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奥泛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区)100176:2清华大学(北京海淀区)邮编100084
摘要:为了充分释放能源设施资源共享与利用价值,更好协调区域内多种能源资源的调度和合理利用,在适宜的区域范围内,应用泛能网供冷、供热管网技术,发挥泛能网増存并济、负荷迭代、协同控制的优势,实现区域供能系统的节能、绿色、环保。
关键词:泛能微网;节能;环保
一、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应用场景
在传统冷、热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供能设施的规模以满足单体项目的用能需求为主,无法结合区域内各项目的用能特点,做到统筹考虑。同时,如果简单的将区域内的各种冷、热源相互联通,由于管网投资大,路由选取困难等因素,导致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经济性差,节能效果不明显。
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城市建筑集群和工业园区两大类。城市建筑集群以中央商务区为典型代表,有长时间的冷、热需求,且负荷较大,冷、热源的形式多样化(比如电制冷、热泵、溴化锂、锅炉、冰蓄冷、水蓄能、燃气三联供等),区域内不同的建筑业态供能时间有一定的互补性,供能品位相同或相近,适合建设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
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普遍适合建设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尤其当园区内部分企业有大量稳定的余热(冷)资源,且周边企业又有需求时,不仅能很好的解决企业的用能需求,而且项目的收益可观,应大力推广应用。
二、供能介质优化
在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介质的易获得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介质的选择以水和水蒸气为主。虽然介质的选择性比较小,但介质传输参数(即温度、压力)选择较为灵活,合理的介质参数,可以降低管网投资、减少介质输送能耗,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在以水为介质的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系统中,应在满足冷、热源设备设施稳定运行、末端设备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尽力增大供回水的温差。
冷、热源设备设施稳定运行有一个相对区间。比如,热泵机组供热工况下,电动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不宜高于60℃(受限于电动压缩机的压缩比);溴化锂机组供冷工况下,供水温度不宜低于6℃(受限于水的结冰)。
末端用能设备中,空调系统常规的供冷温度为7℃,供热温度为60℃,散热器采暖温度为80℃等,当要求在极端气候条件下,末端的供能安全稳定时,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温度和流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可适当放宽。
以蒸汽为介质的泛能微网供热管网中,为减少管网疏水损失,应优先选择过热蒸汽,过热度及蒸汽压力需要根据最不利点用户的需求,及管网距离和敷设方式决定。当采用长输供热管道技术时,蒸汽单位长度压损可以按照30Pa/m估算,单位长度温降按照2℃/km估算。采用常规供热管道技术时,蒸汽单位长度压损可以按照100Pa/m估算,单位长度温降按照5℃/km估算。
三、管网结构优化
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的管网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行、网络型。各拓扑结构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总线型结构适用于供能半径3-5km范围内,有多个独立项目的园区,其管网投资小,安全可靠性差。星型结构适用于新建项目,在园区的中心位置建设大型泛能站向周边项目辐射供能,各项目内有少量的供能设施做补充,其能效高,可靠性相对较高。当管网覆盖面积较大,且要求供能可靠性要求较高时,采用环形结构,但是该结构管网投资大,前期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水力平衡计算。网络型结构是结合总线型、星型、环型等各种形式的管网结构类型,其规模大,设计和运行复杂,是复杂的泛能微网形式。
四、微网监控系统设置
每个泛能微网项目应设置一个控制中心站和多个控制子站,控制中心站是整个泛能微网项目的控制中枢,统领其它各能源子站。控制中心站为一套自动化集中监控系统,其它能源控制子站可根据建站规模,采用集控系统或自动装置。各控制子系统应以通讯方式接入中心站,采取集中监视控制方式,并接受中心站的调度和控制指令。监测仪表和执行器的电源取用宜采取就近原则。设在供冷(热)管网与能源站侧接口处的监测仪表和执行器由能源站提供;设在与用户接口处的,电源宜由用户提供,监测仪表或采取自带电源方式。
五、微网调度优化
泛能微网的调度应以节能降耗、经济高效、绿色环保为目标,以负荷预测为前提,采用自动化手段进行调节,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中各泛能站内的供能设备众多,应优先利用供能成本较低的、能效高的设备供能。
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管网调节手段主要有质调节、量调节、集中“质-量”调节。对于泛能微网供热管网,应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集中质调节或集中“质-量”调节。对于泛能微网供冷管网,由于供冷的温差较小,调节供冷温度的方式会明显增加输送能耗,所以应控制供回水温差,进行集中量调节。
此外,泛能微网调度优化,还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结合泛能调度平台,控制供能设备的优先开启等级,实现管网调度的经济优先、节能优先或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先等模式运营。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耗也逐年增长,不仅增加了国民经济负担,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泛能网利用能源和信息技术,将能源网、物联网和互联网高效集成的能源互联网,用以构建以分布式为主、集中式为辅的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了在不同能源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能源调度、优化与配置,使得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并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量。
泛能微网供冷、供热网管是泛能网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互联互通和泛能能效平台,对区域内各种能源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冷、热能源的高效输出。同时,通过泛能云平台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发现价值交换机会,提供运维、交易、数据等服务,实现能源、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侯雅今.城市供热管网集中检测系统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
[2]康飞.城市供热管网设计的优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582-582.
[3]朱广伟.城市供热管网设计的优化[J].环球人文地理,2016(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