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地轨,所述地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地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盘索器,所述第一盘索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盘索器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拉索,所述拉索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轴,所述内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珠。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能够达到单驱动运货和挂钩位置易调整的目的,解决了一般行吊使用组合动力和机械臂下挂钩位置难调整的问题,结构简单且方便检修,极大的控制了成本,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地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所述地轨(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盘索器(6),所述第一盘索器(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第一盘索器(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拉索(8),所述拉索(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轴承(20),所述轴承(20)包括支撑杆(2004),所述支撑杆(20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轴(2003),所述内轴(20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珠(2002),所述滚珠(20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轴(2001),所述拉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索器(16),所述第二盘索器(1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起重钢索(17),所述起重钢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19),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桥柱(9),所述过桥柱(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

设计方案

1.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地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所述地轨(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盘索器(6),所述第一盘索器(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第一盘索器(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拉索(8),所述拉索(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轴承(20),所述轴承(20)包括支撑杆(2004),所述支撑杆(20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轴(2003),所述内轴(20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珠(2002),所述滚珠(20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轴(2001),所述拉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索器(16),所述第二盘索器(1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起重钢索(17),所述起重钢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所述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19),所述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桥柱(9),所述过桥柱(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的底部开设有滑槽(4),且滑槽(4)与滑块(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索器(6)与拉索(8)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拉索(8)分别与滑板(11)的两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板(12)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杆(1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为T字型滑块,且T字型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T字型滑块以过桥柱(9)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为Z字型把手,且Z字型把手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为硅胶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钢索(17)的一端分别贯穿滑杆(10)的顶部与过桥柱(9)的内底壁并延伸至过桥柱(9)的外部,且起重钢索(17)的直径为三厘米。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行吊,吊车。轮胎起重机的主要特点是: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合二为一,是由履带起重机演变而成,将行走机构的履带和行走支架部分变成有轮胎的底盘,克服了履带起重机履带板对路面造成破坏的缺点,属于物料搬运机械。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且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起重设备有的工作特点是做间歇性运动,即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取料、运移和卸载等动作的相应机构是交替工作的,起重机在市场上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不用支腿吊重及吊重行驶经常出现一些事故,行驶的速度也较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快,作业稳定且起重量大,可在特定范围内吊重行走,但必须保证道路平整坚实,轮胎气压符合要求、吊离地面不得超过50CM;禁止带负荷长距离行走。为保证作业安全,目前国内基本上禁止不打支腿进行吊装作业。

而行吊又称龙门吊,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在港口,主要用于室外的货场、料场货与散货的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且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目前所使用的行吊,大多都需要组合动力进行货物搬运,而组合动力的成本太高,且检修麻烦,并且机械操控会导致机械臂下的挂钩不易调整位置,导致位置会有偏差,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具备单驱动运货和挂钩位置易调整等优点,解决了一般行吊使用组合动力和机械臂下挂钩位置难调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单驱动运货和挂钩位置易调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地轨,所述地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地轨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盘索器,所述第一盘索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一盘索器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拉索,所述拉索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轴,所述内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轴,所述拉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索器,所述第二盘索器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起重钢索,所述起重钢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桥柱,所述过桥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滑块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盘索器与拉索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拉索分别与滑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杆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滑块为T字型滑块,且T字型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T字型滑块以过桥柱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Z字型把手,且Z字型把手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为硅胶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起重钢索的一端分别贯穿滑杆的顶部与过桥柱的内底壁并延伸至过桥柱的外部,且起重钢索的直径为三厘米。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通过固定杆、第一盘索器、把手、拉索、过桥柱、滑杆、滑板、限位板、固定板、电机、转动杆、第二盘索器、起重钢索、连接块、挂钩和轴承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单驱动运货和挂钩位置易调整的目的,解决了一般行吊使用组合动力和机械臂下挂钩位置难调整的问题,结构简单且方便检修,极大的控制了成本,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2、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通过地轨、滑块、滑槽和支撑柱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可以在地面水平移动,从而从各个方面满足使用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人们的使用,从而最终得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通过外轴、滚珠、内轴和支撑杆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使人们更加容易的拉动拉索的效果,从而方便人们使用,从而进一步的加快工作的效率,省工省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轨;2、滑块;3、固定杆;4、滑槽;5、支撑柱;6、第一盘索器;7、把手;8、拉索;9、过桥柱;10、滑杆;11、滑板;12、限位板;13、固定板;14、电机;15、转动杆;16、第二盘索器;17、起重钢索;18、连接块;19、挂钩;20、轴承;2001、外轴;2002、滚珠;2003、内轴;2004、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地轨1,地轨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地轨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底部开设有滑槽4,通过地轨1、滑块2、滑槽4和支撑柱5的相互配合使用,可以使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可以在地面水平移动,从而从各个方面满足使用的需要,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人们的使用,从而最终得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且滑槽4与滑块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此设计可以让支撑柱5的移动更加方便,支撑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盘索器6,第一盘索器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7,把手7为Z字型把手,且Z字型把手的接触部位设置有防滑层,且防滑层为硅胶防滑层,硅胶为乳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球状或块状颗粒,是作为防滑材料的主流,第一盘索器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拉索8,拉索8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轴承20,轴承20包括支撑杆2004,支撑杆20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轴2003,内轴20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滚珠2002,滚珠200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外轴2001,通过外轴2001、滚珠2002、内轴2003和支撑杆2004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使人们更加容易的拉动拉索8的效果,从而方便人们使用,从而进一步的加快工作的效率,省工省时,拉索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板11,第一盘索器6与拉索8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拉索8分别与滑板11的两侧固定连接,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电机1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盘索器16,第二盘索器16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起重钢索17,起重钢索17的一端分别贯穿滑杆10的顶部与过桥柱9的内底壁并延伸至过桥柱9的外部,且起重钢索17的直径为三厘米,三厘米的直径可以有效的保证可吊起的货物的重量,起重钢索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19,支撑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桥柱9,滑块2为T字型滑块,且T字型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T字型滑块以过桥柱9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T字型设计可以使滑块2与支撑柱5的连接更加紧固,过桥柱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杆10,滑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限位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板12分别固定连接在滑杆10的两端,设置两个限位板12可以使滑板11移动的位置收到限制,从而方便控制电机14的位置,方便吊取货物,通过固定杆3、第一盘索器6、把手7、拉索8、过桥柱9、滑杆10、滑板11、限位板12、固定板13、电机14、转动杆15、第二盘索器16、起重钢索17、连接块18、挂钩19和轴承20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单驱动运货和挂钩19位置易调整的目的,解决了一般行吊使用组合动力和机械臂下挂钩位置难调整的问题,结构简单且方便检修,极大的控制了成本,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在使用时,摇动把手7,即可使挂钩19的位置满足使用需求,再通过电机14的工作,即可将货物拉起,再通过移动支撑柱5的位置,即可将货物吊至需要吊到的位置,从而完成使用。

综上所述,该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能够达到单驱动运货和挂钩19位置易调整的目的,结构简单且方便检修,从而得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5197.8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1750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66C 19/00

专利分类号:B66C19/00;B66C9/14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菲普特(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菲普特(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新城南路500号7号房

发明人:李坤

第一发明人:李坤

当前权利人:菲普特(苏州)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单驱动间距调整机构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