过对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现有问题的分析,结合对生物恐怖主义本身情况的把握,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所需要把握的总体立法思路以及所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加强对相关生物制剂和毒素的监管,坚持对生物恐怖主义进行刑事制裁以及深化执法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本文深入分析了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并寻求这一问题的法治应对,重视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范畴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减少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维护国家安全与国际稳定。
何思琪[3](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丁璐璐[4](2021)在《极地适冷真菌转座子突变及常温适应突变株筛选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极地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使大部分生物无法正常生存,但极地同时也是一个微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宝库。很多研究证明了极地地区微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大多数微生物属于嗜冷、耐冷微生物。但丰富的极地微生物资源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由于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这些微生物在人工规模化培养方面遇到了诸多瓶颈,比如低温、高盐、高压等特殊培养环境。本课题研究对象Geomyces sp.WNF-15A是一株分离自南极的适冷丝状真菌,在低温下培养可以生产红色素,其对人无致病性,分离方法简单,色价高且稳定性好,具有成为食用色素工业菌株的潜力,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该菌株是一株典型的适冷真菌,最适培养温度为10~15℃,且仅在低温条件下高产红色素。本研究针对Geomyces sp.WNF-15A建立完善的遗传操作体系,筛选和构建稳定有效的转座子系统,开发转座子插入突变方法,建立极地微生物常温突变菌株的高效筛选平台,筛选常温适应突变株,为更好地促进该菌株的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也为其他极地真菌产物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建立了适冷真菌Geomyces sp.WNF-15A的完整遗传操作体系。通过抗生素筛选确定了 2种有效的筛选标记,即孢子数小于1.1×105个条件下使用高于200μg/ml的遗传霉素G418,以及孢子数小于3.8×105个条件下高于30 μg/ml的潮霉素B。针对菌丝培养温度、培养基、培养时间、裂解酶组成、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酶解液pH等多个参数,对原生质体制备过程进行了详细优化探究,最终确定了最适条件:20℃下,YPD培养基培养36h以收获菌丝体,用纤维素酶(3%)和蜗牛酶(1.5%)配制酶解液,pH调节为7.5,在28℃下,酶解菌丝体1.5~2 h,即可得到3×1010个/ml原生质体。进一步,探究了孵育时间、外源载体浓度及PEG浓度对原生质体转化的影响,发现2μg载体在60%PEG下进行转化,孵育36 h后加盖抗性培养基,可得到最优转化效率50%。同时,针对该菌孢子PCR的方法进行改进,有效提高了孢子PCR的效率。其次,选取了三种真菌转座子系统,即Impala、Fot1及Helitron转座系统。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了这些转座子同家族转座酶的部分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保守的氨基酸片段,针对Geomyces sp.WNF-15A是否有内源相关转座酶进行了验证,以保证外源转座体系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根据氨基酸比对结果,设计保守区域的简并引物,未扩增到同源度较高的序列,由此推断,该菌的内源转座酶不会对上述三种转座系统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丝状真菌通用型质粒pFC332为出发质粒,改造构建了单元载体骨架pFC000,并进一步构建得到Impala转座子的单元载体pFC001、Fot1转座子的单元载体pFC002。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构建了Helitron转座系统的辅助质粒Helper,并以pFC-WF1为基础质粒构建了Helitron转座系统的供体质粒Donor,完成了Helitron转座子双元载体的构建。由此,成功构建了三种具有霉菌通用性元件的转座载体。最后,将转座载体转化进入Geomyces sp.WNF-15A,经过多轮转化、筛选及鉴定,筛选得到了 13株在产量方面有明显变化的突变株,以及16株在生长方面优势明显的突变株。其中,14℃下,突变株MP1达到了所有菌株的最高产量(OD520=39),相比野生株提高了 40%。20℃下,突变株MP14达到了该温度下的最高产量(OD520=14.8),达到野生株的近2倍。25℃下,突变株MP2的红色素产量为OD520=2.2,突变株MP10的红色素为OD520=3.2,而野生株在该温度下无明显的红色素合成。对三种转座系统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三者的转化效率基本一致(~10%)。对比三种转座系统的插入效率,发现Helitron转座系统在极地真菌Geomyces sp.WNF-15A中的活性比Impala、Fot1更好,有效正向突变率也最高。
姜少毅[5](2021)在《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指出微生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分,不仅在大气化学、成核过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作为病原体和过敏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引起呼吸道传染病、过敏和肺癌等多种疾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大气微生物的研究多关注于雾霾天气下PM2.5和PM10中的细菌群落,对真菌群落和超细颗粒物(PM1.0)中的微生物群落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合肥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三台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对PM1.0、PM2.5和PM10进行跨季节采样,结合实验室分析(ICP-MS和ICS等)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qPCR和高通量测序等),从季节(夏、秋和冬)、粒径(PM1.0、PM2.5和PM10)、天气(晴天和雨天)和物种(细菌和真菌)四个维度,探究了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微生物的潜在来源和致病菌。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环境和公共卫生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概括如下:1.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潜在来源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信息,结果表明:颗粒物中细菌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栖热菌门、放线菌门和蓝藻菌门;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罗兹菌门,优势菌纲为粪壳菌纲、酵母菌纲、座囊菌纲、散囊菌纲、伞菌纲和被孢霉纲。其中放线菌门和酵母菌纲主要分布于粗颗粒物中,而拟杆菌门和座囊菌纲则恰好相反。对比其它城市大气微生物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城市大气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均为细菌优势菌门,而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真菌优势菌门,这表明城市化可均质化城市大气微生物。采用指示物种源追踪法确定了合肥市颗粒物中细菌的潜在来源为土壤、植物、人类和动物粪便;采用FUNGuild对真菌群落进行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土壤和植物是真菌的主要来源。2.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应用α-多样性指数、PCoA、PCA、RDA和VPA等多种分析指标和手段,探究了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菌基因丰度(Genes)在 PM1.0 中显着高于 PM2.5 和 PM10(Kruskal-Wallis,P=0.003 for PM2.5;P=0.001 for PM10);秋冬季细菌群落的OTUs和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夏季(Kruskal-Wallis,OTUs,P=0.003 for Fall,P=0.001 for Winter;Shannon,P=0.022 for Fall,P=0.007 for Winter);真菌群落的 OTUs 在 PM10 和 PM2.5 中显着高于 PM1.0(Kruskal-Wallis,P=0.048 for PM2.5;P=0.002 for PM10);PCoA 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按季节聚类而非粒径,夏季样本和秋冬季样本分别聚类在一起;7月样本的PCA显示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按粒径聚类而非天气条件(晴天和雨天);RDA分析分别筛选出了 17个对细菌和真菌群落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VPA分析显示这些环境变量中,水溶性离子解释了最多的大气细菌或真菌群落变异,且这些水溶性离子来源于土壤、灰尘和汽车尾气。综上,在长时间序列下,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季节变化(风向、相对湿度、气温和风速等)驱动,而短时间序列内主要受大气颗粒物粒径影响;水溶性离子是影响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变量,土壤、灰尘和人类活动是潜在的影响因素。3.合肥市大气微生物中潜在的致病菌在种水平上鉴定到了 10种细菌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鲁氏不动杆菌、丹毒丝菌、粘质沙雷菌、肠杆菌、普雷沃菌、链球菌、巴氏梭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和12种真菌致病菌(交链孢霉菌、侵染链格孢、蔷薇生链格孢、节菱孢霉菌、毛霉菌、卷枝毛霉、葡萄状穗霉菌、球形小孢葡萄穗霉、木霉菌、桔木霉、绿木霉和粉红单端孢)。这些致病菌可引起菌血症、腹膜炎和肺炎等人类疾病以及叶枯病、赤霉病和黏菌病等动植物病害。大气细菌和真菌中的潜在致病菌在夏季相对丰度最高,且致病菌的相对丰度与颗粒物粒径呈正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致病菌中肠杆菌和丹毒丝菌与T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P<0.05),与AP和AQI呈显着正相关(Spearman,P<0.05),链球菌与AP和SO2呈显着正相关(Spearman,P<0.05);真菌致病菌中粉红单端孢和节菱孢霉菌对环境变量最为敏感,前者与NO3-、Cl-、K+、NH4+、Ca2+和AP呈显着正相关(Spearman,P<0.01),与PO43-、O3和T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P<0.01),后者与Cu、NO3-、Cl-、K+、Ca2+和 AP 呈显着正相关(Spearman,P<0.01 for Cl-,K+,Ca2+;P<0.05 for Cu,NO3-,AP),与 PO43-、O3 和 T 呈显着负相关(Spearman,P<0.05)。结果表明不同大气微生物对环境变量的响应具有独特性,未来应挑选有研究价值的细菌或真菌研究其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为大气微生物污染防治和政策治理提供确切的科学依据。
王云屏,樊晓丹,何其为[6](2021)在《美国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文中认为21世纪初以来,美国已构建起涵盖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自然灾害、网络安全威胁,以及意外和蓄意释放生物、化学、核放射性物质行为的卫生安全观;建立了旨在维护本国和全球卫生安全的战略体系和法律体系,以及军民协作的国家卫生安全治理体系与机制。虽然有相对成熟的治理体系,美国却未能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大流行。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的相关决策将党派和个人的政治利益以及短期的经济利益,凌驾于维护本国和全球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利益之上。由于不尊重科学规律和专业意见,不能有效地协调联邦与州政府的责任和行动,持续压缩卫生安全投入,缩减国际责任,转嫁矛盾,导致美国和全球的抗疫努力付出了更多生命、时间和资源代价,并进而对全球的卫生安全治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孙帆[7](2020)在《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人员所患的多种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症状与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密切相关。学校作为学生停留时间较长的场所,具有人员密集、空间狭小且通风条件通常较差的特点,很容易出现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因此,研究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建筑环境中的相对湿度、人员和通风条件等因素影响着室内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因此分析影响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因素,有助于日后在控制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方面制定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本文选取了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大学各一所,综合采用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对4种不同类别校园的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六级安德森采样器,通过传统的培养法获取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浓度显着高于冬季。不同类别的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存在差异,夏季最高的细菌浓度出现在大学,均值为990CFU/m3,最高的真菌浓度在小学,均值为681 CFU/m3;冬季时最高的细菌和真菌浓度均在幼儿园,均值分别为575 CFU/m3和666 CFU/m3。各级校园室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粒径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IV级(2.1μm~3.3μm)或V级(1.1μm~2.1μm)。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和PM2.5与空气可培养微生物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温度、相对湿度和PM2.5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较强,而CO2浓度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较弱。其次,采用大流量采样器,通过高通量测序法研究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室内外空气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夏季和冬季校园室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着性差异。此外,校园室内环境会受到周边室外环境的影响,使得室内外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趋同。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相似,细菌的优势菌属包括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真菌的优势菌属包括镰刀菌属和耐冷酵母属。另外本研究中检测到来源于人体的微生物菌属相对丰度在各级学校普遍较低。同时还检测出校园室内空气中存在病原微生物,致病性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潜在的致病性真菌则有尖孢镰刀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黄曲霉。VPA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要大于温度、CO2浓度和PM2.5。本文最后分析了空调和自然通风对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相比空调处于关闭状态的房间,开启空调的室内环境中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偏高。另一方面,在长时间开窗通风的条件下,室内空气可培养细菌的浓度得到稀释,但可培养真菌的浓度未必会下降,原因在于室内细菌和真菌的源环境不同。此外,本文中空调运行状态和自然通风时长没有改变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属的组成,但这些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会受到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且其变化规律因各物种而异。
邱涛[8](2020)在《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区系特征,结合壤塘县、丹巴县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结果,阐明四川藏区藏族药用民族植物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四川藏区特色资源物种的使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四川藏区藏族医药及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资料。方法:(1)采用民族植物学文献研究法,收集藏医药专着中植物药信息,核对修订后,梳理在四川藏区有分布的藏药材,结合植物区系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2)采用民族植物学中的沉浸式调查结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野外考察等方法,以阿坝州壤塘县(牧区、草原藏族、安多文化、觉囊派)和甘孜州丹巴县(农区、高山峡谷藏族、嘉绒文化、多宗教融合)为研究区域,以药用植物为重点研究对象,实地调研民间对当地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方法、使用方式、主要功效、习俗禁忌等,对比分析四川藏区不同区域民族植物的传统使用知识及民族药发展的异同。结果:(1)分布于四川藏区的常用藏药材有140科440属1448种。单科含属量中菊科(40属)最多,单属含种量中紫堇属(35种)最多,入药部位以地上部分或全草类药最多(725种)。(2)四川藏区分布藏药中种子植物共393属1340种,可划分到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广布型最多,有120属653种;中亚分布型最少,仅6属16种。(3)四川藏区藏药材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4500m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中,为四川藏区藏药的主产生境,药材形态与环境高度适应,呈现植株矮小、根系发达等特点。(4)壤塘县觉囊文化区常用乡土植物有27科38种(含菌类6科6种):食用乡土植物12科13种,食用部位为嫩枝叶,兼食花、果实、根、茎乃至全株;药用或药食两用乡土植物13科16种,泡酒、泡水居多,兼有熬汤食疗,保健预防为主;装饰用乡土植物4科4种;建筑用材或薪柴乡土植物4科4种;宗教民俗1科1种。(5)丹巴县常用民族植物共计51科90种:其中药用植物26科39种,以菊科为主;食用植物17科24种,多为蔷薇科;药食两用植物17科22种,以伞形科居多。常用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 m左右的草地、灌丛及林缘、高山流石滩、杂木林地及河岸沟边等;常用食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3500 m左右的路旁田间、林地;药食两用植物多分布于海拔2000-4000 m的林缘、路旁及灌丛中。结论:(1)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品种丰富,以菊科、伞形科等科类为主,植物区系成分带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集中分布于海拔2000-3500m左右的寒温性针叶林、亚高山灌丛或高寒草甸草原。(2)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具有适用面广、功能多样和极具民族特色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开发价值,但目前也出现受外来文化冲击,使得民族医药知识出现趋同,需引起重视。(3)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在不同区域及不同生境中丰富度不一致,且各地药用民族植物的使用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方式等因地形地貌及受到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存在差异,开发利用时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四川藏区已出现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丢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加快开展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传统使用知识的收集整理、民族植物学研究和以丹巴等为代表的生境多样、农业基础良好的区域进行野生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种植等这类环境友好的可持续模式的种植工作等,以保护四川藏区文化多样性及物种多样性。
王琼[9](2020)在《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病是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造成牧草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目前尚缺少对其病原生物学和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病原生物学、病害发生动态及化学防治研究,以期为兰箭春箭筈豌豆在高海拔地区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夏河县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明确了其对部分牧草侵染性。2018年至2019年,夏河箭筈豌豆炭疽病发病率为19.0%56.3%。通过形态学特征与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几丁质酶(CHS1)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DPH)4个基因序列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相结合,确定病原为菠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inaciae),为该病原在我国首次报道,是我国箭筈豌豆新病害。菠菜炭疽菌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和燕麦(Avena sativa)均具有强致病性,对3个品种的兰箭系列春箭筈豌豆及333/A具有中等致病性,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的致病性较低,而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无致病性。2.研究明确了病原菌培养特性。菠菜炭疽菌在温度为4℃30℃和pH 4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蛋白胨和酵母膏利于菌丝生长;甘露醇利于菌丝生长,而乳糖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和菠菜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炭疽病可影响箭筈豌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表明炭疽病可显着降低箭筈豌豆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健株根际土壤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病株根际土壤中,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较低;健株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类群多参与氨基酸相关酶合成、氨酰生物合成、甲烷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而病株土壤中的细菌类群多参与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代谢活动;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与土壤pH正相关,与有机碳和速效钾负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有机碳和速效钾正相关,与土壤pH负相关。4.杀菌剂可有效抑制菠菜炭疽菌,减轻田间病害发生和危害。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菠菜炭疽菌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32.5%苯甲·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50%多菌灵>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其中32.5%苯甲·嘧菌酯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11.2717 mg·L-1。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这两种药剂复配后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32.5%苯甲·嘧菌酯和50%多菌灵的防效分别为68.88%,63.50%和20.62%,牧草增产21.6%,25.8%和15.9%,种子增产32.5%,25.9%和17.2%。从防效和增产效果综合来看,可选择25%吡唑醚菌酯单施、32.5%苯甲·嘧菌酯单施或50%多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混配来防治箭筈豌豆炭疽病。
张斌[10](2019)在《生物恐怖事件医学救援仿真推演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事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防安全。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2001年美国发生“炭疽邮件”事件以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生物恐怖已成为现实威胁,世界各主要国家开始全面加强国家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在2003年SARS疫情后,我国也开始着力加强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经受了多次流感等疫情的考验,更是参与了西非埃博拉疫情的处置,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卓有成效。但是,我国生物安全能力具体处于何种水平,是否能够满足突发生物事件尤其是生物恐怖事件应急处置需求,依然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应急演练是检验和分析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其自身也是应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发事件往往各不相同,应急准备能力建设往往是根据不同类别突发事件在实践经验教训以及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根据自身可能面临的威胁与可行性而建立,面向的是“未来”事件。应急演练是发现能力缺陷或缺项的重要手段,其通过模拟突发生物事件的处置过程,发现指挥协同、资源准备、应急决策等方面的难题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国家生物防御能力体系提供启示,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高度重视。与传统的沙盘推演、实战型演练、现场操练相比,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演练具有经济性、保密性、逼真性等优点,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支撑下的应急推演逐步成为一种前沿的应用范式。仿真推演的基本原理是对突发事件、环境、危害、干预过程等要素进行建模,通过评估应急方案对危害发展的影响,实现应急处置的人机交互和模拟演练。如何构建一个高度逼近现实的虚拟推演环境,始终是仿真推演的难点所在。仿真推演的关键技术涉及领域知识构建、处置流程建模、危害发展仿真、结果评估分析等技术难点。在生物安全领域,目前国内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推演框架,与生物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仿真模型很不完善,不能支撑实现仿真推演的实施。通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事件处置演练案例的分析,结合我国应急机制的特点,本文以炭疽气溶胶生物恐怖事件为想定,针对事件处置仿真推演的框架表示、知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建模、仿真结果分析评价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推演平台奠定基础。1.设计了生物事件处置演练总体方案,提出了仿真推演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需求通过对国内外生物防御演练应用案例的综合剖析,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交互的思想,创新提出了“沉浸交互式研究性”桌面演练的演练方式,明确了演练目的、组织方法、过程设计,并以炭疽气溶胶生物恐怖事件为例界定了演练业务内容。进一步从方法和技术层面抽象定义了演练涉及的关键模型、模型间的交互原理,推演平台结构组成和功能需求等内容,从推演组织和技术实现两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仿真推演框架。2.建立了生物防御领域知识本体模型构建方法,初步开发了炭疽生物恐怖事件的知识本体模型领域知识的结构化、形式化描述是实现推演数据集成、模型算法集成、应用集成的语义基础。利用本体知识工程技术,本文定义了生物防御事件域、环境域、方案域、资源域、组织域、任务域的知识概念,明确了概念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利用Protégé知识模型开发工具创新开发了一个炭疽生物恐怖事件的初步知识模型,为推演平台的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以及研发推演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3.设计了基于“业务流程建模与符号”(BPMN)的炭疽生物恐怖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流程,开发了流程管理原型系统仿真推演的核心在于领域任务流程的结构化描述和任务相关的资源消耗模型,建立危害、任务、资源间的结构化关系是定量评价资源消耗、跟踪任务进展、构建推演视图的基础。针对炭疽生物恐怖事件,从“行动-任务-活动”3个层面建立了生物监测、危害识别、现场评估、现场管理、病例管理、环境洗消的层次化、结构化任务模型,建立了“任务-资源”间的量化配置关系,采用“业务流程建模与符号”(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Notation,BPMN)语言对建立的任务模型进行了规范描述。基于XML语言和Activiti流程引擎,开发了流程管理原型系统。4.建立了集生物事件、危害演变、应急任务、资源消耗于一体的处置过程仿真模型,初步实现了仿真推演的定量评价基于建立的仿真推演框架、知识模型和推演任务流程,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中尺度生物气溶胶大气扩散、生物粒子沉降衰亡、资源消耗配置、医学干预下的病程发展等关键模型,研发了一个可视化推演系统原型针对监测预警能力需求问题,对不同预警延迟时间对不同规模尺度生物恐怖事件危害后果的减控效果进行了模拟,实现了预警延迟时间对危害结果影响的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针对资源约束下的医学处置效果问题,对不同资源配置和处置延迟时间组合形成的多种干预策略的处置效果进行了模拟,初步实现了应急资源约束对危害态势发展的影响评估。本文围绕应如何开展基于计算机辅助的生物恐怖事件桌面演练、如何为参演方提供一个共同的语义环境、如何使应急方案能够被计算机自动识别、如何描述生物恐怖事件危害发展与干预措施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科技问题。提出了一个生物事件处置演练方案的总体框架;解决了领域知识建模、任务流程建模和应急处置能力评估等方面的技术难点。为进一步研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推演平台系统,和开展生物事件处置的研究性桌面演练奠定了基础。
二、办公室日常活动可以搅起炭疽孢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办公室日常活动可以搅起炭疽孢子(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NIH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二章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BARDA资助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章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四章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五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计量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1 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特点 |
2 美国生物防御相关部分项目存在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
3 对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经费数前100) |
附录 B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数前50) |
附录 C BARD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D DARPA2000 年以来主要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简介 |
附录 E 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F DARPA生命科学相关主要科研项目简介及发表论文数量 |
附录 G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基本信息及所管理项目 |
附录 H DARP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I 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主要承担机构地理位置及官方网站地址 |
附录 J DTR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K COVID-19 研究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2)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恐怖主义概述 |
2.1 生物恐怖主义的内涵 |
2.2 生物恐怖主义的主要形式及其内在联系 |
2.2.1 利用生物武器发起生物战 |
2.2.2 利用生物制剂进行生物恐怖袭击 |
2.2.3 生物恐怖主义主要形式间的内在联系 |
2.3 生物恐怖主义的新动向 |
第三章 生物恐怖主义与国家安全 |
3.1 国家安全的内涵演变 |
3.2 生物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的危害 |
3.3 生物恐怖主义的法治应对 |
3.3.1 运用法治的必要性 |
3.3.2 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 |
第四章 国际社会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及完善 |
4.1 《日内瓦议定书》的局限性 |
4.2 《生物武器公约》的局限性 |
4.2.1 生物武器的定义存在灰色地带 |
4.2.2 核查机制与执行机制的缺位 |
4.2.3 对非国家行为体不具有约束力 |
4.3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局限性 |
4.4 国际社会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 |
4.4.1 增强对生物武器的定义 |
4.4.2 完善生物武器威胁核查机制和执行机制 |
4.4.3 设立国际援助基金 |
4.4.4 强化国家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
第五章 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 |
5.1 《生物安全法》的出台背景与立法定位 |
5.1.1 《生物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
5.1.2 《生物安全法》的立法定位 |
5.2 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现有问题 |
5.2.1 缺少生物恐怖主义防治的配套法规 |
5.2.2 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性明显 |
5.3 中国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的构建途径 |
5.3.1 制定生物恐怖主义防治的配套法规 |
5.3.2 加强对相关生物制剂和毒素的监管 |
5.3.3 坚持对生物恐怖主义进行刑事制裁 |
5.3.4 深化执法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合作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检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
2.2.3 目标模式——泰勒 |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3.1.1 针对性原则 |
3.1.2 以学生为本 |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SWOT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 |
3.3.2 试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量表 |
3.4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
4.1.1 学校环境分析 |
4.1.2 学生需求分析 |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
5.2 教学方法 |
5.2.1 演示法 |
5.2.2 讲授法 |
5.2.3 合作学习法 |
5.2.4 情境教学法 |
5.2.5 案例教学法 |
5.2.6 小组讨论法 |
5.3 课例分析 |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
6.3.3 访谈结果分析 |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促进学生发展 |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
7.2 思考与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极地适冷真菌转座子突变及常温适应突变株筛选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极地微生物 |
1.1.1 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1.1.2 Geomyces地丝霉属的特性 |
1.2 色素的发展概况 |
1.3 诱变育种 |
1.4 转座子概述 |
1.4.1 转座子突变技术 |
1.4.2 Impala、Fot1及Helitron三种转座子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与质粒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抗性标记筛选 |
2.3.2 原生质体制备与转化条件优化 |
2.3.3 分析测定方法 |
2.4 实验结果 |
2.4.1 抗性标记选择 |
2.4.2 生长曲线 |
2.4.3 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
2.4.4 酶配方及浓度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 |
2.4.5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 |
2.4.6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 |
2.4.7 酶液pH值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 |
2.4.8 优化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制备 |
2.4.9 转化子的检测 |
2.4.10 抗性覆盖前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转化的影响 |
2.4.11 外源载体浓度对原生质体转化的影响 |
2.4.12 PEG浓度对原生质体转化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转座系统的筛选与构建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试剂及菌株 |
3.2.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基因组DNA提取 |
3.3.2 简并PCR扩增 |
3.3.3 转座载体构建策略 |
3.3.4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与转化 |
3.3.5 载体质粒的转化、验证及提取 |
3.4 实验结果 |
3.4.1 内源转座酶的验证 |
3.4.2 转座载体的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转座子插入突变株的筛选验证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 |
4.3.2 突变株的筛选 |
4.3.3 转座突变株的筛选 |
4.3.3.1 转座突变株的插入验证 |
4.3.3.2 转座突变株的点板对比 |
4.3.4 转座突变菌株的摇瓶发酵验证 |
4.4 实验结果 |
4.4.1 红色素稳定性 |
4.4.2 转座突变株转座效果的验证 |
4.4.3 转座突变株的点板对比验证 |
4.4.4 转座突变株的摇瓶发酵验证 |
4.4.5 转座突变菌株的统计分析 |
4.4.6 转座系统效率统计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附录1 本研究所用试剂 |
附录2 本研究所用仪器 |
附录3 本研究所用菌株 |
附录4 本研究所用质粒 |
(5)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颗粒物概述 |
1.1.1 颗粒物分类和来源 |
1.1.2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2 大气微生物概述 |
1.2.1 大气微生物的组成、来源及分布 |
1.2.2 大气微生物研究方法 |
1.2.3 大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1.2.4 大气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2.5 大气微生物的健康影响及应对措施 |
1.2.6 大气微生物的研究价值 |
第2章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区域 |
2.3 研究目标 |
2.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大气颗粒物样品采集 |
3.1.1 采样点 |
3.1.2 采样用品 |
3.1.3 采样时间 |
3.1.4 采样步骤 |
3.1.5 样品分组及编号 |
3.2 气象数据及空气质量数据获取 |
3.2.1 大气颗粒物浓度测定 |
3.2.2 气象数据获取 |
3.2.3 空气质量数据获取 |
3.3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测定 |
3.3.1 金属元素含量 |
3.3.2 水溶性离子含量 |
3.4 大气颗粒物生物组分分析 |
3.4.1 滤膜DNA提取和PCR扩增 |
3.4.2 实时定量PCR分析 |
3.5 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分析 |
3.5.1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3.5.2 统计分析 |
第4章 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4.1 大气细菌群落多样性 |
4.2 大气细菌群落组成 |
4.3 大气细菌的潜在来源 |
4.4 大气细菌中的潜在致病菌 |
第5章 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5.1 大气真菌群落多样性 |
5.2 大气真菌群落组成 |
5.3 大气真菌的潜在来源 |
5.4 大气真菌中的潜在致病菌 |
第6章 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素 |
6.1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 |
6.2 地理位置对大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3 季节对大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3.1 季节对大气细菌群落的影响 |
6.3.2 季节对大气真菌群落的影响 |
6.4 天气条件对大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5 环境变量对大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美国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 美国的卫生安全观及其在国家安全议程中的地位 |
二 美国的卫生安全战略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 |
(一)卫生安全的战略体系架构 |
1.《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
2.《国家生物防御战略》 |
3.《国家卫生安全战略》 |
4.《美国政府全球卫生安全战略》 |
5.各战略间的关系 |
(二)卫生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 |
三 美国卫生安全治理体系 |
(一)治理结构 |
1.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
2.美国联邦卫生和公众服务部 |
3.其他联邦政府行政部门 |
(二)美国卫生安全经费保障 |
(三)美国卫生安全的实施和运作机制 |
1.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监测 |
(2)检测 |
(3)卫生应急行动管理 |
2.公共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助理部长办公室 |
3.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团 |
4.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
5.全政府参与、军民协同的国家卫生安全战略协作机制 |
6.民间社会组织的有力支撑 |
四 美国国家卫生安全体系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问题与不足 |
结 语 |
(7)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空气微生物的来源 |
1.2.2 空气微生物研究方法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采样城市概况与地点选择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现场采样工作方案 |
2.3.1 培养法 |
2.3.2 高通量测序 |
2.3.3 室内环境参数与现场情况记录 |
2.4 计算方法 |
2.4.1 可培养微生物粒子校正和浓度计算方法 |
2.4.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 |
3.1 校园采样现场特征 |
3.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 |
3.2.1 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对比 |
3.2.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季节对比 |
3.2.3 校园室内空气细菌和真菌浓度对比 |
3.3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 |
3.3.1 不同类别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对比 |
3.3.2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对比 |
3.4 校园室内环境参数与空气可培养微生物的相关性 |
3.4.1 温度、相对湿度、CO_2和PM_(2.5)与空气微生物总浓度的相关性 |
3.4.2 温度、相对湿度、CO_2和PM_(2.5)与空气微生物各粒径浓度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4.1 校园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 |
4.1.1 测序数据的质控 |
4.1.2 校园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4.2 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
4.2.1 不同校园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
4.2.2 室内外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
4.2.3 不同季节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比较 |
4.3 校园室内空气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 |
4.4 校园室内环境参数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VPA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调和自然通风对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1 空调状态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1.1 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
5.1.2 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 |
5.2 通风时长对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5.2.1 不同通风时长房间内空气可培养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
5.2.2 不同通风时长房间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四川藏区药用植物区系特征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壤塘县(安多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丹巴县(嘉绒文化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研究区域概况 |
研究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小结 |
讨论与结论 |
讨论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四川藏区藏药植物名录 |
附录2 民族植物学调查工作记录 |
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综述 |
民族植物学 |
民族植物学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
民族植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藏区及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 |
藏区概况 |
藏族医药与藏族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族医药 |
藏族医药的巨大潜力与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 |
藏药的发展现状 |
民族植物学与藏药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箭筈豌豆 |
2.2 箭筈豌豆病害研究进展 |
2.2.1 箭筈豌豆病害种类 |
2.2.2 研究历史 |
2.2.2.1 真菌病害 |
2.2.2.2 箭筈豌豆病毒病 |
2.2.2.3 箭筈豌豆细菌病 |
2.2.2.4 箭筈豌豆线虫病 |
2.2.2.5 箭筈豌豆寄生性植物病害 |
2.2.3 危害损失研究 |
2.2.4 发生规律研究 |
2.2.4.1 初侵染来源及传播方式 |
2.2.4.2 病原物侵入途径 |
2.2.4.3 发病条件与流行 |
2.2.5 防治研究 |
2.2.5.1 利用抗病品种 |
2.2.5.2 农业防治 |
2.2.5.3 生物防治 |
2.2.5.4 化学防治 |
2.3 箭筈豌豆炭疽病 |
2.3.1 国内外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 |
2.3.2 箭筈豌豆炭疽病症状 |
2.3.3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学研究 |
2.3.4 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规律 |
2.3.4.1 病原菌的越冬和传播 |
2.3.4.2 病原菌侵入途径 |
2.3.4.3 发病条件和流行 |
2.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患病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2.5 牧草炭疽病化学防治 |
2.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7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 |
3.1.2 致病性测定 |
3.1.3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
3.1.3.1 形态学鉴定 |
3.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4 病原菌对植物的致病性 |
3.1.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1.5.1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2 不同pH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3 不同氮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4 不同碳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5 不同培养基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症状描述 |
3.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3.2.3 病原菌鉴定 |
3.2.3.1 形态学鉴定 |
3.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4 病原菌对植物的致病性 |
3.2.4.1 发病率、病情指数及致病性 |
3.2.4.2 生长指标 |
3.2.4.3 生物量 |
3.2.4.4 全氮和全磷含量 |
3.2.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2.5.1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2 不同pH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3 不同氮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4 不同碳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5 不同培养基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发生动态及病害对箭筈豌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病害调查 |
4.1.3 土壤取样方法 |
4.1.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1.5 土壤总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6 测序数据处理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病害发生动态 |
4.2.2 土壤理化性质 |
4.2.3 真菌和细菌高通量数据特性 |
4.2.4 真菌和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 |
4.2.5 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 |
4.2.6 真菌和细菌群落差异性 |
4.2.7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化学防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5.1.2.2 杀菌剂及其混配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抑制的盆栽试验 |
5.1.2.3 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2 杀菌剂及其混配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抑制的盆栽试验效果 |
5.2.3 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田间防效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10)生物恐怖事件医学救援仿真推演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现状分析 |
1.2.2 国内现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物事件处置演练方案与仿真推演系统设计 |
2.1 生物事件处置演练方案总体设计 |
2.1.1 演练背景想定 |
2.1.2 演练目的 |
2.1.3 演练方式 |
2.1.4 演练内容 |
2.1.5 参演单元 |
2.1.6 演练组织 |
2.2 需求分析 |
2.2.1 资料准备需求 |
2.2.2 模型研究需求 |
2.2.3 技术研发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本体的生物防御知识模型构建研究 |
3.1 知识本体模型与仿真推演 |
3.1.1 知识的定义及特点 |
3.1.2 知识组织 |
3.1.3 本体的定义及作用 |
3.1.4 知识模型与仿真推演 |
3.1.5 基于本体的知识模型在仿真推演中的作用 |
3.2 生物防御领域知识本体模型构建方法 |
3.2.1 构建本体的原则 |
3.2.2 本体建模框架 |
3.2.3 概念的描述 |
3.2.4 属性的描述 |
3.2.5 实例的描述 |
3.3 基于仿真推演的生物恐怖医学救援知识本体模型 |
3.3.1 基于仿真推演的领域知识模型构成 |
3.3.2 方案域 |
3.3.3 事件域 |
3.3.4 环境域 |
3.3.5 基于Protégé的本体模型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恐怖事件医学救援任务流程建模研究 |
4.1 流程管理与建模辨析 |
4.1.1 流程管理的定义 |
4.1.2 流程建模方法与技术 |
4.2 基于BPMN的任务流程建模方法 |
4.2.1 BPMN概述 |
4.2.2 BPMN2.0 元素 |
4.2.3 基于BPMN2.0 的流程表示 |
4.2.4 流程管理系统的实现 |
4.3 基于BPMN2.0 的生物恐怖事件处置任务模型 |
4.3.1 仿真推演总体任务流程设计 |
4.3.2 环境生物监测 |
4.3.3 危害识别 |
4.3.4 现场评估 |
4.3.5 现场管理 |
4.3.6 病例管理 |
4.3.7 环境洗消 |
4.4 任务流程管理系统 |
4.4.1 流程定义工具 |
4.4.2 流程运行工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情景模拟的生物恐怖事件医学处置能力评估方法 |
5.1 概念框架与关键模型 |
5.1.1 概念模型 |
5.1.2 炭疽暴露后医学干预模型 |
5.1.3 资源消耗配置模型 |
5.1.4 人群状态转移模型 |
5.2 基于情景模拟的预警能力需求评估 |
5.2.1 情景想定 |
5.2.2 模型实现 |
5.2.3 结果分析 |
5.3 资源约束下的炭疽事件医学处置效果评估 |
5.3.1 情景想定 |
5.3.2 干预策略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物恐怖事件医学救援推演系统原型 |
6.1 系统架构 |
6.2 可视化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工作总结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四、办公室日常活动可以搅起炭疽孢子(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D]. 王盼盼. 军事科学院, 2021
- [2]生物恐怖主义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 武兴娟. 河北大学, 2021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极地适冷真菌转座子突变及常温适应突变株筛选应用[D]. 丁璐璐.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合肥市大气颗粒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姜少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6]美国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及其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J]. 王云屏,樊晓丹,何其为. 美国研究, 2021(01)
- [7]南京地区校园室内空气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孙帆. 东南大学, 2020(01)
- [8]四川藏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D]. 邱涛.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9]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D]. 王琼. 兰州大学, 2020(12)
- [10]生物恐怖事件医学救援仿真推演关键技术研究[D]. 张斌. 军事科学院,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