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罩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一体成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侧板靠近固定凸台的位置设置有与侧板一体成型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侧板并延伸至固定凸台的上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压板和紧固管,在第二限位槽的上方的底部安装有压板,压板为T型结构,将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的支架压紧固定,在固定凸台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紧固管,安装在紧固管上的第一垫片、弹簧和第二垫片组成弹簧压缩结构,将螺栓穿过紧固管固定支架时,压缩弹簧使得螺纹连接更紧固,解决了支架固定结构易松动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靠近固定凸台(4)的位置设置有与侧板(5)一体成型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固定凸台(4)的上方,所述底板(1)靠近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钉孔(13),所述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所述第二限位槽(2)远离固定凸台(4)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二螺钉孔(16),所述第二螺钉孔(16)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槽(2)的内部。
设计方案
1.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5),所述侧板(5)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靠近固定凸台(4)的位置设置有与侧板(5)一体成型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固定凸台(4)的上方,所述底板(1)靠近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槽(14),所述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钉孔(13),所述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所述第二限位槽(2)远离固定凸台(4)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二螺钉孔(16),所述第二螺钉孔(16)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槽(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4)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孔(6),所述螺栓孔(6)的一侧安装有紧固管(7),所述紧固管(7)的一端设置有与紧固管(7)一体成型的连接环(8),所述连接环(8)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垫片(11),所述第一垫片(11)的上方安装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垫片(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为U型结构,且第二限位槽(2)竖直部底端的面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部(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压板固定台(17),所述压板固定台(17)的底部安装有压板(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9)为T型结构,且压板(1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与压板(19)一体成型的第三螺钉孔(1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流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
背景技术
导流罩,是装在载货汽车或牵引汽车的驾驶室顶部的空气导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减小载货车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降低燃油消耗。
目前,在安装导流罩时需要使用导流罩支架进行固定,在安装汽车导流罩支架时,通常是开设单个限位槽限制支架底座的偏移,并使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长时间使用后,这种限位槽的槽口磨损严重,限制移位性能下降,而螺栓也会发生松动,掉落,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支架容易移位以及支架固定结构易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一体成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侧板靠近固定凸台的位置设置有与侧板一体成型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侧板并延伸至固定凸台的上方,所述底板靠近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钉孔,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远离固定凸台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一体成型的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贯穿底板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凸台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一侧安装有紧固管,所述紧固管的一端设置有与紧固管一体成型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上方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垫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为U型结构,且第二限位槽竖直部底端的面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底板一体成型的压板固定台,所述压板固定台的底部安装有压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为T型结构,且压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与压板一体成型的第三螺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在底板的一侧设置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槽,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槽构成L型结构,限制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底座横向移动,在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为U型结构,限制支架底座纵向移动,解决了支架容易移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压板和紧固管,在第二限位槽的上方的底部安装有压板,压板为T型结构,将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的支架压紧固定,在固定凸台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紧固管,安装在紧固管上的第一垫片、弹簧和第二垫片组成弹簧压缩结构,将螺栓穿过紧固管固定支架时,压缩弹簧使得螺纹连接更紧固,解决了支架固定结构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二限位槽、3-安装槽、4-固定凸台、5-侧板、6-螺栓孔、7-紧固管、8-连接环、9-第二垫片、10-弹簧、11-第一垫片、12-通孔、13-第一螺钉孔、14-第一限位槽、15-圆弧部、16-第二螺钉孔、17-压板固定台、18-第三螺钉孔、19-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汽车驾驶位前方导流罩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5,侧板5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安装槽3,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4,侧板5靠近固定凸台4的位置设置有与侧板5一体成型的通孔12,通孔12贯穿侧板5并延伸至固定凸台4的上方,底板1靠近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一限位槽14,第一限位槽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钉孔13,安装槽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第二限位槽2远离固定凸台4的一侧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第二螺钉孔16,第二螺钉孔16贯穿底板1并延伸至第二限位槽2的内部。
为了便于紧固螺纹连接,本实例中,优选的,固定凸台4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螺栓孔6,螺栓孔6的一侧安装有紧固管7,紧固管7的一端设置有与紧固管7一体成型的连接环8,连接环8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垫片11,第一垫片11的上方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垫片9。
为了便于安装支架,本实例中,优选的,第二限位槽2为U型结构,且第二限位槽2竖直部底端的面以圆弧倒角过渡,形成圆弧部15。
为了便于压紧支架,本实例中,优选的,第二限位槽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底板1一体成型的压板固定台17,压板固定台17的底部安装有压板19。
为了便于固定压板19,本实例中,优选的,压板19为T型结构,且压板1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两个与压板19一体成型的第三螺钉孔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支架底座插入安装槽3内,使得支架底座与第一限位槽14、第二限位槽2和紧固管7紧密贴合,并使用螺钉穿过第一螺钉孔13和第二螺钉孔16对支架底座进行固定,使用螺栓穿过紧固管7,拧进支架底座的螺栓孔,安装在紧固管7上的第一垫片11、弹簧10和第二垫片9组成弹簧压缩结构,使得螺栓与支架底座的螺纹连接更紧固,最后使用螺钉穿过第三螺钉孔18将压板19固定在压板固定台17上,完成支架的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4663.9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225258U
授权时间:20190809
主分类号:B62D 35/00
专利分类号:B62D35/00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重庆星宇海特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星宇海特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1220 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街道明桃一路1102号
发明人:金永太
第一发明人:金永太
当前权利人:重庆星宇海特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晨宇
代理机构:50232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