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市邮政企业经济信息化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耿婉瑾[1](2020)在《快递保价条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借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之势,我国快递服务行业逐步起航,快递服务渐渐融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也日益增多,其中关于快递服务合同中的保价条款争议颇深。快递保价条款的核心要义就是寄件人与快递服务提供者事先对所寄快件的损害赔偿问题进行约定,若所寄快件发生毁损灭失,快递服务提供者要按照事先的约定赔偿寄件人的损失。实践中,由于各快递服务提供者对快递保价条款的约定不明,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对快递保价条款的理解不一致,出现了大量同案不同判的结果。本文以搜集到的相关裁判文书为基础,重点分析保价快递发生毁损灭失后的法律适用问题、保价条款的效力问题及赔偿数额如何确定的问题,试图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期望在保障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解决保价快递损害赔偿纠纷,促进快递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除引言外,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快递保价条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从快递保价条款的概念和表现出发,主要介绍了保价条款具有格式条款性质及限责条款性质。同时从平衡快递服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风险负担和提高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的解决效率的角度阐明了快递保价条款存在的价值,为下文的研究论证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快递保价条款的法律适用问题。在审理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不同的法官会基于对快递服务性质认定的不同而选择适用不同性质的法律来裁判案件。文章分别对适用《邮政法》或《合同法》的典型案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快递服务属于民事交易活动,应当由当事人意思自治,故在审理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时也应当适用《合同法》等相关民事法律规范。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快递保价条款的效力问题。由于对涉及保价条款的法律规范的理解不同,对何为尽到提示说明义务的认定标准不同,在审理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不同的法官对快递保价条款的效力认定不同。文章通过对相关学说及司法判例的整理,将我国当前对保价条款效力的认识分歧归纳为有效说、无效说及个案分析说,通过对相关法律规范的解释说明,结合快递保价条款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快递保价条款在原则上应当有效,但也阐明了有效之例外。第四部分,详细分析了存在保价条款时的赔偿数额认定问题。审理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纠纷,最终的目的是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文章着眼于保价快递损害赔偿纠纷,在对存在保价条款时以何依据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研究中发现,难以确认赔偿数额的主要原因是对保价条款的效力、实际损失和证据确实充分的认定不同,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法。
朱梦捷[2](2020)在《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现在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它们也成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助力。中小企业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同时也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和社会创新。但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经营所需的周转资金难以获得是其当下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不断深入,包括农商行在内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在寻求转型。现在中小企业普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融资一般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银行所能做的不仅仅是帮助这些中小企业而且也能够拓展业务的范围。同时也能够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在竞争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应对。S农商行自从开展了“信贷工厂”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有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在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现状和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策略。这样即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现状,概括了文章内容和研究中使用到的方法,阐述了相关概念和理论。然后简要介绍了S农商行的基本情况、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以及经营情况,分析了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客户群特点,最后指出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当前存在的问题。接着对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框架、流程以及应用效果做了介绍,再详细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几大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提出要从促进产品创新、强化风险管理手段、设计高效的业务流程、增强人员保障这四个方面来优化S农商行的“信贷工厂”模式。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信贷工厂”模式在S农商行的应用前景。
王慧芹[3](2019)在《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城市群的核心,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都市圈普遍存在城市间产业同构同质、过度竞争、核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都市圈内结构松散等问题。因而科学认识理解都市圈的形成发育的自然规律,定量测度都市圈发育状况和分工协作情况再“对症下药”就显得尤为重要(方创琳,2015)。产业经济活动的集聚和扩散是都市圈的发展动力,企业是城市网络的作用者(Sassen,1991),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理论探讨都市圈的自然发展规律,明确增长极、网络连通性和互补性对于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并总结归纳关联网络演化的作用机制,为都市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就都市圈科学发展规律而言,增长极的存在是都市圈发展的基础,而网络连通性是创新要素集聚和外围城市借用规模的前提,而网络互补性是都市圈集聚正外部性的要求;特别的是,都市圈发展需要持续竞争力产业的刺激,以促进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动态演化。就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而言,在2001年-2008年-2017年的研究时间序列里,上海中心地位呈现倒U型下降趋势,网络连通性持续增强,网络互补性呈现先异构后同构的趋势,表明上海企业关联网络系统处于由上海单核集聚向多核扩散均衡趋势的空间结构演化,上海在金融保险地产、交通邮政等服务业具有核心影响力,但影响里在持续下降,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创新产业方面的核心影响力不足,而这对于上海都市圈的可持续新发展至关重要。就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而言,包括增长极(即竞争力产业)的培育和网络的均衡性,网络均衡性又包括网络连通性和功能互补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集聚区、企业战略是决定某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的四个因素,此外政府作为与外部机会也不可忽视;而在网络均衡性方面,产业网络联系扩散的决定作用在于联系成本的大小。
李博[4](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提出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陈月[5](2010)在《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网络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崛起。四川邮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参与电子商务物流,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中国邮政于2009年实现了速递物流业务的重组。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指导企业今后的经营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为实例,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电子商务物流领域的发展方向——综合型快递物流服务运营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四川邮政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几个重点策略,即速递物流资源整合,“三流合一”战略,建立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战略分别做了阐述,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战略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是在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结合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实际情况,采用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完成,其研究成果为企业制定和选择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苏顺虎[6](2009)在《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各地方政府相应制定了物流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并开始启动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各类运输企业也纷纷向现代物流转型。铁路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目前在我国社会物流体系中的作用发挥尚不充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未来客货分线运输后铁路潜在运能释放的重大契机,改革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铁路运输业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当前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尚缺乏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支撑和相关规划方法的系统研究。因此,对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具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铁道部项目《铁路物流发展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从如下几方面对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深入探索。(1)系统构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构架,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典型特征,论证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律,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理论的基本结构,指出了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2)系统提出了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方法体系,从市场供需两个角度设计了由4大类23项因素构成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综合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与0-1混合整数规划理论的铁路物流中心离散型选址布局规划模型,并结合北京铁路枢纽和北京市的实际与未来发展,在大量数据调研和空间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地区500强工业企业、24个工业开发区、196个典型商业企业和30个商贸交易市场的物流需求,针对北京铁路57个货运节点和北京市规划建设的30个公共物流区进行定量计算,得出了北京市铁路物流中心具体选址布局初步建议方案。运用BPR方法设计了铁路物流中心服务模块的作业流程体系。(3)系统研究了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设计问题,分析了铁路物流产品开发内涵与手段,在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理论方法,建立了主成分-引力模型、组合预测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提出了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并按照物流理念对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4)阐述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分析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探讨了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目标,研究了铁路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协调运行机制。
刘玉孔[7](2008)在《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成都市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众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按照一定的原则构建了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AHP)法对成都、重庆和杭州三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了解了成都市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了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策。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旅游竞争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并提出我国旅游竞争力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旅游的自身特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的理论指标,并选取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方法。第三部分是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对比评价。在已构建的理论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上一章所介绍的方法依次计算成都、重庆和杭州三市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并根据得分得出各指标的位次情况,从而达到对比的效果。第四部分是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差距、优势与对策分析。根据上一章所得数据与分析结果,对成都市旅游的不足和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成都市的旅游竞争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对策。第五部分是结论。
刘昕[8](2007)在《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大量频繁地实施行政管理和处理日常事务,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从而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本研究试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的现状和新公共管理核心理念的分析,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公众服务需求。并在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取向分析和对成都政府门户网站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今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电子政务的人性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路线;第二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时期和挑战机遇的分析,同时结合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政府改革路径,提出构建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部分,对电子政务的公众服务取向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电子政务的发展愿景;第四部分,对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服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现状分析,和对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的针对性调研打分排名,得出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现实不足,需要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发展理念为导向;第五部分,引入和分析人性化设计理念,得出人性化设计与电子政务的应用结合点和对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从而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第六部分,从总体上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融入电子政务建设有助于提高电子政务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建成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和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徐君兰[9](2007)在《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存在着不同层面的激烈竞争。对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虽然近几年才兴起,但发展较快。伴随着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对旅游竞争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外和国内的重视。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还相对处于开始阶段,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理论的指导。作者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旅游学、经济学、城市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界定了城市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等基本概念,深入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的影响要素、结构、功能、运行动力机制和演化阶段等基本理论。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成都、重庆、昆明、西安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横向多层面的对比研究,提出提升成都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全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大背景,并阐述了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基本理论。对与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城市和城市功能、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阐述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包括经济学相关理论、竞争力相关理论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城市旅游这一特殊的经济主体展开研究,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部分:城市旅游竞争力概述。分析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演进阶段和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由两个基本部分构成:资源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总结了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产销、城市旅游资本实力和城市旅游创新四个竞争阶段的主要特征,最后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在总结前人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内容,并从城市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竞争潜力和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方法。第五部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对成都、重庆、昆明、西安四个西部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评价。通过分析,指出了成都市旅游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升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总结了成都市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经验做法,为提高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借鉴。第六部分:结论。总结全文,得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和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分析的结论,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赵素霞[10](2006)在《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措施探索》文中认为现代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是新世纪多数国家和地区着重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特别是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空间非常广阔。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三中心,两枢纽”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城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和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市的经济将走上快车道,客观上对成都市的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快成都市物流业的发展成为十分紧迫急待解决的问题。大力发展成都市物流业必将加速经济的发展,带动和刺激新的经济增长,对于成都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和探讨成都物流产业发展措施对于成都及类似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物流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对城市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参考资料,收集关于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信息,对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和经验进行了细致研究,并注意把握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成都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成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成都物流产业的重点目标,并针对目前成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最后建立成都物流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基础上,从成都物流产业发展能力和环境协调性两方面探讨成都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提出实现成都市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措施。 研究可见,成都物流产业发展应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整合资源,促进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成都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策要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去探寻真正适合自己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些目标和措施,应充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能力,避免盲目照抄照搬,并考虑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赶上先进的发展水平,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市情的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成都市邮政企业经济信息化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都市邮政企业经济信息化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递保价条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快递保价条款的性质及存在价值 |
2.1 快递保价条款的性质 |
2.1.1 格式条款性质 |
2.1.2 限额赔偿条款性质 |
2.2 快递保价条款的存在价值 |
2.2.1 平衡当事人的风险负担 |
2.2.2 提高损害赔偿纠纷的解决效率 |
3 快递保价条款的法律适用问题 |
3.1 适用《邮政法》的判例及评析 |
3.1.1 适用《邮政法》的判例 |
3.1.2 《邮政法》之适用评析 |
3.2 适用《合同法》的判例及评析 |
3.2.1 适用《合同法》的判例 |
3.2.2 《合同法》之适用评析 |
4 快递保价条款的效力问题 |
4.1 关于快递保价条款效力的认识分歧 |
4.1.1 有效说 |
4.1.2 无效说 |
4.1.3 个案分析说 |
4.2 保价条款效力争议的原因 |
4.2.1 对《合同法》第39 条和第40 条的理解不同 |
4.2.2 对适用《合同法》第53 条的理由不同 |
4.3 保价条款效力之我见 |
4.3.1 保价条款原则上有效 |
4.3.2 保价条款有效之例外 |
5 保价赔偿数额的认定问题 |
5.1 关于保价赔偿数额的认识分歧 |
5.1.1 依据保价约定确定说 |
5.1.2 依据实际损失确定说 |
5.1.3 依据责任承担的比例确定说 |
5.2 难以确认赔偿数额的原因分析 |
5.2.1 对保价条款效力的认定不同 |
5.2.2 对实际损失的认定存在争议 |
5.2.3 对是否充分提交证据的认定不同 |
5.3 保价条款赔偿问题之解决 |
5.3.1 完善保价条款的效力评判标准 |
5.3.2 提高保价条款的可操作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农村商业银行的概念 |
2.1.1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义 |
2.1.2 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模式 |
2.1.3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 |
2.2 “信贷工厂”模式定义及特征 |
2.2.1 “信贷工厂”模式定义 |
2.2.2 “信贷工厂”模式特征 |
2.3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2.3.1 流程银行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
2.3.4 集群融资理论 |
第三章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
3.1 S农商行简介 |
3.1.1 S农商行基本情况 |
3.1.2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情况 |
3.1.3 S农商行经营情况 |
3.2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客户群分析 |
3.2.1 丰富金融产品和拓宽融资渠道 |
3.2.2 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 |
3.2.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 S农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信贷工厂”模式在S农商行的应用分析 |
4.1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 |
4.1.1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框架 |
4.1.2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流程 |
4.1.3 “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效果 |
4.2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应用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遇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优化策略 |
5.1 总体优化思路 |
5.2 调整行业选择 |
5.2.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5.2.2 层次分析判定矩阵的确定 |
5.2.3 S农商行行业选择分析 |
5.3 设计高效的业务流程 |
5.3.1 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 |
5.3.2 采取同步操作模式 |
5.3.3 借助外部专业机构 |
5.3.4 强化“批量化”与流程的融合 |
5.4 应用展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城市群是21 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
1.1.2 都市圈引领核心区域发展的需求 |
1.1.3 都市圈规划、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2.2 研究的学术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区域范围的圈定:空间层次 |
1.3.2 时间截面的确定:时序演化 |
1.3.3 产业范围的界定:产业部类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
1.4.2 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
1.4.3 时间序列和产业部类的耦合研究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都市圈自然发展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都市圈的发展动力演变 |
2.2.1 工业化和中心地模式 |
2.2.2 经济全球化和流动空间 |
2.2.3 增长极理论和借用规模理论 |
2.2.4 小结 |
2.3 都市圈的空间结构演变 |
2.4 都市圈的形态演变 |
2.4.1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
2.4.2 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
2.4.3 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 |
2.4.4 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 |
2.4.5 小结 |
2.5 本章小结:增长极和网络连通互补性对都市圈发展至关重要 |
第三章 上海关联网络中心度演变研究 |
3.1 引言 |
3.2 上海的区域中心地位演化研究综述 |
3.2.1 鸦片战争后,上海中心地位的确立 |
3.2.2 改革开放初期,地区资源优势带动区域一体化 |
3.2.3 浦东开放,制度优势和外资热潮带动区域一体化 |
3.2.4 加入WTO,国际化和市场化带动区域一体化 |
3.3 中心度测度模型 |
3.3.1 联系强度 |
3.3.2 控制强度 |
3.4 上海关联网络联系强度演化 |
3.4.1 关联网络的产业绝对联系强度演化 |
3.4.2 关联网络的产业相对联系强度演化 |
3.4.3 与都市圈其他城市联系强度演化 |
3.5 上海关联网络控制强度演化 |
3.5.1 产业绝对控制强度的演化 |
3.5.2 产业相对控制强度演化 |
3.5.3 对都市圈其他城市控制强度演化 |
3.6 本章小结:上海中心度呈倒U形下降趋势 |
第四章 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演变研究 |
4.1 引言 |
4.2 关联网络连通性研究综述 |
4.3 关联网络连通性测度模型 |
4.3.1 联系强度 |
4.3.2 对称性 |
4.3.3 层级性 |
4.3.4 自容性 |
4.3.5 网络发育程度 |
4.4 都市圈关联网络总体连通性演化 |
4.4.1 联系强度 |
4.4.2 网络对称性 |
4.4.3 网络层级性 |
4.4.4 网络自容性 |
4.4.5 网络发育程度 |
4.5 产业网络连通性演化 |
4.5.1 2001 年商贸餐宿文娱的网络拓扑结构最完善 |
4.5.2 2008 年商贸餐宿文娱和建筑业的网络拓扑结构最完善 |
4.5.3 2017 年各产业部类网络空间拓扑结构趋完善 |
4.6 时间序列网络连通性演化 |
4.7 本章小结:网络连通性越来越强,整体呈现均衡趋势 |
第五章 都市圈关联网络的功能互补性演变研究 |
5.1 引言 |
5.2 关联网络功能互补性研究综述 |
5.3 关联网络功能互补性测度模型 |
5.3.1 产业空间分布测度 |
5.3.2 城市优势产业测度 |
5.3.3 产业异同性测度 |
5.3.4 关联网络功能单元确定 |
5.4 产业部类联系的空间分布演化 |
5.5 城市关联网络的优势产业演化 |
5.5.1 上海市 |
5.5.2 苏州-无锡市 |
5.5.3 南通市 |
5.5.4 嘉兴-湖州市 |
5.5.5 宁波-舟山市 |
5.6 时间序列产业结构异同性演化 |
5.6.1 产业整体异同性比较 |
5.6.2 企业总部异同性比较 |
5.6.3 企业分支异同性比较 |
5.7 本章小结:都市圈各城市间产业结构呈现先异构后同构趋势 |
第六章 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 |
6.1 前言 |
6.2 基于区域增长极发展的竞争力产业培育机制 |
6.2.1 生产要素 |
6.2.2 需求条件 |
6.2.3 产业集群 |
6.2.4 企业竞争战略 |
6.2.5 政府作为 |
6.2.6 外部机会 |
6.3 基于关联网络发展的企业内部空间分工机制解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7.1 主要结论 |
7.1.1 都市圈发展规律探究 |
7.1.2 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发展状况 |
7.1.3 关联网络演化的机制解析 |
7.2 思考与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体育学科研究 |
二、学科交叉研究 |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
一、学科的起源 |
二、学科的内涵 |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
二、体育教育学 |
三、运动生理学 |
四、运动训练学 |
五、体育心理学 |
六、体育社会学 |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检索策略 |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身体素质训练 |
二、学生体质健康 |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
四、运动损伤 |
五、老年人体育 |
六、运动性疲劳 |
七、肥胖 |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
二、体育教学 |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
五、农村学校体育 |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
二、体育营销 |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
四、体育旅游 |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
二、体育传播 |
三、体育媒介事件 |
四、体育新闻 |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
六、体育文献计量 |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奥林匹克文化 |
二、体育史 |
三、体育文化产业 |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
六、体育与艺术 |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
三、体育赛事管理 |
四、体育法学 |
五、公共体育服务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对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 |
1.2.2 对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子商务物流概论 |
2.1 电子商务 |
2.1.1 电子商务的概念 |
2.1.2 电子商务的分类情况 |
2.1.3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2.2 电子商务物流 |
2.2.1 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 |
2.2.2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
2.2.3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 |
2.3 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 |
2.3.1 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
2.3.2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
第3章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发展现状 |
3.1 邮政速递物流发展现状 |
3.1.1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简介 |
3.1.2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简介 |
3.1.3 四川省邮政速递物流业务体系 |
3.1.4 四川邮政速递物流公司电子商务业务发展情况 |
3.2 公司内部资源情况 |
3.2.1 营销体系建设 |
3.2.2 网络运行改进 |
3.2.3 财务管理规范 |
3.2.4 人力资源管理 |
第4章 电子商务下四川邮政快递物流竞争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1.5 宏观环境分析结论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供应商分析 |
4.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4.2.3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4.2.4 替代品的威胁 |
4.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4.2.6 行业环境分析结论 |
4.3 机会和威胁分析(SWOT模型) |
4.3.1 优势(S)分析 |
4.3.2 劣势(W)分析 |
4.3.3 机会(O)分析 |
4.3.4 威胁(T)分析 |
4.3.5 机会与威胁分析结论 |
第5章 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制定 |
5.1 总体发展战略 |
5.1.1 发展战略定位 |
5.1.2 发展目标规划 |
5.1.3 战略设计原则 |
5.1.4 构建"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战略布局 |
5.2 资源整合战略 |
5.2.1 客户资源整合 |
5.2.2 社会资源整合 |
5.3 三网合一战略 |
5.3.1 邮政物流实物网 |
5.3.2 邮政物流信息网 |
5.3.3 邮政金融网 |
5.4 营销体系战略 |
5.4.1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
5.4.2 狠抓业务重点项目 |
5.4.3 国际电子商务速递业务 |
5.4.4 客户服务品质 |
5.5 品牌建设战略 |
5.5.1 统一品牌形象 |
5.5.2 全员品牌管理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与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
1.2.2 国内铁路物流研究状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2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及预期成果 |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
2.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状况 |
2.1.1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背景分析 |
2.1.2 国外铁路物流发展的实践状况 |
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 |
2.2.1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总体历程 |
2.2.2 国内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分析 |
2.3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2.3.1 我国铁路物流的发展实践状况 |
2.3.2 我国铁路物流现存的主要问题 |
2.4 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对我国铁路物流的借鉴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3.1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
3.1.1 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
3.1.2 物流系统的概念 |
3.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概念 |
3.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 |
3.2.1 铁路物流系统的宏观经济功能 |
3.2.2 铁路物流系统的中观效用功能 |
3.2.3 铁路物流系统的微观服务功能 |
3.3 铁路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1 铁路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
3.3.2 铁路物流系统的基本特征 |
3.3.3 铁路物流系统的特殊属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规律 |
4.1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
4.1.1 铁路物流系统的比较优势分析 |
4.1.2 铁路物流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关关系分析 |
4.1.3 铁路物流系统的地位分析 |
4.2 铁路物流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
4.2.1 竞争压力下铁路系统要素的协同作用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内在动力 |
4.2.2 市场、经济与社会的需求是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外在动力 |
4.2.3 铁路物流系统形成的综合条件 |
4.3 铁路物流系统的演化规律分析 |
4.3.1 铁路物流系统演化规律分析的含义 |
4.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布局演化 |
4.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发展模式演化 |
4.3.4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格局演化 |
4.4 当前铁路发展物流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
4.4.1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面临客货分线的大好形势 |
4.4.2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必要性 |
4.4.3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系统的紧迫性 |
4.4.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物流系统理论框架及其内涵分析 |
5.1 铁路物流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
5.1.1 铁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基本特征 |
5.1.2 铁路物流系统的节点要素功能 |
5.1.3 铁路物流系统的服务网络要素功能 |
5.1.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要素功能 |
5.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 |
5.2.1 铁路物流系统时空结构的基本含义 |
5.2.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间结构 |
5.2.3 铁路物流系统的空间结构 |
5.3 铁路物流系统的组织与运行结构 |
5.3.1 铁路物流系统组织与运行结构的基本构成 |
5.3.2 铁路物流系统的物流组织模式 |
5.3.3 铁路物流系统的市场经营模式 |
5.3.4 铁路物流系统的企业运作模式 |
5.4 铁路物流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 |
5.4.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总体分析架构 |
5.4.2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外在表现 |
5.4.3 铁路物流系统的运行组织结构是功能结构的内在保障 |
5.4.4 铁路物流系统的时空结构是运行组织结构的重要支撑 |
5.5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 |
5.5.1 铁路发展物流的市场定位 |
5.5.2 铁路发展物流的战略目标 |
5.5.3 铁路发展物流的总体思路 |
5.6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内涵 |
5.6.1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含义 |
5.6.2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框架 |
5.6.3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研究内容 |
5.6.4 铁路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规划分析与设计 |
6.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的内涵 |
6.1.1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含义 |
6.1.2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对象 |
6.1.3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研究内容 |
6.1.4 铁路物流系统空间网络布局问题的基本原则 |
6.2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理论与方法的比较分析 |
6.2.1 既有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 |
6.2.2 物流中心选址的一般方法 |
6.2.3 物流中心连续选址方法 |
6.2.4 物流中心离散选址方法 |
6.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分析 |
6.3.1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含义 |
6.3.2 铁路物流中心规模等级体系 |
6.3.3 铁路物流中心空间布局结构的关系分析 |
6.3.4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规模分析 |
6.3.5 铁路物流中心的空间数量分析 |
6.3.6 不同类型城市的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方式 |
6.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的思路与方法 |
6.4.1 问题的描述 |
6.4.2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思路与指标体系设计 |
6.4.3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
6.5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 |
6.5.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分析的基本思路 |
6.5.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供给条件总体概况 |
6.6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条件分析 |
6.6.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需求分析的基本思路 |
6.6.2 选址需求分析运量预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体系 |
6.6.3 北京市总体货运量预测 |
6.6.4 北京地区主要货源点货运量分配 |
6.7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
6.7.1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 |
6.7.2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设计 |
6.7.3 北京地区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方案评价 |
6.7.4 铁路物流中心选址布局规划的策略建议 |
6.8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设置 |
6.8.1 铁路物流中心总体功能定位 |
6.8.2 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 |
6.8.3 铁路物流中心可扩展增值服务功能 |
6.9 铁路物流中心微观作业组织设计 |
6.9.1 铁路货运站作业组织现状 |
6.9.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与物流化的关系 |
6.9.3 铁路物流中心作业组织设计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分析与设计 |
7.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内涵分析 |
7.1.1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定义 |
7.1.2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基本框架分析 |
7.1.3 铁路物流系统服务网络特征分析 |
7.2 铁路物流系统物流产品设计 |
7.2.1 铁路物流产品内涵分析 |
7.2.2 铁路物流产品模块化设计理念 |
7.2.3 铁路物流产品种类组合设计 |
7.2.4 铁路物流产品数量结构优化 |
7.3 铁路主要货源分布状况分析 |
7.3.1 铁路物流主要货源分析 |
7.3.2 区域间铁路货流OD分布状况分析思路 |
7.3.3 城市铁路货源吸引区确定 |
7.3.4 城市间铁路货流OD量预测 |
7.4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性研究 |
7.4.1 铁路车流与货流匹配组织方式分析 |
7.4.2 铁路运输能力布局状况分析 |
7.4.3 基于铁路运输网络能力的车流与货流匹配分析 |
7.5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方式研究 |
7.5.1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内涵分析 |
7.5.2 铁路货物准时制(JIT)运输组织创新 |
7.5.3 铁路物流中心班列运输组织方式设计 |
7.6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1 基于物流理念的铁路运输组织效率定义 |
7.6.2 铁路宏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3 铁路中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6.4 铁路微观运输组织效率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分析 |
8.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含义 |
8.1.1 运营组织内涵的发展 |
8.1.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定义 |
8.1.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特征 |
8.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主体分析 |
8.2.1 运营组织主体含义分析 |
8.2.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主体的界定 |
8.2.3 铁路传统货运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的区别与联系 |
8.2.4 铁路物流系统不同运营组织方式下的主体分析 |
8.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目标分析 |
8.3.1 宏观战略目标 |
8.3.2 中观结构目标 |
8.3.3 微观功能目标 |
8.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 |
8.4.1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发展模式概述 |
8.4.2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拓展转型模式 |
8.4.3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合资新建模式 |
8.4.4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并购重组模式 |
8.4.5 铁路物流系统运营组织的物流业务分析 |
8.5 铁路物流系统的协调运行模式分析 |
8.5.1 构建铁路物流系统协调运行模式的重要性 |
8.5.2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内涵 |
8.5.3 铁路物流系统"五位一体"协调运行模式的协同运作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分析 |
9.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政策需求分析 |
9.1.1 保障政策对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性 |
9.1.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需求分析 |
9.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保障政策 |
9.2.1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产业政策 |
9.2.2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
9.2.3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价格政策 |
9.2.4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财税政策 |
9.2.5 铁路物流系统发展的土地政策 |
9.2.6 铁路物流系统内部主要保障政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7)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1 国外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 |
1.3.2 我国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 |
1.3.3 我国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1.4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1.4.1 基本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
2.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2.3 指标说明 |
2.3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
2.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2 评价方法的运用 |
2.4 计算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 |
3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分析 |
3.1 成都市自身旅游竞争力发展概述 |
3.1.1 城市概况 |
3.1.2 旅游竞争力要素发展现状 |
3.1.3 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2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对比评价 |
3.2.1 各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2 显示性指标的比较 |
3.2.3 评价结果分析 |
4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差距、优势与对策分析 |
4.1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不足之处 |
4.1.1 城市旅游市场竞争力弱 |
4.1.2 城市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
4.1.3 社会经济环境竞争力不足 |
4.2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优势分析 |
4.2.1 资源优势 |
4.2.2 区位优势 |
4.2.3 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 |
4.3 提升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
4.3.1 加强政府导向,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
4.3.2 强化旅游环境建设 |
4.3.3 对外坚持旅游品牌经营的理念 |
4.3.4 加大经济投入,进一步注重对旅游人才的培养 |
4.3.5 加大旅游营销力度,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
4.3.6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联合 |
4.3.7 注重实现成都市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的提出 |
2.1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 |
2.1.1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时期分析 |
2.1.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2.2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与政府改革的路径之一--服务型和公众导向型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主张 |
2.2.2 服务型和公众导向型的新公共管理 |
2.3 构建公共服务型电子政务 |
2.3.1 以用户为导向作为电子政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2.3.2 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的重组 |
2.3.3 公共服务型电子政务中政府的作用 |
第3章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取向分析 |
3.1 从公众服务角度看电子政务概念 |
3.2 面向企业和公民的电子政务G2C应用模式 |
3.3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愿景 |
3.4 电子政务如何实现服务导向 |
第4章 我国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的实证研究 |
4.1 我国政府门户网站现状分析 |
4.2 成都市2006年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
4.2.1 2006年政府部门网站绩效检查评分标准 |
4.2.2 2006年政府部门网站绩效评估结果与问题 |
4.3 电子政务公众服务现实不足 |
4.4 电子政务需要以公众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型发展理念 |
第5章 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策略分析 |
5.1 电子政务与人性化设计理念 |
5.1.1 人性化设计概述 |
5.1.2 人性化设计理念与电子政务的应用结合点 |
5.1.3 人性化设计理念对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 |
5.2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
5.2.1 实施的一般原则 |
5.2.2 转变电子政务发展导向理念,明确发展规划 |
5.2.3 明确发展重点,采取针对性发展对策 |
5.2.4 需注意的问题 |
第6章 结论 |
附录: 2006年成都市政府网站评估范围 |
1、成都市政府部门 |
2、成都市区(市)县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2. 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城市旅游竞争力基础理论 |
3. 城市旅游竞争力概述 |
3.1 城市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
3.2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
3.3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分析 |
3.4 城市旅游竞争的类型和内容 |
3.5 城市旅游竞争力演化阶段分析 |
3.6 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模型 |
4.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 |
4.1 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4.2 评价的内容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5. 实证研究—成都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
5.1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5.2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
5.3 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对比评价分析 |
5.4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5.5 提升成都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
5.6 成都市“创佳”成功的主要经验 |
6. 结论 |
6.1 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的一般性结论 |
6.2 城市旅游竞争力实证分析的结论 |
6.3 尚待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措施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 |
1.3 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
1.3.1 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状况 |
1.3.2 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物流产业理论体系研究 |
2.1 物流产业的界定 |
2.1.1 概念的界定 |
2.1.2 产业结构的界定 |
2.1.3 产业边界的界定 |
2.2 物流的产业性质 |
2.3 物流产业的特点 |
2.4 物流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2.5 物流产业化的意义 |
第3章 成都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定位 |
3.1 成都物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1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
3.1.2 成都发展物流产业的周边省市环境 |
3.1.2 四川省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 |
3.1.3 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
3.2 成都物流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
3.2.1 成都市经济发展战略 |
3.2.2 成都市经济特征分析 |
3.2.3 成都市物流需求特点 |
3.2.3 成都市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
3.2.5 成都市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
3.3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定位的确定 |
3.3.1 SWOT分析的基本理论 |
3.3.2 发展物流产业的SWOT分析 |
3.3.3 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
3.4 成都物流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
第4章 成都市发展物流产业的具体措施 |
4.1 构建成都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
4.2 拉动成都物流有效需求 |
4.2.1 成都物流供需情况概述 |
4.2.2 采取切实措施,拉动物流有效需求 |
4.3 大力培育成都市物流市场 |
4.3.1 营造良好的物流运营环境 |
4.3.2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
4.4 优化配置成都市物流基础设施 |
4.5 建立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
4.5.1 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
4.5.2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议 |
4.5.3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模型 |
4.6 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 |
4.7 建立物流人才的培养机制 |
第5章 成都市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
5.1 建立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
5.2 基于DEA的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能力评价 |
5.2.1 DEA研究概述 |
5.2.2 模型建立的基本思想及指标选择 |
5.2.3 成都物流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
5.3 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协调性探讨 |
5.4 实现成都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项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成都市邮政企业经济信息化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递保价条款问题研究[D]. 耿婉瑾.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2]S农商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应用及优化策略研究[D]. 朱梦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3]上海都市圈关联网络的连通性和互补性研究[D]. 王慧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5]四川邮政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 陈月.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7)
- [6]铁路物流系统理论与规划方法研究[D]. 苏顺虎. 中南大学, 2009(06)
- [7]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D]. 刘玉孔. 四川师范大学, 2008(01)
- [8]公众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策略研究[D]. 刘昕.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9]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徐君兰. 四川大学, 2007(05)
- [10]成都市物流产业发展措施探索[D]. 赵素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