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识问题论文_王加丰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认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日本,历史,明治,客观性,德国,右翼,战后。

历史认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加丰[1](2019)在《“当代史”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这里的"当代史",指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断。~①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在各类文章中引用这句话,但很少有人比较全面地了解克罗齐这个判断的原意,对它的涵义实际上认识比较模糊,似乎它只表示历史知识不过是当代人对过去的(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9年07期)

[2](2018)在《张云飞博士《历史认识的真实性问题研究》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博士的专着《历史认识的真实性问题研究》,2017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真实性是历史研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研究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在具体研究中经常出现与历史本原相背离的结果。此处所言特殊性是指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已经无法通过亲身观察或者模拟的方式与其照面。所谓研究主体的局限性,是指研究者无法避免其自身具有的主体因素对于历史研究过程的干预,从而导致在历史研究结果中浸透(本文来源于《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期刊2018年00期)

韩东育,隋立栋[3](2017)在《战后七十年日本历史认识问题解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日本,虽有过集团性的忏悔"转向",也不乏学术界的思想"反省",但最终却没能完成政治上的价值"转换"。"明治近代"的优越意识和"正常国家"的复原梦想,决定了其扭曲的战争观念和错误的历史认知。结果,在战后最需要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关键时刻,日本的国家意志却抛却了这种可能性。它制造中日摩擦,以所谓"中国威胁"来利用和倒逼美国对己松绑并试图摆脱战后国际秩序。日本的思想和行动,不但使"左翼"、"右翼"等国际社会的对日观察标准屡遭颠覆,也使亚太地区被再度置身于险象环生的境遇。(本文来源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期刊2017年03期)

石岩[4](2016)在《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及我们应有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如今相对和平的年代,日本极少数右翼分子却否认侵略历史,不承认战争责任,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错误的历史认识有深刻的思想、历史和社会根源。日本右翼通过各种手段来否认历史、美化战争,以便使日本的侵略历史消失在下一代人的意识里。对此,我们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本文来源于《大连近代史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潘峰[5](2016)在《试析美国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战结束后伊始,日本历史认识问题已初现端倪。但美国为确保对日本的单独控制和稳定日本国内形势,采取了消极处理政策。而随后冷战的爆发与日本在美东亚战略中重要性的凸显更使美国与日本右翼达成“和解”,并直接导致部分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出现。二十世纪中后期,日本的经济腾飞之时,其历史认识问题也不断发酵。美日之间经贸摩擦持续升级,美民间反日情绪与历史记忆重合,但美政府和精英人士依然保持了相对克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外部负效应递增,严重影响了东亚地区形势的稳定与美东亚战略部署的推进,美国开始进行日益频繁的有限干预,美日之间的分歧也逐步暴露。美国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是叁大忍耐底线与五大介入限制因素互动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叁大忍耐底线,是指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发展不可打乱美国的东亚战略部署,不可影响美日之间的战略互信,不可挑战美国国内基本价值观与国际舆论共识。一旦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升级态势触及到了这叁大底线,美国就会选择出手干预。与此同时,美日同盟关系与美自身战略利益、美国内不同政治力量的立场差异与相互牵制、美日双边历史问题与日本国民情绪、美国对东亚相关国家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的偏见、日本对外宣传与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西方中心主义”等五大因素也限制了美国公开介入的频率与力度。中美在日本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也需要达成更多共识。中国需要以全局谋略提高政策前瞻性和针对性,以更多元的公共外交手段争取美国舆论的理解,在加强自身研究基础上推进国际研究合作。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翻案者”一直不依不饶、绞尽脑汁、伺机而动,“貌似沉默者”谨言慎行、因势利导、从中渔利,我方也需要于大处谋篇,于长远计议,于细节润物无声。(本文来源于《国际关系学院》期刊2016-06-01)

赵士发,李国斌[6](2015)在《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思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是整个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这一问题随着历史哲学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长期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变革历史观和认识论两个方面为理解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提供了新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本体论层面,历史是存在的;在认识论层面,历史认识是可能的,结合历史认识自身的特点,主张历史认识是存在客观性的。但是当代中国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否认历史认识存在客观性,给社会历史研究和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混乱,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警惕并批判这一思潮。(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张建立[7](2015)在《浅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的形成,既深受美国这一外在因素影响,又是皇国史观及日本人自我再生心理机制特点这一内因所致,同时也是历史认识的自身特性使然。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对日本当前的内外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日本政府推卸战争责任的举措更加直白和多元,日本政府谋求修缮亲子模式下的日美关系的举措益发得到加强。为了消除历史认识问题的负面影响,中日两国当顺应民意,加强在环境保护、安全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节能、民间文化等领域的具体合作,切实有效地促进彼此的交流,增进彼此信赖,化解历史仇恨,共建东亚和平。(本文来源于《国际政治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韩东育[8](2015)在《战后七十年日本历史认识问题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战后七十年来,日本人的历史认识发生了一系列"变与不变"的乱象。面对战败,日本曾有过集团性的忏悔"转向",也不乏学术界的思想"反省",但最终却未能完成政治上的价值"转换"。"明治近代"的优越意识和"正常国家"的复原梦想,决定了其扭曲的战争观念和错误的历史认知。结果,在这个经年对外侵略的战败国最需要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关键时刻,其国家意志反而抛却了这种可能性。日本制造中日摩擦、以所谓"中国威胁"来利用和倒逼美国对己松绑并试图摆脱战后国际秩序的思想和行动,不但使国际社会的"左翼"、"右翼"等对日观察标准屡遭颠覆,也使亚太地区被再度置于险象环生的境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9期)

金晶,张绍铎[9](2015)在《德国主流媒体视野下的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以《明镜》周刊(1980-2015)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始终存在重大分歧,而与日本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则很好地解决了与邻国的历史认识问题。本文以德国主流媒体——《明镜》周刊为对象,考察德国对中日历史认识问题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本文来源于《德国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宋伟宏[10](2015)在《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民间团体的反战声音》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问题是日本政界和社会人士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是对侵略战争的性质,对侵略战争应负的战争责任问题的认识。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日本政界人物及右翼势力不断发出否认、歪曲、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论。但是,在日本也有相当一部分民间组织和力量在积极认真地反省战争罪行,正视历史问题,发出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声音。他们作为中日友好的积极进步力量,为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促进中日友好关系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溥仪研究 2015年第2期》期刊2015-06-01)

历史认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博士的专着《历史认识的真实性问题研究》,2017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真实性是历史研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研究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在具体研究中经常出现与历史本原相背离的结果。此处所言特殊性是指历史已经过去,人们已经无法通过亲身观察或者模拟的方式与其照面。所谓研究主体的局限性,是指研究者无法避免其自身具有的主体因素对于历史研究过程的干预,从而导致在历史研究结果中浸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认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王加丰.“当代史”和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

[2]..张云飞博士《历史认识的真实性问题研究》出版[J].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18

[3].韩东育,隋立栋.战后七十年日本历史认识问题解析(英文)[J].SocialSciencesinChina.2017

[4].石岩.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及我们应有的对策[J].大连近代史研究.2016

[5].潘峰.试析美国对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政策立场[D].国际关系学院.2016

[6].赵士发,李国斌.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思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5

[7].张建立.浅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5

[8].韩东育.战后七十年日本历史认识问题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5

[9].金晶,张绍铎.德国主流媒体视野下的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以《明镜》周刊(1980-2015)为例[J].德国研究.2015

[10].宋伟宏.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日本民间团体的反战声音[C].溥仪研究2015年第2期.2015

论文知识图

3-3《人民日报》“九一八”记忆高频词...议题报道的消息来源地统计《纽约时报》对中日历史议题报道的态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北京地...

标签:;  ;  ;  ;  ;  ;  ;  

历史认识问题论文_王加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