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_许升全,蒋国芳,郑哲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地理学,麦蛾,系统学,鳞翅目,分布区,方法,论文。

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许升全,蒋国芳,郑哲民[1](2005)在《竹蝗属(Ceracris Walker)的支序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脊雷蓖蝗为外群,选择20个形态性状对竹蝗属10个种(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并据此探讨了其区系形成.结果表明:竹蝗属可以分为长翅和短翅两个类群,短翅类群包括蒲氏竹蝗、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形态分类中归为短翅类群的贺氏竹蝗是长翅类群中的一个高度特化的种类;中国的西南地区是竹蝗属的分布中心,同时也是其起源和物种分化中心.(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李志强,李后魂[2](2005)在《世界柽麦蛾属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鳞翅目:麦蛾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世界柽麦蛾属昆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的形态学研究, 选择了66个性状演变系列, 通过PAUP*4b10软件对柽麦蛾属51种昆虫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认为 heluanensis 种团并不是一个单系群, 柽麦蛾属被重新作了7个种团的划分。在支序系统学分析的基础上, 柽麦蛾属昆虫的14个地理分布区域等级关系被重建, 显示出古地中海地区复杂的历史, 同时说明在该属分布格局中扩散事件客观存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许升全,郑哲民,李后魂[3](2003)在《中国南部斑腿蝗科四属昆虫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南部斑腿蝗科 4属昆虫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及物种地理分布研究的基础上 ,划分出 10个特有分布区。用支序生物地理学软件COMPONENT 2 0 ,处理了上述蝗虫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分布资料所组成的数据 ,以明确各特有分布区的历史生物地理学关系。结果表明 ,10个特有分布区形成的先后是 :云南南部和黄土高原两个分布区 ,海南岛区 ,东部山地区 ,台湾岛区 ;云贵高原、云南北部和秦巴山区几乎是同时形成的 ,而华南和江南丘陵区形成最晚(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许升全,郑哲民[4](2001)在《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II: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支序生物地理学经过 2 0年的方法形成、成熟和完善 ,现已在动物、植物及昆虫的一些类群得到了应用 ,同时也在评价生物地理区划中区域的关系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相对于数量众多的生物门类和种类来说还远远不够 .从研究的地区来看 ,一般研究的范围划分比较粗 ,只能在说明大区和亚区的关系上起作用 .目前支序生物地理学的发展有以下 3个方向 :不断完善方法体系 ;在更多的生物类群和地理范围得到应用 ;在更小的区域范围 (地区和省 )方面的应用 .(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许升全,郑哲民[5](2000)在《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I:方法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发展的过程 ,从最简单的累进原则开始 ,经过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删减区域支序图法、祖先种的地图法 ,发展出了比较成熟并且有相应软件支持的组成成分分析、Brooks简约分析和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方法 .有一些方法虽然已经形成 (如 :数量化的组成成分分析 ) ,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 .通过分析几种方法的应用情况评价了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意义和方向 .(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许升全[6](2000)在《中国蝗总科昆虫系统发育和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支序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概况和对中国蝗总科昆虫进行支序系统学和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支序生物地理学(Cladistic Biogeography)是在支序系统学(Cladistics)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历史生物地理学(Historical Biogeography)研究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在研究现在生物物种系统发育关系的基础上来分析生物地理分布的演化过程,重建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它是基于严格的逻辑和计算过程,所以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它与现在的生物地理区划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对生物地理区域关系的研究是基于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而不是区域间生物分布种类和格局的异同。 从60年代产生支序系统学的思想产生到现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随着他的发展而发展,经过了以下几种方法的进化:①累进原则(The progression rule)、②隔离分化生物地理学(Vicariance biogeography)Rosen 1976年的方法、③删减区域支序图法(Reduced area cladogram)Platnick and Nelson 1978年的方法、④祖先种的地图法(Ancestral species maps)(Wiley的方法1950,1981)⑤组成成分分析(组元分析)Component analysis Humphries(1956)、⑥Brook的简约分析方法(Brooks parsimony analysis)、⑦量化的组成成分分析(Quantification of component analysis)和⑧特有性的简约性分析(Parsimonyanalysis of Endemicity)。⑤-⑧为目前几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其中⑤和⑥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并且最常用到。⑦由于要求的系统发育研究较多,应用较少。⑧适用于系统发育关系不太清楚的类群。 现在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已在动物、植物的一些类群得到了应用,尤其是以昆虫的研究为最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与数量众多的生物门类和种类来说还远远不够。从研究的地区来看,一般研究的范围都比较大,划分比较粗。在小范围的地理区划应用的极少。 我国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工作开展较晚,尹文英(1993)关于原尾自夕蚖科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是我国首次应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昆虫生物地理的研究,但除累进原则外,并没有应用支序生物地理学的新的方法。《动物分类学报》1998年的“中国动物地理学研究”专辑是中国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突破。该专辑收录了支序生物地理学方面的论文9篇,约为总论文数的一半。涉及的动物门类主要是鱼类(4篇)和昆虫(5篇)。其中昆虫类群有同翅目(1篇)、半翅目(3篇)和鳞翅目(1篇)。就分析的方法来说有:BPA、假说1和假说2、PAE、删减区域支序图法和扩散-分替理论。半翅目和鳞翅目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结合系统发育关系人工进行地理起源分析。相对与众多的昆虫门类来说,这些研究只能算是沧海一粟,特别是对于昆虫来说,系统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只是在沫蝉和蜡蝉总科的部分分类单元略有应用。从整个世界来看,还没有直翅目昆虫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 我国的蝗虫己知有860多种,约占亚洲种类的2/3。但我国蝗总科的支序系统学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晚也比较零散。1992年龚静对我国网翅蝗科的部分属进行了支序系统学研究,并根据累进原则对网翅蝗科的起源进行了推测。李保平门994)对中国斑腿蝗科属级单位进行了支序分类,虽然没有得到斑腿蝗科属级系统发育关系,但成功地将斑腿蝗科分为7个支(稻蝗支、切翅蝗支、凸额蝗支、长腹蝗支、刺胸蝗支、裸蝗支和黑蝗支人许升全等曾对我国稻蝗属和竹蝗属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了支序分析(许升全郑哲民1997,许升全等1997人许升全等1999年在对蝗总科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支序系统学的方法研究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郑哲民等门)依据蝗总科各科形态性状研究了 8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讨论了长腹蝗亚科Leptacrinae的系统地位。这些蝗总科的支序系统学研究工作相对于,根据蝗总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的需要远远不够,因此必须研究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2本文的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用支序系统学方法研究中国蝗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基础 1!上,对中国的动物地理区划进行支序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以便为动物地理区划提供依据。3材料和方法3.l支序系统学 在对中国的蝗总科昆虫进行支序系统学研究时,分别从属间和种间关系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在进行属问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时;考虑到我国的谷个蝗总科分类系级夫于一些类群的系统地位问题有冲突,这些冲突主要在斑腿蝗科、网翅蝗科、斑翅蝗科、褪角蝗科和剑角蝗科,而癫蝗科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都处于比较原始的地位,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有时分开有时合并这样的因素,将中国蝗总科的8个科按照系统发盲关系分成3个大类群:第一类为癫蝗科,以蚌属为外群研究了全部13个属的属间关系,第H类为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以蠢蝗属和波腿蝗属为外?(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0-04-01)

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对世界柽麦蛾属昆虫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的形态学研究, 选择了66个性状演变系列, 通过PAUP*4b10软件对柽麦蛾属51种昆虫进行了支序系统学分析。分析结果认为 heluanensis 种团并不是一个单系群, 柽麦蛾属被重新作了7个种团的划分。在支序系统学分析的基础上, 柽麦蛾属昆虫的14个地理分布区域等级关系被重建, 显示出古地中海地区复杂的历史, 同时说明在该属分布格局中扩散事件客观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许升全,蒋国芳,郑哲民.竹蝗属(CeracrisWalker)的支序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李志强,李后魂.世界柽麦蛾属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鳞翅目:麦蛾科)[J].昆虫学报.2005

[3].许升全,郑哲民,李后魂.中国南部斑腿蝗科四属昆虫的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3

[4].许升全,郑哲民.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II:应用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5].许升全,郑哲民.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I:方法的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6].许升全.中国蝗总科昆虫系统发育和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支序生物地理学研究文献随时间的...假设1下的解析区域支序图柽麦蛾属昆虫分布地理区划假设0下的解析区域支序图祖先地图法的部分过程第一次PAUP*支序分析所得支序图

标签:;  ;  ;  ;  ;  ;  ;  

支序生物地理学论文_许升全,蒋国芳,郑哲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