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选取乌鸡蛋黄作为试验对象,通过调整微波炉不同加热模式和加热时间,分析了微波烹调方式对乌鸡蛋黄脂质影响,研究其相关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火、高中火和中火三种加热模式不同加热时间条件下,乌鸡蛋黄中总脂质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等主要脂质成分的含量呈升高趋势,而磷脂(PL)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磷脂组分中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酸(PA)、磷脂酰己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溶血卵磷脂(LPC)、磷脂酰甘油(PG)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的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特征。在不同加热场景下,乌鸡蛋黄脂肪酸C16:0、C18:0、C20:0、C24:0和SFA等组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中,乌鸡蛋黄脂肪酸组分C16:0、C20:0和SFA的含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幅分别为2.2%、14.77%和17.65%,乌鸡蛋黄脂肪酸组分C18:0、C24:0含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的特征,C18:0较对照样本先增加至90.16%,后降低为66.80%,C24:0较对照样本先增加至27.61%,后降低为27.33%。在高火、高中火和中火三个保温点下,乌鸡蛋黄脂质营养成分保留率相差范围约为5%~10%。通过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微波炉加热食品,尽可能多地保留乌鸡蛋营养物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胡文才,杨帅,陈祖明
关键词: 微波烹调,乌鸡蛋黄脂质,变化规律,影响分析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LYC16-27)
分类号: TS253.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9.6.029
页码: 223-229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477K
下载量: 79
相关论文文献
- [1].鸡蛋黄,每天只能吃一个[J]. 今日科苑 2016(03)
- [2].一个鸡蛋黄的三个实验[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05)
- [3].关于鸡蛋黄的3个实验设计与反思[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7(05)
- [4].鸡蛋黄发红可以吃吗?[J]. 青春期健康 2017(06)
- [5].食用表面变灰的鸡蛋黄会致癌吗[J]. 食品与生活 2019(02)
- [6].鸡蛋黄油治烫伤[J]. 老同志之友 2014(01)
- [7].茶粉饲料添加剂对鸡蛋黄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5(03)
- [8].鸡蛋黄应不应该舍弃[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06)
- [9].颠覆传统的水花培育[J]. 当代水产 2020(03)
- [10].鸡蛋黄油结合蛋膜治疗乳头皲裂的效果分析[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1)
- [11].被遗弃的鸡蛋黄[J]. 家庭医药 2011(03)
- [12].自制鸡蛋黄油配合乳汁外涂治疗乳头皲裂36例[J]. 中医外治杂志 2009(02)
- [13].老年人能吃鸡蛋黄吗?[J]. 中老年保健 2009(09)
- [14].柴鸡蛋黄为啥发红?[J].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 2015(05)
- [15].鸡蛋黄低密度脂蛋白理化及加工特性研究进展[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12)
- [16].桑叶饲料添加剂对鸡蛋黄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05)
- [17].何谓有弹性的鸡蛋黄[J]. 当代畜牧 2012(08)
- [18].养心益眠 食物多多[J]. 医药保健杂志 2008(14)
- [19].鸡蛋黄不等同于胆固醇[J]. 老同志之友 2015(16)
- [20].饲粮中配合橡胶籽饼对蛋鸡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动物营养学报 2017(05)
- [21].“我”比窦娥还冤——一个鸡蛋黄的自白[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8(01)
- [22].口腔有溃疡 上点鸡蛋黄[J]. 开心老年 2009(11)
- [23].新型保健鸡蛋黄酸奶的研制[J]. 中国酿造 2012(08)
- [24].科技新发现[J]. 消费指南 2009(01)
- [25].不要嫌弃鸡蛋黄[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0(11)
- [26].鸡蛋黄中卵磷脂的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10)
- [27].读者荐方[J]. 祝您健康 2010(02)
- [28].无稽之谈:鸡蛋黄危害如同吸烟[J]. 医药与保健 2012(12)
- [29].母亲炒的鸡蛋黄[J]. 散文诗 2017(24)
- [30].鸡蛋提取物角蛋白及鸡蛋黄对兔伤口愈合的临床研究[J]. 经济动物学报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