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祎甜: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评述论文

赵祎甜: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评述论文

摘要: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日常生活理论进行梳理,从理论的源起由西方到中国、从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日常生活”和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日常生活” 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并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研究需要关注和继续深入探索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日常生活; 生活化

0 引 言

马克思主义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关键。但是,目前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学术研究都自觉不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和日常生活世界分开,将马克思主义囿于理论化、哲学化了的意识形态范畴和思辨领域。脱离日常生活的理论迟早会被生活所抛弃。正因为此,习书记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关于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的讲话,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1]。由此可见,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关键,已经从强调完善宣传普及的方式和途径,升级为增加马克思主义与人民日常生活相融合、相交融。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的相关研究对夯实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的思想地位和接受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日常生活理论--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的参照视角

1.1 西方日常生活理论的缘起与两个维度

(1)日常生活理论的源起。日常生活理论是20世纪西方社会对于“科学社会”过度重视,忽略“日常生活”的反思。近代以来科学世界观的张扬给人类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人类文明飘荡在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失落的精神理念两个极端,日常生活理论的提出,其目的是希望重新重视人类生活本身而不是一味追求科学世界,或者说要使追求科学的目的重新回归到人类的日常生活。虽未彻底治愈,却起到一定疗效[2]。

“日常生活”亦称之为“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世界”或“周围世界”。在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看来生活世界是“前科学的、直观的”“直接被给予的”“可经验的”的人的真实的存在领域[3]。其学生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深入分析了“日常共在世界”,提出日常生活世界的全面异化理论。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中,必须与身边的物打交道,也必须与他人打交道,他用“烦忙”(Besorgen,对象是特定的事物)和“烦神”(Fürsorgen,对象是特定的人)来分别形容以上两种打交道,并由此展开了对日常共在的剖析。与胡塞尔同时期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哲学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我们脱离了生活世界,语言脱离了日常用法,制造出各种混乱;哲学隐瞒了生活本身,充满了虚拟的假设,为此必须要重新开始转向“生活形式”,即向生活世界回归。

(2)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作为一个西方概念的学术用语,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首先开始使用的,在他看来日常生活就是与每个人最亲密最直接的生存和生活领域。它虽然表现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琐碎,但人的生活就是寓于这些琐碎之中,被发现被创造,隐藏着整个庞大的社会关系,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性构成,这有着无比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纽带和根基。他认为虽然宏观的政治革命能改变一个国家的政权和政治制度,但人的意识形态并不能通过此种宏观的革命手段改变,唯有通过日常生活批判来实现。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学派重视对现实的日常生活进行批判,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日常生活世界的侵袭。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在《单向度的人》中,批判蓬勃发展强大起来的工业社会只带了物质生活的不断膨胀,但是精神文化生活却被物质生活反噬,变得萎靡不振毫无创造性可言[4]。在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看来,现代工业社会致使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也被撕成碎片,唯有通过艺术精神的路径方能救赎。作为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从交往行动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生活着的日常生活世界,指出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是以人们之间的交往为基础展开的,并且这个生活世界是先于两个交流着的交往而存在的,它可以对交往的内容进行审查、检验和批判,是一个允许分歧、差异、矛盾存在又能和谐共存极具包容性的场所领域,也正是不同个体间的交流、交往状态构成了我们现存的真实的生活世界[5]。该理论下的生活世界就是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最基本构成部分。

(2)相对于“日常生活”的“非日常生活”。韩美兰(2012)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现实生活分为日常和非日常生活,一是个体的全部的具体而真实的感性活动,一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非感性的社会活动[10]。对日常生活实际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长的革命动力,认为两者存在较大的不同,由习俗、经验、常识、本能、情感等所主宰的是日常生活,而自觉的理性精神所主宰的是非日常生活(衣俊卿,2005;王福民 2008)[11,13]。而黄刚(2013)尽管在其文章中说,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并不像物质生产、意识形态等范畴那样界限分明、定义明确,但他还是将人的实践活动在总体上分为了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个基本领域构成。并从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实际态势来看,在非日常生活中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毋庸置疑至高无上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在人们个体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却也被束之高阁,被定义为“不接地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尚未彰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传播广度得以实现的状态下,马克思主义向深度生活化实现的成效却不乐观,其表现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两者不能很好的相融相生[12]。

(3)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日常生活” 。从西马创始人格奥尔格·卢卡奇(Szegedi Lukács György Bernát)开始,日常生活逐渐转向具象理论方向发展。他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态度是人们日常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并且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和再现形式,而这两者反过来又以特定的目标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的琐碎洪流之中[6]。其学生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入研究,她把日常生活世界看作是一个自在的领域,在个体再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再生产的基础也由此构成[7]。并从概念范畴、主要内容、基本类型、组织构架、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1)时代变迁要求马克思主义关注日常生活。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化的社会也早已改变了大众的社会交往、生存方式,形成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状态,而建立在理性主义传统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依旧以传统的形式是无法挤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着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态度认知。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与把握,仍停驻于政治生活、上层建筑的非日常生活领域中,陶醉于书斋纯文本研究,沉湎于哲学玄思之中,故而马克思主义因脱离现实生活境况而被悬置起来;不可否认,理论宣传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习教育“政治化”“知识化”倾向极其严重,在寻求多元、寻求创新、寻求自我的社会发展需求环境中势必会遭到反感(刘维兰,吴远,2011)[15]。因此,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不和谐的本质所在,而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两者度的结合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推进大众化过程中,宣传教育的力度足够有力,但是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结合的问题,致使深度不足,人们无法真切的感知到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关注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质变的关键突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郑震,2013)[16]。

1.2 国内关于“日常生活”概念的研究

(1)“日常生活”是实践着的现实生活。肖瑛(2014)认为生存在社会当中的人关于生产利益权力和权利的诉求、生活中的策略,以及条例化的民情和习惯法的日常行为活动构成了现实的日常生活[8]。韩英丽(2017)说,人最初的形态存在于这个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这个世界存放着人类最本质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是人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9]。日常生活的世界就是这个我们实践着的现实生活世界。

我国学术界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日常生活”的概念阐释展开,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讨论。

塌陷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山沟中的农田、道路、水渠中,个别位于山坡坡脚处。其中西侧沟谷共产生12处地面塌陷,东侧山沟发生25处,其中东侧山沟塌陷均分布于北边的覆盖型岩溶区,南边尚未发现。

(3)相对于“非日常生活”而言的实践交往的生活。王福民(2008)认为较之于社会、国家等这些属于非日常生活的范畴领域,而日常生活则是以单个人为行为主体,以行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价值目标的活动领域。在社会中的经济、人际、文化等的动态交往活动构成了日常生活。它是人类所从事的一切行为活动的源起之地,同时以源起为基础而产生的重复、变迁、重构、继承、创新维持着日常生活的运转,并成为非日常生活存在的前提与基础[13]。郑震(2013)认为在个体或群体所从事的活动中,那些具有高度熟悉性和重复性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具有传承延续的历史性。日常生活是以个体再生产实践活动促成社会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实践活动的集合体,是社会存在个体重复性、数量化的日常消费、交往、观念活动等的实践生活反映[14]。

(4)表现在畜禽产品消费终端的应用。通过在畜禽产品安装质量安全等相关信息条形码,在购买畜禽产品时,消费者能利用超市或市场提供的查询机扫描条形码,获得包括生产日期、产地、企业名称、加工地、药残情况、检验检疫情况等信息在内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进而保证消费者能真正买到质量安全的畜禽产品,使其安心食用。此类应用也能增加消费者对超市和肉品市场的信心与满意度,构建一个消费者信任、市场高质的“双赢”市场。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生活化的探讨并没有很系统很充实,但是现有的研究对相关的基本问题已有一定的思考和关注度,为我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指明了可探索的方向,并提供了可借鉴和利用的有效研究资源。综观已有的研究,以下是笔者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现有研究的评述和对未来可继续探究方向的看法:

3.3.1 重视需加强防寒。一些花卉在冬季寒冷季节易冻伤甚至冻死,做好防寒工作,有利于维护花卉品种。可采用将花卉转移至暖室或搭棚基本防寒措施。

2 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研究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直接著述“日常生活”理论,但其理论是以人为中心的,以人在生活世界的存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丰富的“生活理论”是蕴含其中的。马克思攻读博士期间,他对“生活化”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将人的概念与抽象的原子相类比,后在《莱茵报》做主编期间,他深切地感受被压迫的底层百姓的疾苦,对人的抽象概念理解逐渐将视角提升到“人的生活”层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应该是人生活在世的应然状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由于劳动的异化这种应然状态却发生了变化,劳动产品反过来控制着劳动者,结果人与自身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状态是人们的理想生活状态,但却被异化的资本主义劳动控制着,如何脱离这种控制寻求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呢?马克思认为这个途径是“实践”。他从本体论的视角阐释了实践活动即生活世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此时,从抽象的个人概念到理论化的劳动生活状态的异化,再到具体的以实践作为追求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可行性方法,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的发展已经蕴藏其中,实现了由抽象的哲学化范式到具体的可操作的现实社会实践活动。

2.2 中国语境中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必然性及其意义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逐渐展开了以日常生活为视角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这是社会现实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向关注日常生活世界回归,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内生理论旨趣要求的自觉。

我们应注意到季札是将《唐风》和尧联系起来考虑的。 他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也就是说,晋国处于尧之故地,故有尧之遗风。 若其不是故尧之遗民,则不会如此忧思之远,不会有如此之深虑。 这又不得不对尧文化进行考察。

(2)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日常生活的理论旨趣和大众化的实践要求,要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形成的多元化的新面貌社会日常,牵引大众理解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的紧密联系,指导大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的践行日常现实生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黄刚,2013)。从日常生活维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就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当作的方法论,切实的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大众真切感知到自己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生了向好的变化,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丰盈,只有行之有效的武器才会被肯定被接受。(韩美兰,2012)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转向必须遵循一定的活动规则:需求满足逻辑;消费认同逻辑;人本性逻辑(朱晨静,2012)[17]。只有使了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互相共通融合,达到一个互动的效果,马克思主义学术魅力和实践情怀才能得以和谐彰显、持续发展成长。

3 简要评述及未来研究的几个问题

区内发育有节理裂隙,左岸节理裂隙主要发育一组:N0°~20°W/SW∠70°~90°。裂隙多微张与闭合,泥质充填或无充填,延伸不远,裂隙多发育于黑云角闪片斜长麻岩中,而二长花岗岩体则发育较少,与河流近于垂直。

只有对日常生活理论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更好的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向生活化方向发展,进而对马克思主义脱离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批评也才能站得住脚跟。

3.1 现有研究的评述

(1)无论是作为社会批判的工具,还是社会再生产的基础,西方哲学届提出的“日常生活理论”或“生活世界”,均强调日常生活作为一个核心性范畴和所有理论主张的支撑点,这为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视角,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日常生活的内涵以及与现实的结合仍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深入探讨,由此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下进一步探讨和阐明“日常生活”的含义与特征,也才能为进一步研究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提供理论基础。

(2)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特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思想,应不应该、能不能生活化,生活化会不会导致媚俗化、庸俗化?我们是在何种意义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实现大众化生活化的途径方式以及哲学层面的研究,而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探讨则比较零散、不够深入、不够有说服力。

(3)日常生活化的系统性、实证类研究不足,且相较大众化的文章少之又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文章呈现短小、理论的阐述居多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求理论与生活的结合使其可以具有操作性,但是系统性和实证性的不足,会存在说服力不强、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也就达不到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初心。所以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较为成熟现实背景下,应将注意力转移至更细微,更具有针对性和根本性的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视角上来,才能真正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广度和深度上同时实现大众化。

式中,VB为沟道的内建电势,Ut为Cit两端最终达到的电压值,RCit为电容的时间常数。然后对式(3)两端进行微分,则

3.2 未来可继续探究的方向

(1)对于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研究。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挖掘、梳理其日常生活的思想和理论要素,并对之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二是继续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解。三是概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的内涵。四是比较西方日常生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的关联与差异。

(2)对于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一是分析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二是通过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关联的程度和现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因素;三是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现实途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2] 尚志英.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 [德]胡塞尔,埃德蒙德.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余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 [法]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2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6] [匈]卢卡奇.审美特性[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8] 肖 瑛. 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2014,(9):88-104+204-205.

[9] 韩英丽. 关于马克思“生活化”理论的思考[J]. 肇庆学院学报,2017,38(4):8-11.

[10] 韩美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J]. 理论探索,2012,(5):40-42.

[11] 衣俊卿.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J]. 求是学刊,2005,(6):8-14+28.

[12] 黄 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3,(2):8-11.

[13] 王福民. 论马克思哲学的日常生活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教学与研究,2008,(5):28-35.

[14] 郑 震. 论日常生活[J]. 社会学研究,2013,28(1):65-88+242.

[15] 刘维兰,吴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生活化”问题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1,(3):198-201.

[16] 朱晨静. 论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介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12,(1):17-20.

StudyontheDailyLifeofMarxism

ZHAOYi-tian

(School of Marxism,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necessity of the daily life of Marxism, 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theory of daily life, from the source of the theory from the West to China, from the "daily life" as a social critical theory and as a social reproduction, the two dimensions of "daily life"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of Marxism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arxism daily lif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several issues about the research of the daily life of Marxism in China need to be explored.

Keywords: Marxism; daily life; life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9)01-0001-04

收稿日期:2018-10-22

作者简介:赵祎甜(1994-),女,河南许昌人,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赵祎甜: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研究评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