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实的个人”是由现实社会条件规定和约束的、不断从事着物质生产等活动的个人,他们在自己本性的驱使下,总是从自己出发,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从事各种活动。“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微观机制的核心。“现实的个人”为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着的需要而展开的各种活动,推动着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 社会基本矛盾 微观机制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使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推动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微观机制的核心,对正确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乃至正确理解整个唯物史观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研究多为宏观层面的讨论,缺少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微观机制的深入探究,难以使人在微观层面更具体、更清晰地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本文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从“现实的个人”及其需要出发,阐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微观机制,从微观的角度阐明生产力究竟怎样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究竟怎样决定上层建筑以及后者怎样对前者起反作用,进而阐明人类历史的本质和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机制。
一、“现实的个人”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摒弃了唯心主义历史观所假设的先验的“抽象的个人”,把“个人”从费尔巴哈的“类”中拯救了出来,确立了“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他们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
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①”
区别于“神性的”“理性的”“善的”“恶的”等所谓普遍的、永恒的,而实际上是先验的、抽象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着的个人,不在天国,不在理性世界中,也不是“类”,而是活生生地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真真切切地处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人。因此,“现实的个人”的一切属人的特性都受他所处的社会条件规定和约束。
小学语文,尤其是小学作文教学是孩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青少年发展打下良好语言基础的关键。从经验可知,小时候作文写得好,语文学得好,兴趣就可能更广泛,知识也就更丰富,写作时容易有感而发、真情流露。但农村小学生作文内容普遍较为平淡无物、空洞且模仿痕迹明显,难有真实情感,甚至有的学生无法下笔写,这个问题必将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讨的共同课题。怎样才能使农村学校的学生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对此,我浅谈下个人看法。
由于更先进的生产力一般总意味着能够更好地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因此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个人或群体(比如阶级、政党)一般总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所以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也就是说,“现实的个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他的本性决定的。“现实的个人”的需要,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对生存需要的满足是个人以及整个人类社会一切的首要前提。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现实的个人”就不得不从事生产活动,改造自然,创造出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而创造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社会关系、他们的一切属人的特性。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生存,“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不断扩张、发展、走向更高层次,为满足这些新的需要,他们的生产活动也要不断扩张、发展、走向更高层次,于是整个人类社会就不断发展。可见,“现实的个人”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就是“现实的个人”生产、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现实的个人”以及他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同一历史过程的不同视角,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 试验标准:试验按照《焊接性试验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GB4675.1—1984)进行。
由于“现实的个人”总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因此“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并非任意的、抽象的或者永恒的,而是社会的和历史的,它受个人所处的社会条件规定和制约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与时代相适应的需要,每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个人的需要尽管有所差异,但都有着共同的时代烙印,脱离时代的要求不能算作“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最多只能算是幻想或梦呓。所以,尽管每个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自己,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方式会大相异趣。例如,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个人的主导性需要是生存,满足这一需要的主要方式是利己行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主导性需要是自我实现,满足这一需要的主要方式则是利他行为。
二、“现实的个人”是整个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以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例,由于资产本家们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具备了强大的财力物力,而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无法满足资本家们进一步攫取财富的需要,比如封建割据限制了自由贸易、农奴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封建行会制度限制了自由市场的形成等等,这就产生了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资本家们就利用自己强大的财力物力发起反对封建主阶级的暴力革命,在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的阶级斗争中,打破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建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建立起以民主、平等、自由等为核心价值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攫取财富的需要。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泄洪洞和水电站等五部分组成。大坝为浆砌石重力墙式堆石坝,最大坝高69.5 m,坝顶高程1 031.5 m,坝顶长206 m,宽4 m;是岚漪河上的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等任务的中型水库。
从另一方面讲,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通过维护或损害一些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获取产品的权利,从而维护或破坏现有生产关系;而现有的生产关系受到维护或破坏直接影响着不同个人需要的满足,进而对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个人改进生产工具以及生产组织形式(例如分工、协作形式)的动力以至个人生产能力的提升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这样就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对于整个宏大的唯物史观理论而言,“现实的个人”这一逻辑起点确实太具体、太微观、太现实,但正是基于“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才能够具体地、一砖一瓦地搭建起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正是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起点,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这些需要的发展、对这些需要的满足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条件入手,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起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体系;同时,以“现实的个人”为历史起点,他们理清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这一规律正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逻辑与历史在此表现出完美的统一。也只有从“现实的个人”这一起点出发,我们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辩证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基本矛盾产生和运动的微观机制,才能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三、“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微观机制的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⑨。于是,生产就成为这些“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形式,而“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⑩。由于生产中的协作、分工等需要,生产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在这种交往中就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同时,“意识……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与“现实的个人”的内涵相联系,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我们能够看出“现实的个人”在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产生和运动的微观机制中的核心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产生的微观机制
“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意味着他们必然会受自己本性的驱使,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地生产,以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否则他们就不会存在。由于单个个人力量有限,所以为了更好地生产以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单个个人之间就产生了以特定形式(比如氏族、家庭、公司)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的需要,同时在多个个人的联合生产中也产生了协作、分工等需要;在一个社会中,这种由单个个人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为以特定方式有机结合的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的总和即生产力;由单个个人联合起来进行的生产必然要求个人之间进行交往,同时自然也引起了确定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不同的个人之间的权利分割与归属等相关问题,于是在个人的交往中便产生了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个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产品分配方式等);生产关系规定了每个个人的需要能够被满足的程度,每个个人为维护或扩大从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自身需要的满足而互相展开合作(在生产关系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个人形成阶级,他们因共同的需要而合作)或斗争(当这种斗争以阶级为单位时就是阶级斗争),当这种斗争或合作所采取的形式固定化、正式化、制度化时,便产生了政治上层建筑;同时,这些个人的生产、交往等现实活动反映在他们脑中就形成意识,如此形成了观念的上层建筑。这样,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他们为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各种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这三者间的矛盾关系则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由“现实的个人”联合进行生产的需要产生了分工,由于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所以“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分工导致“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与需要割裂开来,进而导致他的活动可能无法满足他的需要,此时,一系列矛盾便即产生。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微观机制
“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发展等既有的需要能够引起的新的需要,所以他们的需要会不断扩展,这些个人在代际交往中会根据不断扩展的需要创新和累积各种生产知识、生产技能,导致生产者素质的提升、生产资料的完善和生产对象的扩张,从而使个人进行生产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力得到不断发展。
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社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历史。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是“现实的个人”的需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因而也是比生产力更为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事实上,科学和技术本身是紧密联系的,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第一生产力”,而这种“第一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正是“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正是“现实的个人”不断改善自己生存、生活所处自然和社会条件的需要。正是在这种需要的推动下,才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形成人类历史。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从最根本上来讲,是由“现实的个人”的需要决定的。
生产关系的变化意味着需要格局的调整,一部分个人的需要将得不到预期程度的满足,于是,他们试图采取行动为自己的需要争取更大程度的满足。当不同个人的需要有冲突时,就引起个人(常表现为由个人组成的新的阶级)之间新的斗争与合作,其结果自然是掌握相对较大生产能力的那些个人(阶级),亦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那些个人(阶级)取得斗争的胜利并占据社会统治地位,从而建立与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政治上层建筑;而在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都发生变化后,或者在它们已经有了变化的需要从而将要发生变化时,作为它们在个人脑中的反映的意识也将发生变化,所以观念的上层建筑也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⑥如果没有这些活生生的、不断从事着物质生产等活动的个人,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根本就无从谈起。基于这样的历史现实,在构建唯物史观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⑦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面阐述唯物史观的开篇之言,书中所有论证的展开都以此为起点。
很显然,“个人”以及“个人”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是这种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因为这些前提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所以“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认”⑧。可以看出,整个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而不是阶级、国家等虚幻的共同体,也不是所谓普遍的、永恒的、抽象的人或人性。这样,唯物史观一开始就建立在现实的、物质的、从而是坚实的唯物主义的前提基础上,在逻辑起点上避免了陷入唯心主义。这就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理论品格,与一切唯心的、空想的、不切实际的理论划清了界限,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科学。
可以看出,在社会基本矛盾任一层次、任一方面的产生与运动中,“现实的个人”、他们的需要以及他们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都起着一种根本动力和微观机制的作用。总的来讲,“现实的个人”从他们自己出发,为满足自身不断扩展的需要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进而由这一矛盾运动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
四、“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从微观上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方向
生产力的发展,即“现实的个人”生产能力的提升在不同的个人间的分配并非均等。由于各种内在的、外在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部分人所掌握的生产能力相对于其他人就具备了原先不存在的显著优势,打破了原有的生产能力在不同个人间分配的相对均衡态势。此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满足掌握(或代表)着新的先进生产力的人们的需要了,因此,为在更高层面上满足自身的需要,他们将有动力并且有能力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以充分利用新的生产力为原则,建立新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改善他们自己从而改变全社会所有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并改变产品分配方式等,亦即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
由于环境中Na和Ca含量高,样品处理过程中非常容易沾污。因此,超纯水需要使用现接的水,样品前处理与相应的测定也需尽快完成。
从本质上讲,历史的发展也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发展,既是“现实的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推动的,同时又是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因而也就是他们自身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原始社会中,个人完全从属于自然;私有制产生后,个人屈从于物,但是部分地从自然的压迫下解放了出来;而到“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将“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得到完全的解放和自我实现,亦即达到《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境界。
1)随着开发建设时间的推进,杏北油田深度注水系统管网具备较强连通性,可以打破以往注水站低负荷运行的状态,关停部分注水站实现注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在今后产能建设中,可以打破传统站内独立设置备用泵的方式,采用注水站间互为备用的方式保障注水系统运行。
总的来说,教学内容的实践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大重点板块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予重视。
“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以及他们为满足其需要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从自身出发,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展开生产、生活、交往、政治斗争、思想等活动,每一个人都试图按照自己的需要,以自己的个人活动把历史推向满足自己需要的方向,每一个人对历史的“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而所有个人对历史的推力的矢量和就形成了历史发展的合力。尽管每一个个人的力量大小都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个人的力量在众人面前总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历史归根结底总是按照能够满足大多数人需要的方向发展,它的方向不可能只由少数个人决定。比如,极少数恐怖分子按照他们自己的需要,企图将世界推向恐怖的深渊,但由于全世界广大民众的反对,历史发展的方向终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目标。可见,正是从“现实的个人”的需要以及他们为满足其需要而进行的活动中,我们才能够从微观层面理解群众史观的内在机制,理解人民群众是如何创造历史、如何决定历史发展方向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②由于这里的“个人”是“现实的个人”,所以作为出发点的“自己”自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③“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④,“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⑤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现实的个人”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是他本性的要求。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这一历史合力理论很好地回应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个人”相关理论。
“现实的个人”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创造着人类历史,他们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亦即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准则决定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发展的方向就是使“现实的个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将是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只有当个人或群体(比如阶级、政党)的活动能够满足全社会大多数个人(即人民群众)的需要时,他们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才是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一致的,他们的活动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真正顺应或引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领袖人物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个人本身力量有多大,而在于他能够正确地把握和响应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进而调动起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而一个政党,也只有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目标和宗旨,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或巩固自己的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根本原因是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整个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能够将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引领者。
五、结语
“现实的个人”由其本性驱使,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从事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我们能够从微观上具体地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基于“现实的个人”、他们的需要以及他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展开的各种活动,人类社会产生了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在这一矛盾运动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形成人类历史。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其发展方向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的方向,其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应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现实的个人”及其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成为历史发展的领航者。
①③⑥⑦⑧⑨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72、119、67、66~67、66~67、79、128、68、71、81、83、119、294页。
②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326、514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2、248页。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83页。
(4)信息化不灵。现阶段,在编制预算结束前,需调整价差,这就要根据项目建设地的材料价格信息来计算价差。但是大部分价格信息由人工收集,没有动态的价格信息软件,一方面会降低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些信息也不准确。
从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后,学生出勤率和发言人数大幅度提高,说明工作坊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肖琼等[5]认为由于各工作坊主题来自学生、问题描述来自学生、问题解决来自学生,主角意识促进他们积极出勤与主动参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网络采编办公系统原网址(http://www.lcsjbx.com)自2018年8月15日起停用。本刊网址正式变更为http://lcsjbxzz.c-nbh.com。您可以输入新网址域名http://lcsjbxzz.c-nbh.com进行登录,也可以通过本刊主管单位——南京脑科医院的官方网站(http://www.c-nbh.com)的链接进行登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19)04-0067-06
*本文系重庆市社科基金培育项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经济形态变革研究”(项目号2018PY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世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辑。北京 100089;吕少德,陆军军医大学人文社科系讲师。重庆 400038
[责任编辑 林 卉]
标签:现实论文; 生产关系论文; 历史论文; 基本矛盾论文; 恩格斯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哲学理论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 《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论文; 重庆市社科基金培育项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的经济形态变革研究”(项目号2018PY04)的阶段性成果论文;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论文; 陆军军医大学人文社科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