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组及锂电池装置,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设在模组箱体内的电芯、设在电芯上的定位隔离板、设在定位隔离板上方并与模组箱体盖合的上盖板,电芯顶部设有若干电芯极柱,定位隔离板上设有与电芯极柱配合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设有若干过渡片,电芯极柱穿过第一通孔与过渡片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抗压抗震能力强、电芯连接稳定牢固,避免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芯脱落、晃动的情况,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箱体(111)、设在模组箱体(111)内的电芯(112)、设在电芯(112)上的定位隔离板(113)、设在定位隔离板(113)上方并与模组箱体(111)盖合的上盖板(114),电芯(112)顶部设有电芯极柱(1121),定位隔离板(113)上设有与电芯极柱(1121)配合的第一通孔(1131),电芯极柱(1121)上设有过渡片(117),电芯极柱(1121)穿过第一通孔(1131)与过渡片(117)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箱体(111)、设在模组箱体(111)内的电芯(112)、设在电芯(112)上的定位隔离板(113)、设在定位隔离板(113)上方并与模组箱体(111)盖合的上盖板(114),电芯(112)顶部设有电芯极柱(1121),定位隔离板(113)上设有与电芯极柱(1121)配合的第一通孔(1131),电芯极柱(1121)上设有过渡片(117),电芯极柱(1121)穿过第一通孔(1131)与过渡片(11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过渡片(117)与上盖板(114)之间设有铝排(115),铝排(115)上设有折弯部(1151)和并联片,折弯部(1151)与铝排(115)一体成型,并连片(1152)与铝排(11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116),模组箱体(111)上设有连接片(1111),拉杆(116)穿过连接片(1111)固定在模组箱体(111)上。
4.一种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2),外箱体(2)内设有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锂电池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2)内设有模组支撑框架(211),锂电池模组(1)通过模组支撑框架(211)固定设在外箱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2)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设在外箱体(2)内的主控板(3)、设在外箱体(2)上的充电口(4)和放电口(5),充电口(4)、放电口(5)、锂电池模组(1)均与主控板(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板(3)还连接有蜂鸣器(6)和显示器(7),蜂鸣器(6)和显示器(7)设在外箱体(2)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2)内还设有散热装置(8),散热装置(8)与主控板(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散热装置(8)一侧设有侧盖板(9),侧盖板(9)设在外箱体(2)内,侧盖板(9)为空心结构,侧盖板(9)与外箱体(2)盖合形成用于散热的风道(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箱体(2)与侧盖板(9)盖合面设有排风口(11),外箱体(2)上还设有进风口(1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应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及锂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有问题的,但若使用不当,如发生碰撞等情况时,锂电池的电芯容易出现脱落、不够牢固等安全问题,尤其是用于叉车的锂电池,由于工业现场会经常出现碰撞情况,若锂电池抗压抗震能力不够,则很容易出现锂电池损坏,导致发生安全事故。锂电池的抗压抗震能力往往与锂电池内部电芯结构是否稳定有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抗震能力强、电芯连接稳定牢固的锂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成本低廉、散热快和空间优化的锂电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设在模组箱体内的电芯、设在电芯上的定位隔离板、设在定位隔离板上方并与模组箱体盖合的上盖板,电芯顶部设有电芯极柱,定位隔离板上设有与电芯极柱配合的第一通孔,电芯极柱上设有过渡片,电芯极柱穿过第一通孔与过渡片固定连接。通过将过渡片与电芯极柱焊接,使得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芯不容易出现脱落,不够牢固等安全问题。所述过渡片为过渡镍片。所述上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定位隔离板上的第一通孔将每个电芯极柱进行定位,过渡片与电芯极柱通过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过渡片与上盖板之间设有铝排,铝排上设有折弯部和并联片,折弯部与铝排一体成型,并连片与铝排固定连接。通过折弯部的设置,可以有效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芯脱落、晃动的情况,增加固定连接的牢固性。过渡片与铝排通过焊接连接,过渡片与电芯极柱焊接连接,并联片将各电芯并联到一起。电芯通过铝排保证X方向具备伸缩量,通过过渡片保证Y方向具备伸缩量,通过模组箱体、定位隔离板保证电芯相对固定,通过过渡片保证电芯极柱与铝排焊接稳定牢固。所述并联片为并联镍片。
作为优选,还包括拉杆,模组箱体上设有连接片,拉杆穿过连接片固定在模组箱体上。模组箱体两侧均设有连接片,连接片上设有第二通孔,拉杆通过模组箱体一侧的连接片的第二通孔后,与模组箱体另一侧的连接片连接,拉杆穿过第二通孔后设在上盖板上方。拉杆的设置将模组固定在模组箱体内,避免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芯脱落、晃动的情况,增加固定连接的牢固性。
一种锂电池装置,包括外箱体,外箱体内设有锂电池模组,锂电池模组包括设在外箱体内的模组箱体、设在模组箱体内的电芯、设在电芯上的定位隔离板、设在定位隔离板上方并与模组箱体盖合的上盖板,电芯顶部设有电芯极柱,定位隔离板上设有与电芯极柱配合的第一通孔,电芯极柱上设有过渡片,电芯极柱穿过第一通孔与过渡片固定连接。通过将过渡片与电芯极柱焊接,使得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芯不容易出现脱落,不够牢固等安全问题。所述过渡片为过渡镍片。所述上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外箱体内设有模组支撑框架,锂电池模组通过模组支撑框架固定设在外箱体内。通过模组支撑框架的设置,减少锂电池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电芯发生脱落的情况,增加固定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外箱体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设在外箱体内的主控板、设在外箱体上的充电口和放电口,充电口、放电口、锂电池模组均与主控板连接。锂电池模组与锂电池模组之间进行串联连接达到设计额定电压48V,锂电池模组串联后用于给主控板供电,主控板上设有采集模块,通电后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充电座以及绝缘电阻信息,主控板对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充电口、放电口电路的接通或断开。通过主控板的设计,可以实现锂电池的控制简便。
作为优选,主控板还连接有蜂鸣器和显示器,蜂鸣器和显示器设在外箱体外部。显示器可以显示充放电信息、外箱体内温度信息,当外箱体内温度过高时,主控板发出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收到信号后报警。通过显示器和蜂鸣器的设置,可以提示用户外箱体内部的温度及充放电情况。
作为优选,外箱体内还设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与主控板连接。主控板通电后,启动散热装置,降低外箱体内部的温度。所述散热装置为风扇。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可以在主控板通电后,加快锂电池的散热,避免锂电池由于温度过高导致锂电池寿命降低,并影响使用时间。
作为优选,散热装置一侧设有侧盖板,侧盖板设在外箱体内,侧盖板为空心结构,侧盖板与外箱体盖合形成用于散热风道。风扇转动,将外箱体内的热量通过风道随风散到外箱体外部。侧盖板处的外箱体可以是全部镂空结构,也可以是小的排风口的结构。
作为优选,外箱体与侧盖板盖合面设有排风口,外箱体上还设有进风口。排风口的设计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外箱体内部。通过进风口的设计,使得外箱体内部的空气可以进行循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抗压抗震能力强、电芯连接稳定牢固,避免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芯脱落、晃动的情况,增加连接的牢固性;
2、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散热快、空间优化和控制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锂电池模组的爆炸图。
图2是锂电池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锂电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锂电池控制示意图。
图5是并连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锂电池模组,111、模组箱体,1111、连接片,11111、第二通孔,112、电芯,1121、电芯极柱,113、定位隔离板,1131、第一通孔,114、上盖板,115、铝排,1151、折弯部,1152,并连片,116、拉杆,117、过渡片,2、外箱体,211、模组支撑框架,3、主控板,4、充电口,5、放电口,6、蜂鸣器,7、显示器,8、散热装置,9、侧盖板,10、风道,11、排风口,12、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111、设在模组箱体111内的电芯112、设在电芯112上的定位隔离板113、设在定位隔离板113上方并与模组箱体111盖合的上盖板114,电芯112顶部设有电芯极柱1121,电芯极柱1121均匀分布在电芯112上,定位隔离板113上设有与电芯极柱1121配合的第一通孔1131,电芯极柱1121上设有数量与电芯极柱1121相对应的过渡片117,电芯极柱1121穿过第一通孔1131与过渡片117固定连接。所述过渡片1111为过渡镍片。所述上盖板114由绝缘材料制成。定位隔离板113上的第一通孔1131将每个电芯极柱1121进行定位,过渡片117与电芯极柱1121通过焊接连接。过渡片117与上盖板114之间设有铝排115,铝排115上设有折弯部1151和并联片,折弯部1151与铝排115一体成型,并连片1152与铝排115固定连接。过渡片117与铝排115通过焊接连接,过渡片117与电芯极柱1121焊接连接,并联片1152将各电芯112并联到一起。电芯112通过铝排115保证X方向具备伸缩量,通过过渡片117保证Y方向具备伸缩量,通过模组箱体111、定位隔离板113保证电芯112相对固定,通过过渡片117保证电芯极柱1121与铝排115焊接稳定牢固。所述并联片1152为并联镍片。还包括拉杆116,模组箱体111上设有连接片1111,拉杆116穿过连接片1111固定在模组箱体111上。模组箱体111两侧均设有连接片1111,连接片1111上设有第二通孔11111,拉杆116通过模组箱体111一侧的连接片1111的第二通孔11111后,拉杆116与模组箱体111另一侧的连接片1111连接,拉杆116穿过第二通孔11111后设在上盖板114上方。
一种锂电池装置,包括外箱体2,外箱体2内设有5个锂电池模组1。外箱体2内设有5个模组支撑框架211,锂电池模组1通过模组支撑框架211固定设在外箱体2内。外箱体2内还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设在外箱体2内的主控板3、设在外箱体2上的充电口4和放电口5,充电口4、放电口5、锂电池模组1均与主控板3连接。锂电池模组1与锂电池模组1之间进行串联连接达到设计额定电压48V,锂电池模组1串联后用于给主控板3供电,主控板3上设有采集模块,通电后实时采集电压、电流、温度、充电座以及绝缘电阻信息,主控板3对采集模块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控制充电口4、放电口5电路的接通或断开。
主控板3还连接有蜂鸣器6和显示器7,蜂鸣器6和显示器7设在外箱体2外部。显示器7可以显示充放电信息、外箱体内温度信息,当外箱体内温度过高时,主控板3发出信号给蜂鸣器6,蜂鸣器6收到信号后报警。通过显示器7和蜂鸣器6的设置,可以提示用户外箱体2内部的温度及充放电情况。
外箱体2内还设有散热装置8,散热装置8与主控板3连接。主控板3通电后,启动散热装置8,降低外箱体2内部的温度。所述散热装置8为风扇。风扇设有两组,分布在沿外箱体2中心线左右对称的两边。
散热装置8一侧设有侧盖板9,侧盖板9设在外箱体2内,侧盖板9为空心结构,侧盖板9与外箱体2盖合形成用于散热的风道10。风扇转动,将外箱体2内的热量通过风道随风散到外箱体2外部。
外箱体2与侧盖板9盖合面设有2个排风口11,外箱体2上还设有进风口12。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3619.8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6(杭州)
授权编号:CN209544441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H01M 2/10
专利分类号:H01M2/10;H01M2/2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4号大街820号1幢-4幢
发明人:杨亮;左常勇;陈香迎
第一发明人:杨亮
当前权利人:杭州昱透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杨乐
代理机构:1142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