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论文和设计-徐元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钢结构箱式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外泛水与墙内踢脚线的组合件。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它包括:直角Z型固定件、墙外泛水件以及墙内踢脚板;直角Z型固定件的上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卡槽,直角Z型固定件的下端设有直角插接件;墙外泛水件竖直插接在直角插接件内;墙内踢脚板的底部设有卡齿,卡齿与卡槽相配合,令墙内踢脚板能够向上或向下翻折。本件将原有的泛水卡槽拆分为独立的直角Z型固定件、墙外泛水件及墙内踢脚板,墙内踢脚板可翻折的与直角Z型固定件连接,在向下翻折状态下,高度降低,方便墙板的安装;墙板安装完成后,墙内踢脚板向上翻折并固定,解决了原有踢脚板尺寸过小不美观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角Z型固定件(1)、墙外泛水件(2)以及墙内踢脚板(3);所述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上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卡槽(11),所述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下端设有直角插接件(12);所述墙外泛水件(2)竖直插接在所述直角插接件(12)内;所述墙内踢脚板(3)的底部设有卡齿(31),所述卡齿(31)与所述卡槽(11)相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直角Z型固定件(1)、墙外泛水件(2)以及墙内踢脚板(3);

所述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上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卡槽(11),所述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下端设有直角插接件(12);

所述墙外泛水件(2)竖直插接在所述直角插接件(12)内;

所述墙内踢脚板(3)的底部设有卡齿(31),所述卡齿(31)与所述卡槽(11)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踢脚板(3)还包括:安装面板(32);钢钉(6)设置在所述墙内踢脚板(3)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面板(32)将所述安装孔封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踢脚板(3)包括:双层镂空板(33)和支脚(34);所述双层镂空板(33)与所述支脚(3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卡齿(3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脚(3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镂空板(33)包括:内侧板(33.1)和外侧板(33.2),所述内侧板(33.1)与所述外侧板(33.2)通过连接板(33.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33.1)上开设有钢钉孔(33.4),所述外侧板(33.2)对应所述钢钉孔(33.4)处设置有开孔,所述安装面板(32)卡接在所述开孔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Z型固定件(1)与所述墙内踢脚板(3)由1.0mm厚的铝型材压制成型;所述墙外泛水件(2)由1.0mm厚的镀锌件压制成型。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内踢脚板(3)的高度为50mm,所述墙外泛水件(2)的高度为44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钢结构箱式房屋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墙外泛水与墙内踢脚线的组合件。

背景技术

在箱式房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对外墙进行防渗漏设计。外墙防水层与突出结构之间的防水构造在建筑工程术语中称为泛水,泛水工艺方法简单说就是用防水材料将墙角包住,作用是保证挑檐、女儿墙、高低屋面墙不会受到雨水冲刷。

如图1所示,现有的箱式房吊顶板采用的是1.0mm镀锌件泛水槽,该泛水槽采用1.0mm 厚镀锌件一次压制成型,泛水槽的底部固定在底梁上,墙板插接在泛水槽内,泛水槽两侧对墙板底部进行简单包边处理。由于在墙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墙板抬入泛水槽内,因此,泛水槽位于墙板内侧的挡板高度不易过高,而该侧挡板作为墙板的踢脚线尺寸为19mm,踢脚线尺寸过小影响屋内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方便对模块化箱式房的墙板进行安装,提供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它包括:直角Z 型固定件、墙外泛水件以及墙内踢脚板;

直角Z型固定件的上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卡槽,直角Z型固定件的下端设有直角插接件;

墙外泛水件竖直插接在直角插接件内;

墙内踢脚板的底部设有卡齿,卡齿与卡槽相配合,令墙内踢脚板能够向上或向下翻折。

安装箱式房吊顶板时,首先将墙外泛水件插接在直角插接件内,令墙外泛水件与直角Z 型固定件组合为一体,之后将直角Z型固定件固定在底梁上,墙内踢脚板通过卡齿与卡槽连接,墙内踢脚板为向下翻折状态,端面高度低于卡齿的高度,由于卡齿高度较低,墙板从卡齿侧抬入组合件内,墙板的外侧与墙外泛水件贴合,墙板安装到位后,墙内踢脚板向上翻转,并通过钢钉固定在墙板上。

进一步,上述方案中的墙内踢脚板还包括:安装面板;钢钉设置在墙内踢脚板的安装孔内,安装面板将安装孔封闭,采用安装面板后的墙内踢脚板外观更加美观。

进一步,上述方案中的墙内踢脚板的结构可分为:双层镂空板和支脚;双层镂空板与支脚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卡齿固定设置在支脚上;进一步的,双层镂空板包括: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与外侧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内侧板上开设有钢钉孔,外侧板对应钢钉孔处设置有开孔,安装面板卡接在开孔处。

上述方案中,具体的,直角Z型固定件与墙内踢脚板由1.0mm厚的铝型材压制成型;墙外泛水件由1.0mm厚的镀锌件压制成型;墙内踢脚板的高度为50mm,墙外泛水件的高度为44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泛水卡槽拆分为独立的直角Z型固定件、墙外泛水件以及墙内踢脚板,墙内踢脚板可翻折的与直角Z型固定件连接,在向下翻折状态下,高度降低,方便墙板的安装;墙板安装完成后,墙内踢脚板向上翻折并固定,解决了原有踢脚板尺寸过小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泛水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墙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直角Z型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墙内踢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墙内踢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角Z型固定件、11-卡槽、12-直角插接件、2-墙外泛水件、3-墙内踢脚板、31- 卡齿、32-安装面板、33-双层镂空板、33.1-内侧板、33.2-外侧板、33.3-连接板、33.4-钢钉孔、 34-支脚、4-底梁、5-墙板、6-钢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见附图2,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它包括:直角Z型固定件1、墙外泛水件2以及墙内踢脚板3;

参见附图4,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上端设有向上弯折的卡槽11,直角Z型固定件1的下端设有直角插接件12;

墙外泛水件2竖直插接在直角插接件12内;

参见附图5,墙内踢脚板3的底部设有卡齿31,卡齿31与卡槽11相配合,令墙内踢脚板3能够向上或向下翻折。

参见附图3,安装箱式房吊顶板时,首先将墙外泛水件2插接在直角插接件12内,令墙外泛水件2与直角Z型固定件1组合为一体,之后将直角Z型固定件1固定在底梁4上,墙内踢脚板3通过卡齿31与卡槽11连接,墙内踢脚板3为向下翻折状态,端面高度低于卡齿31的高度,由于卡齿31高度较低,墙板5从卡齿31侧抬入组合件内,墙板5的外侧与墙外泛水件2贴合,墙板5安装到位后,墙内踢脚板3向上翻转,并通过钢钉6固定在墙板5上。

进一步的,上述方案中的墙内踢脚板3还包括:安装面板32;钢钉6设置在墙内踢脚板 3的安装孔内,安装面板32将安装孔封闭,采用安装面板32后的墙内踢脚板3外观更加美观。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直角Z型固定件1、墙外泛水件2以及墙内踢脚板3做进一步限定:直角Z型固定件1与墙内踢脚板3由1.0mm厚的铝型材压制成型,材料更节省,价钱更便宜,整体性更好;墙外泛水件2由1.0mm厚的镀锌件压制成型;直角Z型固定件1、墙外泛水件2以及墙内踢脚板3均采用专业设备一次成型,节省人工费用;

墙内踢脚板3的高度为50mm,完美解决了原来室内墙角踢脚板过小的问题;墙外泛水件2的高度为44mm,满足泛水要求。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对墙内踢脚板3的结构做具体说明:

参见附图6,墙内踢脚板的结构可分为:双层镂空板33和支脚34;双层镂空板33与支脚34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卡齿31固定设置在支脚34上;进一步的,双层镂空板33包括:内侧板33.1和外侧板33.2,内侧板33.1与外侧板33.2通过连接板33.3固定连接;内侧板33.1 上开设有钢钉孔33.4,外侧板33.2对应钢钉孔33.4处设置有开孔,安装面板32卡接在开孔处。

综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918.X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339537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E04F 19/04

专利分类号:E04F19/04;E04B1/68

范畴分类:36D;36E;

申请人:北京金华恒源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金华恒源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204 北京市丰台区马坊物流基地东区445号

发明人:徐元华;王虎;徐桂华

第一发明人:徐元华

当前权利人:北京金华恒源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东瑞

代理机构:1154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模块化箱式房的泛水与踢脚线组合件论文和设计-徐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