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分化论文_张迎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性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食性,寄主,热河,蠹虫,生物群,华山,蛇毒。

食性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迎秋[1](2019)在《前叁岛海域四种重要经济鱼类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了海州湾前叁岛海域花鲈、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鱼四种重要经济鱼类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胃含物分析表明花鲈主要摄食鱼类,许氏平鲉主要摄食鱼类和虾类,大泷六线鱼主要摄食鱼类、蟹类和虾类,斑头鱼主要摄食蟹类和鱼类。许氏平鲉具有最高的食性宽度。Schoener重迭指数表明四种鱼类不存在显着食性重迭,置换方差分析表明四种鱼类种间食性差异显着,但花鲈和许氏平鲉不存在显着种间食性差异外。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花鲈δ15N和δ13C显着高于其他叁种鱼类,其SEAc中心位置也显着不同。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鱼SEAc存在种间重迭,其中大泷六线鱼和斑头鱼重迭程度最高,表明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鱼营养生态位相近;但其种间食物组成具有较低的Schoener重迭指数(<0.6)和显着的种间差异(置换方差分析),两种方法共同表明:叁种岩礁鱼类营养生态位相近,并存在食性分化。本研究揭示了四种重要经济鱼类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的种间分化,将有利于海州湾海域的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本文来源于《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0-17)

刘金林,赵宁,杨斌,李志美,李宗波[2](2017)在《云南松梢小蠹成虫前胃的超微形态与食性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松梢小蠹是以危害云南松为特征的一类切梢小蠹,对4种成虫前胃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形态对比。结果表明,云南松梢小蠹前胃由8块骨化的前胃板组成,膨大呈环形灯笼状;前胃板由板状部和片状部2部分构成,板状部无中线,具发达的横齿线,上有形态多样的横齿,片状部包括斜面、关闭刚毛和咀嚼刷。结合前胃板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发现前胃板的角质齿、关闭刚毛和副关闭刚毛是小蠹科昆虫食性分化的重要依据,而前胃板间中线处着生的棘状刚毛预示切梢小蠹存在生态位的微分化,可能对寄主树木营养物质需求和抗性能力有关。(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7年04期)

于晨[3](2014)在《亚洲蝮属食性分化类群蛇毒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蛇毒具有捕食、消化、防御天敌的作用。蛇毒组分复杂,包含多种蛋白质、酶及小分子肽。蛇毒在不同类群间具有广泛变异性,推动蛇毒多样化的动力至今仍处于争论之中。蛇毒进化捕食假说认为捕食是推动蛇毒多样性产生的动力,而中性假说认为蛇毒多样性主要是中性进化的产物。本文选择食性分化明显的七个亚洲蝮属毒蛇类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磷脂酶A2、类去整合素与类凝血酶基因的克隆测序以及正选择分析,来检测蛇毒基因的进化动力。结果显示,磷脂酶A2基因在短尾蝮一支检测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信号,有14个正选择位点,暗示短尾蝮的磷脂酶A2基因发生了适应性进化;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正选择位点全部位于蛋白质叁维结构的表面,并分布在蛋白质催化中心的附近,暗示短尾蝮的磷脂酶A2基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类去整合素基因的正选择分析结果显示,在短尾蝮一支与千山蝮一支均检测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信号,并且在千山蝮一支检测到了8个正选择位点,其中V54位点对应蛇毒类去整合素蛋白质的C64位点,为半胱氨酸残基,在这一位点发生的变异可能会影响二硫键的形成,从而影响蛋白质叁维结构;类凝血酶基因正选择分析结果显示,在短尾蝮—支检测到了强烈的正选择信号,并且存在3个正选择位点,暗示该基因在短尾蝮物种上发生了特异性变异,并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蛇毒基因受正选择,暗示选择在蛇毒基因的进化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胡开良,杨剑,谭梁静,张礼标[4](2012)在《同地共栖叁种鼠耳蝠食性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9—11月在贵州省安龙县笃山乡暗河村,分析了共栖同一山洞3种鼠耳蝠的形态特征和食性。在体型上,华南水鼠耳蝠体重为(4.46±0.53)g,前臂长为(34.63±1.45)mm;毛腿鼠耳蝠体重为(5.15±1.76)g,前臂长为(35.20±1.07)mm;西南鼠耳蝠体重为(10.94±0.87)g,前臂长为(45.21±1.15)mm。3种鼠耳蝠的体重两两之间差异显着,西南鼠耳蝠与另外2种鼠耳蝠的前臂长相比两两之间差异显着。在食物组成上,华南水鼠耳蝠主要捕食近水面活动的双翅目及其幼虫,体积百分比和频次百分比分别为79.7%和100%;毛腿鼠耳蝠主要捕食双翅目和小型鞘翅目,体积百分比分别占59.6%和28.8%,频次百分比分别为91.3%和80.1%;西南鼠耳蝠的食物组成主要为近地面或在地表活动的鞘翅目步甲科和埋葬虫科昆虫,体积百分比和频次百分比分别为80.8%和100%;3种鼠耳蝠食物组成存在显着差异。结果表明,同地共栖3种鼠耳蝠除了形态结构上出现差异,食物组成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据此,推测3种鼠耳蝠可能采取不同的捕食生境和捕食策略,从而导致捕食生态位分离,避免出现激烈竞争,使得3种近缘鼠耳蝠能够同地共栖。(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孙宝发,王瑞武,胡忠[5](2008)在《榕小蜂食性分化与榕树―榕小蜂系统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榕树与其传粉小蜂组成的互利共生系统中,理解传粉小蜂与各种非传粉小蜂如何共存是解决这一系统稳定性维持机制问题的关键之一。生态位分化被普遍认为是传粉小蜂与各种非传粉小蜂共存的最主要动力。而作为生态位分化中最基础的食性分化在这一系统中如何具体实现尚不清楚。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我们以聚果榕(Ficus racemosa)为材料,通过对果内6种榕小蜂进行独立放蜂及两两组合定量放蜂,并对传粉小蜂分别进行不携带花粉和不能产卵的技术处理,研究了寄生在聚果榕果内的5种非传粉小蜂的食性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在不同季节下寄生蜂与寄主间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非传粉小蜂中,Platyneura testacea和P.mayri是造瘿者,能独立刺激子房发育成瘿花,并使果实发育成熟;而Apocrypta sp.、A.westwoodi和P.agraensis只能寄生于某些已发育的虫瘿,为拟寄生者,它们各自分别与P.testacea、P.mayri和传粉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存在着一对一的寄生关系。拟寄生者与寄主间的相关性在不同季节下会显示出不同的结果,这表明过去文献中用物种间的相关系数推理而确定的食性关系可能是不可靠的。对自然采集榕果内的小蜂群落分析表明,传粉小蜂处于优势地位,这说明在自然情况下非传粉小蜂的种群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对榕树—传粉小蜂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故能与之长期共存。(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08年06期)

曲丽君[6](2006)在《热河生物群翼龙的食性分化与环境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并命名了超过130种的翼龙化石,在我国也发现了20多种翼龙化石。翼龙家族的成员虽然千姿百态,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比较原始的喙嘴龙类和相对进步的翼手龙类。喙嘴龙类嘴里长满了长而尖的牙齿,脖子短、尾巴长,掌骨短;而翼手龙类正好相(本文来源于《化石》期刊2006年04期)

翟宗昭,葛斯琴,杨星科[7](2005)在《跳甲的食性及食性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跳甲隶属于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植食性昆虫。本文对跳甲食性及食性分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诠释了寄主植物的概念,分析了昆虫食性专化发生的原因。跳甲亚科的寄主植物的范围虽广,但有85%的属为专食性属。一般认为,专食性的跳甲亚科和萤叶甲亚科是由食性较广的叶甲亚科进化而来的,食性分化在其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广食性代价推动了食性分化的发生,广食性代价假说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支持。有关食性分化方向的观点倾向于寄主植物转向化学物质相似的植物,表现为寄主转移、寄主扩张和形成寄主型等;食性分化推动了同域物种形成。跳甲食性分化的研究对于丰富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关系的协同进化理论也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陈辉,刘琳,赵平娟[8](2004)在《秦岭华山松小蠹消化道结构与食性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华山松小蠹的消化道结构及食性的对比分析表明,小蠹虫的消化道结构随食性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结构变化。取食木质部营养的小蠹虫,由于主要利用在寄主树木木质部组织内培养的菌类,导致其消化道结构简单,取食韧皮部组织的小蠹虫消化道结构复杂。同时,寄主树木抗性与小蠹虫消化道结构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寄主树木抗性越强,则小蠹虫中肠越长,以更加有效地抵御健康寄主树木抗性和利用寄主树木树脂等营养物质。小蠹虫前胃板结构也表现出食性的分化和变异,入侵木质部的小蠹前胃板板状部缩短,韧皮部小蠹前胃板骨化程度较大,且前胃板的复杂程度与消化道的结构变化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马杰,Walter,METZNER,梁冰,张礼标,张劲硕[9](2004)在《同地共栖四种蝙蝠食性和回声定位信号的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于 2 0 0 2年 5月初至 2 0 0 3年 9月中旬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四合村蝙蝠洞进行 ,分析了共栖同一山洞四种蝙蝠的形态特征、食性和回声定位信号。大足鼠耳蝠食谱中以宽鳍等叁种鱼为主 (体积百分比为5 3% ) ,回声定位主频 4 1 87± 1 0 7kHz;马铁菊头蝠主要掠捕鳞翅目昆虫 (73% ) ,恒频叫声主频 74 70± 0 13kHz ;中华鼠耳蝠以近地面或在地表活动的鞘翅目昆虫步甲类和埋葬甲类为主要食物 (6 5 4 % ) ,声脉冲主频较低 35 73± 0 92kHz;白腹管鼻蝠捕食花萤总科和瓢虫科等鞘翅目昆虫 (90 % ) ,回声定位信号主频为 5 9 4 7±1 5 0kHz。结果证实同地共栖四种蝙蝠种属特异的回声定位叫声和形态结构的差异 ,以及不同的捕食生境和捕食策略 ,导致取食生态位分离是四种蝙蝠同地共栖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戴华国,孙丽娟[10](2002)在《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影响的理论依据、生化基础和作用范围(本文来源于《武夷科学》期刊2002年00期)

食性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云南松梢小蠹是以危害云南松为特征的一类切梢小蠹,对4种成虫前胃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形态对比。结果表明,云南松梢小蠹前胃由8块骨化的前胃板组成,膨大呈环形灯笼状;前胃板由板状部和片状部2部分构成,板状部无中线,具发达的横齿线,上有形态多样的横齿,片状部包括斜面、关闭刚毛和咀嚼刷。结合前胃板形态特征的聚类分析,发现前胃板的角质齿、关闭刚毛和副关闭刚毛是小蠹科昆虫食性分化的重要依据,而前胃板间中线处着生的棘状刚毛预示切梢小蠹存在生态位的微分化,可能对寄主树木营养物质需求和抗性能力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性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迎秋.前叁岛海域四种重要经济鱼类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C].第叁届现代海洋(淡水)牧场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2].刘金林,赵宁,杨斌,李志美,李宗波.云南松梢小蠹成虫前胃的超微形态与食性分化[J].生物学杂志.2017

[3].于晨.亚洲蝮属食性分化类群蛇毒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胡开良,杨剑,谭梁静,张礼标.同地共栖叁种鼠耳蝠食性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J].动物学研究.2012

[5].孙宝发,王瑞武,胡忠.榕小蜂食性分化与榕树―榕小蜂系统稳定性[J].生物多样性.2008

[6].曲丽君.热河生物群翼龙的食性分化与环境背景[J].化石.2006

[7].翟宗昭,葛斯琴,杨星科.跳甲的食性及食性分化[J].昆虫学报.2005

[8].陈辉,刘琳,赵平娟.秦岭华山松小蠹消化道结构与食性分化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

[9].马杰,Walter,METZNER,梁冰,张礼标,张劲硕.同地共栖四种蝙蝠食性和回声定位信号的差异及其生态位分化[J].动物学报.2004

[10].戴华国,孙丽娟.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的影响[J].武夷科学.2002

论文知识图

飘虫的食性类型努尔哈赤龙头骨鱼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哺乳动物牙齿分类与宏观形态棘胸蛙雌体怀卵量与体长和体质量之间...双翅目Diptera系统发育关系的支序图(...

标签:;  ;  ;  ;  ;  ;  ;  

食性分化论文_张迎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