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的应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的应用

蒯莉

湖南石门县人民医院培训部415300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应用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1]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残疾。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所以,护士及时、仔细地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往往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先机。但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对栓塞肢体的观察与记录,经常会出现观察指标不客观、不全面等现象,不能为医生对病情的判断提供一个真实而又可靠的依据,我院通过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提示护士按照规定项目观察和记录数据,落实了DVT的观察与护理,大大提高了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全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DVT病例2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3.69岁。其中骨科2例、泌尿外科3例、血管外科5例、肿瘤科5例、心内科1例、神经内科1例、妇科2例、老年病内分泌科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栓塞部位、遵医行为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记录单(2011版《湖南省医院护理工作规范》第255页的样式)

1.2.2试验组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对DVT进行专项记录,共8项指标,如图下:

1.2.2.1大小腿周径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可以反应受累血管的大小,血栓的性质,栓塞时间,治疗效果等。[2]选择肢体肿胀最为明显的部位进行周径的测量,并在测量部位用记号笔做好标记,便于不同的护士在执行时有可比性。再测量同一平面的健侧肢体周径,得出周径比,更能直观地看到病情演变的过程。周径比=[(患肢周径—健肢周径)&pide;健肢周径]×100%。

1.2.2.2皮肤温度的观察对照组用手掌去触摸患者肿胀部位皮肤的温度作为观察的依据,然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为“皮温高”、“皮温正常”、“皮温低”等字样。但是,每个人的主观感觉都不一样,即便是记录了,可信度也很低,经治医生也不会采纳。试验组均采用同一型号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量,并将所得数据正确记录于表格中。

1.2.2.3皮肤颜色、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局部疼痛及皮肤完整性的观察

此四项指标根据观察结果,如实在表格对应的下方打勾。既直观,又能达到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的要求,真正落实了卫计委“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要求。对于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程度,皮肤的渗出液性质、量,皮肤的感觉等情况则在护理措施栏中具体描述。

1.2.2.4出血征象的观察在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措施中有非常重要而又常见的一条,就是抗凝与溶栓。溶栓与抗凝药物的严重并发症是出血,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应在严密监护下使用[3]。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现象。出血的部位、量,是渗血还是血管破裂出血等具体情况在护理措施栏内详细记录。

1.2.2.5肺动脉栓塞的观察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立即嘱病人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将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在护理措施栏内详细记录。

2结果

通过对护理记录单的改良,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对DVT进行专项记录,一方面明显减少了护士观察漏项的情况,10例对照组共完成观察记录指标58项,完成率72.5%,11例试验组完成观察记录指标88项,完成率1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护士全面细致地观察,巧妙利用测量工具对肢体的肿胀度及皮肤温度进行数据化表达,为医生诊疗提供了确切的依据,同时也提升了医生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64

[2]吴继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2010,26(2):272-273

[3]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5

标签:;  ;  ;  

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记录单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