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义差异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义,差异,空间,评价,环境,植物园,街区。
语义差异法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涛,李达富,胡新明[1](2019)在《基于和谐情境与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借助和谐情境理论对产品设计进行指导和选择,辅助设计师设计的产品在应用场景中显得和谐、自然。充分发挥产品对环境氛围的能动作用,为用户提供能够完美契合当前情境的体验方式。方法将语义差异法应用于和谐情境的产品设计中,用直观的心理量化表来代替模糊的和谐情境要素选择,最终设计出基于和谐情景的产品。首先,将办公室暖水宝置于办公室环境中,进行情景分析,获得都市文化情境体验和现代科技情境体验。然后,利用语义差异法(SD法)建立心理量化表,用专家打分法和基于和谐情境体验选择表中的感性词汇,确定产品设计风格。再将产品拆分为不同设计要素,通过用户投票的方式,获得与感性词汇相匹配的设计要素特点。最后,结合设计要素特点,完成基于和谐情境的暖水宝设计。结论基于和谐情境和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对使设计产品符合情境有指导意义,可以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为和谐情境用于设计流程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20期)
林帅君,俞悦,张英奇,陈炜[2](2019)在《基于SD语义差异法的展陈空间环境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空间语义化角度出发,利用语义差异法,研究人们在展陈空间环境的空间感受,并对展陈空间的评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及量化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观察的形式,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实验参与者的环境空间感受进行分析产生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结果,对后期展示类空间起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06期)
周妍,杨春燕[3](2019)在《基于语义差异法对小尺度街区公共空间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大源国际中心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和成都市提出建设小街区的背景下,文章在街区制及其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街区公共空间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要素进行梳理。创新性地运用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ce,SD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以成都市武侯区大源国际中心片区为例,从构成要素出发研究使用者对经过改造后的小街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感受。本文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研究,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分析得到区域新建或改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为突破城市街区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的现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2期)
杨春燕,周妍,卢端芳[4](2018)在《基于语义差异法的古镇街道空间氛围评价研究——以川西乐山罗城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古镇研究中引入关于氛围的理论讨论,通过运用语义差异法,实现对街道空间氛围的量化研究,总结出塑造川西罗城古镇空间氛围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表明,营造街道氛围的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为:空间遮阴度、空间方位感、空间开放度、步行尺度和空间特色等。营造街道氛围的人文要素的重要性排序为:空间热闹度、传统风貌完整度、景观美感度、安全度等。该实证研究将有助于一般城市的街道空间氛围研究,从空间使用者的角度总结出有利于延续地方场所认同的空间要素,为突破干城一面的同质化建设现状提供新的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8年06期)
毛涛[5](2017)在《基于SD语义差异法的上海植物园景观评价及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居民对于居住环境,尤其是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满足人基本的游憩、休闲需求逐渐转变为对人心理审美和内在情感的满足。环境设计越来越强调对人的关怀,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场所空间和景观视觉的规划设计。本文以上海植物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憩者景观感知和内在情绪的探索得出其对植物园各区域的景观感知偏好,了解游憩者在游览和参与体验时的心理特征,解读“设计”和“使用”的差异。主要研究内容有:通过采集非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的情感词汇,借助SD语义差异法建立游憩者对植物园的景观感知评价体系;通过实验设计,得出受访者对植物园的景观评价结果,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探求受访者的心理结构和感知偏好差异;在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通过对比等方法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在不同景观要素中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表达效果,发现植物园规划设计的不合理与缺失之处;最后,对上海植物园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良性建议,并选取评价最低的区域进行设计实践。(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11-12)
语义差异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从空间语义化角度出发,利用语义差异法,研究人们在展陈空间环境的空间感受,并对展陈空间的评价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及量化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观察的形式,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实验参与者的环境空间感受进行分析产生原因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较为全面客观的结果,对后期展示类空间起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义差异法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晓涛,李达富,胡新明.基于和谐情境与语义差异法的办公室暖水宝设计[J].包装工程.2019
[2].林帅君,俞悦,张英奇,陈炜.基于SD语义差异法的展陈空间环境评价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
[3].周妍,杨春燕.基于语义差异法对小尺度街区公共空间评价研究——以成都市大源国际中心为例[J].四川建筑.2019
[4].杨春燕,周妍,卢端芳.基于语义差异法的古镇街道空间氛围评价研究——以川西乐山罗城古镇为例[J].新建筑.2018
[5].毛涛.基于SD语义差异法的上海植物园景观评价及设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