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N388仪器不同性能参数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体强,王永志,袁晓铭,段雪锋,汤兆光[1](2021)在《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影响因素与可靠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井下地震观测和土工模型试验中,加速度积分位移是求取与认识土体动态剪应力剪应变发展规律的一种常用方法,而在其影响因素与可靠性方面尚缺乏试验研究。基于多组振动台试验,围绕不同荷载特征、传感器类别和处理方法等,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加速度积分位移的可靠性与敏感性影响及规律。试验表明:荷载特征、传感器类别对加速度和位移测试记录的影响较小,其对加速度积分位移的影响可忽略; USGS处理方法中截止频率对积分位移的影响较显着,且产生各峰值不规则时间超前,平均峰值误差为18.8%。ARI处理方法避免了滤波过程,消除了各峰值的不规则时间超前,平均峰值误差6.55%;与USGS方法对比,具有更好的自适应性和求解精度。试验结果与研究结论,对认识地震荷载下加速度积分位移可靠性与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的选取,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指导意义。
魏继东,曹国滨,刘斌[2](2021)在《检波器性能参数现场测定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检波器的性能参数对于确保地震数据接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现阶段相关技术与装备因素,实际在用的大量检波器的性能参数无法及时检测或仅能测试部分指标。为此,从信号与(地震检波)系统的角度出发,认为陆上地震勘探激发的高速地震波在地表极小面积(如1m×1m)范围内的振动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布设在该范围内的多个检波器可视为拥有一个统一的输入(机械属性);在统一输入的激励下,不同性能参数的检波系统(机电属性)可输出不同时频特征的数据(电属性)。根据输出数据的特征,可反演出检波系统具有重要数据意义的部分参数,包括灵敏度、最低可靠频率、允差及综合一致性等。通过对以上性能指标的大规模现场快速测试、评定,可确保地震接收数据质量,同时为新型检波器的研制提供一种便捷、廉价的测试方法,缩短研发进程。
周旺[3](2021)在《设置泡沫混凝土减震层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研究》文中提出连拱隧道因其平面线形顺畅,占地面积少,便于运营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采用。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大且防御难度也大的自然灾害,隧道一旦遭受地震灾害破坏便难以修复,而连拱隧道因为其不同于普通隧道的结构形式而在地震灾害下会产生不同的地震动力响应。目前已有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减震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对其地震响应的研究以及减震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浅埋偏压隧道泡沫混凝土减震层地震响应特性与减震机理”的依托下,设计并开展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有无泡沫混凝土减震层之下的振动台试验,并采用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了连拱隧道在不同方向地震波作用时不同弹性模量与厚度的泡沫混凝土减震层下的减震效果。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根据振动台性能参数与实际情况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相似比为1:20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物理试验模型,选取Kobe波和EI波作为台面输入地震波开展了大型振动台试验。探明了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有无减震层,不同地震波类型及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加速度和动应变响应规律。研究表明,连拱隧道竖向加速度平均整体大于水平加速度,连拱隧道受到的竖向地震波作用强于水平向地震波。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在设置减震层后,对不同测点水平加速度,竖向加速度及应变有不同的减震效果,地震波在泡沫混凝土多孔结构的反射与折射的耦合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减弱与增强,且在地震强度越大的情况下,减震层减震吸能效果越好。2.通过MIDAS-NX有限元软件建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中的衬砌与围岩采用实体单元,采用的本构关系中衬砌为弹性而围岩则采用的为莫尔库伦本构模型。边界条件采用自由场,选用5%作为模型的临界阻尼比,其围岩,衬砌,减震层参数的选择与振动台试验一致。建立了不同地震波方向作用下隧道无减震层,不同弹性模量减震层下共五种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设置减震层虽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衬砌的动力响应,但是由于它本身材质的减震吸收缓冲的原理,能够对隧道衬砌起到优良的减震效果;在地震波作用下,随着减震层弹性模量增大,衬砌水平位移略微增大,竖向位移略微减小,剪力减小明显,弯矩与轴力变化不大且内力主要为中隔墙受到影响,第一主应力与第三主应力增大明显。所以在减震层的设置中,应密切关注中隔墙的受力状况。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减震层为30Mpa弹性模量时减震效果最优,适当的减小减震层弹性模量可以减小应力但会略微增加衬砌剪力。3.建立了不同地震波方向作用下隧道无减震层,不同厚度减震层共五个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地震波作用下,随着减震层厚度增大,衬砌水平与竖向位移略微增大,剪力减小显着,弯矩与轴力中隔墙顶端增大,底端减小,第一主应力局部增大但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对第三主应力影响较小。但厚减震层度越大,减震效果越不明显,所以适当增大减震层厚度,能够有效减小与改善衬砌内力与应力,隧道设置了减震层之后不光能有效减小衬砌的剪力,弯矩与轴力,还可以使衬砌内力分布的更加均衡合理,对应力的削弱效果也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厚度为16cm减震效果最优,且局部增设减震层厚度也具有不错的减震效果,可根据工程实际具体运用。
李永超[4](2021)在《基于力平衡反馈的压电地震检波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供不应求,因此必须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地震勘探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及陆地油气资源勘探。地震数据采集是整个地震勘探的重要基础,地震检波器作为地震数据采集的关键仪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地震勘探的效果。随着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大,我国需要加大地震勘探的深度,在深层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检波器接收的反射波主要以低频信号为主。自然频率是地震检波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随着自然频率的减小,地震检波器能够检测微弱低频信号的能力越强,为实现深层地震勘探需要依靠更低自然频率的地震检波器。利用力平衡反馈技术能够使地震检波器的性能不完全依靠其内部机械结构,通过改变反馈网络参数,就可以在机械结构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地震检波器的自然频率和频带范围,在地震检波器研究中引入力平衡反馈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深层地震勘探中使用的力平衡反馈地震检波器主要有动圈式、差容式和电化学式三种。它们利用电磁致动器产生一个平衡力延长敏感单元结构的自振周期,反馈网络多为模拟PID电路,具有结构复杂、控制不精准等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力平衡反馈的压电地震检波器。以回字形悬臂梁结构作为基底,在其上下表面粘贴PVDF压电薄膜,分别用作压电传感器和压电致动器,悬臂梁和压电薄膜组成地震检波器的敏感单元结构。压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振动信号,由于输出的电荷信号比较微弱,设计的信号调理电路有放大和滤波的作用,可以将其转换成单片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电压信号。STM32F407单片机内置的ADC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一方面进行数据存储,另一方面按照预先设计好的PID控制算法进行计算输出数字控制量。单片机内置的DAC将数字控制量转换成模拟控制信号,模拟控制信号通过压电驱动电源输出高压驱动信号作用于压电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由于逆压电效应产生形变,平衡悬臂梁结构的振动,延长其自振周期,进而降低其自然频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压电材料的基本性质,选用PVDF压电薄膜作为传感器和致动器。分析了悬臂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5.4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不同结构参数和材质以及有无粘贴致动器的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大小。仿真结果表明粘贴致动器可有效降低悬臂梁结构的自然频率,设计了力平衡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其次,针对PVDF压电薄膜内阻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CA3140运算放大器的电荷放大电路和基于OP07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电路以及滤波电路,设计了STM32F407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其外围电路用于数据存储和PID控制。通过MATLAB Simulink模块对PID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并完成软件设计。最后,采用绝对校准法对压电地震检波器进行了性能测试与标定。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压电地震检波器的输出灵敏度达到245m V/m/s2左右,失真度为0.46%左右,动态范围约为102d B。与无力平衡反馈的压电地震检波器相比,自然频率降低,由5Hz降至3Hz,验证了该压电地震检波器的有效性。
朱旭明[5](2021)在《松科2井井底涡轮钻具工况采集与分析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科学钻探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测数据和验证关键假说的机会,是人类目前获取地球内部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涡轮钻具是进行深孔、超深孔钻探的关键技术装备之一。我国对于涡轮钻具及涡轮钻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水平较国外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小口径涡轮钻具的研发使用更是近乎空白。通过对国外小口径涡轮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借鉴,不仅可以为我国万米超深科学探孔的设计与实施、深部油气和地热田的勘探与开发、干热岩等非常规能源的研究与勘探(而这是对我国的基础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与工程)提供科学决策的信心与依据,而且可以很好地推动我国对涡轮钻具的自主研发及应用。为探索涡轮钻取心钻进的科学操作规律,并为进一步实现各类钻具的井内工况采集及其信号的远程传输研究做技术储备,在“地质勘查高温井底动力取心钻进系统研究应用”中,研究试制出涡轮钻井底工况采集分析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为对涡轮钻压降、轴压、输出扭矩、输出转速以及温度五项参数进行井下采集、存储与地面回放,以及完成井下强振动、高温、高压条件下检测短节整体的减振、耐温和密封设计,并建立和设计出相应的涡轮钻具工况分析模型及软件。首先,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所施工的多口科钻井的目的意义、发展历程进行了整理,归纳并阐述了科学钻探施工的特点和难点,从而引出了高温井底动力取心钻进系统研究的紧迫性,并对为解决深部钻探过程中的井底破岩效率不足等问题所采用的涡轮钻具钻井技术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对松科2井井下涡轮钻具工况参数获取的需求。随后分别就目前国内外随钻测量及井下工程参数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整理,明确了科学钻探井底涡轮钻具工况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松科2井的基本信息,包括井位选取、地层情况、井身结构等,以及所用井底涡轮钻具的技术性能参数、结构、工作原理和输出特性。通过分析井下高温高压强震等复杂环境要求及特点,对检测系统原理进行总体框架设计。明确对涡轮钻具工况分析所需检测的工程参数,设计转速、压强、扭矩、轴压和温度参数的检测方式。其中采用加速度计计算离心力间接得到转速参数;钻井液压强通过特制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扭矩和轴压则通过组合式应变片检测;温度通过热电阻检测获取。再次,对井下检测短节进行设计,包括检测短节的安装位置、适用于各检测传感器合理布置的新型机械结构设计。对设计的短节机械结构通过理论计算和软件模拟进行受力分析,以校核所设计短节的机械强度。由于短节随钻具下入井底,将面临高温高压及强振等恶劣环境,需要对短节的密封耐压结构进行着重设计并进行多轮测试。检测短节最终采用新型周向三腔结构、内外筒螺纹连接、锥形密封面配合6道耐高温氟胶O型圈密封,以满足井下复杂条件下的使用需求。第四章主要对检测电路进行了设计,着重在检测电路耐高温元器件方面进行了方案优选,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采集板及应变片粘接剂。采用耐高温离心加速度计测转速、耐高温应变传感器与耐高温运算放大器组合、耐高温微处理器与耐高温存储芯片等组合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适于深部钻探工程检测井底工况的电子检测系统。第五章对地表分析系统进行了设计,通过对井下短节采集的数据进行地表回放,并根据扭矩轴压耦合分析、大温差循环井浆温度场分布建模及新型摩阻式钻井液压强计算分析,建立涡轮钻工况分析软件的理论计算模型;根据井下采集模块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的差值,对比、修正理论模型的误差,分析多因素对涡轮钻具输出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井下多测量参数耦合及反演分析理论计算模型,为后续优化地面参数组合以及维护和调整钻井液体系提供依据。第六章介绍了对整体检测系统进行的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室内试验包括扭矩和转速试验、轴压和压强试验、温度和振动试验以及密封性能试验。通过反复试验,确保检测短节能够实现在松科2井井下不低于175℃和80MPa高温高压环境下、连续正常工作36小时以上。通过现场标定及仪器下井应用,得到了一定的试验结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深部钻探井下涡轮钻具工况采集与分析系统的研制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及实践研究工作,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应用,相关的理论研究及试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基本满足了预期设计要求,对后续深部钻探的钻具井下工况采集及其信号的远程传输研究,研制涡轮钻具井底驱动的高转速取心钻进系统,及充分发挥涡轮钻具特性的金刚石钻头高转速深井取心钻进工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仍有较多的相关研究亟待在后续的工作中进行进一步深入探索。
王弈通[6](2021)在《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生活水平,因此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产业。改革开放后,建筑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建筑业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早已不是新增建筑面积的多少,随着传统建筑业能耗高、周期长、污染重等问题逐渐凸显,新时期的建筑业正在向绿色节能的方向发展,而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此外,我国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储备,以秸秆作为新型建筑节能墙体的原材料,既可以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又可以有效缓解新型建筑节能墙体原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为降低我国建筑行业能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秸秆复合墙体,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总结,最后提出新型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2.秸秆墙体材料抗压力学性能研究。通过秸秆墙体材料立方体标准试件轴心抗压试验,获得材料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参数。根据试验数据,利用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简化公式拟合方法,建立精度较高的秸秆墙体材料受压本构模型,为后续有限元模拟提供依据。3.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拟静力试验,观察秸秆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和裂缝开展情况、破坏特征,获得秸秆墙体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承载力、耗能能力、延性系数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发现: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的破坏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以及破坏阶段;墙体破坏部位主要集中在墙板连接部位,在实际工程应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提高墙体的受力性能;墙体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根据延性系数和极限位移角可知,秸秆墙体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4.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对秸秆墙体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墙体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特征荷载、特征位移以及应力分布云图。对比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对秸秆墙体开展了摩擦系数、墙体厚度、轴压比以及高宽比等参数分析。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摩擦系数、墙体厚度、轴压比对于墙体承载力有提高作用;增大高宽比会导致墙体承载力降低,但可以提升延性。此外,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提升墙板之间的咬合力,从而提升墙体的承载力和延性。
邵满秋[7](2021)在《古建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木结构建筑从古代起就闻名于世界。像一些屹立于今日而不倒的古代阁楼和木塔,由于时间的积累,木材逐渐开始老化,建筑物的内部出现了腐朽和变形。一些严重受损的结构甚至在强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下濒临坍塌,故研究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研究了山西万荣县飞云楼内部现有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木柱接长组合节点(巴掌榫节点、套榫节点)的抗震性能,它们是由两个榫卯木构件拼接而成,然后用三道钢箍固定。首先,本文采用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了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然后,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节点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建立了描述古建木柱接长组合节点各部件力学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建立了节点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试验木材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以下测试:木材密度和含水率测试、顺纹抗压强度试验、横纹抗压强度试验、顺纹抗拉强度试验、顺纹抗剪强度试验以及顺纹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记录并统计试验数据,得出有效的木材性能参数,为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打下基础。(2)根据量纲分析法建立了适用于拟静力试验的相似准则,制作了巴掌榫节点和套榫节点模型,然后对这两种不同组合形式的节点模型进行水平低周往复荷载试验;通过研究和分析节点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刚度退化能力及耗能能力等,研究了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3)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组合节点在数值模拟下的力学行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4)根据节点各部件之间的受力关系,建立了两种节点在水平及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分析模型,推导出两种节点的水平荷载-位移关系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将理论结果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验证了节点的承载力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赵鹏[8](2020)在《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性能试验与结构振动控制设计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城市交通沿线建筑物的抗震和减隔振问题日益突出,建筑结构在竖向城市交通扰动和水平向罕遇地震影响下的隔振减震问题亟待解决。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主要由钢弹簧隔振器和阻尼筒组成,被应用于地铁附近建筑结构设计中,其可对竖向城市交通扰动和水平向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进行有效控制,该装置已在全球一百多栋重要建筑中得到应用。目前在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的工程应用中,装置的性能参数均取自理论值,尚缺乏对装置在竖向和水平向性能的多工况试验研究和参数值确定。另外由于未进行该装置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控制效果影响的系统性分析,工程设计过程中大多采用验算法满足设计要求,这使得设计过程在实用性和最优性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该装置的工程推广应用。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分析了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力学性能参数和抗震性能。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应用该装置的Benchmark模型结构,进行竖向环境激励和地震影响下振动控制效果的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该装置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为了确定装置中钢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性能参数,对钢弹簧隔振器进行了压剪性能试验和压剪极限性能试验研究。根据压剪性能试验数据计算,得到钢弹簧隔振器在不同竖向压缩状态下的性能参数。根据压剪极限试验数据,确定钢弹簧隔振器在压剪作用下的屈服限值和压剪屈服边界条件,分析其抗地震剪切能力,并对现有钢弹簧隔振器给出优化建议。(2)为了确定装置中阻尼筒的水平向和竖向力学性能参数和耗能能力,对装置中的阻尼筒进行竖向和水平向耗能性能试验研究。根据耗能性能试验数据,计算阻尼筒的性能参数和滞回曲线,分析阻尼筒在竖向和水平向的耗能能力,确定加载幅值和频率对阻尼筒阻尼系数的影响。(3)为了研究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在城市交通扰动下的隔振效果,以及装置参数变化与隔振效果强弱之间的规律,以应用该装置的20层Benchmark模型为研究对象,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结构各层在城市交通扰动下的振动响应。对比无控结构和隔振结构下加速度和振动加速度级响应,分析不同刚度比和阻尼比区间下,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的隔振效果和变化规律。(4)为了研究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在水平向地震影响下的减震效果,以及装置参数变化与减震效果强弱之间的规律,对Benchmark模型结构在地震影响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构各层水平向加速度、位移、减震系数。对比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与铅芯橡胶支座的减震效果,分析不同刚度比和阻尼比区间下,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结构的减震效果和变化规律。(5)在前期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参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合于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的工程设计方法。按此设计流程对北京某一四合院工程项目进行整体隔振减震设计,说明设计操作过程和验证设计方法合理性。该设计方法可对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徐宏伟[9](2020)在《大型地震勘探系统电源站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所研究的大型地震勘探系统是分析地下岩层构造的系统级设备,是地震勘探法的核心。地震勘探系统通常包含采集站、电源站和交叉站三个重要的部分,电源站作为地震勘探系统的中间级,其研究对地震勘探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对电源站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包括高速通信接口、自主通信协议、同步采集以及链路冗余方式。基于以上关键点,提出了电源站的设计方案,从电源站的硬件实现和软件设计两方面进行阐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阐述了目前地震勘探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意义。2.对地震勘探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分析了地震勘探系统的拓扑结构、冗余方式以及时钟同步方式,并提出了电源站的系统设计方案。3.完成了电源站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通信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存储电路以及辅助电路。对高速通信的物理接口设计进行分析,并简单介绍了本文电源电路的设计方案。4.完成了电源站系统软件的设计,软件采用Verilog HDL进行编写,完成了基于类令牌环协议的电源站节点以及采集站主节点的程序设计,实现了电源站链路与交义站间的通信以及采集站链路的控制管理。5.对电源站进行测试分析,完成电源站的单机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与交叉站、采集站进行系统联调,模拟地震勘探系统的工作过程。本文完成了电源站样机的设计,经过测试,电源站可以同时支持四路采集站,实现了电源站之间、电源站与交叉站之间200Mbps的通讯。总体而言,本文的设计方案具有通信速率快、带宽利用率高、时钟同步性强的特点,具备了地震勘探系统中间级的功能,为后续地震勘探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做好铺垫。
李柔含[10](2020)在《考虑动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常见于我国的多层公共建筑中,其在服役期内的抗震性能密切关系到国家的民生安全与经济建设。地震作用本质上是循环往复的动力荷载,一方面材料在循环荷载下的微观损伤将导致构件宏观力学性能的退化;另一方面,材料的应变率敏感性使得构件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即动力效应。尽管RC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和分析方法已较为成熟,然而现行抗震规范中尚缺乏RC构件动力性能受材料应变率效应影响的相关条款。此外,已有考虑动力效应的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大都忽视了动力效应对构件变形能力、性能退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为实现对RC结构更为准确、可靠的抗震性能评估,本文从理论和数值角度出发开展了考虑动力效应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RC柱在地震应变率下的动力加载试验数据,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贝叶斯更新方法建立了确定和概率动力修正(DMC)模型。DMC模型与构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应变率指标有关,可以有效反映动力效应对RC柱构件关键力学参数,包括屈服承载力、峰值承载力、有效刚度和位移延性系数的影响,也可进一步用于构件骨架曲线的动力修正。与确定DMC模型相比,概率DMC模型具有预测更可靠、后续可更新和参数随机性的优势。(2)提出了考虑动力效应和损伤退化的RC构件宏观恢复力模型,可以有效反映RC柱在动力循环荷载下的多种性能退化模式,包括负刚度段、循环承载力和刚度退化以及捏缩效应。采用经验公式确定静力骨架参数,并基于DMC模型或特征点坐标的归一化比例关系得到动力骨架参数。建立动力修正Park-Ang损伤指标与退化模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依据试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与静力和动力加载试验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恢复力模型的准确性。(3)基于提出的考虑构件应变率状态的简化计算方法建立了动态集中塑性单元模型。在MATLAB平台上编制了 RC结构动力非线性分析程序,可依据计算得到的等效应变率和损伤指标数值,对塑性铰的恢复力模型进行实时动力退化修正。通过与振动台试验实测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和程序的可行性,并研究了动力效应对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损伤发展和破坏机制的影响规律。数值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强度较大时,动力效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较显着且其对结构抗震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应予以充分考虑。(4)建立了在RC结构抗震性能评估中考虑不确定动力效应的分析方法。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探究了结构参数随机变化对概率DMC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在RC构件动力性能区间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动力骨架模型簇的计算流程,并对RC框架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和损伤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机结构参数对DMC预测均值影响不大,但对预测值的离散性影响显着,主要影响因素为材料强度、轴压比和应变率指标,而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动力效应的不确定性对结构临近倒塌状态时的抗震性能评估有较大影响。
二、SN388仪器不同性能参数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N388仪器不同性能参数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影响因素与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方案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方法 |
3 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传感器类别 |
3.2 荷载特征 |
3.3 数据处理过程参数 |
4 新型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 |
5 结论 |
(2)检波器性能参数现场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方法原理 |
1.1 地表临近质点振动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输入 分析) |
1.1.1 传播距离 |
1.1.2 大地吸收 |
1.1.3 环境噪声 |
1.2 地震检波系统对地震数据的影响(系统分析) |
1.2.1 灵敏度 |
1.2.2 低频滤波响应 |
1.2.3 允差 |
1.2.4 本底噪声 |
1.2.5 检波器—大地耦合响应 |
1.3 根据输出数据反演系统特性(输出分析) |
2 试验验证 |
2.1 灵敏度 |
2.2 最低可靠频率 |
2.3 允差 |
3 具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
3.1 观测系统 |
3.2 分析时窗 |
3.3 振幅归一化 |
4 关于检波器应用与研究的几点看法 |
4.1 速度/加速度 |
4.2 低频/常规 |
4.3 单点/组合 |
5 结束语 |
(3)设置泡沫混凝土减震层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隧道减震层研究现状 |
1.2.1 隧道减震层试验研究 |
1.2.2 隧道减震层理论研究 |
1.2.3 隧道减震层数值模拟研究 |
1.3 连拱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研究现状 |
1.3.1 连拱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
1.3.2 连拱隧道地震动力响应理论研究 |
1.3.3 连拱隧道地震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振动台试验设计与实施 |
2.1 振动台试验概述 |
2.2 浅埋偏压隧道的判定 |
2.3 相似理论 |
2.4 试验模型制作 |
2.5 测试仪器布置及数据采集 |
2.6 地震波的选取与调整 |
2.7 本章小结 |
3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3.1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水平加速度分析 |
3.1.1 无减震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水平加速度分析 |
3.1.2 含减震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水平加速度分析 |
3.2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竖向加速度分析 |
3.2.1 无减震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竖向加速度分析 |
3.2.2 含减震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竖向加速度分析 |
3.3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动应变分析 |
3.3.1 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动应变分析 |
3.3.2 含减震层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动应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结构动力计算原理及分析方法 |
4.1 MIDAS/GT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 MIDAS/GTS计算基本原理 |
4.2.1 岩土工程问题的特征 |
4.2.2 有限元概述 |
4.2.3 有限元实现过程 |
4.3 MIDAS/GTS计算流程 |
4.4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泡沫混凝土减震层参数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 |
5.1 减震层弹性模量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 |
5.1.1 减震层弹性模量对隧道位移的影响 |
5.1.2 减震层弹性模量对隧道内力的影响 |
5.1.3 减震层弹性模量对隧道应力的影响 |
5.2 减震层厚度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的影响 |
5.2.1 减震层厚度对隧道位移的影响 |
5.2.2 减震层厚度对隧道内力的影响 |
5.2.3 减震层厚度对隧道应力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力平衡反馈的压电地震检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力平衡反馈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2.1 压电振动控制理论 |
2.1.1 压电薄膜的性质 |
2.1.2 压电方程 |
2.1.3 压电材料的振动控制机理 |
2.2 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分析 |
2.3 悬臂梁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2.3.1 悬臂梁参数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 |
2.3.2 悬臂梁粘贴致动器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 |
2.4 力平衡反馈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力平衡反馈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1.1 电荷放大电路设计 |
3.1.2 电压放大电路设计 |
3.1.3 工频陷波电路 |
3.1.4 低通滤波电路 |
3.2 主控制器模块电路设计 |
3.2.1 主控芯片介绍 |
3.2.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3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4 电源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控制策略仿真及软件设计 |
4.1 PID控制原理 |
4.2 PID振动控制策略仿真 |
4.2.1 悬臂梁结构的传递函数 |
4.2.2 PID控制参数的整定 |
4.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2 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
4.3.3 PID控制算法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震检波器性能测试与标定 |
5.1 敏感单元结构的制作与封装 |
5.2 标定方法与标定平台介绍 |
5.3 频响特性标定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松科2井井底涡轮钻具工况采集与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科学钻探发展概述 |
1.1.2 涡轮井底动力钻具简介 |
1.1.3 科学问题及项目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随钻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井下工程参数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井下涡轮工况参数检测设计 |
2.1 松科2 井基本信息 |
2.1.1 地理及构造概况 |
2.1.2 地层概况及取心要求 |
2.1.3 地层压力及温度 |
2.2 松科2 井涡轮钻具 |
2.2.1 涡轮钻具技术性能参数 |
2.2.2 涡轮钻具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3 涡轮钻具输出特性 |
2.3 井下参数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2.3.1 系统的环境要求和特点 |
2.3.2 检测系统原理总体框架 |
2.4 参数检测方式设计 |
2.4.1 加速度计式转速检测 |
2.4.2 特制压强传感器设计 |
2.4.3 组合应变片式扭矩与轴压检测 |
2.4.4 贴片式热电阻测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检测短节设计 |
3.1 检测短节安装位置设计 |
3.2 短节新型机械结构设计 |
3.3 检测短节受力分析 |
3.4 检测短节强度校核 |
3.4.1 理论计算 |
3.4.2 软件分析 |
3.5 密封耐压设计与测试 |
3.5.1 密封耐压初步设计 |
3.5.2 实验室密封耐压测试 |
3.5.3 密封耐压设计改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井下检测电路设计 |
4.1 检测电路原理设计 |
4.2 检测电路元器件耐高温优选 |
4.2.1 测井采集板芯片选型方案 |
4.2.2 采集板及应变片粘结剂选择 |
4.2.3 耐高温电池优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分析系统设计 |
5.1 数据分析 |
5.1.1 扭矩与轴压耦合分析 |
5.1.2 循环温度场分布分析 |
5.1.3 新型摩阻式压强分析 |
5.2 数据分析软件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 |
6.1 室内试验 |
6.1.1 扭矩、转速试验 |
6.1.2 轴压、压强试验 |
6.1.3 温度、振动试验 |
6.1.4 密封性能试验 |
6.2 现场应用 |
6.2.1 仪器组装与相关标定 |
6.2.2 仪器连接与入井过程 |
6.2.3 仪器取出与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与认识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秸秆墙体材料抗压力学性能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2 试验过程 |
2.3 破坏模式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秸秆墙体材料受压本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秸秆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概况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秸秆复合墙体有限元模拟及分析 |
4.1 ABAQUS简介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材料模型 |
4.4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5 参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古建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试验研究 |
1.2.2 数值模拟研究 |
1.2.3 理论模型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木材的材料特性 |
2.3 木材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3.1 木材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
2.3.2 木材顺纹抗压强度 |
2.3.3 木材横纹抗压强度 |
2.3.4 木材顺纹抗拉强度 |
2.3.5 木材顺纹抗剪强度 |
2.3.6 木材顺纹抗压弹性模量 |
2.4 小结 |
第3章 钢木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钢木组合节点的原型 |
3.2.2 节点缩尺模型的相似比推导 |
3.2.3 节点模型的制作 |
3.2.4 模型试验加载装置 |
3.2.5 加载制度 |
3.2.6 测量内容及测点布置 |
3.3 试验过程与现象 |
3.3.1 巴掌榫节点模型JR的试验现象 |
3.3.2 套榫节点模型JT的试验现象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刚度退化 |
3.4.4 耗能能力 |
3.5 小结 |
第4章 钢木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4.2.2 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3 单元类型及网格的划分 |
4.2.4 定义接触以及荷载边界的设置 |
4.3 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与验证 |
4.3.1 变形分析 |
4.3.2 应力应变分析 |
4.3.3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分析 |
4.4 参数分析 |
4.4.1 节点尺寸的影响 |
4.4.2 钢箍预紧力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钢木组合节点的水平加载理论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巴掌榫节点理论分析 |
5.2.1 巴掌榫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2 基本假定 |
5.2.3 模型推导 |
5.2.4 拉力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 |
5.2.5 推力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 |
5.3 套榫节点理论分析 |
5.3.1 套榫节点的受力机理 |
5.3.2 基本假定 |
5.3.3 模型推导 |
5.3.4 拉力作用下的荷载-位移关系 |
5.4 理论计算结果分析 |
5.4.1 理论计算结果的验证 |
5.4.2 节点尺寸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性能试验与结构振动控制设计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环境隔振与抗震控制研究现状 |
1.2.1 结构环境隔振控制研究现状 |
1.2.2 结构抗震控制研究现状 |
1.3 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研究现状 |
1.3.2 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应用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钢弹簧压剪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钢弹簧试验试件与加载装置 |
2.2.1 试验试件 |
2.2.2 加载装置 |
2.2.3 试验准备 |
2.3 试验工况与加载方式 |
2.3.1 试验设计 |
2.3.2 压剪试验加载方式 |
2.4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2.4.1 竖向刚度计算 |
2.4.2 水平向压剪弹性阶段分析 |
2.4.3 水平向压剪屈服阶段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阻尼筒耗能性能试验 |
3.1 引言 |
3.2 阻尼筒竖向耗能性能试验 |
3.2.1 试验试件与加载装置 |
3.2.2 加载方式与加载工况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阻尼筒水平向耗能性能试验 |
3.3.1 加载装置 |
3.3.2 加载方式与加载工况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竖向环境振动控制参数分析 |
4.1 引言 |
4.2 Benchmark模型参数与构建 |
4.3 结构竖向隔振计算方程与控制评价指标 |
4.3.1 隔振计算方程 |
4.3.2 控制评价指标 |
4.4 竖向环境振动激励采集与分析 |
4.4.1 采集区域简介 |
4.4.2 信号采集方案 |
4.4.3 振动信号分析 |
4.5 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竖向振动控制参数分析 |
4.5.1 刚度参数对控制效果影响分析 |
4.5.2 阻尼参数对控制效果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水平向抗震控制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钢弹簧与铅芯橡胶支座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
5.2.1 铅芯橡胶支座结构减震设计 |
5.2.2 钢弹簧装置结构减震设计 |
5.2.3 两种装置减震效果对比分析 |
5.3 刚度参数对水平向抗震控制影响分析 |
5.3.1 加速度响应控制效果分析 |
5.3.2 减震系数计算分析 |
5.3.3 位移响应控制效果分析 |
5.4 阻尼参数对水平向抗震控制影响分析 |
5.4.1 加速度响应控制效果分析 |
5.4.2 减震系数计算分析 |
5.4.3 位移响应控制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
6.1 引言 |
6.2 钢弹簧隔振减震结构设计方法与说明 |
6.2.1 设计流程图的提出 |
6.2.2 竖向隔振设计与验算说明 |
6.2.3 水平向减震设计与验算说明 |
6.3 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 |
6.3.1 工程概况 |
6.3.2 结构竖向隔振设计与验算 |
6.3.3 水平向减震设计与验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大型地震勘探系统电源站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勘探的发展历程 |
1.3 地震勘探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地震勘探系统电源站的总体设计 |
2.1 地震勘探法简介 |
2.2 系统的拓扑结构分析 |
2.2.1 UniQ系统的拓扑 |
2.2.2 本文采用的拓扑结构 |
2.2.3 本文采用的冗余方式 |
2.2.4 地震勘探系统的时钟同步 |
2.3 电源站的设计要求及方案 |
2.3.1 电源站的通信传输方案 |
2.3.2 电源站的供电方案 |
2.3.3 电源站的软件控制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站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电路 |
3.2 通信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站与采集站的通信电路 |
3.2.2 电源站之间的通信电路 |
3.2.3 以太网通信电路 |
3.3 电源电路设计 |
3.3.1 电平转换电路 |
3.3.2 电源保护电路 |
3.3.3 电源监测与控制电路 |
3.3.4 电源传输控制电路 |
3.4 外设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站的软件系统 |
4.1 通信协议 |
4.1.1 令牌环协议 |
4.1.2 本文采用的环状通信结构 |
4.1.3 帧结构介绍 |
4.1.4 编解码方式 |
4.1.5 循环冗余校验 |
4.2 电源站环路的程序设计 |
4.2.1 接收处理模块 |
4.2.2 电源站控制模块 |
4.2.3 发送处理模块 |
4.2.4 转发控制模块 |
4.2.5 百兆接收方向确认 |
4.3 采集站主节点的优化 |
4.4 采集站链路的数据存储 |
4.5 外设的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源站的测试与分析 |
5.1 电源站的单机测试 |
5.1.1 上电前测试 |
5.1.2 上电测试 |
5.2 通信链路测试 |
5.2.1 8Mbps通信链路的测试 |
5.2.2 200Mbps通信链路的测试 |
5.3 电源站与采集站的联调 |
5.4 交叉站、电源站以及采集站的联调 |
5.4.1 系统的指令执行 |
5.4.2 采集数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考虑动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RC材料动力性能研究 |
1.2.2 RC构件动力性能研究 |
1.2.3 RC构件恢复力模型研究 |
1.2.4 考虑动力效应的结构数值研究 |
1.2.5 结构抗震性能的概率评估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RC柱构件的动力修正模型 |
2.1 引言 |
2.2 动力加载试验数据库 |
2.2.1 试验数据库的建立 |
2.2.2 静力和动力性能对比 |
2.2.3 动力修正系数 |
2.3 确定动力修正模型 |
2.3.1 模型建立 |
2.3.2 模型验证 |
2.4 概率动力修正模型 |
2.4.1 贝叶斯更新理论 |
2.4.2 模型建立 |
2.4.3 模型验证 |
2.4.4 模型应用 |
2.5 两类动力修正模型的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损伤指标的退化恢复力模型 |
3.1 引言 |
3.2 RC柱的动态性能退化规律 |
3.2.1 动态性能退化模式 |
3.2.2 动力修正损伤指标 |
3.2.3 卸载刚度的退化 |
3.2.4 循环承载力的退化 |
3.3 动力修正骨架模型 |
3.3.1 归一化骨架模型 |
3.3.2 模型特征点的确定 |
3.4 基于损伤指标的滞回规则 |
3.4.1 加卸载基本规则 |
3.4.2 循环退化模型参数 |
3.4.3 恢复力模型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动力效应对RC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动态集中塑性单元模型 |
4.2.1 应变率简化计算方法 |
4.2.2 单元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构动力分析程序 |
4.4 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4.4.1 振动台试验介绍 |
4.4.2 数值模型与地震输入 |
4.4.3 塑性区应变率分析 |
4.4.4 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
4.4.5 损伤发展和破坏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动力效应的结构概率抗震性能评估 |
5.1 引言 |
5.2 不确定动力效应的考虑方法 |
5.2.1 结构参数的概率分布 |
5.2.2 参数的联合不确定性 |
5.3 DMC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1 龙卷风图 |
5.3.2 相对重要性测度 |
5.4 构件动力性能的概率评估 |
5.4.1 动力性能区间预测 |
5.4.2 动力骨架模型簇的建立 |
5.5 结构抗震性能的概率评估 |
5.5.1 随机地震响应分析 |
5.5.2 随机动力损伤分析 |
5.5.3 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SN388仪器不同性能参数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加速度积分位移方法影响因素与可靠性研究[J]. 王体强,王永志,袁晓铭,段雪锋,汤兆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1(S1)
- [2]检波器性能参数现场测定方法[J]. 魏继东,曹国滨,刘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3)
- [3]设置泡沫混凝土减震层的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地震响应研究[D]. 周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力平衡反馈的压电地震检波器研究[D]. 李永超. 吉林大学, 2021(01)
- [5]松科2井井底涡轮钻具工况采集与分析系统研究[D]. 朱旭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装配式秸秆复合墙体抗震性能研究[D]. 王弈通.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古建木柱接长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 邵满秋. 扬州大学, 2021(08)
- [8]钢弹簧隔振减震装置性能试验与结构振动控制设计分析研究[D]. 赵鹏.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9]大型地震勘探系统电源站关键技术研究[D]. 徐宏伟. 苏州大学, 2020(02)
- [10]考虑动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李柔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