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平面论文_李海军,陈南征,张广健,贾卓奇,付军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解剖平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平面,冠状,切除术,腹腔镜,面神经,耻骨,肾癌。

解剖平面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军,陈南征,张广健,贾卓奇,付军科[1](2019)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微创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段间平面确定中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段间平面确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8年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进行微创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段间平面确定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5.0岁(43~72岁),所有患者均为肺小结节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叁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评估结节位置、靶肺段肺结构、段间平面,术中靶肺段动脉及支气管离断后,通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采用荧光腔镜确定靶肺段边界,并用电凝标记,观察荧光显影起始时间、荧光有效对比时间、荧光持续时间及段间平面确定时间。结果:对所有患者成功进行了吲哚菁绿荧光显像,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靶肺段段间平面。注射吲哚菁绿后,荧光显影起始时间为14 s(10~17 s),荧光有效对比时间为87 s(75~100 s),荧光持续时间为240 s(190~280 s),段间平面确定时间为46 s(37~54 s),沿标记线处理段间平面后肺组织无明显漏气,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持续性漏气。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像能够有效辅助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段间平面的确定,安全可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24期)

邵丰,孙云刚,王朝,刘政呈,曹珲[2](2019)在《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10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82岁。术前均采用叁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以及虚拟的段间平面。其中20例采用荧光法界定段间平面(荧光组),另4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平面(膨胀萎陷组)。结果荧光法注射吲哚菁绿(ICG)可显示清晰的段间线,持续时间足够完成标记。与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相比,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0.75±3.78)s vs.(988.00±314.24)s,P<0.001)],界定段间平面更为迅速,可重复性强,且肺无需膨胀,手术操作便利;手术时间缩短[(108.75±31.28)min vs.(138.00±32.47)min, P=0.002)],未见明显ICG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相比传统的膨胀萎陷法,荧光法术中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显示段间线,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姚彩,王继伟,刘燕娜[3](2018)在《自由解剖平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的概述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解剖平面成像技术,即Omniview技术,是一种不同于叁维渲染模式(Render)、叁维断层超声显像技术(tomographic ultrasound imaging,TUI)等其他只能定角度、定平面切割容积信息的叁维技术,可不受3个正交平面的限制,人为通过直线、曲线、折线和任意平面或角度的轨迹等方式对容积数据进行任意方向和角度划线切割,从而获得任何想象平面的技术,是对弯曲或不规则复杂结(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9期)

吴晓宝,周泽,华志鹏,周奇[4](2018)在《从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来改进3D塑形补片》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麻木疼痛少,已成为当前主流术式。然而资料统计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没有使并发症和复发得到彻底消除。通过分析腹膜前间隙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结构,得出当前3D塑形补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改进补片设计的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梅傲冰,孙旭,胡瑞洁,邱剑光,贾本忠[5](2018)在《精准解剖式肾前筋膜间平面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的要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介绍肾前筋膜间平面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Ip LRN)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7例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基于层面外科肿瘤根治性切除的概念,评价Ip LRN手术过程,总结该手术应遵循的解剖平面理论。结果在Ip LRN手术过程中存在七个重要的外科平面,在这些无血管平面中游离,5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5~180min,平均68 min,出血量0~120 ml,平均19 ml,术后3~7 d出院,平均4 d。57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1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肾前筋膜间平面是Ip LRN手术的重要解剖层面,在肾癌根治术中解剖层次清晰,沿肾前筋膜间平面游离可避免解剖迷失,符合肿瘤学手术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宋勇,王俊林,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6](2018)在《以颞中静脉为解剖平面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颞中静脉在冠状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颧骨复合体或颧骨颧弓骨折,行冠状切口的病例,分别在颞中静脉平面及颞深筋膜上翻瓣,观察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颞中静脉位于颞深筋膜浅深两层之间的颞浅脂肪垫内,位于其浅层,走行位置相对恒定;18例患者颞中静脉无缺失,均翻瓣顺利,颞浅脂肪垫保存完整,骨折显露充分,复位效果良好,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较筋膜上翻瓣组明显降低,永久性面瘫、颞窝凹陷与筋膜上翻瓣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以颞中静脉为解剖平面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定位标志明确,层次清晰,方法简便易行,可降低面神经损伤、颞窝凹陷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张川,张作君,蔡鸿敏,昌中孝,杨林平[7](2017)在《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状面和矢状面双平面肱骨远端闭合楔形截骨矫形并外侧柱钢板加压固定在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9月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伴屈曲受限成人肘内翻畸形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 8~35岁,平均22.2岁;术前内翻角度为14°~26°,平均19.5°,肘关节屈曲100°~115°,平均107.5°,伸直-5°~-18°,平均-12.1°;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冠状面楔形同时矢状面梯形截骨,保留内侧3-4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肱骨远端解剖锁定板进行外侧柱加压固定,术后随访比较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和提携角的变化,评价肘关节功能。随访时比较术前、术后和健侧提携角,采用改良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6例病人术后均于3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9~27个月,平均20.8个月;提携角恢复为8°~20°,平均12°,屈曲活动度120°~135°,平均123.3°,伸直活动度平均0.83°。结论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矢状面梯形截骨可以有效恢复肘内翻畸形和屈曲活动度,单独外侧柱锁定加压板固定可以满足术后早期活动的稳定要求。(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09-21)

张川,张作君,蔡鸿敏,昌中孝,杨林平[8](2017)在《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冠状面和矢状面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9月采用肱骨远端冠状面和矢状面双平面截骨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的6例成人肘内翻并肘关节屈曲受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8~35岁,平均22.2岁。均有明确儿童期肘关节骨折病史,受伤年龄为2~13岁,平均6.5岁。入院检查6例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肘关节屈伸力量异常和不稳定等并发症。术前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07.50±5.24)°,伸直活动度(–12.17±3.48)°;患侧提携角为(–19.50±4.46)°,健侧提携角为(11.50±2.67)°;患侧肱骨相对健侧短缩(0.42±0.38)cm。术后随访测量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提携角、双侧肱骨短缩,采用去除双肘屈伸活动度对比的改良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27个月,平均20.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骨折端均于术后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4.17±5.85)°,伸直活动度为(0.83±2.04)°,提携角为(12.00±4.19)°,肱骨短缩为(1.88±0.45)cm,均较术前显着改善(t=–6.742,P=0.001;t=–11.068,P=0.000;t=–20.400,P=0.000;t=–13.914,P=0.000)。按照改良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优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双平面截骨矫形可有效矫正肘内翻畸形并改善屈曲活动度,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活动的稳定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陈慧[9](2017)在《腋神经中叁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腋神经中叁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017年6月采用福尔马林灌注固定的12具成人尸体,对双侧腋神经进行显微解剖,从四边孔平面对腋神经中叁角肌功能束组进行观察,分析其分布,测量其直径,同时进行组织横断面切片、染色。结果腋神经在四边孔平面分布为两大束组,即叁角肌前、后支纤维,前者是神经干外侧束组的纤维成分,后者是神经内侧束组的纤维成分。神经干断面可观察到两大束组,外侧束组为2~4束,均为运动纤维染色特点;内侧束组为3~5束,为运动、感觉以及混合纤维束叁种共存。结论腋神经外侧束和移位神经选择性进行吻接,可以大量减少纤维的散失,有助于患者叁角肌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70期)

吕金陵,西会会,王晓娟,马娟,罗文婷[10](2017)在《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面部提升的解剖与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次研究主要从面部解剖层面剖析面部松垂的原因,揭示面部提升部位的解剖结构,为面部年轻化手术提供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探讨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首先从面部解剖层面剖析面部松垂的原因及过程,分析面部提升的变迁和优劣;收集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进行过线性面部提升术的53例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线性提升术时选用线条形材料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及优缺点。结果:术后进行常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患者鼻唇沟、面颊部松垂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左右面部肿胀部分消退;6个月后因为纤维组织增生收缩,面部似有提升现象,达到满意的面部年轻化效果。未见局部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结合面部提升部位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线性提升材料,在内窥镜辅助下行双平面面部线形提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达到完美的术后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7年06期)

解剖平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10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82岁。术前均采用叁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以及虚拟的段间平面。其中20例采用荧光法界定段间平面(荧光组),另4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平面(膨胀萎陷组)。结果荧光法注射吲哚菁绿(ICG)可显示清晰的段间线,持续时间足够完成标记。与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相比,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0.75±3.78)s vs.(988.00±314.24)s,P<0.001)],界定段间平面更为迅速,可重复性强,且肺无需膨胀,手术操作便利;手术时间缩短[(108.75±31.28)min vs.(138.00±32.47)min, P=0.002)],未见明显ICG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相比传统的膨胀萎陷法,荧光法术中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显示段间线,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解剖平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军,陈南征,张广健,贾卓奇,付军科.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微创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段间平面确定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9

[2].邵丰,孙云刚,王朝,刘政呈,曹珲.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

[3].姚彩,王继伟,刘燕娜.自由解剖平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的概述及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8

[4].吴晓宝,周泽,华志鹏,周奇.从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来改进3D塑形补片[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

[5].梅傲冰,孙旭,胡瑞洁,邱剑光,贾本忠.精准解剖式肾前筋膜间平面腹腔镜肾癌根治手术的要点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

[6].宋勇,王俊林,刘彦杰,陈裕聪,何浒杰.以颞中静脉为解剖平面行冠状切口颞区翻瓣[J].口腔医学研究.2018

[7].张川,张作君,蔡鸿敏,昌中孝,杨林平.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C].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7

[8].张川,张作君,蔡鸿敏,昌中孝,杨林平.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

[9].陈慧.腋神经中叁角肌功能束组在四边孔平面分布的显微解剖及组织学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10].吕金陵,西会会,王晓娟,马娟,罗文婷.内窥镜辅助下双平面面部提升的解剖与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一2解剖平面(1:冠状面,2:轴状面...椭圆食粉螨解剖平面一3解剖平面(1:冠状面,2:轴状面...心肌带在常用解剖平面的分布示...单元解剖平面位置图一2解剖平面(1:冠状面,车由状面...

标签:;  ;  ;  ;  ;  ;  ;  

解剖平面论文_李海军,陈南征,张广健,贾卓奇,付军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