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启动居民消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居民消费,收入,模式,经济增长,城乡居民,吉林省,居民。
启动居民消费论文文献综述
刘杨[1](2014)在《内陆地区消费信贷缘何难以启动消费——对常德市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探索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消费信贷政策作为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在扩大内需中被寄予厚望,但近十年来的发展现状表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与良好愿望并未完全实现。本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例,对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阶段,由于信贷资源流向差异、信贷资源领域过于集中、体制转轨造成居民收支不确定性增强等原因,消费信贷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发展消费信贷,提升消费需求关键在于逐步缩小不同阶层间收入差距,削弱消费信贷领域过于集中产生的挤出效应及减少体制转轨带来的居民支出不确定性预期。(本文来源于《武汉金融》期刊2014年07期)
徐冯璐[2](2013)在《金融支农与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消费市场是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发挥好金融的杠杆作用,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以浙江省农信社为例,通过运用198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支农规模、效率和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支农规模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负相关,金融支农效率和结构与消费支出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消费经济》期刊2013年04期)
张亮[3](2012)在《启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困难与出路——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立足点,而内需中,又以居民消费为重。〔1〕为全面了解当前国内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特点,探寻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关键点,以寻求突破口,笔者选取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有关问卷调查,收回城市居民消费问卷3250份、农村居民消费问卷3500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同时收入增长缓慢、社会保障相对不足、农村金融服务弱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2年11期)
周小苑[4](2012)在《扩大内需能够长期支持中国增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近日发布首个国内贸易发展规划,这对扩大内需、促进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专家表示,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口和投资增长放缓之际,扩大内需无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一要务,将成为提高经济内循环能力的根本途径,变成长期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12-09-14)
谢付友[5](2011)在《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启动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方略方针和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安徽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启动城乡居民消费,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支出额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但是整体上还处在消费不足的状况。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显示出:影响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最重要的经济影响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其次是政府财政支出,收入分配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性存在差异;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各经济影响因素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波动冲击具有很强的自身修正能力。为了更进一步的考察收入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将收入分解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作用很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作用很大。另外,为了能使安徽省政府提出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政策时针对性更强,本文继续分析了影响各细化收入的具体因素。最后,就社会保障、消费信贷、城市化等环境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出定性分析。经过上述种种分析后,本文就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政府财政支出力度和效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和消费信贷政策、加快城市进度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城乡居民消费启动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1-12-23)
耿新,张匡,王振[6](2011)在《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特点及启动策略研究——一项来自济宁市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济宁市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结构、消费地点选择、商品流通渠道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农村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潜力巨大,特别是电动车和汽车的消费增长将成为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新亮点。然而,农民收入低、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消费信贷金融支持体系几近空白等因素制约了济宁市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释放。立足济宁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继续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等方面提出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启动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经济》期刊2011年04期)
蒋南平,王向南,朱琛[7](2011)在《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启动——基于地级城市分城乡的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积极推进城镇化以有效启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战略目标,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城镇化过程显着地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增长,总体上城镇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居民。当前应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最大可能地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和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1年03期)
刘东皇[8](2010)在《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政策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1.收入分配制度变革。通过对1992年以来历年资金流量表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居民所占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1992年为65.4%,2004年跌破60%,为57.7%,经过再分配调节后,居民所占的比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0年48期)
李雪娇[9](2010)在《如何启动居民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国内消费需求现状发现,消费需求受到投资需求的严重挤压,居民消费在总消费需求中占比持续下降,高房价抑制了居民其它消费需求,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巨大以及奢侈品消费畸形增长,这些现象均反映了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首先,消费需求受到投资需求的严重挤压。作为国内需求的两大支柱,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的同时却不能用于消费。尽管投资可使建筑业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工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本文来源于《经济导刊》期刊2010年08期)
刘东皇[10](2010)在《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出口、高投资和低消费"的特征,该模式使我国未来经济增长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是不可持续的。为了打破这些约束和平缓经济波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型,应推进能有效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制度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启动居民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消费市场是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发挥好金融的杠杆作用,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以浙江省农信社为例,通过运用1980-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金融支农规模、效率和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金融支农规模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负相关,金融支农效率和结构与消费支出正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启动居民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1].刘杨.内陆地区消费信贷缘何难以启动消费——对常德市消费信贷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探索与思考[J].武汉金融.2014
[2].徐冯璐.金融支农与启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3
[3].张亮.启动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困难与出路——基于吉林省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2
[4].周小苑.扩大内需能够长期支持中国增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5].谢付友.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启动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1
[6].耿新,张匡,王振.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特点及启动策略研究——一项来自济宁市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J].山东经济.2011
[7].蒋南平,王向南,朱琛.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启动——基于地级城市分城乡的数据[J].当代经济研究.2011
[8].刘东皇.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0
[9].李雪娇.如何启动居民消费[J].经济导刊.2010
[10].刘东皇.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