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艳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016000
一、引言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语法是保证语言准确性的重要工具,语法教学更是为人们获取准确的语言知识和流利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
然而,笔者经过大量相关文献研究,结合亲身实践,发现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尚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虽然他们从初中就开始接触英语的结构,但语言知识零碎、不系统,表现在单个的语法规则会用,但会话交际和写作等语言实践中却会出现较多错误。具体表现为:语言准确度差,缺乏使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意识,缺乏篇章层面的句式变换能力。进入大学,他们亟待把以前学过的语法知识运用到语言输出上来,转化为语法运用能力。
语法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向我们一线语法教师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我们积极探索适合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模式。
二、历史回顾
回顾英语作为二语或外语的语法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不对等的根源所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为了追求准确性,过分强调语法规则的灌输,牺牲了语言的流利程度,这种教学法的弊端已显现。随后有些学者如Krashen认为语法知识必须在与目标语的接触中潜意识地习得,不主张有意识地学习语法,于是教学实践中出现为达到语言的流利性而摈弃语法教学的现象。事实证明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同样不可取。这样会使得学生严重缺乏英语语法知识,致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拉森·弗里曼(Larsen-Freeman)在其著作《语言教学:从语法到语法技能》一书中对传统的语法观进行了挑战,拉森认为语法能力(grammaring)是继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项技能,是准确地使用语法结构合乎情景地表达意义的能力。语法课不能只限于了解语言系统,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语言。为了避免语法知识和语法能力脱节,拉森扩展了语法的内容,制定了语法能力的新框架,他认为形式、意义和运用这三者相互依赖,一方的改变会导致另一方的变化,因此要将三者结合在语法教学中。
形意用相结合的三维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认知交际法和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上,有助于解决我国传统英语语法教学重形式轻应用的问题,也有助于纠正在交际法教学中出现的只关注语言行为,忽视对语言规律和规则进行总结的问题。
三、形意用三维英语语法教学模式——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
在语法课堂上,为更好地贯彻形式、意义和运用相结合,教师既要注重准确的语言形式的传授,更得注重流畅的有意义表达。
显性教学和演绎式语法教学类似,都指传统语法教学,课堂上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做笔记,之后进行一定量相对机械的操练。此模式下,学生依赖性很强,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语言知识比较容易遗忘。而且学生往往过分关注输出的语言形式正确与否,而不能达到用目标语法项目来流利地交际的目的。隐性教学则主要指交际语法教学,先由教师创设一个必须使用目标语法项目的情景,然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其意义完成交际任务。这样的语言习得过程相对自然,但是由于缺乏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监控,输出的语言往往错误较多,因此单纯的隐性语法教学的效果也不好。归纳语法教学下,教师首先展示包含目标语法规则的真实上下文情景,然后让学生归纳出使用的规则。这种教学法不仅能增加学生和语言接触的机会,培养语感;并且可以深化了解语言的使用规律,大大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但是,归纳式语法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课堂很难实施。单纯的显性教学、隐性教学、演绎教学和归纳教学各有利弊。为达到最佳的语法教学效果,笔者所在的语法课题组尝试了基于建构主义和认知交际法语法教学理论之上的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三维语法课堂教学,收效良好。
四、结语
形式、意义和运用相结合的三维语法教学理论实践性强,符合高校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导向。高校英语语法教学应以情景为依托,感悟语言规律,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要以语料为载体,融合综合技能培养;要以探究为手段,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增加语言实践,达到语法形式、意义和功能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larsen-Freeman,D.2003.TeachingLanguage:FromGrammartoGrammaring[M].Boston:HeinleELT.
[2]戴维栋语法教学的新视角: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J].外语界,2006,(1)。
[3]李淇一项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能力的调查[C].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4]赵美娟关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J].外语界,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