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党报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安德鲁·,杰克逊,厨房内阁,现代选战,第二政党体制
政党报刊论文文献综述
马凌[1](2015)在《安德鲁·杰克逊的“厨房内阁”与政党报刊》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德鲁·杰克逊是第一个借助民众力量而当选的美国总统,在"第一次现代选战"中,新闻界功不可没。杰克逊着名的"厨房内阁"中,至少有四位是宣传大师。而在饱受争议的"分肥"体制中,杰克逊在政府部门安插的编辑多达七十余人。1830年代末期,新闻界出身的政治家在国会中达到四分之一的比例。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既说明新闻界卷入政治程度之深,也说明政党政治对于新闻界的依赖之重。在美国的"第二政党体制"中,报人的党派身份清晰,"刻薄的社论"配以"严密的组织",锻造出高效的政党武器。同时,通过执掌"权力的媒介",新闻界人士也有了通达政界的捷径。(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5年05期)
赵竞凡[2](2015)在《文人论政:中国近代商业报刊与政党报刊的异中之同》一文中研究指出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计民生,近代报业发展以其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闻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近代报刊主要有两大范式:商业报刊、政党报刊。本文将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特征,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重点揭示其相同之处。(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5年07期)
钟雪艳,李春雷[3](2013)在《政党报刊向独立报刊转型的舆论建构途径——基于1925—1928年《大公报》社论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公报》在中国报坛上具有崇高的声望,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新闻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1925—1928年,《大公报》由王郅隆时期向新记公司时期转型,舆论环境较为特殊,各种思潮风云际会,国内外矛盾同时存在,《大公报》作为当时的主要媒体之一,通过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立场。针对这期间《大公报》的社评,探析该时期其在舆论建构上的独特性和典型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钱晓文[4](2012)在《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宣传模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角度探讨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新闻宣传模式的特征及影响。政党报刊以党派利益为目的,以舆论宣传功能定位,兼顾报刊其他功能,存在双刃剑效应。政党报刊以政论为重心,开创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言论+新闻"宣传模式,其弊端就是为了宣传而制造虚假新闻等。这些经验、教训以及其中的规律对于做好今天的党报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2年03期)
钱晓文[5](2012)在《民初政党报刊与政党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党报刊的蜂起与堕落成为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民国成立以前的政党报刊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民国初年政党报刊的性质和作用却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也成为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认识民初政党报刊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及其成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这对正确评价民初政党报刊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2年07期)
董淮平[6](2011)在《城市文化·政党报刊·现代性话语构建——辛亥革命在上海》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政党报刊的视角,解读上海城市特定氛围与政党报刊之集聚的相关性;呈现上海政党报刊舆情与辛亥革命进程互动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揭示城市文化与政党报刊在构建中国现代性话语体系方面的独特贡献。通过展示辛亥革命在上海曾经有过的辉煌片段,可以强固上海自身的历史感与文化认同,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发展,发挥真正符合上海地位与优势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1年03期)
卢俊卿[7](2011)在《美国政党报刊论战促进新闻业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初是美国政党报刊论战最激烈的时期,两派报刊相互诽谤谩骂并进行人身攻击,这个时期被美国新闻史学家称为"新闻事业的黑暗时期"。然而,这种报刊论战对新闻业的贡献不可小觑:催生了专业化编辑;产生了社论;进一步提高了编辑的政治意识和的参政兴趣,深化了对新闻自由的认识,从而促进了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1年01期)
陈力丹,陈颖群[8](2010)在《从政党报刊向传媒市场化的艰难转变——希腊现代新闻传播史的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希腊新闻传播史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不同媒介的发展特征。1821年到20世纪20年代,希腊最初一批报刊创立并缓慢发展。1924年至1974年,希腊新闻业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艰难前进,受到严厉管制及压迫,主要为各党派的宣传工具。1974年,希腊开始了真正的民主化进程,新闻传播业转向市场化,确立新闻自由的体制,形成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规范。(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0年03期)
张墨玉[9](2008)在《浅议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党报刊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上政党报刊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政治家创办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变法维新主张,他们将报刊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认识和实践,对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和政党报刊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12期)
彭晓妍[10](2008)在《中国政党报刊主导地位原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外国新闻传播史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党报纸一般经历50年至80年占主导地位的发展史,可在我国,政党报纸从1895兴起一直持续到现在仍然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除了中国社会不断转型的原因,还有社会制度的因素以及西方新闻学对中国报刊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商》期刊2008年15期)
政党报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计民生,近代报业发展以其与近代政治史、思想史和新闻发展史的密切关系尤为令人瞩目。近代报刊主要有两大范式:商业报刊、政党报刊。本文将在明确二者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特征,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重点揭示其相同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党报刊论文参考文献
[1].马凌.安德鲁·杰克逊的“厨房内阁”与政党报刊[J].新闻大学.2015
[2].赵竞凡.文人论政:中国近代商业报刊与政党报刊的异中之同[J].新闻传播.2015
[3].钟雪艳,李春雷.政党报刊向独立报刊转型的舆论建构途径——基于1925—1928年《大公报》社论的思考[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3
[4].钱晓文.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宣传模式考察[J].当代传播.2012
[5].钱晓文.民初政党报刊与政党政治[J].新闻爱好者.2012
[6].董淮平.城市文化·政党报刊·现代性话语构建——辛亥革命在上海[J].江海学刊.2011
[7].卢俊卿.美国政党报刊论战促进新闻业的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1
[8].陈力丹,陈颖群.从政党报刊向传媒市场化的艰难转变——希腊现代新闻传播史的历程[J].当代传播.2010
[9].张墨玉.浅议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党报刊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彭晓妍.中国政党报刊主导地位原因浅析[J].华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