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穗机理论文_刘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穗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小麦,旱稻,土壤,水分,组织结构,论文。

成穗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娟[1](2012)在《不同分蘖力冬小麦分蘖成穗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环境下,以3个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豫麦49-198(YM49-198)、兰考矮早8(LKAZ8)、偃展4110(YZ4110)为材料,研究分析了3个品种的茎蘖组织结构特点、分蘖成穗特性以及密度和氮肥对其的调控效应,明确了不同分蘖力小麦的分蘖成穗机理。较系统研究了不同分蘖力小麦主茎和分蘖的形态结构特征、干物质的积累、氮代谢过程等问题,阐明了小麦分蘖发育的差异性与营养物质分配和氮代谢中关键酶活性的关系。通过~(15)N肥料示踪实验,研究了对主茎和各个分蘖的氮素转移量和吸收量以及分配率,分析了茎蘖间氮素的利用和分配差异。研究了茎蘖间抗氧化酶代谢的差异,明确了不同分蘖力小麦茎蘖抗氧化的生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分蘖成穗、产量及形态学特征差异本研究表明,随着密度的升高小麦单株分蘖数下降,分蘖成穗率降低。中密度和高密度下YM49-198、LKAZ8、YZ4110最高分蘖数分别比低密度降低54.85%、51.02%、59.09%和79.68%、73.47%、63.64%。主茎株高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升高,拔节后小分蘖株高增加缓慢,且显着低于其余分蘖。随着密度的升高,叶龄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小分蘖叶龄在拔节后增加缓慢,且与主茎叶龄相差较大,这是分蘖两极分化开始的标志之一。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LKAZ8主茎叶片、茎鞘和单蘖具有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小麦茎蘖各器官和总的干物质重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成穗率较高的小麦品种YM49-198和YZ4110在高密度下可获得较大群体干物质产量,成穗率较低的小麦品种LKAZ8在中密度下可获得较高的干物质产量。不同密度下,YM49-198和YZ4110籽粒产量表现为中密度处理下最高;LKAZ8表现为高密度处理下最高,穗长、每穗有效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中部小穗成穗数均随着蘖位的升高而降低,而每穗无效小穗数随着蘖位的升高而升高。穗长在低密度下明显大于中密度和高密度,每穗有效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中部小穗成粒数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无效小穗数则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升高。施用氮肥可以增加前期的分蘖数,但对成穗数影响较小。LKAZ8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只占YM49-198和YZ4110的33.10%和42.75%(低氮)、36.50%和31.36%(中氮)、52.83%和53.93%(高氮)。氮肥的增加显着提高了中小分蘖的株高、茎粗和叶龄。施氮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YM49-198籽粒产量在不同氮肥处理下籽粒产量之间差异不显着,LKAZ8高氮处理下籽粒产量显着高于低氮和中氮处理,YZ4110中氮和高氮处理下籽粒产量差异不显着,均显着高于低氮处理。3个品种氮素转移量均随蘖位的升高而降低,品种间主茎氮素转移量表现为LKAZ8>YM49-198>YZ4110,这与LKAZ8具有较高的穗重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利用“归一化”的方法建立了以积温为变量的小麦干物质积累方程为y=1.1435/(1+e~(0.2776-4.6558x))~(1/0.1130)(r=0.9927),将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划分为前、中和后期3个阶段,小麦干物质积累中期(快增期)是干物质积累变化速率对密度的敏感反应期。小麦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的干物质积累量已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一半左右,说明加强小麦前期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构建适宜的群体结构,对实现小麦高产具有重要意义。2、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茎蘖组织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蘖位的升高,茎蘖分蘖节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密度对分蘖成穗率低的分蘖节总面积具有较强的调节效应,随密度增大,分蘖节面积变小。不同品种间分蘖节面积大小均表现为YM49-198>LKAZ8>YZ4110。拔节期3个小麦品种茎壁厚度和机械组织厚度均随着密度增加和蘖位升高而降低,低分蘖成穗率品种主茎茎壁厚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明显高于高分蘖成穗率的两个品种。一级分蘖的茎壁厚度比二级分蘖约增厚1倍,衰亡分蘖茎壁厚度和机械组织厚度均明显低于主茎和其他分蘖。内轮、中轮、外轮维管束数目及其总的维管束数目随密度增加和蘖位升高均呈降低趋势,维管束面积、韧皮部面积及导管孔径也表现出相同趋势。衰亡分蘖维管束组织发育不够完善,另外其维管束面积和韧皮部面积减少,营养物质运输受到显着影响,是导致其衰亡的重要原因。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主茎和成穗分蘖间维管束发育差距不大,而分蘖成穗率低的LKAZ8主茎和成穗分蘖维管束发育差距较大,表现出较高的主茎优势。小麦的分蘖节面积(越冬期)与单穗粒数和单穗粒重以及有效小穗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以LKAZ8的相关性最强。小麦茎内轮维管束面积、内轮维管束总面积和内轮韧皮部总面积分别和3个品种的穗部性状相关性最高,其中内轮维管束面积和内轮维管束总面积是影响小麦穗粒数和穗粒重的主要指标,内轮韧皮部总面积是影响有效小穗数的主要指标。3、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茎蘖氮代谢及其调控机理小麦拔节后功能叶有3种GS同功酶(GS1、GSx、GS2),GS2活性明显大于GS1和GSx。小麦拔节后小分蘖氮代谢关键酶GS、GOGAT以及GS2和GSx活性降低造成氮素同化能力的降低,而GS1活性的升高提高了其氮素转运的能力,造成小分蘖叶片氮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减少。拔节后LKAZ8主茎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氮素含量和积累量均明显高于其余分蘖,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LKAZ8比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具有更强的主茎优势。在拔节前期游离氨基酸含量茎蘖间以小分蘖为最高,说明在拔节前期小分蘖中的氮素已经大量分解为游离氨基酸,这是衰亡叶片氮素转移和再分配的一种途径。在拔节后小分蘖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骤降,蛋白质合成减少,而降解加速是造成其衰亡的重要原因。氮代谢酶活性与叶片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可作为小麦氮素营养水平的重要判断指标。增施氮肥提高了拔节后期和开花期叶片的全氮含量。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在低氮处理下籽粒对营养器官的氮素利用率较高,LKAZ8则在中氮处理下籽粒对营养器官的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土壤氮素转运量显着大于肥料氮素的转运量,二者变化趋势与总氮转运量基本一致。植株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含量显着大于肥料中的氮素吸收量。不同小麦器官其氮素吸收和氮肥的分配比例不同,表现为籽粒>茎鞘和颖壳>叶片。4、不同分蘖力小麦品种茎蘖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研究表明,拔节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3品种小分蘖的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拔节期,均高于主茎和其余分蘖。可见,小分蘖叶片在拔节期开始衰亡,积累了较多的MDA,后期MDA含量降低可能是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拔节后期,YM49-198和LKAZ8小分蘖的SOD活性达到峰值,YZ4110小分蘖则表现为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3个品种小分蘖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拔节后期,小分蘖CAT活性大于主茎和其余分蘖。增施氮肥对于延缓叶片衰老具有重要作用。适当增施氮肥可以有效提高SOD和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并以中氮处理下小麦MDA含量最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2-03-01)

高桐梅[2](2006)在《土壤水分对旱稻分蘖成穗作用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水稻试验田,采用池栽试验并模拟大田生产管理方式,以早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早稻277为试验材料,在出苗后叁叶期进行水分处理,研究了五个水分处理下直播早稻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活性变化特性,植株生长发育、水分代谢、氮素及磷、钾的吸收与利用、光合特性、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及分蘖成穗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分蘖成穗的相关关系等。研究结果如下: 1.土壤水分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活性,对于没有水层的W_1、W_2、W_3和W_4处理,在土壤温度26~32℃范围内,土壤呼吸表现为随土壤温度升高而呼吸增强的变化趋势,二者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二次方程曲线关系,而保持水层的W_5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的关系不密切。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来源,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及细菌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线菌活性逐渐减小,而土壤水分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小,但作物根系的发育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大,在作物分蘖盛期,土壤真菌活性逐渐减小,到拔节期时真菌活性又显着增加。由此可以把真菌活性的变化作为作物根系发育及土壤肥力变化的判断指标。 2.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氮主要以铵态氮形式为主,速效磷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有效钾的含量与磷相反,旱稻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为显着增加的趋势。关联度分析表明,在田间最大持水量75%~8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氮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5%~7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磷、钾肥的吸收利用。虽然旱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早稻的分蘖生产效率却存在适宜的含水量,在土壤含水量相对于田间最大持水量85%时分蘖生产效率最高。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养分富集,各水分处理下植株分蘖的发生主要由上二叶、上叁叶和根系中养分供应,W_3处理下分蘖生产效率最高,W_4处理下分蘖成穗数最多。蛋白氮和铵态氮是旱稻分蘖所需主要氮素形态,而非蛋白氮和硝态氮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植株体内存在,对分蘖的发生起到物质供应与补充的作用,因此在栽培上应注意维持物质吸收合成与转移的畅通,以提高分蘖成穗效率和争取较多的分蘖成穗数。 3.土壤水分含量的不同影响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又进而影响叶片束缚水/自由水的变化。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叶片水势升高、束缚水/自由水下降、植株氮素吸收量增加。当土壤水势降低,产生干旱胁迫时,植株叶片组织水势下降,当胁迫达到一定时间后,由于作物自身的渗透调节作用,叶片组织水势下降趋势有所缓和,甚至降至一定阈值时还有上升趋势,当胁迫超过了作物的调节能力后,叶片组织水势又快速下降,于是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就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而使束缚水/自由水也呈现(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6-06-01)

郭汝礼[3](2002)在《重穗型小麦分蘖成穗机理及其栽培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连续两年以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为对照,对重穗型小麦品种豫麦66分蘖成穗机理及其栽培调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在等行距配置为23.3cm条件下,重穗型品种豫麦66产量为7500.5kg/hm~2,豫麦49产量达9086.2kg/hm~2,前者显着低于后者。分析产量构成因素,豫麦66尽管每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豫麦49,分别为48.6粒、42.4g,但每公顷成穗数却显着低于豫麦49,仅为409.4×10~4/hm~2,由此可见,重穗型小麦品种成穗数不足是限制其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2.与多穗型品种豫麦49相比,在分蘖期和分蘖衰亡期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含量变化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分蘖盛期,豫麦66主茎IAA、ZR+Z含量分别为167.7ng/g·FW、220.1ng/g·FW,低于豫麦49,ABA为41.1ng/g·FW,高于后者;无论主茎或是分蘖,在分蘖衰亡期两品种IAA、ZR+Z含量均呈单峰曲线,但豫麦66分蘖Ⅰ和Ⅱ中的IAA、ZR+Z含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与主茎差距分别从20.1 ng/g·FW、38.5 ng/g·FW和31.7 ng/g·FW、43.6 ng/g·FW至62.8 ng/g·FW、92.4 ng/g·FW和47.8ng/g·FW、58.5ng/g·FW逐步加大,而豫麦49主茎与分蘖Ⅲ的两种内源激素含量分别由13.2ng/g·FW、22.8ng/g·FW和28.2ng/g·FW、42.8ng/g·FW至12.8ng/g·FW、21.8ng/g·FW和11.6ng/g·FW、23.9ng/g·FW而保持同步变化;两品种在ABA含量变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豫麦49分蘖与主茎保持同步变化,豫麦66分蘖中ABA含量却逐渐增多,直至衰亡。 3.伴随体内内源激素的变化,豫麦66分蘖Ⅰ、Ⅱ幼穗分化进程在二棱中期(3月4日)发育速度减慢在二棱末期与主茎差距增大;分蘖衰亡期,主茎叶龄与分蘖Ⅰ、Ⅱ差距拉大,分别由3.1、3.8增至4.4、 郭汝礼:灭视’N小支成穗机理及其w门刹主研究 4.5;在十物质积累量斤面随生育进程与主茎差距增大,山返青期门 月18【)上茎、分蔡1、分案11干物质积累量分另为0.竹蛇、O.1619、 0.mog至拔-节期(3I25 H)变化为0.6259、0.0759、0.0729。而多 穗型品种豫麦49与此相反,在2月25日干茎、分蔡1、11幼穗分化进 程均处在二棱末期,此后与主茎发育进程保持一致;分蔡1、11与主茎 叶龄增长同步门什龄差距分别为3.l、3石左右人 并且于物质积累量分 荚与主茎差距逐步缩小,在返青期幢月18日)主茎、分蔡1、分蔡 11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2079、0.1789、0.1879,至拔节期后(月8 *)变化为O.2519、O.2199、O.2289。由此叮知,重穗型小麦品种豫 麦66分蔡成穗少,可能是分蔡体内源激素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其 幼穗发育进程、于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而[1-t、龄的变化仅是内部生理变化 的外在表现。 4.行距配置对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单茎 光合速率均有影响。全生育期中,在基本苗为 225 X 10’儿m\ 300 X 10’/hm’的条件下,16.7cm行距配置的f面积指数大于 23.3cm宽 幅,23.3cm最刁;在基本苗 375 X 10’/hm’、450 X 10丫hm‘中,花前 16.7cm>23.3cm宽幅>23.3cm。不同基本苗,各行R配置群体光合速率 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最大值为16.7cm行距、基本苗 375 X 10’儿m‘处理。相同基本苗处理成熟期各行距配置的干物质积累量 16.7cm最多,23.3cm宽幅次之,23.3cm最少。在整个生育期中,各行 距配置单茎光合速率表现相同的趋势,峰值出现在灌浆初期。基本苗相 同*16.7cm>23.3cm宽幅>23.3cm。叮见,窄行足或宽播幅在光合特性 及十物质积累量方面显示出较人的优越性。 5.小同密)K对豫麦 66群体质量的影响。个同密度处理I汁而积指数均 呈单l¥曲线且开花期 达到大大值,处fo 375 X 10’/hm’基本苗、16.7cm 2 川内水业人‘}硕十·川)论义 行距最人。花前,豫麦 66 M密度增加 11]·而积指数增大,花后以基本苗 375 X 10’儿m’为最人;豫麦 49的叶而积指数开花期前大于豫麦 66各处 理,开花期后迅速下降,灌浆期小于豫麦66各处理。豫麦66整个生育 期中,消光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在汗花期与豫麦49同时达到最大 值但低于后者。两品种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一致,均为单 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开花期;起身期前,豫麦66各密度处理群体光合 速率差异不明显:花前,密厦大群体光合速率高;灌浆末期以基本苗 300 X 107hm’处理最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2-06-01)

成穗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水稻试验田,采用池栽试验并模拟大田生产管理方式,以早稻区域试验对照品种早稻277为试验材料,在出苗后叁叶期进行水分处理,研究了五个水分处理下直播早稻土壤理化及微生物活性变化特性,植株生长发育、水分代谢、氮素及磷、钾的吸收与利用、光合特性、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及分蘖成穗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各性状与分蘖成穗的相关关系等。研究结果如下: 1.土壤水分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呼吸活性,对于没有水层的W_1、W_2、W_3和W_4处理,在土壤温度26~32℃范围内,土壤呼吸表现为随土壤温度升高而呼吸增强的变化趋势,二者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二次方程曲线关系,而保持水层的W_5处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的关系不密切。细菌是土壤微生物的主要来源,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及细菌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放线菌活性逐渐减小,而土壤水分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小,但作物根系的发育对真菌活性影响较大,在作物分蘖盛期,土壤真菌活性逐渐减小,到拔节期时真菌活性又显着增加。由此可以把真菌活性的变化作为作物根系发育及土壤肥力变化的判断指标。 2.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供氮主要以铵态氮形式为主,速效磷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有效钾的含量与磷相反,旱稻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为显着增加的趋势。关联度分析表明,在田间最大持水量75%~8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氮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而在田间最大持水量65%~75%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直播旱稻对磷、钾肥的吸收利用。虽然旱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早稻的分蘖生产效率却存在适宜的含水量,在土壤含水量相对于田间最大持水量85%时分蘖生产效率最高。在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植株生长发育缓慢,养分富集,各水分处理下植株分蘖的发生主要由上二叶、上叁叶和根系中养分供应,W_3处理下分蘖生产效率最高,W_4处理下分蘖成穗数最多。蛋白氮和铵态氮是旱稻分蘖所需主要氮素形态,而非蛋白氮和硝态氮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植株体内存在,对分蘖的发生起到物质供应与补充的作用,因此在栽培上应注意维持物质吸收合成与转移的畅通,以提高分蘖成穗效率和争取较多的分蘖成穗数。 3.土壤水分含量的不同影响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又进而影响叶片束缚水/自由水的变化。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叶片水势升高、束缚水/自由水下降、植株氮素吸收量增加。当土壤水势降低,产生干旱胁迫时,植株叶片组织水势下降,当胁迫达到一定时间后,由于作物自身的渗透调节作用,叶片组织水势下降趋势有所缓和,甚至降至一定阈值时还有上升趋势,当胁迫超过了作物的调节能力后,叶片组织水势又快速下降,于是叶片组织水势的变化就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从而使束缚水/自由水也呈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穗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娟.不同分蘖力冬小麦分蘖成穗机理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

[2].高桐梅.土壤水分对旱稻分蘖成穗作用机理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6

[3].郭汝礼.重穗型小麦分蘖成穗机理及其栽培调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科研成果附表1 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科研成果附表1 1999年获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小麦衰亡茎与主茎内轮维管束的电子扫...不同密度下小麦主茎与衰亡茎解剖结构...小麦衰亡茎与主茎外轮维管束的电子扫...

标签:;  ;  ;  ;  ;  ;  ;  

成穗机理论文_刘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