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十氢化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十氢化萘,低温机理,速率常数,燃烧反应
十氢化萘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丽,王静波,李象远[1](2018)在《十氢化萘低温燃烧反应的动力学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十氢化萘低温燃烧的动力学机理,获得了脱氢反应、自由基加氧反应及1,5氢迁移反应等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在CBS-QB3水平下获得了相关物种的热力学参数,通过过渡态理论计算获得了具有紧致过渡态反应的高压极限速率常数,而无能垒反应的速率常数则由变分过渡态理论得到.基于此机理分析了十氢化萘低温反应的动力学规律和热力学机制.相比于链烷烃和单环烷烃,十氢化萘自由基加氧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较快,1,5-氢迁移反应的能垒较高,揭示了物质结构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热力学平衡常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十氢化萘自由基加氧反应起主导作用.通过拟合获得了所有反应Arrhenius形式的速率常数,这些参数可用于双环烷烃低温燃烧机理的构建和优化.(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颖丽,李泽荣,李象远[2](2016)在《十氢化萘中低温燃烧反应路径的量化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氢化萘作为航空燃料中大分子烃的重要替代组分,其燃烧反应机理建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碳氢燃料的低温燃烧反应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Boehma等人~1对十氢化萘的高中低温段反应进行了实验测量,Ranzi等人~2建立了十氢化萘的集总反应机理。现在迫切地需要十氢化萘低温燃烧反应的理论反应路径的计算。Violi等人~3对十氢化萘的开环裂解初始反应在BH&HLYP/6-31G(d,p)水平上进行了计算,但精度过低,也没有考虑氧的参与。本研究对十氢化萘的顺反异构体中低温燃烧的反应路径,在BH&HLYP/cc-pvdz水平上进行几何结构优化以及频率计算,用CBS-QB3方法做单点能计算。对相关基元反应,基于原子化焓方法计算得到了焓变,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高压极限反应速率常数,用RRKM/ME理论计算得到了压力依赖反应速率常数。计算所得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所预测的反应路径可望应用于十氢化萘机理建立和模拟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期刊2016-07-01)
郭俊江,徐佳琪,李东艳,谈宁馨,李象远[3](2016)在《十氢化萘高温燃烧机理构建及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十氢化萘是高能量密度燃料中双环烷烃的典型代表,对其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反应类规则结合本实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1],构建了十氢化萘高温燃烧详细机理。为获得详细机理中的重要物种及反应路径信息,采用反应路径分析与近似轨迹优化算法联用的组合方案简化详细机理得到简化机理。为了验证机理的合理性,对构建的机理进行了点火延时模拟,并与实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机理的模拟精度较高。最后给出了点火延时的敏感度分析,考察了十氢化萘燃烧时的关键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期刊2016-07-01)
齐随涛,李迎迎,岳佳琪,陈昊,伊春海[4](2014)在《活性炭负载Pt-Ni双金属催化剂上十氢化萘脱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的具有脱氢活性的Pt-Ni双金属催化剂及相应的Pt单金属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对其进行了表征.在290°C下,研究了间歇反应条件下催化剂以过热液膜状态催化十氢化萘脱氢活性,考察了温度、浸渍顺序和Pt/Ni摩尔比对十氢化萘脱氢活性和萘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金属催化剂相比,Pt-Ni双金属催化剂上产氢效率显着提高.当Pt/Ni摩尔比为1:1,Pt首先浸渍时,得到的催化剂上脱氢转化率和萘产率最高.将实验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氢原子在不同催化表面的结合能关联证实,具有更强原子氢结合能的双金属表面具有更高的脱氢活性.(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蒙延峰,蒋世春,安立佳,姜炳政[5](2003)在《聚苯乙烯/反式十氢化萘溶液在绝对负压下的相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自制的高压光散射设备 ,测试了高压下聚苯乙烯 (PS) 反式十氢化萘 (TD)溶液的相转变温度受系统压力的影响情况 ,得到了不同组成的高分子溶液的相转变温度随高分子溶液压力的变化 ,不同压力下在组成 温度平面内的高分子溶液相图以及不同温度下在组成 压力平面内的高分子溶液相图 .结果表明在组成 压力平面内和较低的温度下 ,正压范围内不能得到完整的相图 ;此时 ,只有把压力外推到负压下才可能得到完整的相图 ,即在较低的温度下 ,某些组成的高分子溶液只有在负压范围内才能观察到高分子溶液的相转变(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张必成,汪弋,胡锡华[6](1993)在《库仑滴定法测定正十六烷、十氢化萘中饱和含水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库仑滴定法测定了正十六烷、十氢化萘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含水值。试验表明,上述两种试剂中的饱和含水值可作为液体中痕量水(~70μg/mL)分析的定量标准。(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3期)
哈鸿飞[7](1988)在《十氢化萘和四氯化碳溶胀的聚乙烯辐射交联与热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凝胶含量研究了在氮气氛下,溶胀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十氢化萘和四氯化碳分子对聚乙烯辐射交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自由基辐解产额相差较大的有机分子对聚乙烯辐射交联有相近的抑制作用。初步讨论了这种抑制作用的机理。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了在空气条件下,溶胀有十氢化萘或四氯化碳的HDPE的热性质(T’_m和△H’_f),结果△H'_f随剂量增加无大变化,T’_m稍有下降,熔融吸热的双峰消失了。表明剂量不太大时,溶剂分子对聚合物自由基与氧的反应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期刊1988年01期)
十氢化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氢化萘作为航空燃料中大分子烃的重要替代组分,其燃烧反应机理建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碳氢燃料的低温燃烧反应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地关注。Boehma等人~1对十氢化萘的高中低温段反应进行了实验测量,Ranzi等人~2建立了十氢化萘的集总反应机理。现在迫切地需要十氢化萘低温燃烧反应的理论反应路径的计算。Violi等人~3对十氢化萘的开环裂解初始反应在BH&HLYP/6-31G(d,p)水平上进行了计算,但精度过低,也没有考虑氧的参与。本研究对十氢化萘的顺反异构体中低温燃烧的反应路径,在BH&HLYP/cc-pvdz水平上进行几何结构优化以及频率计算,用CBS-QB3方法做单点能计算。对相关基元反应,基于原子化焓方法计算得到了焓变,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高压极限反应速率常数,用RRKM/ME理论计算得到了压力依赖反应速率常数。计算所得的反应速率常数和所预测的反应路径可望应用于十氢化萘机理建立和模拟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十氢化萘论文参考文献
[1].李颖丽,王静波,李象远.十氢化萘低温燃烧反应的动力学机理[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2].李颖丽,李泽荣,李象远.十氢化萘中低温燃烧反应路径的量化计算[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2016
[3].郭俊江,徐佳琪,李东艳,谈宁馨,李象远.十氢化萘高温燃烧机理构建及动力学模拟[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四十六分会:燃烧化学.2016
[4].齐随涛,李迎迎,岳佳琪,陈昊,伊春海.活性炭负载Pt-Ni双金属催化剂上十氢化萘脱氢[J].催化学报.2014
[5].蒙延峰,蒋世春,安立佳,姜炳政.聚苯乙烯/反式十氢化萘溶液在绝对负压下的相转变[J].高分子学报.2003
[6].张必成,汪弋,胡锡华.库仑滴定法测定正十六烷、十氢化萘中饱和含水值的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7].哈鸿飞.十氢化萘和四氯化碳溶胀的聚乙烯辐射交联与热性质的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