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逾渗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纳米管,界面分布,导电复合材料,导电逾渗阈值
逾渗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闻,朱雨田,姜伟[1](2017)在《热力学方法控制CNT在PS/PMMA双连续共混体系中界面分布设计超低导电逾渗阈值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力学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精确地调控到具有双连续结构的聚苯乙烯(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体系的相界面进而制得了具有超低导电逾渗阈值的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这种MWCNTs界面分布的实现是由于MWCNTs表面与PS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MWCNTs表面的羧基基团与PMMA之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相互平衡。研究发现,当MWCNTs表面羧基基团的含量为0.73 wt%时,π-π相互作用能够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此时MWCNTs被精确地调控到PS/PMMA的相界面。由于MWCNTs在双连续相的界面形成导电网络,PS/MWCNTs/PMMA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由1.81 wt%(MWCNTs/PS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或1.46 wt%(MWCNTs/PMMA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降低至0.017 wt%,这是目前一个非常低的导电逾渗阈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期刊2017-10-10)
涂照康[2](2017)在《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具有超低逾渗阈值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导热/导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式主要以熔融共混、溶液共混和乳液共混为主,其目的在于将功能体填料引入基体中并均匀分散,从而达到功能化效果。在熔融共混中,高比表面积的填料容易在基体中团聚,使得形成渝渗网络时的含量阈值提高,往往造成复合材料的熔体黏度过高,不利于加工成型。与溶液共混相比,乳液共混不仅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填料只能粘附于乳胶粒的表面而不能进入乳胶粒中,使得聚合物基体的体积排除作用显着,更有利于逾渗网络的形成。而如果乳胶粒子表面和纳米颗粒表面带有不同种类的电荷,其静电相互作用将极大降低溶液中游离纳米粒子的数量,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渝渗阈值,提高电学性能。纳米粒子在乳胶粒的剩余空间中构建出逾渗网络后,再次加入的无机纳米粒子插入到逾渗网络中形成杂化网络,赋予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本文首先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为乳化剂制备出表面带有正电荷的聚苯乙烯(PS)乳液。在该乳液中添加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由于静电吸附的作用氧化石墨烯片层会自发地吸附到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以达到原位破乳的效果。在随后的原位还原和热压成型过程中,聚苯乙烯微球的存在有效的阻碍了石墨烯片层(GN)的团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投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都证实石墨烯片层在聚苯乙烯基体中构建出了叁维连续的逾渗网络结构。所制备的PS/GN复合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电学性能,其渗透阈值可达0.054vol.%。当GN添加量达1.53vol.%时,电导率可达46.32S/m,热导率可达0.47 W/(m·K)。在聚合物基体中石墨烯网络的形成能同时有效提高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和热导率。然而,实践中人们往往希望制备只导热不导电的复合材料,如电子封装材料和LED灯的灯座材料等。为实现这个目的,本文提出了构建氮化硼(BN)和碳纳米管(CNT)杂化渝渗网络的方法:即利用CNT在BN片层间建立连接,同时BN片的存在可以有效切断CNT的导电网络,达到导热绝缘的目的。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制备出表面带有负电荷的PS微球,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DDA)包覆在CNT外部使其表面带有正电荷,聚多巴胺(PDA)包覆在超声剥离后的BN表面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正电荷的PDDA/CNT在静电相互作用下吸附到PS微球表面,形成正电荷的PS/CNT复合粒子,PS的存在有效阻碍了CNT的团聚,CNT在PS的间隙中形成互穿的导电网络。带负电的PDA/BN与带正电的PS/CNT再次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复合后,构建出“夹心”状的复合粒子,BN在PS/CNT的基体中取向排列。热压成型后所制备的PS/CNT/BN复合材料中,BN片层的取向结构切断了CNT在PS基体中形成的完整导电逾渗网络,CNT与BN在PS基体中形成多个局部的杂化网络结构,CNT的网络在BN片层间能有效的传递热量。所制备的PS/CNT/BN复合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热学性能,当CNT含量达6.5wt%、BN含量达20wt%时,热导率可达2.301 W/(m·K),电导率低于10~(-6)S/m。(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7-04-11)
周翠英,李拔通,张鑫海,刘镇[3](2015)在《基于重整化群方法的红层软岩损伤破坏逾渗阈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逾渗现象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当物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变量变化至某一阈值时,其状态发生突变,此时关键变量的临界值称为逾渗阈值。岩石在水的作用下的损伤破坏过程中存在着逾渗现象,可通过重整化群的方法来研究。本文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红层软岩,探讨了其在损伤过程中的逾渗现象与破坏的本质关联。通过对典型红层软岩的微观结构分析,概化出红层软岩的骨架构件和胶结物构件,建立红层软岩的重整化群模型的基本单元,将基本单元进行组合,建立出红层软岩的重整化群模型。根据重整化变换规则,推导计算出其逾渗阈值。研究表明:当红层软岩在荷载条件下的破坏临近逾渗阈值时,其内部结构发生大量破坏,软岩内部从无序损伤突变为有序损伤,继之损伤破坏加剧,由稳定破坏向非稳定破坏突变,最终导致其失稳破坏。研究对揭示红层软岩损伤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黄金瑞,朱雨田,姜伟[4](2013)在《通过控制碳纳米管分布在不相容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双连续相界面处制备具有超低导电逾渗阈值的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人们对降低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发生突变时相应的导电填料的浓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一种有效方法是将导电填料分散在具有双连续结构的两种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中的一相或者两相界面处。当填料选择性分散在一相中时,共混体系中形成导电网络所需填料的量显着地减少即材料的导电逾渗阈值显着地降低。然而,如果将填料选择性分散在具有双连续结构共混体系的两相界面处,材料的(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期刊2013-10-12)
冯军强,代大庆,郑廷秀,陈建军,李荣先[5](2009)在《逾渗复合体系的结晶度对逾渗阈值和介电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制备不同结晶度的聚乙烯(PE)基体,研究基体结晶度对逾渗复合体系的逾渗阈值和介电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逾渗阈值与基体的结晶度呈反比关系,而介电常数的增加与基体结晶度呈正比。提出用二维图表反映这种关系。此外,还发现绝缘体-导体的转变在以低结晶度为基体的复合材料中更易出现,这可能对制备具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的逾渗复合材料有利。(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09年02期)
黄美荣,李新贵,杨海军[6](2008)在《极低逾渗阈值的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膜》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将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的纳米聚苯胺分别与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溶液共混复合,浇铸成纳米聚苯胺复合膜,研究了聚苯胺的加入量对复合膜的电导率的影响.所得复合膜的电导率符合逾渗规律,且导电膜的逾渗阈值极低,为0.04%左右,其中PVA纳米复合膜出现了双逾渗行为.加入极少量的聚苯胺即可使膜的导电率发生突跃,使其从绝缘体转变成半导体或导体.逾渗阈值下的复合膜不仅力学性能良好,而且透明性接近于纯基体膜,当膜中的聚苯胺质量分数为0.1%时,PVA复合膜对300~700 nm波长的可见光的透过率为70%~84%.(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梁基照,杨铨铨[7](2007)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逾渗阈值的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逾渗阈值是表征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异常复杂,逾渗阈值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文中从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角度出发,分析了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逾渗行为及机理,并基于Flory的凝胶化理论和Bueche的无限网链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逾渗阈值φc的方法,最后将理论预测值与其它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此方法计算得到的逾渗阈值更加接近高密度聚乙烯/碳黑导电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8期)
张东辉,芮孝芳,施明恒[8](2006)在《逾渗模型阈值附近的非线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逾渗阈值附近非线性的特性有着极大的探索空间,文中对不同孔隙通道联结率下的逾渗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渗流阈值附近,一些新的现象在模拟中被发现:(1)其压力分布类似自然流域地形分布,而全部联通时压力分布类似平缓的斜坡;(2)流体微团的扩散特性受结构影响很大,逾渗阈值附近流体微团的穿越时间分布有一个非常长的拖尾。结构上的自相似性使扩散过程也表现出标度特性(自相似性),在看似随机的扩散过程中,蕴含了一定的“秩序”;(3)扩散密度函数具有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相似特征,非常类似大自然中1/f噪声和多重分形时间序列。(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7期)
唐瑞华,陈锦荣,赵力,黄德财[9](2003)在《分形维数、临界阈值、逾渗阈值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改进的RSNG模型(Random Successive Nucleation Growth Model),总结了叁种计算聚集体分形维数的方法;运用逼近法确定分形向均匀结构的临界阈值;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在叁种近邻条件下的逾渗阈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分形维数叁种方法的结果相同;而计算逾渗阈值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胡松青,杨渭[10](2003)在《M-I型纳米颗粒膜逾渗阈值的测量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控溅射法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79Fe2 1含量的 (Ni79Fe2 1) x(Al2 O3 ) 1-xM I型纳米颗粒膜。测量并分析了电阻率与体积分数的关系 ,得出该颗粒膜的体积分数逾渗阈值大约为 0 .5 1。分别用 4种方法验证了M I型纳米颗粒膜的逾渗阈值。(本文来源于《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3年01期)
逾渗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式主要以熔融共混、溶液共混和乳液共混为主,其目的在于将功能体填料引入基体中并均匀分散,从而达到功能化效果。在熔融共混中,高比表面积的填料容易在基体中团聚,使得形成渝渗网络时的含量阈值提高,往往造成复合材料的熔体黏度过高,不利于加工成型。与溶液共混相比,乳液共混不仅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填料只能粘附于乳胶粒的表面而不能进入乳胶粒中,使得聚合物基体的体积排除作用显着,更有利于逾渗网络的形成。而如果乳胶粒子表面和纳米颗粒表面带有不同种类的电荷,其静电相互作用将极大降低溶液中游离纳米粒子的数量,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渝渗阈值,提高电学性能。纳米粒子在乳胶粒的剩余空间中构建出逾渗网络后,再次加入的无机纳米粒子插入到逾渗网络中形成杂化网络,赋予复合材料导热绝缘性能。本文首先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为乳化剂制备出表面带有正电荷的聚苯乙烯(PS)乳液。在该乳液中添加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GO)水分散液,由于静电吸附的作用氧化石墨烯片层会自发地吸附到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以达到原位破乳的效果。在随后的原位还原和热压成型过程中,聚苯乙烯微球的存在有效的阻碍了石墨烯片层(GN)的团聚。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投射电子显微镜(TEM)的结果都证实石墨烯片层在聚苯乙烯基体中构建出了叁维连续的逾渗网络结构。所制备的PS/GN复合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电学性能,其渗透阈值可达0.054vol.%。当GN添加量达1.53vol.%时,电导率可达46.32S/m,热导率可达0.47 W/(m·K)。在聚合物基体中石墨烯网络的形成能同时有效提高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导和热导率。然而,实践中人们往往希望制备只导热不导电的复合材料,如电子封装材料和LED灯的灯座材料等。为实现这个目的,本文提出了构建氮化硼(BN)和碳纳米管(CNT)杂化渝渗网络的方法:即利用CNT在BN片层间建立连接,同时BN片的存在可以有效切断CNT的导电网络,达到导热绝缘的目的。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制备出表面带有负电荷的PS微球,利用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DDA)包覆在CNT外部使其表面带有正电荷,聚多巴胺(PDA)包覆在超声剥离后的BN表面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正电荷的PDDA/CNT在静电相互作用下吸附到PS微球表面,形成正电荷的PS/CNT复合粒子,PS的存在有效阻碍了CNT的团聚,CNT在PS的间隙中形成互穿的导电网络。带负电的PDA/BN与带正电的PS/CNT再次在静电吸附作用下复合后,构建出“夹心”状的复合粒子,BN在PS/CNT的基体中取向排列。热压成型后所制备的PS/CNT/BN复合材料中,BN片层的取向结构切断了CNT在PS基体中形成的完整导电逾渗网络,CNT与BN在PS基体中形成多个局部的杂化网络结构,CNT的网络在BN片层间能有效的传递热量。所制备的PS/CNT/BN复合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热学性能,当CNT含量达6.5wt%、BN含量达20wt%时,热导率可达2.301 W/(m·K),电导率低于10~(-6)S/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逾渗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陈建闻,朱雨田,姜伟.热力学方法控制CNT在PS/PMMA双连续共混体系中界面分布设计超低导电逾渗阈值复合材料[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M:高分子共混与复合体系.2017
[2].涂照康.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具有超低逾渗阈值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导热/导电性能研究[D].湖北大学.2017
[3].周翠英,李拔通,张鑫海,刘镇.基于重整化群方法的红层软岩损伤破坏逾渗阈值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5
[4].黄金瑞,朱雨田,姜伟.通过控制碳纳米管分布在不相容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双连续相界面处制备具有超低导电逾渗阈值的复合材料[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2013
[5].冯军强,代大庆,郑廷秀,陈建军,李荣先.逾渗复合体系的结晶度对逾渗阈值和介电行为的影响[J].中国材料进展.2009
[6].黄美荣,李新贵,杨海军.极低逾渗阈值的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梁基照,杨铨铨.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逾渗阈值的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张东辉,芮孝芳,施明恒.逾渗模型阈值附近的非线性特性[J].自然科学进展.2006
[9].唐瑞华,陈锦荣,赵力,黄德财.分形维数、临界阈值、逾渗阈值的计算[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10].胡松青,杨渭.M-I型纳米颗粒膜逾渗阈值的测量及验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