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立柱及架设在两个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还包括与固定横梁平行的摆动横梁、连接摆动横梁与固定横梁的连接装置。摆动横梁的中部设有转动管,转动管套设在摆动横梁上。转动管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撞击杆。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提示司机前方限高的提醒功能之外还具有有效的保护车辆以及限高装置的有益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立柱(100)及架设在两个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横梁(200)平行的摆动横梁(300)、连接摆动横梁(300)与固定横梁(200)的连接装置(400),所述摆动横梁(300)的中部设有转动管(500),所述转动管(500)套设在摆动横梁(300)上,所述转动管(500)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撞击杆(510),所述撞击杆(510)的长度方向与转动管(500)的径向方向重合,所述撞击杆(510)的端部为半圆球形。
设计方案
1.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立柱(100)及架设在两个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200),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固定横梁(200)平行的摆动横梁(300)、连接摆动横梁(300)与固定横梁(200)的连接装置(400),
所述摆动横梁(300)的中部设有转动管(500),所述转动管(500)套设在摆动横梁(300)上,
所述转动管(500)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撞击杆(510),所述撞击杆(510)的长度方向与转动管(500)的径向方向重合,所述撞击杆(510)的端部为半圆球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400)为铁链,所述连接装置(400)的上端与固定横梁(2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00)的下端与摆动横梁(30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400)为竖直杆状,所述连接装置(400)的上端与固定横梁(200)铰接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400)的下端与摆动横梁(300)铰接连接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横梁(300)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立柱(100)对应摆动横梁(300)的端部的位置设有永磁铁,用以保持摆动横梁(300)的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00)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摆动横梁(300)的两端设有永磁铁,用以保持摆动横梁(300)的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管(500)设有一个,转动管(500)的长度略小于摆动横梁(300)的长度,转动管(500)与摆动横梁(300)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撞击杆(510)在转动管(500)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管(500)设有若干个,转动管(500)均匀分布在摆动横梁(300)的长度方向上,转动管(500)与摆动横梁(300)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撞击杆(510)在转动管(500)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涵洞、隧道以及桥梁的入口处往往会设置限高装置,用以提示过往车辆前方的限定高度。在现有技术中,公路、桥梁的限高架均采用钢结构焊接,基本由两根立柱、一根固定横梁组成,该种结构的限高架由于焊接为一个整体,所以整体性、刚性较强。但这种结构如果遇到超高车辆撞击时,通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车辆顶部被横梁严重破损,同时横梁也出现不同程度损坏;二是横梁被彻底破坏,同时立柱也会受损,车辆顶部也被刮损。因此发明一种柔性的、减少车辆以及横梁损坏程度的一种限高装置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具有柔性结构、减少车辆以及横梁损坏程度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立柱及架设在两个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固定横梁平行的摆动横梁、连接摆动横梁与固定横梁的连接装置。所述摆动横梁的中部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套设在摆动横梁上。所述转动管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撞击杆,所述撞击杆的长度方向与转动管的径向方向重合,所述撞击杆的端部为半圆球形。
更好的,所述连接装置为铁链,所述连接装置的上端与固定横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与摆动横梁固定连接。
更好的,所述连接装置为竖直杆状,所述连接装置的上端与固定横梁铰接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与摆动横梁铰接连接或固定连接。
更好的,所述摆动横梁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立柱对应摆动横梁的端部的位置设有永磁铁,用以保持摆动横梁的稳定。
更好的,所述立柱的材质为金属铁,所述摆动横梁的两端设有永磁铁,用以保持摆动横梁的稳定。
更好的,所述转动管设有一个,转动管的长度略小于摆动横梁的长度,转动管与摆动横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撞击杆在转动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更好的,所述转动管设有若干个,转动管均匀分布在摆动横梁的长度方向上,转动管与摆动横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撞击杆在转动管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摆动横梁具有前后摆动、上下起伏的特点。
2、具有及时“提醒车辆”,而不是“强制拦截”的优点。当“超高”车辆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限高装置时,车辆顶部就与摆动横梁发生撞击,由于摆动横梁的摆动、起伏优点,摆动横梁这时会与车辆顶面发生摩擦、滑动,产生巨大的声响提醒驾驶员该车辆已经超高、并发生了撞击,前方限高的结构物不能通过。
3、具有不易损坏的优点。摆动横梁被车辆撞击时,由于摆动横梁是圆形钢管,又具备前后摆动、上下起伏的优点,因此摆动横梁被拖曳在车辆顶面滑动。
4、经济性能、社会效果好、维护成本低。发生撞击时,双方的损失,所以维修的费用降低,经济性能好;在撞击发生之后,摆动横梁会出现摆动现象、随后又复原,并在磁铁的吸引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动管为一根长管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转动管为多根短管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管与摆动横梁沿径向方向视图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管与摆动横梁沿轴向方向视图的示意图,
图中:
510、撞击杆;500、转动管;400、连接装置;300、摆动横梁;200、固定横梁;10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解释。
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道路限高装置包括设于道路两侧的立柱100及架设在两个立柱上端的固定横梁200,现有技术中,两立柱100的高度相同,因此固定横梁200处于水平状态;还包括与固定横梁200平行的摆动横梁300、连接摆动横梁300与固定横梁200的连接装置400。
摆动横梁300为长圆柱或圆管或方柱或方管。摆动横梁300与固定横梁200平行设置。连接摆动横梁300和固定横梁200的连接装置可以为铁链或者为竖直杆状的刚性结构。
如图1所示,如果连接装置400为铁链,连接装置400的上端与固定横梁200固定连接或者铰接连接,连接装置400的下端与摆动横梁300固定连接或者铰接连接。采用铁链的方式在实现摆动横梁300的摆动的时候还可以实现摆动横梁300的上下波动。
如图2所示,如果连接装置400为竖直杆状,连接装置400的上端与固定横梁200铰接连接,连接装置400的下端与摆动横梁300铰接连接。该方式用以实现摆动横梁300的摆动,并且具有保持摆动横梁300稳定的效果,防止摆动横梁300出现两端向不同方向摆动的现象。
转动管500为圆管。如果摆动横梁300为方柱或者方管则转动管500套设在摆动横梁300 上,并且两者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以实现相对转动。如果摆动横梁300为圆柱或者圆管,则转动管500可以直接在套设在摆动横梁的上部或者两者通过轴承连接。为了实现两者之间更好的相对转动,采用轴承连接是较为优选的方案。
摆动横梁300被车辆撞击时,由于转动管500是圆形钢管,又具备前后摆动、上下起伏的优点,因此摆动横梁300被拖曳在车辆顶面滑动,只是摆动横梁300上的转动管500在车辆顶面滑动,只会出现轻微的划伤,不会出现“刚性”撞击被“揭盖”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保护车辆还具有保护本实用新型自身的效果。在发生撞击时,摆动横梁300为实现对撞击力的缓冲避免了限高装置的被破坏,汽车脱离本实用新型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摆动横梁300会自动恢复到稳定状态,因此具有更好自我保护功能、具有便于维护的有益效果。
更好的,为了实现保持摆动横梁300的稳定,摆动横梁300的材质为金属铁,立柱100 对应摆动横梁300的端部的位置设有永磁铁;或者立柱100的材质为金属铁,摆动横梁300 的两端设有永磁铁。
在摆动横梁300摆动并恢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永磁铁实现对摆动横梁300产生一个阻止其摆动的阻力,以实现摆动横梁快速的稳定,在摆动横梁300恢复到最低点之后,永磁铁使摆动横梁300和立柱100之间产生吸引力进而实现两者稳定互锁。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实现在滚动撞击的过程中更好的提示司机发生了撞击,转动管 500的外周侧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撞击杆510,为了实现对车辆的有效保护,撞击杆510的端部为半圆球形。
转动管500可以设置一个,或者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若干个。
如图1所示,如果转动管500设有一个,转动管500的长度略小于摆动横梁300的长度,以保证任一处发生撞击都可以发生转动。转动管500与摆动横梁300通过轴承连接。撞击杆 510在转动管500长度方向均匀间隔的每个圆周上均匀分布,即:撞击杆510设有多组,所有组均匀的分布在转动管500的长度方向上。每一组设有多个撞击杆,多个撞击杆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如图2所示,如果转动管500设有若干个,转动管500均匀分布在摆动横梁300的长度方向上,以保证任一处发生撞击都可以发生转动。转动管500与摆动横梁300通过轴承连接,撞击杆510在转动管500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凡依本实用新型的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谓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206.3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56926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01F 13/00
专利分类号:E01F13/00
范畴分类:36A;33B;
申请人: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6410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经济开发区东泰路7号(果里镇)
发明人:柴峰;宋桂美;王超;王刚;孟庆军;周见;徐纪娟;张征征
第一发明人:柴峰
当前权利人: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永磁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