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程晨[1](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李海铭[2](2020)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表现为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企业家精神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提高人民福祉和促进全社会繁荣的重要驱动力。当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逐渐由微观个体层面转向宏观区域层面,并且相关研究也逐渐从关注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量”转向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的“质”的关注。因此,研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测度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营商环境这一关键要素,分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把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集聚效应与企业家精神的空间特征相结合,探讨中国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七个章节,具体为:第一章,绪论。本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内容结构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系统梳理文献,厘清了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及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脉络及重要观点,并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本章基于已有文献研究确定了企业家精神的测度指标,并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度了2005年-2016年期间中国企业家精神和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水平。第四章,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以营商环境为切入点,提出关于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假设,选取市场化指数来衡量营商环境,由于相关数据从2008年更新至2014年,因此以2008-2014年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以及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第五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本章进一步基于空间视角考察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选取中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研究对象,为保持企业家精神、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选取2005年-2016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六章,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本章将我国30个区域(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选取2005年-2016年间相关数据,比较并探讨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对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管理启示和研究局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从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两个维度来衡量企业家精神,并分别选取专利申请授权数和私营企业雇佣比率作为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指标。从总体角度看,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从地区角度看,中国企业家精神发展较不均衡,呈现较为显着的地区差异特征,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逐年发展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体量较小,增幅不高,属于缓慢增长型,而东北地区企业家精神增幅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2)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维度(子系统)建立了包含25个基础指标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发现:2005-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效益指数、经济增长成果指数和经济增长环境指数呈现出相似的上升态势,且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到正向影响,其中经济增长环境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贡献度最大,而经济增长结构指数呈现下降态势,且与经济增长质量变动相反。这表明我国在民生福祉、福利成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善与提升成为驱动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和经济开放结构的失衡成为抑制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地区角度来看,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部地区相关指数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出现波动及下降态势,尤其是经济增长环境和经济增长结构两方面的乏力导致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滞缓;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及四大子系统指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变动较为平缓。(3)本研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分别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营商环境在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且营商环境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创新精神、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即随着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4)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差距较大。就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排名来看,上升位次较多的区域有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和重庆市,相比之下,海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和新疆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排名下降较多,且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不断扩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由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高的趋势,且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质量相近,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性。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类型可划分为“提升演化”、“同级演化”和“滞后演化”三大类,三者之比为6:13:11。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呈现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地理集中性。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2005-2016年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Moran’s I均大于0,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可分为横向演化、同位演化、纵向演化和多重演化,四者的数量比为6:15:2:7,经济增长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生同位演化的数量较多,发生纵向演化的数量最少,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局部空间自相关集聚性较为稳定。(5)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在受到本区域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的同时,还受到相邻区域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且企业家创业精神的影响程度高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6)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在不同水平上显着影响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0158和3.636,东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无空间溢出效应,但企业家创业精神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77和2.853,东北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123和3.057,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别为0.493和1.25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家创新精神和企业家创业精神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研究从指标体系构建、机理阐释和研究视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本研究从经济增长效益、经济增长结构、经济增长成果和经济增长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化了对经济增长“质”的考察。以营商环境作为切入点,检验了营商环境能够正向调节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从而揭示了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为分析企业家精神影响区域经济质量的机理提供了理论框架。此外,本研究突破了企业家精神的地理局限,通过引入空间相关性,探讨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溢出响应。进一步,分析比较中国四大区域(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空间溢出效应的区别,为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提供依据,并为党中央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实践参考。
秦涔[3](2020)在《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其成长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企业家关系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来临,社会进入自主创业的浪潮。由于旅游业灵活、多元、可进入性门槛相对较低、依附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使得旅游业成为创业者们首选的行业之一。旅游小微企业的形式为社会草根阶层创造了一个逐步成为企业家的“就业过渡途径”,也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旅游小企业中企业家占据了核心地位,企业的成长往往取决于企业家是否拥有成长意愿。基于此,本文聚焦旅游小企业,探讨旅游小企业家的成长意愿。企业家成长意愿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是企业家成功开展企业活动的重要条件,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维度,本研究认为企业家能力对企业家成长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家是否选择成长与他的能力直接相关。而在中国情境下,关系作为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本文构建了企业家能力、自我效能、企业家关系和企业家成长意愿的概念模型。此后,通过对旅游小企业的实地调研和问卷收集展开实证研究,最终收集问卷371份。研究使用SPSS以及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概念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旅游小企业家成长意愿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旅游小企业家能力越高其成长意愿越强烈;(2)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自我效能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旅游小企业家能力越高,其自我效能感越强;(3)自我效能中介了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其成长意愿的影响,旅游小企业家能力越高则其自我效能感越强,进而旅游小企业家的成长意愿越强烈;(4)企业家关系调节了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即在高企业家关系水平下,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自我效能的影响越显着。本研究强调了旅游小企业家成长意愿的重要作用,探讨了企业家成长意愿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旅游小企业家的自身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志永[4](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李兴光[5](2020)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创业活动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对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等都大有裨益。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创业率偏低,创业存活率也不高,依然有诸多因素制约了这一初创群体的发展潜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推动经济进步与社会就业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研究的最佳切入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创业研究的焦点。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迫在眉睫。我国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专家学者在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与内涵需要更精确的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企业家精神在创业意向的形成中的作用机理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等等。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企业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来自全国228所高校的3341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潜变量路径分析、多重中介效应检验、交互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机制与路径,并对相关结论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考察了中国情境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中国情境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及差异。本研究发现,男生的创业意向明显高于女生;大学生创业意向在学校层次方面不存在显着差异;从样本均值上看,“双一流”院校学生创业意向略低于其他院校;在专业类别方面,理工类大学生仍然是这个群体中创业意向最高的一部分;年级方面,本科生中高年级大学生创业意向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创业意向,但是研究生的创业意向明显低于普通本科生;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高于无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来自自雇佣家庭的学生受父母职业背景的影响其创业意向明显较高。第二,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显着地正向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显着促进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提升。进一步,本研究发现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家庭自雇佣背景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性别在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未表现出显着的调节作用。第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与自我效能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的多重中介效应关系模型,并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了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正相关;创业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多重并联中介路径较之前单一路径(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有显着的提高。第四,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对创业意向作用机制的交互模型,对两者的交互效应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探讨了交互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当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较弱时,较强的企业家精神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同时,当企业家精神较弱时,较优的创新创业教育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家精神的不足。因此,研究也证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企业家精神在对创业意向影响中相互促进的作用。本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要素以及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过程机制。同时,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方法借鉴。较已有研究,本研究可能的贡献包括:首先,构建了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摆脱了在创业研究中单一模型的局限,推动了创业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其次,深度挖掘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各种可能影响机制,包括直接影响路径效应和调节影响机制路径效应;第三,探明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中介机制,并构建了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理论体系;第四,引入企业家精神的构念,借助企业家理论来打开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的“黑箱”,为创业意向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视角,完善了创业理论框架,拓展了创业意向领域研究的范畴,为未来创业意向领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段迎晓[6](2020)在《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 ——以万润科技控制权丧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必然需要企业家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来应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的精髓,对企业的成长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影响着企业的战略以及风险管理,企业做出的有利战略决策能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反之则会导致控制权的丧失甚至企业灭亡。本文以万润科技为例,运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万润科技作为典型的LED生产企业,随着LED行业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放缓,2014年底公司转型,进入互联网广告行业。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家精神不同,其财务战略风险管理也不同。本文分析了万润科技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研究企业家精神在不同阶段对企业财务战略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最终发现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等可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但过度的冒险精神可能会致使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企业家被迫丧失控制权,将公司拱手让人。本文通过企业家精神这一视角,研究了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影响。一方面,能够补充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的企业家精神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能让LED等相关行业在财务战略风险管理中重视企业家精神发挥的作用及影响,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赵静[7](2020)在《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家作为重要的市场微观主体,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开始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李克强总理早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就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希望通过双创行为来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公平正义。现实经济运行中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也的确印证了这样一种观点: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一批充满活力的企业及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群体。通过研究国内外企业家群体的时空分布,可以发现,从分布时间来看,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是离散而非连续的;从分布空间来看,某一特定时期企业家群体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匀性。企业家群体的分布缘何呈现出这种时间上的非连续性和空间上的非均匀性?企业家群体形成的背后存在怎样的深层次原因?是否可以归纳和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影响因素,以便对当代企业家群体的培育壮大提供有益参考?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分析内容共八章。第一章交代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全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梳理分析了企业家理论的相关文献。第三章、第四章基于国内外大量的文献研究和案例梳理,分析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间非连续性和空间非均匀性特征及原因。并选取了不同时空背景下企业家群体崛起演进的典型阶段进行详细阐述,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引入企业家行为理论,构建了个体企业家行为选择模型,分析了个体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微观层面企业家形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个体企业家到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机理。第六章构建了企业家群体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从空间异质性视角出发,分别基于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构建了空间面板模型,深入考察了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合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家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历史上企业家群体崛起演进典型时期的分析,本文发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革命、市场变化、地理发现、政府政策和战争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对这种时间分布的非连续性特征进行诠释。同时,通过对特定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家群体崛起典型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不同区域企业家创业精神、地方政府政策、地区金融资源、区域地理位置和交通完善状况等因素可以对企业家群体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作出解释。此外,通过案例分析还得出了几个具有启发性的观点:企业家群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制度环境和企业家创业活动之间的良性耦合非常重要;较高的社会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家群体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本文认为,个体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可以分为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和企业家实现市场机会两个阶段,并进一步细化为企业家识别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掌握市场机会和应对不确定性四个重要环节。这一创业决策过程中企业家创业活动将受到企业家个人创业能力、外部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变化、信息供给状况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更多是基于创新——模仿的的“扩散模型”,领头企业家通过成功的创新活动产生了示范带动效应,随之引起了潜在企业家的跟随模仿,进而在区域内产生了扩散效应。第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群体形成与企业家创业能力、外部市场环境、信息供给状况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等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部市场环境和信息供给状况对我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的作用效果较弱。这一结论暗示了未来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企业家的创业活动状况。第四,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溢出效应十分显着,企业家活动活跃的地区对邻近地区的企业家形成具有明显的溢出和带动效应。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企业家群体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均具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而言技术创新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力度较弱。第五,结合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家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提出了消除区域之间市场壁垒、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提升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完善企业家创业扶持政策、加大欠发达地区互联网资源的投入、重视企业家接班人培养等几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国家或地区层面企业家群体的培养提供一些借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与立足点的创新。本文将企业家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首次提出了企业家群体时间分布的非连续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二是创新性地构建了个体企业家的行为选择模型,探讨了个体企业家及群体企业家的形成机理。本文引入不确定性,以个体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为切入点,构建了企业家行为选择模型,考察了微观层面企业家创业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拓展性分析了从个体企业家到群体企业家的传导机制。三是基于空间溢出视角分析了我国省域企业家群体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细化并分别构建了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并探讨了这两类空间权重矩阵下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效应大小。四是首次将以互联网发展为代表的信息供给指标引入实证分析中,探讨了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家群体形成是否会产生某些影响。
徐静[8](2019)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层面探讨了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形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等视角的企业成长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个体文化资本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作用机理是什么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改革开放41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创造经济奇迹的“1.0版”、“2.0版”、“3.0版”的三次飞跃,极大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突出地位。这当中,中国企业家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不断成长壮大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中也出现了大量违背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行为甚至犯罪。尽管产生这些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如制度的缺失、监管的疏漏、决策的失败、资金链的断裂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企业家行为失当甚至犯罪的诸多诱因中,占比最多的是道德失范、诚信和责任的缺失。法国着名学者布迪厄认为个体价值观、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知识技能等均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文化资本,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内生力量。中国企业家缺失的道德、信仰、诚信和责任正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缺失的显现。文化价值观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持续积累。作为企业的核心,企业家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因此从文化资本的视角探讨企业家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对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企业家队伍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企业家和企业成长理论,通过对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刻挖掘了企业家文化资本概念的内蕴,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功能作用,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异同性,同时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中介作用的视角阐释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有待于检验的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阐明学术观点,解释本研究的目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容,说明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路径及本研究的创新。第二章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在简要概述文化资本理论核心观点的基础上,梳理出文化资本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强调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以文化价值观为视角从宏观上剖析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表现,探究了作为经济增长理论重要解释变量的文化资本的度量,并基于价值观、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企业家个体特质等层面,从微观上分析了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结合企业成长的诸多理论,明确了新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家、企业家创新行为等相关概念,归纳出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并对现有研究做出评述。第三章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界定和明确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内涵,剖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主要特征、功能作用和结构维度。在探究企业家文化资本内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解构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通过构成要素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了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以厘清彼此的理论边界;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章研究假设和变量选择。本章基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探讨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通过企业家文化资本的结构维度,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以及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中的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本研究在借鉴现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量的选择,以此构建出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概念模型。第五章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假设进行了检验和相关性的分析,从而得出主要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分析存在的局限,进而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管理的启示。本研究的创新首先是从文化资本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企业家资本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概念,阐明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涵及功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企业家理论的研究范畴;其次揭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构建了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将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和企业成长纳入同一研究的框架之中,探究了企业家创新行为在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丰富了企业家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季祥[9](2019)在《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对商人的文化及舆论压制极大地限制了商业水平的进步,也深刻制约了企业的诞生与发展。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允许、鼓励其自由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证明:企业家们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西方国家对企业家研究起步较早,而国内学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关注企业家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的研究往往注重于某一方面,国内并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构架,对企业家素质评价也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都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区别,照搬西方国家企业家的研究理论来研究中国企业家素质特点,并不能客观反映中国企业家的特点,因而构建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是研究中国企业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研究基于企业家理论,借鉴素质词典的相关知识,结合不同学者关于研究企业家素质能力问题时所选取的不同关注点,筛选中国企业家应该拥有的各项素质能力,针对这些素质特点对中国企业家素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获取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因子降维;通过回归分析构建中国企业家素质能力的回归模型,通过模型探究企业家素质特点,基于构建的企业家素质模型指标体系,对亚企业家群体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亚企业家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再次访谈,了解亚企业家群体成长中存在的困难,并对其成长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通过本研究发现中国亚企业家成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培养企业家后备力量提供参考意见。
王洋[10](2019)在《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着名的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从事创新性的破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持有相似的观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企业家精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动能,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在量化中以专利作为企业家精神的表征。鉴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厘清企业家精神的演化特征、探究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从理论上看,对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成熟,既有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受市场环境、企业家人格特质与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但缺乏从政府、企业和学研等角度系统性的研究;从实践上看,部分地区政府及企业实施了促进企业家精神提升的相关措施,但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间的协作互助有待进一步深化。根据理论缺口与现实存在问题,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三螺旋理论以及对文献的梳理,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剖析政府、企业及学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并探索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化。同时,已有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学术成果,多数将区域视为独立的个体进行研究,忽视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本研究在分析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空间杜宾模型,并结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企业和学研是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因素;从间接效应来看,本省政府对邻近省域的企业家精神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省的企业对邻近省域的企业家精神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2)基于地区范围来看,政府是促进中国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企业是促进中国中部地区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影响因素,但间接效应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本省企业会削弱邻近省份的企业家精神;西部地区企业家精神受政府、企业和学研的共同影响,但本省企业的创新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省企业家精神的提升;政府、企业和学研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均有显着影响,但本省的学研对邻近省份的企业家精神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本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深入探讨政府、企业与学研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程度,这是将生物学领域的三螺旋理论运用于管理学领域的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三螺旋理论的应用范围。(2)本研究探讨了企业家精神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四大地区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结合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政府、企业与学研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弥补了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的不足。(3)借鉴现有关于政府、企业和学研作为影响因素的度量方法与指标,本研究完善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指标。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为提升企业家精神提出了管理启示:(1)本研究证实了中国企业家精神存在空间相关性,据此提出各省域在制定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相关政策时,尽量全面分析邻近省域政府、学研和企业的情况,强化区域合作,彼此借势,打破各省域“自扫门前雪”的情况。(2)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形成了提升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生态系统构想,主张政府、企业和学研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影响主体的角色,谋求共同促进企业家精神提升的发展局面。
二、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
2.2 国外研究 |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
2.2.2 经济演化思想 |
2.2.3 争议与评价 |
2.3 国内研究 |
2.3.1 介绍性研究 |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
2.4 小结 |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
3.2 生物学说 |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
3.3 历史主义 |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
3.4 人道主义者 |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
3.4.2 实地考察 |
3.5 小结 |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
4.2.2 扩展机器力量 |
4.3 人的正常动机 |
4.3.1 何谓“正常” |
4.3.2 人的正常动机 |
4.4 小结 |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
5.1 人的发展 |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
5.2.1 企业家才能 |
5.2.2 经济骑士精神 |
5.3 组织与有机体 |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
5.4 小结 |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
6.2.3 政策主张 |
6.3 小结 |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2)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企业家精神研究综述 |
2.1.1 企业家精神内涵 |
2.1.2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
2.2 经济增长质量综述 |
2.2.1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
2.2.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
2.3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2.5 理论基础 |
2.5.1 企业家理论 |
2.5.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5.3 经济增长理论 |
2.5.4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分析 |
3.1 企业家精神的测度与评价 |
3.1.1 企业家精神测度指标选取 |
3.1.2 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评价 |
3.2 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评价 |
3.2.1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
4.1.2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 |
4.1.3 企业家精神、营商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 |
4.2 研究设计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4.2.3 计量模型设定 |
4.3 实证分析 |
4.3.1 模型检验与分析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效应分析 |
5.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演化分析 |
5.1.1 研究样本选择 |
5.1.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
5.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演化特征分析 |
5.1.4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设计 |
5.2.1 问题提出 |
5.2.2 研究假设 |
5.2.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4 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3.1 实证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企业家精神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6.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1 指标选取 |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 研究区域划定说明 |
6.3 统计分析 |
6.3.1 基于东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
6.3.2 基于东北地区的统计分析 |
6.3.3 基于中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
6.3.4 基于西部地区的统计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管理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其成长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企业家关系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回顾 |
2.1 旅游小企业 |
2.1.1 旅游小企业的界定 |
2.1.2 旅游小企业研究现状 |
2.1.3 旅游小企业家 |
2.1.4 研究评述 |
2.2 企业家成长意愿 |
2.2.1 企业家成长意愿内涵 |
2.2.2 企业家成长意愿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2.3 企业家能力 |
2.3.1 企业家能力的内涵 |
2.3.2 企业家能力研究现状 |
2.3.3 企业家能力的维度和测量 |
2.3.4 研究评述 |
2.4 自我效能 |
2.4.1 自我效能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4.2 自我效能的测量 |
2.4.3 自我效能研究现状 |
2.4.4 研究评述 |
2.5 企业家关系 |
2.5.1 企业家关系的内涵和测量 |
2.5.2 企业家关系研究现状 |
2.5.3 研究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社会认知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家成长意愿的关系 |
3.2.2 企业家能力与自我效能的关系 |
3.2.3 自我效能与企业家成长意愿的关系 |
3.2.4 企业家关系的调节作用 |
4 研究设计 |
4.1 相关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
4.1.1 企业家能力 |
4.1.2 自我效能 |
4.1.3 企业家成长意愿 |
4.1.4 企业家关系 |
4.2 问卷设计 |
4.3 具体被调研对象的选取 |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样本分析 |
5.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1.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2 信效度检验 |
5.2.1 信度检验 |
5.2.2 效度检验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企业家能力、自我效能和企业家成长意愿的关系分析 |
5.4.2 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检验 |
5.4.3 企业家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讨论 |
6.2 研究启示 |
6.2.1 理论启示 |
6.2.2 实践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5)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计划行为理论 |
2.1.2 社会认知理论 |
2.1.3 自我效能理论 |
2.1.4 企业家理论 |
2.1.5 基本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创业意向的文献综述 |
2.2.1 创业的内涵 |
2.2.2 创业意向 |
2.2.3 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 |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综述 |
2.3.1 创业教育 |
2.3.2 创新创业教育 |
2.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
2.4.1 自我效能感 |
2.4.2 创业自我效能感 |
2.4.3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维度 |
2.5 企业家精神的文献综述 |
2.5.1 企业家精神 |
2.5.2 企业家精神的维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模型构建 |
3.2 主效应研究假设 |
3.2.1 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直接影响 |
3.2.2 性别的调节作用 |
3.2.3 创业经历的调节作用 |
3.2.4 家庭自雇佣情况的调节作用 |
3.3 中介效应研究假设 |
3.3.1 创业态度的中介作用 |
3.3.2 主观规范的中介作用 |
3.3.3 感知行为控制的中介作用 |
3.3.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3.4 交互效应研究假设 |
3.4.1 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意向 |
3.4.2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互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变量的设计与测量 |
4.1.1 创业意向 |
4.1.2 创新创业教育 |
4.1.3 创业态度 |
4.1.4 主观规范 |
4.1.5 感知行为控制 |
4.1.6 创业自我效能感 |
4.1.7 企业家精神 |
4.1.8 控制变量的选取 |
4.2 预调研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信度分析 |
4.2.3 因子分析 |
4.2.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5 效度分析 |
4.3 正式调研分析 |
4.3.1 调研对象与范围 |
4.3.2 信度分析 |
4.3.3 因子分析 |
4.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5 效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相关性分析 |
5.2 方差分析 |
5.2.1 性别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2 学校层次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3 专业类别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4 年级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5 创业经历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2.6 家庭自雇佣情况与创业意向的方差分析 |
5.3 主效应假设检验 |
5.3.1 虚拟变量处理 |
5.3.2 主效应模型的设定 |
5.3.3 回归分析 |
5.3.4 进一步的分析 |
5.4 中介效应假设检验 |
5.4.1 中介效应模型的设定 |
5.4.2 中介路径分析 |
5.4.3 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 |
5.4.4 多重中介路径机制分析 |
5.5 交互效应假设检验 |
5.5.1 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分析 |
5.5.2 交互效应模型设定 |
5.5.3 回归分析 |
5.5.4 进一步的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与创新 |
6.3 管理启示 |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4.1 研究的不足 |
6.4.2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 ——以万润科技控制权丧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企业家精神相关综述 |
1.2.2 战略风险管理相关综述 |
1.2.3 企业家精神与战略关系相关综述 |
1.2.4 控制权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 |
1.4.1 丰富企业家精神研究 |
1.4.2 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参考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2.1.1 企业家精神的界定 |
2.1.2 财务战略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家理论 |
2.2.2 高阶理论 |
2.2.3 竞争战略理论 |
2.2.4 烙印效应理论 |
3 万润科技案例介绍 |
3.1 行业简介 |
3.2 万润科技公司概况 |
3.2.1 公司简介 |
3.2.2 公司重大并购 |
3.3 万润科技创始人分析 |
3.3.1 李志江的经历 |
3.3.2 李志江的行为 |
3.4 企业家精神指标选取 |
4 企业家精神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影响 |
4.1 万润科技财务战略风险管理阶段划分 |
4.2 企业新建的稳步创新阶段 |
4.2.1 创新精神分析 |
4.2.2 创新精神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影响 |
4.3 稳步发展的战略管理阶段 |
4.3.1 管理与竞争能力分析 |
4.3.2 管理与竞争能力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影响 |
4.4 盲目并购的过度冒险阶段 |
4.4.1 冒险精神分析 |
4.4.2 过度冒险对财务战略风险管理的影响 |
4.5 控制权丧失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企业家精神层面 |
5.2.2 企业的财务层面 |
6 不足与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结构安排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关于企业家理论的文献综述 |
2.1 企业家的内涵、素质、职能 |
2.2 企业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3 企业家产生的影响因素 |
2.3.1 与企业家自身特质相关的影响因素 |
2.3.2 与企业家外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企业家群体的时间分布特征研究 |
3.1 国外历史上的企业家群体 |
3.1.1 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群体 |
3.1.2 “一战”前的企业家群体 |
3.1.3 “二战”后的企业家群体 |
3.2 中国历史上的企业家群体 |
3.2.1 明清时期的企业家群体 |
3.2.2 辛亥革命后的企业家群体 |
3.2.3 改革开放后的企业家群体 |
3.3 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间非连续性及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群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4.1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时期的德国、日本与中国 |
4.2 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州、台州与芜湖 |
4.3 企业家群体空间分布的非均匀性及原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行为选择模型的企业家个体及群体形成机理 |
5.1 企业家行为理论 |
5.1.1 企业家行为选择相关文献 |
5.1.2 不确定性与企业家行为 |
5.1.3 互联网、信息供给与企业家行为 |
5.2 个体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模型 |
5.2.1 企业家捕捉市场机会过程 |
5.2.2 企业家实现市场机会过程 |
5.2.3 验证企业家创业行为选择模型的案例分析 |
5.3 企业家群体形成的路径分析:创新——模仿过程 |
5.3.1 领头企业家的创新及示范效应 |
5.3.2 潜在企业家的模仿及扩散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原因的实证检验 |
6.1 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
6.1.1 理论分析 |
6.1.2 模型构建 |
6.2 指标选取和变量描述 |
6.2.1 指标选取 |
6.2.2 变量描述 |
6.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
6.3.3 协整检验 |
6.3.4 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 |
6.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第7章 中国企业家群体形成原因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区域市场环境的视角 |
7.1 空间计量方法简述 |
7.1.1 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 |
7.1.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7.1.3 空间相关性的测度 |
7.1.4 空间计量模型的种类 |
7.2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 |
7.2.1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总体特征 |
7.2.2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格局 |
7.2.3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相关性 |
7.3 我国企业家群体分布的空间效应计量 |
7.3.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
7.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7.3.3 计量结果分析 |
7.4 结论和政策意义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新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1.2 企业家概念界定 |
2.1.3 企业家创新行为 |
2.2 企业家与企业成长理论 |
2.2.1 企业家理论概述 |
2.2.2 企业成长理论概述 |
2.2.3 企业成长的企业家论 |
2.3 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 |
2.3.1 文化资本理论研究概述 |
2.3.2 文化资本理论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分析 |
2.3.3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宏观层面的影响:文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2.3.4 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微观层面的影响:企业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 个体文化资本与企业成长 |
2.4.1 个体价值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2 个体认知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4.3 个体心理特质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2.5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内蕴 |
3.1.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基本定义 |
3.1.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类型 |
3.1.3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主要特征 |
3.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结构维度与功能作用 |
3.2.1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影响因素 |
3.2.2 企业家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 |
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
3.3.1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主要区别 |
3.3.3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在联系 |
3.4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精神的区别与联系 |
3.4.1 主要区别 |
3.4.2 内在联系 |
3.5 企业家文化资本影响企业成长的作用路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假设 |
4.1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1 价值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2 认知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1.3 情感态度性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 企业家创新行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1 企业家创新行为需求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2 企业家创新行为动机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3 企业家创新行为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
4.3 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影响 |
4.4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 |
4.5 概念模型与变量选择 |
4.5.1 概念模型 |
4.5.2 变量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调查的对象 |
5.1.2 问卷设计过程 |
5.1.3 问卷设计内容 |
5.2 问卷发放及调查 |
5.2.1 问卷发放 |
5.2.2 预调查和正式调查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1 测量对象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信度分析 |
5.5 效度分析 |
5.6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7 假设检验与结果 |
5.7.1 企业家文化资本、企业家创新行为与企业成长的关系检验 |
5.7.2 企业家文化资本与企业家创新行为的关系检验 |
5.7.3 企业家创新行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7.4 主要研究结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企业家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企业家素质模型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家理论 |
2.2 亚企业家理论 |
2.3 素质模型理论 |
2.3.1 冰山模型理论 |
2.3.2 洋葱模型理论 |
2.4 素质评价理论 |
第3章 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的构建 |
3.1 当前中国宏观环境的独特性 |
3.2 构建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的必要性 |
3.3 中国企业家素质特点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1 企业家素质指标的获取与筛选 |
3.3.2 问卷的设计 |
3.4 问卷发放与收集 |
3.4.1 问卷发放对象 |
3.4.2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3.5 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与模型构建 |
3.5.1 信度、效度分析 |
3.5.2 中国企业家素质的因子分析 |
3.5.3 中国企业家素质回归分析与模型构建 |
第4章 基于素质模型的亚企业家成长研究 |
4.1 亚企业家素质情况调查 |
4.1.1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
4.1.2 问卷数据的基本情况 |
4.2 基于素质模型的企业家与亚企业家的对比分析 |
4.2.1 企业家素质模型指标体系一二级指标关系分析 |
4.2.2 亚企业家与企业家各项一级指标得分差异分析 |
4.3 亚企业家成长存在的问题 |
4.3.1 亚企业家各项素质参差不齐 |
4.3.2 亚企业家能力素质明显差于企业家群体 |
4.3.3 亚企业家知识素质提升的困难所在 |
4.3.4 亚企业家政治素质严重不足 |
4.3.5 亚企业家社会责任感不足 |
4.3.6 亚企业家与企业家群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原因 |
第5章 促进亚企业家成长的建议 |
5.1 企业应构建和完善学习机制 |
5.1.1 为亚企业家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
5.1.2 打造有助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 |
5.2 完善亚企业家的晋升机制 |
5.2.1 完善亚企业家晋升时的考核工作 |
5.2.2 进一步加强晋升机制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化 |
5.2.3 减少高层干预 |
5.3 亚企业家群体应提升自我学习的自觉性 |
5.3.1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
5.3.2 提高学习自觉性 |
5.3.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
5.4 注重案例学习和情景模拟 |
5.4.1 注重案例学习 |
5.4.2 加强情景模拟训练 |
5.4.3 提高危机意识 |
5.5 关注身体健康 |
5.6 自觉注重政治素养的提升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企业家调查问卷 |
附录C 亚企业家调查问卷 |
附录D 访谈提纲 |
(10)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2.1.2 企业家理论 |
2.1.3 三螺旋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及度量 |
2.2.2 企业家精神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指标构建与研究假设 |
3.1 政府与企业家精神 |
3.1.1 中国政府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1.2 政府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2 企业与企业家精神 |
3.2.1 中国企业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2.2 企业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3 学研与企业家精神 |
3.3.1 中国学研对企业家精神影响的背景分析 |
3.3.2 学研影响企业家精神的指标构建 |
3.4 研究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企业家精神时间演化分析 |
4.2.1 企业家精神的时间趋势分析 |
4.2.2 企业家精神的排名分析 |
4.2.3 企业家精神的省域差距分析 |
4.3 企业家精神空间演化分析 |
4.4 企业家精神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1 企业家精神的全局空间相关性分析 |
4.4.2 企业家精神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研究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3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化分析 |
6.1 东部地区 |
6.1.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2 中部地区 |
6.2.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2.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3 西部地区 |
6.3.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3.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东北地区 |
6.4.1 企业家精神演化分析 |
6.4.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分析 |
6.5 四大地区的比较分析 |
6.5.1 企业家精神的比较分析 |
6.5.2 政府、企业与学研的比较分析 |
6.5.3 企业家精神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实践启示 |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成长——“企业家理论与企业成长国际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D]. 李海铭. 辽宁大学, 2020(07)
- [3]旅游小企业家能力对其成长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企业家关系的调节作用[D]. 秦涔. 暨南大学, 2020(04)
- [4]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5]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D]. 李兴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6]企业家精神与财务战略风险管理 ——以万润科技控制权丧失为例[D]. 段迎晓.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20(07)
- [7]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原因研究[D]. 赵静.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2)
- [8]企业家文化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机理研究[D]. 徐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9]中国企业家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季祥.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10]中国企业家精神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洋. 辽宁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