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好体育课堂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瑞军[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重点在于选择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体魄与锻炼习惯,使其身心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全国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部分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成立防近视控肥胖体育健康中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促使这些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学校与家长联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引导孩子达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黄瑜[2](2020)在《中山市X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安全管理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嘉洋[3](2020)在《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现状研究》文中指出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将“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质显着提升,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写入战略目标。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部分。王登峰司长提到:“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有显着改善,但是肥胖、近视、心肺耐力水平下降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建设人才强国,促进教育综合改革,学校体育必不可少”。同时让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立足于本校结合具体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特色运动项目,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顽强的意志品质,发扬学生的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特色办学的发展,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而早日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本文以辽阳市小学开展体育特色项目为研究对象,以辽阳市5所开展体育特色项目的小学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辽阳市开展体育特色项目的小学进行具体分析,找出现存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发展策略,为辽阳市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态度与目的;学校场地设施基本情况;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特色项目的选择;组织形式;时间安排;教学模式;获得成果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辽阳市小学校领导、教师对本校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较为重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2.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教师认为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为目的;而学生是以体验乐趣、兴趣爱好为主要目的,侧面地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特色项目的喜好程度。3.辽阳市小学的校园场地面积小、设施不全;青年教师较为短缺;资金来源主要是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学校自筹,经费不足。4.辽阳市小学开展的体育特色项目包含:冰雪、足球、轮滑、空竹、篮球等。体育特色项目时间安排较为合理,采用的教学组织方法形式多样,包含集体教学、课堂教学、小组教学、兴趣课程教学、运动训练队教学等形式;运用的教学模式是将体育特色项目与各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余训练、“校俱合作”教学相结合,坚持教学模式因校而异,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理念。5.辽阳市小学的相关体育特色项目参赛成绩较好,但参赛次数较少。
本刊编辑[4](2020)在《激发潜能,追逐梦想——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文中指出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运动场馆面积1.3万平方米,在校学生数近3600名,分布在74个教学班,体育教师18人。学校以"诗韵教育"为核心办学理念,把校园足球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打造足球特色品牌,发展足球文化,发挥足球育人功能,用足球激发学生的潜能,努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幸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10年前,选择足球,看似偶然,其实是一种必然,这得益于大连市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和氛围,以及大连人对足球的热爱,在这样的城市文
周荣[5](2020)在《决胜收官 谋好开局 奋力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1月19日)同志们:2020年,既是决胜收官之年,也是谋篇开局之年。今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和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的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安排部署2020年的教育工作。刚刚过去的2019年,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省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工作委员会,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
侯燕[6](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伍伶俐[7](2019)在《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学校发展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中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文化的肢体符号,可以在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语境下进行交流和传播。“肉连响”舞蹈是土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秀的纯粹的民族民间舞蹈,它蕴含着土家族特有的文化基因、精神品质,是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是文化传播的摇篮,学生是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将“肉连响”舞蹈引入到学校,通过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将土家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受到土家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土家民族文化的价值,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对“肉连响”舞蹈继承与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湖北省利川市中小学开展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在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竞赛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例,对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在学校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肉连响”舞蹈自身具有许多独特优势,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舞蹈动作节奏明快、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中小学生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积极作用,且其舞蹈对于场地要求相对自由,可大可小,有利于在中小学校的推广。(2)“肉连响”舞蹈在学校开展的比例低,学校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教材,将其纳入教学大纲的学校少,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其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缺乏合理的组织形式与指导。(3)组建“肉连响”舞蹈训练队的学校少,训练缺少专业的教练员,训练模式不科学,课余训练水平低。“肉连响”舞蹈竞赛制度不完善,组织的竞赛少、规模小、层次单一,不利于其后备人才的培养。(4)“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的继承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契机。首先是国家政策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大力支持,其次是利川地区相关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肉连响”舞蹈十年保护计划,重点抓好20所学校,典型引路,通过文件的形式对推进“肉连响”舞蹈进校园进行指导。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应积极开展关于“肉连响”舞蹈的知识讲座和展示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肉连响”舞蹈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对“肉连响”舞蹈的兴趣,促进“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的继承与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2)“肉连响”舞蹈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的纯粹的民族民间舞蹈,各级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肉连响”舞蹈在学校推广与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与开展方案,切实增加其在学校开展的比例。充分运用“肉连响”舞蹈发源地(传承人)的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研究整理出适合中小学的教学教材,将其纳入教学大纲。同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有效的课外活动计划,加大其在课外活动中的开展力度,从而推进“肉连响”舞蹈在学校广泛的继承与发展。(3)训练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而竞赛可以改善学生以及学校的精神面貌。学校应该积极组建训练队,科学管理“肉连响”舞蹈课余训练,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提高训练水平。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肉连响”舞蹈比赛制度,定期组织“肉连响”舞蹈的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肉连响”舞蹈的舞台。(4)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对“肉连响”舞蹈的宣传力度,抓住利川地区大力支持“肉连响”舞蹈进校园的机遇。加强对“弘扬民族精神”政策的宏观调控,以内外因相结合的形式,将国家以及利川地区的相关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以政策促进“肉连响”舞蹈在学校广泛的继承与发展。
詹晓红[8](2017)在《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体育课堂管理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育课堂管理效果的好与坏,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有直接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现实研究来看,国内关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研究比较缺乏,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借鉴前人的经验,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控制为主的管理阶段,没有形成科学实用的体育课堂管理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实现有效教学提供实践方法指导。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探索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理论与实用方法。本文对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目标、意义、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低年级体育课堂进行观察,了解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管理的现状,主要对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管理的类型、内容、方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构建了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实用方法,并通过行动研究实践证明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帮助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更好的进行体育课堂管理提供实践方法指导。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现状调查,可以看出,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类型主要有民主型和专制型两大类,民主型的教师略多于专制型。管理内容上,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课堂认知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对“特殊”学生的管理。管理的特点是,课堂管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我管理较少;在管理目标上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持与学生技能的掌握;在管理行为上注重纠正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管理目标设置不明确,管理内容不全面,管理方法较单一。第二,通过三个阶段的行动研究实践及课堂观察,证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实用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提高体育课有效教学。但是,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缺乏具体的方法运用,在设计中没有考虑到不同种类的方法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以及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与实施,也忽视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第三,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行动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策略:(1)管理过程中要采用一些实用的管理方法;(2)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堂认知与良好的行为习惯;(3)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体育课“动”与“静”的关系;(4)要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李华,谢守成,侯朝峰,罗斌,尤梁强[9](2017)在《大班额,小场地,如何上好体育课》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理论支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学校体育教师应了解适应学生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适应学生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下面,我谈几点教学体会,与同仁们商榷。(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胡永惠[10](2017)在《入职初期体育教师课堂常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体育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体育课堂常规对学生教育的影响以及对体育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有助于切实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明确教学目标,厘清教学重难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安全伤害事故。
二、抓好体育课堂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好体育课堂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思考或思路 |
三、研究具体实践与路径 |
(一)着力抓好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 |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煅炼 |
(三)学校成立防近视控肥胖体育健康中心 |
(四)学校和家长联动,督促学生锻炼 |
四、研究结果 |
(3)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的需要 |
1.1.2 基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
1.1.3 基于辽阳市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发展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项目 |
2.1.2 体育特色项目 |
2.1.3 弹性离校 |
2.1.4 校俱合作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体育特色项目的现状研究 |
2.2.2 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研究 |
2.2.3 体育特色项目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实地访谈法 |
3.3.4 数理统计法 |
3.3.5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辽阳市概况 |
4.1.1 辽阳市教育概况 |
4.1.2 学校基本概况 |
4.2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态度分析 |
4.2.1 校领导的态度分析 |
4.2.2 体育教师的态度分析 |
4.2.3 学生的态度分析 |
4.3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目的分析 |
4.3.1 教师引导的目的分析 |
4.3.2 学生参与的目的分析 |
4.4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保障情况分析 |
4.4.1 学校场地器材概况 |
4.4.2 学校师资概况 |
4.4.3 学校经费保障概况 |
4.5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现状分析 |
4.5.1 体育特色项目内容的选择 |
4.5.2 体育特色项目的教学组织形式 |
4.5.3 体育特色项目的时间安排 |
4.5.4 体育特色项目的教学模式 |
4.6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成绩分析 |
4.7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开展的现存问题 |
4.7.1 体育特色项目教学单一化 |
4.7.2 青年体育教师相对短缺 |
4.7.3 体育特色项目场地设施不足 |
4.7.4 学生体育意识浅薄 |
4.8 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策略 |
4.8.1 结合实质需求,开展多元化体育特色项目 |
4.8.2 有效及时补充青年师资力量 |
4.8.3 优化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学校办学特色 |
4.8.4 有抓手,从点成面的普及体育知识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激发潜能,追逐梦想——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站位谋划——完善机制,优化管理 |
1. 求同存异——达共识 |
2. 建章立制——强管理 |
3. 全方位育人——巧融合 |
二、高标准要求——优先支持,全面保障 |
1. 政府支持优先,让足球基础建设稳固快速发展 |
2. 师资建设优化,让足球“教、练、赛”如虎添翼 |
3. 家校携手优胜,让足球等体育锻炼延伸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
三、高质量普及——多措并举,追求卓越 |
1. 抓好“教会”——聚焦运动技能,上好足球体育课 |
2. 抓好“勤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重点群体 |
3. 抓好“常赛”——简化规则,调整赛制,让每名学生都体验到参与感和获得感 |
4. 抓好“增量”——足球为牵动,帮助学生除足球项目之外至少再掌握1~2项体育技能 |
5. 抓好“创新”——推陈出新,整合资源,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品牌 |
6. 抓好“增值”——用校园足球文化去涵养学生的品格 |
四、高水平发展——示范引领,文化自信 |
(5)决胜收官 谋好开局 奋力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
二、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
三、推动12项重点工作落地生效 |
四、高质量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
五、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开放 |
六、继续推进教育保障能力建设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学校发展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
2.2 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的简介及“申遗”之路 |
2.2.1 “肉连响”舞蹈的简介 |
2.2.2 “肉连响”舞蹈的“申遗”之路 |
2.3 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的保护措施 |
2.4 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的研究综述 |
2.4.1 “肉连响”舞蹈起源的研究 |
2.4.2 “肉连响”舞蹈音乐、器材和服饰的研究 |
2.4.3 “肉连响”舞蹈价值的研究 |
2.4.4 “肉连响”舞蹈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SWOT分析法 |
3.2.7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湖北利川市中小学“肉连响”舞蹈继承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
4.1.1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比例 |
4.1.2 中小学未开展“肉连响”舞蹈的原因 |
4.1.3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时间段 |
4.1.4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形式 |
4.1.5 中小学领导对开展“肉连响”舞蹈的重视程度 |
4.1.6 中小学教师对于学校开展“肉连响”舞蹈的认识程度 |
4.1.7 中小学学生参与“肉连响”舞蹈的情况 |
4.2 湖北利川市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教学现状 |
4.2.1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教学目标 |
4.2.2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教学组织形式 |
4.2.3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教学的师资来源及培训情况 |
4.2.4 中小学教师进行“肉连响”舞蹈教学的基本情况 |
4.2.5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3 湖北利川市中小学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肉连响”舞蹈的现状 |
4.3.1 中小学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肉连响”舞蹈的形式 |
4.3.2 中小学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跳“肉连响”舞蹈的时间 |
4.3.3 中小学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跳“肉连响”舞蹈的态度 |
4.3.4 中小学在课外活动中开展“肉连响”舞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4 湖北利川市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课余训练现状 |
4.4.1 中小学组建“肉连响”舞蹈训练队的基本情况 |
4.4.2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课余训练模式 |
4.4.3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课余训练专项教练员的拥有情况及教练员的训练态度 |
4.4.4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课余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5 湖北利川市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的竞赛现状 |
4.5.1 中小学参加“肉连响”舞蹈的竞赛情况 |
4.5.2 中小学在校内举办“肉连响”舞蹈的竞赛情况 |
4.5.3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竞赛的经费来源 |
4.5.4 中小学开展“肉连响”舞蹈竞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6 “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SWOT分析 |
4.6.1 “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的内部优势分析 |
4.6.2 “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的内部劣势分析 |
4.6.3 “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的外部机遇分析 |
4.6.4 “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的外部威胁分析 |
4.7 促进“肉连响”舞蹈在学校推广的对策 |
4.7.1 加强“肉连响”舞蹈在学校继承与发展的管理 |
4.7.2 整合课程资源,把“肉连响”舞蹈纳入课堂教学 |
4.7.3 大力推动“肉连响”舞蹈在学校课外活动中的开展 |
4.7.4 加强管理,促进学校“肉连响”舞蹈课余训练与竞赛体系的科学化发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课堂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
1.1.2 课堂管理是小学低年级组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问题 |
1.1.3 我国关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核心概念界定 |
1.4.2 课堂管理的研究 |
1.4.3 体育课堂管理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行动研究法 |
2.2.4 观察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概述 |
3.1.1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意义 |
3.1.2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目标 |
3.1.3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原则 |
3.2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类型 |
3.2.2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内容 |
3.2.3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方法 |
3.2.4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的特点 |
3.2.5 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效率的实践研究 |
3.3.1 学习行为变化分析 |
3.3.2 问题行为变化分析 |
3.3.3 学生参与积极性变化分析 |
3.3.4 教师课堂管理次数变化分析 |
3.3.5 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变化分析 |
3.3.6 总结与反思 |
3.4 提高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水平的策略 |
3.4.1 注重管理方法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
3.4.2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
3.4.3 正确处理课堂中“动”和“静”的关系 |
3.4.4 加强对“特殊”学生的管理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1 |
附件 2 |
附件 3 |
附件 4 |
附件 5 |
附件 6 |
附件 7 |
(10)入职初期体育教师课堂常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观察法 |
3. 专家访谈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1. 体育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 |
2. 体育课堂常规对学生教育的影响 |
3. 体育课堂常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
四、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四、抓好体育课堂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策略研究[J]. 吴瑞军.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09)
- [2]中山市X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安全管理的实践研究[D]. 黄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3]辽阳市小学体育特色项目的开展现状研究[D]. 胡嘉洋.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4]激发潜能,追逐梦想——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区中心小学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J]. 本刊编辑. 校园足球, 2020(04)
- [5]决胜收官 谋好开局 奋力推进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J]. 周荣.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20(Z1)
- [6]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7]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连响”学校发展调查研究 ——以湖北省利川市中小学为例[D]. 伍伶俐.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管理问题研究[D]. 詹晓红. 首都体育学院, 2017(08)
- [9]大班额,小场地,如何上好体育课[A]. 李华,谢守成,侯朝峰,罗斌,尤梁强. 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 2017
- [10]入职初期体育教师课堂常规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 胡永惠. 新校园(上旬),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