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研究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研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与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收治于2016年3月-2018年10月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经随机模式将其分2组,Ⅰ组(n=40)按常规标准进行院前急诊护理,Ⅱ组(n=40)在院前急诊护理阶段施行个性化护理,对两组的急诊救治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Ⅰ组与Ⅱ组的急诊有效率分别为72.5%与9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等指标上,Ⅱ组耗时对比Ⅰ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护理方式;实施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各种因素阻断冠脉供血循环,使心肌组织在短时间内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该病诱因涉及广泛,若未及时规范的急诊救治,患者病死率很高[1]。多项研究实践显示,科学、有效的院前急诊护理,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意义[2-3]。本组课题中,我院急诊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中引入个性化护理,救治效果较满意。现将实验情况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设计采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且证实病情,已签署实验研究知情同意书,已对伴精神疾病或昏迷、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者做排除处理。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范围33~78岁,中位年龄(58.5±6.7)岁;病程最长3h,最短0.2h,中位病程(1.3±0.4)h。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两组(40例/组)实验,Ⅰ组与Ⅱ组的基线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在接听120急救电话后,即刻进行急救工作准备并出车,在抵达患者发病地点后,对患者的体温、心率及血压等体征进行观察与记录,为患者开通静脉输液通路,给予扩张血管、抗凝等处理,同时对患者心博进行实时监测等。

Ⅱ组在院前急诊护理中施行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及时出诊:在接到120电话后,对患者病情、发病地点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第一时间通知救护车出车,在抵达现场前向家属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既往病史、病因及症状表现等。

(2)急救护理:在现场初步评估患者状况,明确需要开通输液的静脉个数,为后续救治做好相关准备。由于该病在急救期间易出现头晕、恶心等问题,故护理时应尽量减少搬动患者的次数,同时记录相关的急诊护理数据[4]。

(3)心理安抚:针对患者的情绪状况,采取合适的语言进行安慰与鼓励,使患者尽可能保持情绪稳定,并增进与急诊护理人员的关系。

(4)转运护理:在车上对患者进行妥善固定,以免运送途中患者发生移动而造成二次伤害;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实时了解患者的输液通路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状况,并通过电话联系医院相关人员,以在患者到院后可及时接待并开展后续治疗。

1.3评估项目[5]

记录两组下述急诊相关指标:①出诊时间,②急救时间,③入院时间。

急诊成功率:①显效。患者经急诊诊断无误,救治成功,且入院时无复发;②有效:患者经急诊诊断无误,院前急救后病情趋于平稳,且安全入院;③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

1.4统计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分析,经卡方和t检验,由率(%)和(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Ⅰ组与Ⅱ组的急诊成功情况分析

Ⅰ组与Ⅱ组的急诊有效率分别为72.5%与95.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Ⅰ组与Ⅱ组的急诊相关指标分析

在出诊时间、急救时间等指标上,Ⅱ组耗时对比Ⅰ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罹患率在近些年有不断攀升的现象。其多在患者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起病,加上病情危急、严重,易与其他一系列心脏事件(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合并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明显的威胁。因此,重视做好该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与救治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疾病预后非常重要。

既往的院前急诊救治将重心放在开通输液通路、扩张血管以及抗凝等急救措施上,护理内容相对缺乏,救治效果较一般[6-7]。近年有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中引入个性化护理,认为该方案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能够充分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加上内容较为系统、具有针对性,因此能够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急诊救治时间[8]。

本组课题中,我们将个性化护理理念引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从出诊、急救过程、患者心理以及转运过程等几方面对院前急诊护理内容进行了强化,实验结果显示,Ⅱ组急诊成功率明显提高,达到95.0%;并且对比Ⅰ组,Ⅱ组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均更短,各个环节均节省了时间,为救治患者的生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中开展个性化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取更多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彭小玲.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0(7):638-640.

[2]李春玉.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4):105-106.

[3]樊秀枝.浅析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44-246.

[4]谢妮,刘婷.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16-17.

[5]刘春红.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28-229.

[6]苏永喆,赵春云,王双双,等.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189-190.

[7]李慧萍.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2(42):8392-8392.

[8]刘颖,赵婷.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2(1):13-15.

标签:;  ;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诊护理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