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孔,且卡孔内连接有卡块,并且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卡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连接于凹槽内,且凹槽设置于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连接有麻花杆,且麻花杆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收绳盘,所述麻花杆的外侧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下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与支撑体相连接,所述套环通过拨杆贯穿位移孔槽,且位移孔槽设置于支撑体的右侧面。该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能根据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的结构形状进行调节,从而能便于摆放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孔(9),且卡孔(9)内连接有卡块(8),并且支撑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连接,所述卡块(8)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连接于凹槽(6)内,且凹槽(6)设置于连接杆(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体(1)的内部连接有麻花杆(12),且麻花杆(12)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收绳盘(16),所述麻花杆(12)的外侧连接有套环(13),且套环(13)的下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4)与支撑体(1)相连接,所述套环(13)通过拨杆(10)贯穿位移孔槽(15),且位移孔槽(15)设置于支撑体(1)的右侧面,并且拨杆(10)之间通过套管(3)相连接,所述收绳盘(16)上缠绕有钢丝绳(17),且钢丝绳(17)贯穿折叠管(20)连接于连接盘(19)上,所述连接盘(19)连接于筒管(11)的内部,且筒管(11)设置于支撑体(1)的下部和中部,所述支撑体(1)下部和中部连接的筒管(11)分别嵌套于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的外侧,且筒管(11)的左右两侧与连接盘(19)的右左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18)。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孔(9),且卡孔(9)内连接有卡块(8),并且支撑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连接,所述卡块(8)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连接于凹槽(6)内,且凹槽(6)设置于连接杆(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体(1)的内部连接有麻花杆(12),且麻花杆(12)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收绳盘(16),所述麻花杆(12)的外侧连接有套环(13),且套环(13)的下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4)与支撑体(1)相连接,所述套环(13)通过拨杆(10)贯穿位移孔槽(15),且位移孔槽(15)设置于支撑体(1)的右侧面,并且拨杆(10)之间通过套管(3)相连接,所述收绳盘(16)上缠绕有钢丝绳(17),且钢丝绳(17)贯穿折叠管(20)连接于连接盘(19)上,所述连接盘(19)连接于筒管(11)的内部,且筒管(11)设置于支撑体(1)的下部和中部,所述支撑体(1)下部和中部连接的筒管(11)分别嵌套于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的外侧,且筒管(11)的左右两侧与连接盘(19)的右左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下端的结构形状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且支撑体(1)的上端为弧度角为120°的环形,并且支撑体(1)的个数有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两端均嵌套有拨杆(10),且拨杆(10)与套环(13)为一体化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的结构形状均为“T”形,且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圆柱形的一端伸入筒管(11) 的内部,并且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外端的结构形状分别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和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9)等间距的分布于支撑体(1)下端的上表面,且卡孔(9)采用卡合的方式与卡块(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13)的内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麻花杆(12)的外侧相连接,且麻花杆(12)的外侧采用键连接的方式与收绳盘(16)相连接,并且麻花杆(12)的轴线与收绳盘(16)的轴线共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支撑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会使用到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由于上述容器均为玻璃制品,为了避免其碎裂,需要将其放置在指定的支撑装置上进行摆放。
但是现有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只能一对一匹配的进行摆放,如摆放量筒的支撑装置就不能摆放分液漏斗,摆放三颈圆底烧瓶的支撑装置就不能摆放烧杯,这将使得现有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的形状较多,不便于实验人员摆放化学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形状较多,不便于实验人员摆放化学容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孔,且卡孔内连接有卡块,并且支撑体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卡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连接于凹槽内,且凹槽设置于连接杆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体的内部连接有麻花杆,且麻花杆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收绳盘,所述麻花杆的外侧连接有套环,且套环的下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与支撑体相连接,所述套环通过拨杆贯穿位移孔槽,且位移孔槽设置于支撑体的右侧面,并且拨杆之间通过套管相连接,所述收绳盘上缠绕有钢丝绳,且钢丝绳贯穿折叠管连接于连接盘上,所述连接盘连接于筒管的内部,且筒管设置于支撑体的下部和中部,所述支撑体下部和中部连接的筒管分别嵌套于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的外侧,且筒管的左右两侧与连接盘的右左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下端的结构形状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且支撑体的上端为弧度角为120°的环形,并且支撑体的个数有2个。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端均嵌套有拨杆,且拨杆与套环为一体化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的结构形状均为“T”形,且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圆柱形的一端伸入筒管的内部,并且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外端的结构形状分别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和弧形,。
优选的,所述卡孔等间距的分布于支撑体下端的上表面,且卡孔采用卡合的方式与卡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内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麻花杆的外侧相连接,且麻花杆的外侧采用键连接的方式与收绳盘相连接,并且麻花杆的轴线与收绳盘的轴线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能根据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的结构形状进行调节,从而能便于摆放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
1连接杆、凹槽、第一压缩弹簧、卡块和卡孔的设置,能便于通过卡块卡合在不同的卡孔内,调节支撑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该支撑装置能满足不同大小的化学容器使用;
2、拨杆、套环、套管、麻花杆、第三压缩弹簧、收绳盘、钢丝绳、连接盘、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的设置,使得实验人员通过按压套管或者拨杆便能带动麻花杆转动,进而依次通过钢丝绳和连接盘带动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移动,以便于将化学容易放置在该支撑装置内;
3、第三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连接盘和折叠管的设置,能在松开套管或者拨杆后,使得下部支撑板和中部固定板逐步的靠近化学容器,进而能便于通过下部支撑板支撑于化学容器的底部,且能通过中部固定板对化学容器的腰部进行夹紧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体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体;2、连接杆;3、套管;4、下部支撑板;5、中部固定板;6、凹槽;7、第一压缩弹簧;8、卡块;9、卡孔;10、拨杆;11、筒管; 12、麻花杆;13、套环;14、第三压缩弹簧;15、位移孔槽;16、收绳盘; 17、钢丝绳;18、第二压缩弹簧;19、连接盘;20、折叠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体1,支撑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孔9,且卡孔9内连接有卡块8,并且支撑体1之间通过连接杆2相连接,卡块8的下端通过第一压缩弹簧7连接于凹槽6内,且凹槽6设置于连接杆2的上表面,支撑体1的内部连接有麻花杆12,且麻花杆12的外侧嵌套连接有收绳盘 16,麻花杆12的外侧连接有套环13,且套环13的下端通过第三压缩弹簧14 与支撑体1相连接,套环13通过拨杆10贯穿位移孔槽15,且位移孔槽15设置于支撑体1的右侧面,并且拨杆10之间通过套管3相连接,收绳盘16上缠绕有钢丝绳17,且钢丝绳17贯穿折叠管20连接于连接盘19上,连接盘 19连接于筒管11的内部,且筒管11设置于支撑体1的下部和中部,支撑体 1下部和中部连接的筒管11分别嵌套于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的外侧,且筒管11的左右两侧与连接盘19的右左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18。
支撑体1下端的结构形状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且支撑体1的上端为弧度角为120°的环形,并且支撑体1的个数有2个,能便于保证该支撑装置的稳定,有利于其稳定的摆放化学容器。
套管3的两端均嵌套有拨杆10,且拨杆10与套环13为一体化结构设置,能便于拨杆10在套管3内伸缩,从而能适应支撑体1之间距离的调节。
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的结构形状均为“T”形,且下部支撑板4 和中部固定板5圆柱形的一端伸入筒管11的内部,并且下部支撑板4和中部固定板5外端的结构形状分别为弧度角为180°的环形和弧形,能便于下部支撑板4支撑三颈圆底烧瓶、烧杯、量筒和分液漏斗等容器,且能便于中部固定板5对上述化学容器进行固定。
卡孔9等间距的分布于支撑体1下端的上表面,且卡孔9采用卡合的方式与卡块8相连接,能便于通过卡块8卡合在不同的卡孔9内,调节支撑体1 之间的距离。
套环13的内侧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麻花杆12的外侧相连接,且麻花杆12的外侧采用键连接的方式与收绳盘16相连接,并且麻花杆12的轴线与收绳盘16的轴线共线,能使套环13在上下移动时,带动麻花杆12转动,进而能便于带动收绳盘16释放或收卷钢丝绳17。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便于对化学容器进行摆放的实验室用支撑装置拿取到使用位置,并根据化学容器的体积,调节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调节方式如下:
按压卡块8,使得卡块8进入凹槽6内,保持卡块8处于按压的状态,再使2个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待将2个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合适的大小后,松开手,使得卡块8在第一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上弹,从而与此时卡块8对应位置的卡孔9卡合,进而将2个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进行固定;
将支撑体1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合适的大小后,下压套管3或者拨杆10,使得拨杆10带动套环13向下移动,进而带动麻花杆12转动,麻花杆12转动时,将使收绳盘16收卷钢丝绳17,进而使得下部支撑板4之间以及中部固定板5之间的距离增大;
然后使需要摆放的化学容器进入该装置的内部,使得化学容器的底部处于下部支撑板4的上方{分液漏斗除外,分液漏斗的下端穿过下部支撑板4,且分液漏斗的上部分处于中部固定板5的上方与下部支撑板4的上方之间},并且化学容器的上部处于中部固定板5的上方,此时,松开套管3或者拨杆 10,套环13将在第三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上移,进而使得下部支撑板4之间以及中部固定板5之间的距离在第二压缩弹簧18的作用下逐步的减小,从而使得下部支撑板4支撑化学容器,中部固定板5夹紧化学容器的上部;
在上述第二压缩弹簧18回弹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压缩弹簧18在连接盘 19的两侧均有设置,所以能使得下部支撑板4之间以及中部固定板5之间缓慢的靠近,以免下部支撑板4之间以及中部固定板5之间靠近的速度过快,损坏化学容器,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1836.5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438645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01L 9/00
专利分类号:B01L9/00
范畴分类:23E;
申请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石家庄市方兴路88号
发明人:高雅男
第一发明人:高雅男
当前权利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赵俊娇
代理机构:13127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