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淮阴223002
摘要:随着德育的途径和时空越来越广泛,对于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很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社团活动合作能力培养
一、现象分析:学生合作能力缺失
在班级建设中,我发现有些孩子缺少团队精神,特别是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小组内讨论交流问题时,有的孩子只顾自己说,说完了就听不进别人说什么了,有的孩子人云亦云,自己不思考。再比如小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只有几个积极的孩子去努力完成,有部分孩子会袖手旁观。还有在一些集体活动中,有的孩子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建设作用,其扰乱的行为却是反面教育的典型。
针对德育实效性低、方法与途径单一、资源浪费等问题,近来“广德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随着德育的途径和时空越来越广泛,对于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意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实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综合融通,就要摒弃被动的德育实践,回归到学生这一德育的主体上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实现生命的自觉。
二、社团活动:合作让成长润无声
现在很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1.自主策划,合作交流
社团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补充,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的自主策划,因此要改变教师的指导方式。
比如在“如何在法定节日中培养学生的社团组织能力”活动中,教师首先问学生:大家都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有意思吗?学生各抒己见。接着老师问:你们最想策划什么活动呢?各个社团开始讨论交流。然后,美食小队说准备DIY做月饼,文学社说准备举办一次中秋诗会……主题想好了,那么怎样组织举办活动呢?各个社团又投入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之中。
教师能够结合班级活动主题,在传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可以看出他们在活动前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主题策划有系列性。活动形式多样,教师能让社团成员充分地讨论交流,并且适时地介入,比如学生思路受阻时,争议比较大的时候,这样对社团的合作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沟通作用。社团自主策划组织,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成长、发展。
2.努力践行,合作完成
努力做个“懒”教师,做好引领者。要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提醒自己坚决不能“越俎代庖”,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的实践中成长。
3.深入反思,合作重建
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活动,也可以开展有特色的社团活动。
比如在“夏之社——快乐启动,多彩社团”活动中,教师首先激发起学生的热情:想不想过一个特别的夏天?然后放手让社团策划、讨论。接下来让学生把讨论的想法记录下来,并贴到黑板上,老师带领大家对社团的畅想一一点评,指出:要考虑到这个活动的可行性,适不适合夏天来做。很多学生都献上了自己的金点子,接着反思哪些活动的畅想需要删减、增添、修改等等,再进行调整,最后发布活动,准备开启多彩夏天。
现场的生成让活动更加灵动,与孩子的需求契合,并且与以前的活动进行比较,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在讨论交流中提出重建建议。在暑假里,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为孩子成长提供帮助,让孩子综合素养得到锻炼,不断实现生命的自觉。
4.多元评价,合作共赢
我们班的海棠读书社在激发社员阅读兴趣、培养社员良好的读书习惯上就起到了榜样作用。海棠读书社每学期举办一次阅读与思考讲座:邀请家长或老师志愿者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面对面,分享自己的阅读书目、阅读感受、阅读故事。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沙龙:社团成员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书介绍给大家。每人拥有一个阅读存折:社团为大家定制了一个阅读存折,大家可以互相漂流书籍。社团要求成员每人制定读书计划,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进行自评或家长评价;每周做一次读书笔记,自制一本采蜜集;每周作一次简易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书名、摘录、好词好句或好段、阅读感受等,可以让社员之间互相评价,也可以由家长或教师评价;每月完成一篇小文章,发表在学校兴趣部落上。一学期下来,社团成员共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一致赞扬。
这样的社团活动,在学生真实成长过程中,在学生、教师、家长的互动和多元评价中,师生融情,家校共生,实现合作共赢。
总之,立足日常,方能致远。关注学生社团发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认识世界、体验世界、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