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帕金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帕金森病,帕金森,蛋白,唾液酸,认知,半胱氨酸,复旦。
帕金森论文文献综述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莫鹏[1](2020)在《弯腰驼背 当心帕金森病来“敲门”》一文中研究指出53岁的张先生从3年前开始,就时常感觉身体麻木,背部无力,走路时总是向前倾斜,有时甚至会觉得肢体僵硬,直腰都有些困难。他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都被诊断为腰肌劳损和颈椎病,吃了不少药,也没见好转,如今驼背越来越严重了。张先生最近来到北京一家叁甲医院就诊,终于(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20-01-01)
熊小琴,张琳静,陈元东[2](2019)在《SMPD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SMPD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为P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6例PD患者(PD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16名健康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参照SMPD1基因序列及相关文献设计引物序列,采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两组SMPD1基因多态性。结果 PD组rs1050228位点TT、CT、CC基因频率、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73.15%、5.56%、21.30%、76.07%、23.93%)与健康组(分别为72.22%、6.02%、21.76%、78.03%、21.97%)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951904位点的CC、CT基因频率、等位基因C、T频率(分别为99.07%、0.93%、99.64%、0.36%)与健康组(分别为99.54%、0.46%、99.81%、0.19%)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02081954位点的CC、CG基因频率、等位基因C、G频率(分别为99.07%、0.93%、99.64%、0.36%)与健康组(分别为99.54%、0.46%、99.81%、0.19%)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50239位点的等位基因G、A频率(分别为81.43%、18.57%)与健康组(分别为91.62%、8.38%)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健康组均发现缬氨酸重复次数的多态,且PD组缬氨酸重复次数分布概率与健康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PD1基因突变型p.G508R及缬氨酸<7个重复多态在PD的诊断或预防中可提供有用参考信息。(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王玥华[3](2019)在《不必害怕帕金森病——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杜鹏副主任医师》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患者出现手抖、走路慢、身体僵硬这些症状时,你也许第一时间会想到"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最初被描述为"震颤麻痹",而首次描述这一疾病的人叫做詹姆斯·帕金森。1817年,他发表了《关于震颤麻痹的研究》的文章,总结描述了静止性震颤及其逐渐进展的特点,伴有慌张步态,他称之为"震颤麻(本文来源于《老同志之友》期刊2019年24期)
张艳,罗思宁,张欢,武兴兴[4](2019)在《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震颤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震颤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止颤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脑蛋白水解物)和参照组(39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脑蛋白水解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不良反应(胃肠不适、皮疹、恶心)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参照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精神和情感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并发症评分及UPD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精神和情感行为、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并发症评分及UPDRS总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着,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6期)
易震,陈晓萍,华蔚,蔺心敬[5](2019)在《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为PD的46例患者作为PD组并进一步分为高Hcy组(Hcy含量≥15μmol/L)和正常Hcy(Hcy含量<15μmol/L)患者,另选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PD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比较高Hcy组患者和正常Hcy患者神经损伤指标[S100B蛋白(S100B)、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Tau蛋白(Tau)]、炎症反应指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的含量,同时评估认知功能。结果 PD组患者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7. 41±2. 24 vs. 7. 71±0. 94μmol/L,t=28. 062,P <0. 05);高Hcy含量PD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明显低于Hcy含量正常的PD患者,中文版神经精神问卷(CNPI)评分以及血清S100B、Aβ1-42、Tau、IFN-γ、IL-6、HMGB1、MCP-1、MIP-1α含量明显高于Hcy含量正常的PD患者。结论帕金森病患者血Hcy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认识功能减退、神经损伤、炎症反应激活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李芹[6](2019)在《血清CgA和SSA水平与帕金森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SA)水平对帕金森病(PD)进展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PD患者110例作为PD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Hoehn-Yahr(H-Y)分期将PD组进一步分为早期亚组(33例),中期亚组(50例)和晚期亚组(27例)。比较各组血清CgA、SSA水平变化,并分析其水平与H-Y分期及UPD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组血清CgA、SSA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间血清CgA、SS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A、SSA水平分别与H-Y分期评分及UPD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gA和SSA可能是早期诊断和分期PD及监测其患者预后的新生物标记物。(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3期)
杜星霖[7](2019)在《帕金森病人应用葛根素注射液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左旋多巴、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1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观察,将应用左旋多巴单独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应用左旋多巴、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帕金森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0.24%)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左旋多巴、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控制患者症状进展,促进患者认知、运动、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安全性高,效果优于左旋多巴单独治疗。(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侯义红[8](2019)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主要引起中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变性,常伴随有姿势不稳、动作迟缓、肌张力高及静止性震颤等症状,因此又称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多认为与多巴胺有关,目前尚未有根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大多采用药物治疗进行缓解[1]。盐酸美金刚是治疗帕金森痴呆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夏欢,罗琴,杨新玲[9](2019)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葡萄糖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PETCT研究帕金森病(PD)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18)F-FDG葡萄糖代谢特点,分析PD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性下降与脑葡萄糖代谢显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1月PD患者42例(男性27例,女性15例)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PD-NCI)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组和痴呆(PDD)组,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3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受检者按体质量静脉注射5.55 MBq/kg的~(18)F-FDG后行PETCT显像,采用飞利浦Syntegra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比较各组间脑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1) MOCA认知功能评分方面,PDD组、PD-MCI、PD-NCI组的MOCA评分逐渐升高(F=7.38,P<0.05)。ADL日常生活能力方面,PDD组、PD-MCI、PD-NCI组及NC组的ADL评分逐渐降低(F=9.15,P<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DD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的广泛大脑皮质~(18)F-FDG代谢减低(t=-9.53~-6.06,P均<0.05);而PD-MCI组主要在额叶、颞叶等前皮质区为主的脑皮质代谢减低(t=-6.63、-4.85,P均<0.05)。(3)PDD患者顶叶、枕叶后皮质区的~(18)F-FDG代谢与MOCA中的视空间的认知领域评分呈正相关性(r=0.642、0.580,P<0.05),而PD-MCI、PD-NCI组PD患者脑代谢与MOCA、ADL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 PETCT脑~(18)F-FDG葡萄糖代谢显像能客观反映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损害的进展过程,且其测得的顶叶、枕叶后皮质脑代谢改变同MOCA量表的评估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裴斐菲,孟新玲,王丹,蒋森,高慈航[10](2019)在《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帕金森病患者(PD)外周血中穿孔素(Pf)和颗粒酶B(Gz-B)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相关附属医院就诊,并且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按其运动障碍分为震颤型PD(TD)和姿势平衡障碍型(PIGD)2个亚型,应用Hoehn-Yahr(H-Y)分级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抽取外周血,采用叁色流式细胞术胞内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标本中杀伤性T细胞(CTL)及自然杀伤细胞(NK)中Gz-B和Pf的表达,进一步分析CTL和NK细胞Gz-B和Pf表达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运动障碍分型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外周血中CTL和NK细胞中Gz-B和P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中震颤型与姿势平衡障碍型患者外周血中Gz-B和P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L细胞中Gz-B的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程时间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患者外周血CTL和NK细胞相关颗粒酶B及穿孔素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人外周血。(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帕金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SMPD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发病的关系,为P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16例PD患者(PD组)和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16名健康者(健康组)作为研究对象,参照SMPD1基因序列及相关文献设计引物序列,采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检测两组SMPD1基因多态性。结果 PD组rs1050228位点TT、CT、CC基因频率、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73.15%、5.56%、21.30%、76.07%、23.93%)与健康组(分别为72.22%、6.02%、21.76%、78.03%、21.97%)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7951904位点的CC、CT基因频率、等位基因C、T频率(分别为99.07%、0.93%、99.64%、0.36%)与健康组(分别为99.54%、0.46%、99.81%、0.19%)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02081954位点的CC、CG基因频率、等位基因C、G频率(分别为99.07%、0.93%、99.64%、0.36%)与健康组(分别为99.54%、0.46%、99.81%、0.19%)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50239位点的等位基因G、A频率(分别为81.43%、18.57%)与健康组(分别为91.62%、8.38%)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健康组均发现缬氨酸重复次数的多态,且PD组缬氨酸重复次数分布概率与健康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PD1基因突变型p.G508R及缬氨酸<7个重复多态在PD的诊断或预防中可提供有用参考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帕金森论文参考文献
[1].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莫鹏.弯腰驼背当心帕金森病来“敲门”[N].健康报.2020
[2].熊小琴,张琳静,陈元东.SMPD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发病关系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3].王玥华.不必害怕帕金森病——访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杜鹏副主任医师[J].老同志之友.2019
[4].张艳,罗思宁,张欢,武兴兴.止颤汤联合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震颤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5].易震,陈晓萍,华蔚,蔺心敬.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功能、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6].李芹.血清CgA和SSA水平与帕金森病进展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7].杜星霖.帕金森病人应用葛根素注射液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侯义红.盐酸美金刚在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
[9].夏欢,罗琴,杨新玲.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葡萄糖代谢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10].裴斐菲,孟新玲,王丹,蒋森,高慈航.帕金森病患者外周血中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