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

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乐[1](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进,高中学生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文理分科,获得了空前的“选择学习”自主权。与此同时,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摆在学生面前:如何使选考科目与未来的志愿填报、拟从事的职业相匹配?基于此需求,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成体系,许多普通高中缺乏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任教师,也缺乏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科任教师,更缺乏能指导一线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渗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上述的现状,笔者开展了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并确定了如下研究思路:(1)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奠定相关理论基础;(2)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2019版)中的生涯规划教育素材进行整理与分析;(3)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了解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4)依据以上研究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包括渗透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和途径等,进而确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由文本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学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与生涯规划教育均具有内在一致性,且课标与教材中也蕴含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1)现在的高中生对自我较为了解,但生涯意识淡薄,既不明确将要填报什么志愿,也没想好未来就业的方向。(2)师生均十分支持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但由于学科教师生涯规划教育能力不足、学生升学压力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重视等原因,导致了当今学科教学中很少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3)师生较为支持的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为:利用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角色体验和工厂参观等。基于以上调查及研究,本文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原则上对目标的制定、素材的来源、渗透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进行了策略分析,进而构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以必修二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为例编写了教学案例,以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戴秀云[2](2020)在《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和国内教师专业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师各方面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不仅依靠在职教师培训和职后发展的环节,更依赖于职前培养的环节。开展反思性学习,提升师范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既有利于师范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养成,更为日后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培养学生奠定基础。受国际反思型教师培养教育思潮的影响和国内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我国探索本土化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不断涌现,但相比于开始时间较早的美国、英国等,无论是在培养政策和计划制定上、还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实施上均存在很多不足,相对应的师范生反思性能力培养策略更不多见。本研究围绕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探索有效培养师范生反思性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师范)专业2016级和2017级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究:(1)不同教学方法对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的差别,(2)师范生的学习预期对反思性能力培养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实施,检验不同教学方法在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中的效果,寻找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特点及优缺点,探明师范生本身的学习预期和主动性在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从而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经验参考,为高师院校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在本研究中,首先对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国外和国内有关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现状以及“同课异构”和“案例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反思型教师和师范生反思能力的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其次,展开了对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并展示了研究结果,结果包括两个年级师范生的成绩绩点比较,他们对课程学习预期的比较以及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施在反思性学习效果方面产生的差异结果;再次,根据研究数据从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的预期和反思性学习效果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最后,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反思,为之后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建议。本研究发现,两个年级的师范生在反思性学习能力测验的结果上存在显着差异,采取案例分析教学法的2016级表现出更好的反思能力。这一结果可能与两种教学方法运用的完整性和两个年级师范生的学习预期存在差异有关。本研究表明,反思性学习的效果依赖于反思性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且受到学生学习预期的影响。

张清华,梁光红,张飞萍[3](2019)在《适应新时代森林保护需求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保护专业曾停止招生15年,教学发展相对滞后,而注重生态文明的现状对森林保护提出新要求。为提高"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更符合新时代森林保护的实际,作者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增设"无既定答案"的综合实验设计、考核方式多样化等措施,将"教—学—用"有机联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董文浩[4](2018)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具有足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鉴于高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地方本科院校身上。而实际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变,即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所极具时代意义和特色的地方院校。其贡献不仅是人才培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摸索出了一套生产与学习相结合、业务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地方高校转型的宗旨十分类似。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历史的视角以江西共大这一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其办学经验,以期对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以多维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全面检视。首先,通过总量、地区、类型等维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直观表达,清晰感知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出发,来进一步佐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性。最后,从多种立场来展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深入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多方利益的普遍要求,势在必行。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并重点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本部分选取江西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文本搜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其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问题探讨。论文第三部分是深入历史情境,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进行细致梳理。在充分结合上文所归纳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系科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六个方面展开。另外,在对江西共大以上每一方面的办学经验进行整理时,要严格依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宗旨和方向,并尽可能细化,旨在能够对现实转型提供适切性指导。论文第四部分以上述的理论分析、实践考察和史料梳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突破的现实路径提供借鉴。此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找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切入点,对江西共大这一历史事物的办学经验为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全方位论证;另一方面是在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不同维度经过历史经验借鉴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进而促进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张宪智,康永祥[5](2017)在《“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树木学"是林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同步、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野外实习时间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首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教学,从网络教学、室内与室外联合教学、植物识别比赛3个方面丰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其次,在强化植物分类学前沿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树木的认知能力;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加野外实习时间。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树木分类的实战技能得到提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

王国娟[6](2017)在《攀枝花苏铁菌根体系构建及营养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俗称铁树,是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属(Cycas)的一种优美的观赏树种。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是苏铁科(Cycadaceae)、苏铁属(Cycas)的一种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我国特有树种。因其四季常绿,优美的外形,被大量用于城市绿化建设中,备受人们青睐。然而,由于攀枝花苏铁自然授粉率、结实率和种子的可育率较低等问题,给攀枝花苏铁的保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分析原因主要与苏铁菌根密切相关,菌根能给植物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因此,研究攀枝花苏铁菌根体系的构建和营养关系,既能为苏铁的快速繁育和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又能为建立人工种植技术和再引入恢复种群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攀枝花苏铁为研究材料,将前期野外采集的苏铁珊瑚状根,分离筛选出内生放线菌优势菌株,接种到无菌的攀枝花苏铁根部,经共生培养建立共生体系后,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的显微结构及重分离培养法证明植物-微生物两者共生体系的形成;用免培养方法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与纯培养方法结合,研究了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中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在攀枝花苏铁-内生放线菌共生系统构建后进行了珊瑚状根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最后利用15N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苏铁-放线菌之间的营养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攀枝花苏铁-内生放线菌共生体系的建立:攀枝花苏铁无菌苗与野外筛选的优势菌株TB-5、TB-6、TB-14进行共生培养,温室大棚正常养护管理12个月,直到共生体系珊瑚状根瘤形成。2.石蜡切片观察到攀枝花苏铁珊瑚状菌根结构,其横切面近似椭圆形,由维管柱、内皮层、藻胞层、外皮层和周皮组成。内外皮层薄壁细胞中有一类物质被染成了暗红色,即为菌体团。3.利用高氏一号、甘油-天冬酰胺、TWYE 3种培养基从攀枝花苏铁(Cycas panzhihuaensis L.Zhou et S.Y.Yang)珊瑚状根中重分离到56株内生放线菌,其中TWYE分离到37株,高氏一号培养基分离到15株,甘油--天冬酰胺培养基分离到4株。实验表明,这三种培养基中对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的分离效果为:TWYE培养基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到的最多,其次为高氏一号培养基,最少的为甘油-天冬酰胺培养基。经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重分离得到的56株内生放线菌分别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和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其中链霉菌仍为优势菌属。4.利用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构建野生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05个阳性克隆子分布在放线菌纲的16个属,分别为:韩式生工菌属(Kribbell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马杜拉放线属(Actinomadura)、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海藻球菌属(Phycicoccus)、野野村氏菌属(Nonomuraea)、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放线菌属(Actinomadura)、矿生菌属(Fodinicol)、两面神菌属(Janibacter)、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束丝放线属(Actinosynnema)、指孢囊菌属(Dactylosporangium),其中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5.攀枝花苏铁-内生放线菌共生系统构建后,接菌和非接菌(对照)珊瑚状菌根营养成分研究表明:接种TB-5、TB-6、TB-14三种菌株后,全氮含量与对照组达到显着性差异,接种放线菌后明显促进了氮元素的吸收,但全磷及全钾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6.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分别对接菌的攀枝花苏铁和无菌的攀枝花苏铁氮的吸收形式进行比较,涉及了两个土壤深度:2.5 cm和7.5 cm,结果表明:在2.5 cm土壤深度,无菌根苏铁主要吸收NO3-,而有菌根苏铁主要摄取NH4+。而从攀枝花苏铁菌根中分离的菌根菌TB-5接种至攀枝花苏铁,除了显着增加攀枝花苏铁地下部分生物量,尚能提高攀枝花苏铁在2.5 cm土壤深度的NH4+摄取量;在7.5cm土壤深度,TB-6菌株显着提高了攀枝花苏铁对甘氨酸氮的吸收。而在此土壤深度,接种了TB-6和TB-14菌株的攀枝花苏铁氮吸收情况与2.5 cm土壤深度相似。

赵贞[7](2017)在《基于建筑病理学理论的苏州传统砖木结构民居潮湿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从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出发,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传统民居的潮湿问题及防潮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苏州特殊的历史和环境大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概念梳理、实验探究、调研问卷等方法,基于建筑病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探究了苏州地区常见的砖木结构传统民居的潮湿病害问题、现状、受潮原理、受潮类型、潮湿病害形成因素、破坏机理和影响等方面,并且提出了对于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适应性的防潮方法和策略。在对多处传统民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苏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潮湿病害等级评定基准,从建筑的构造屋面、围护、承重、基础地面等角度出发,对苏州传统民居式谷堂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对其存在的潮湿病害进行了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受潮严重。分析了该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潮湿病害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材料、建筑设计以及人为因素等几个方面。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探讨了受潮的破坏机理,并通过试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潮湿对于建筑力学性能产生的影响,即受潮程度增加,力学性能减弱,在30%-40%含水率变化范围内,材料的力学性能长期强度发生阶跃式弱化,随后趋于稳定。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潮湿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总结了传统防潮方法,根据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后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适宜性的关于木结构、围护结构等的防潮策略,并且探索了以隔潮、引潮、避潮为主的新的防潮模式。

梅佳静[8](2017)在《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中国开始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到现今十几年来,我国整个经济环境从以前的相对比较封闭式管理环境到现在成为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活跃开放性大环境,这一整个进程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是同时并存的。现如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已不是国家竞争力强弱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对创新知识的快速利用及再创新成为掌握经济命脉的关键因素。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强弱程度的重要标准,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体现在各企业间的产品独特性上,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有效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着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也是新知识、新技术的高智能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层次拓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能够成为推动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还是经济社会良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转型经济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提升各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国家战略性实践问题,同时也是学术界非常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立足于知识生态的视角,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之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理论分析、研究,并借助模型分析和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初步探索如何从知识生态的角度提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综述,设计了用于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并针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研究中提出的假设加以论证,以证明其相关作用,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目的是提供一个机制研究扩展和新领域的探索,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提供新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曾凡勇[9](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余仲东,李孟楼,南小宁,贺虹[10](2014)在《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文中指出本文以多年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础,就森林保护学科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建设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及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学科内容和教学手段,总结了学科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1.1.2 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2.1 研究意义
        1.2.2 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1.4.2 STSE理论及教育
        1.4.3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2.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涯
        2.1.2 生涯规划
        2.1.3 生涯规划教育
    2.2 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2.2.1 国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3.基于生涯规划教育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3.1.1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理念凸显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3.1.2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契合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
        3.1.3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结构保障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
    3.2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整理
        3.2.1 “科学家访谈”和“科学家的故事”栏目分析
        3.2.2 “生物科技进展”栏目分析
        3.2.3 “生物科学史话”栏目分析
        3.2.4 “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分析
        3.2.5 “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分析
        3.2.6 生物学教材中栏目以外生涯规划教育素材的整理
    3.3 小结
4.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调查
    4.1 问卷编制与发放
        4.1.1 问卷的编制
        4.1.2 问卷的发放
    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学生对自我及生涯发展的认识
        4.2.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4.2.4 学生对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4.2.5 学生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4.2.6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3.1 基本信息
        4.3.2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4.3.3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4.3.4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4.3.5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5.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分析与策略
    5.1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
        5.1.2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
        5.1.3 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
    5.2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制订
        5.2.1 以学科需要为基础,融合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
        5.2.2 考虑学生的生涯需要
        5.2.3 社会的需要
        5.2.4 专家学者的建议
    5.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素材来源
        5.3.1 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挖掘
        5.3.2 从生物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中挖掘
        5.3.3 从生活现象中挖掘
        5.3.4 从高校的专业信息中挖掘
        5.3.5 利用媒体资源挖掘
    5.4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选择
        5.4.1 创设职业情境,导入新课
        5.4.2 以职业介绍为拓展,结束新课
        5.4.3 编制职业情境相关习题,巩固新课
        5.4.4 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职业体验
    5.5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方式
    5.6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流程
    5.7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案例
        案例:《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6.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2)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有关“反思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综述
    2.1 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2.1.1 反思的概念
        2.1.2 反思性学习的概念
    2.2 国外有关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2.3 国内有关反思型教师的研究
    2.4 同课异构在反思型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2.4.1 同课异构的概念
        2.4.2 同课异构在反思型教师培养中的应用
    2.5 案例分析教学在培养教师和师范生反思能力方面的研究
        2.5.1 案例分析教学的概念
        2.5.2 案例分析教学在反思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第3章 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2.1 两个年级师范生成绩绩点的比较
        3.2.2 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学习预期的比较
        3.2.3 两个年级师范生反思性学习效果的比较
    3.3 讨论与分析
        3.3.1 两个年级师范生对课程学习预期的结果分析
        3.3.2 反思性学习效果的测验结果的分析
第4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研究结论
    4.2 建议
第五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适应新时代森林保护需求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二、森林保护专业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现状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及内容
    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
    2. 理论教学资料的更新。
    3. 无既定结果的综合实验改革。
    4. 多元化考核措施。
四、结束语

(4)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诉求: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
        1.1.2 政策背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1.1.3 历史回眸:“江西共大”再度提及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
        1.2.2 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良性发展
        1.2.3 有助于充实教育史料
    1.3 研究综述
        1.3.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1.3.2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2.1.1 地方本科院校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2.1.3 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2.2.2 生态位理论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
    3.1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分析
        3.1.1 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概况
        3.1.2 地方本科院校科类结构
        3.1.3 地方本科院校区域分布
    3.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3.2.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3.2.2 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3.2.3 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
    3.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3.3.1 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3.3.2 转型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调整高教结构的内在必然
        3.3.3 转型发展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3.3.4 转型发展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4 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以3所高校为例
    4.1 院校介绍与省内政策解读
        4.1.1 院校概述
        4.1.2 省内政策解读
    4.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
        4.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
        4.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专业建设
        4.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内容
        4.2.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
        4.2.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科学研究
5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
    5.1 江西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
        5.1.1 什么是“半工半读”
        5.1.2 江西共大为什么选择“半工(农)半读”模式
        5.1.3 江西共大如何践行“半工(农)半读”模式
    5.2 江西共大办学定位
        5.2.1 办学类型定位——半工(农)半读
        5.2.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思想端正的专业性农林人才
        5.2.3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本省
    5.3 江西共大系科建设
        5.3.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系科
        5.3.2 专业建设
        5.3.3 场系合一
    5.4 江西共大教学内容
        5.4.1 教学内容面向
        5.4.2 课程设置和改革
        5.4.3 教材编写和改革
    5.5 江西共大师资队伍
        5.5.1 江西共大师资来源
        5.5.2 江西共大师资培养
        5.5.3 江西共大师资管理
    5.6 江西共大科学研究
        5.6.1 研究层次:应用性农业研究为主
        5.6.2 研究主体:“两条腿走路”
        5.6.3 研究模式: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
6 历史借鉴下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探析
    6.1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现实借鉴的可行性剖析
        6.1.1 教育具有共通性
        6.1.2 教育具有传承性
        6.1.3 教育具有启示性
    6.2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的启示
        6.2.1 “半工半读”模式的选择性应用
        6.2.2 找准办学定位,践行办学定位
        6.2.3 优化专业建设,吻合社会需求
        6.2.4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融合
        6.2.5 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
        6.2.6 调转科研方向,提倡应用研究
7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
     (二) 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三) 野外实习时间不足
二、“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1. 充分利用专业数据库资源
        2. 室内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3. 依托“植物识别大赛”鼓励学生进行专业交流与学习
     (二) 统筹“树木学”的“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 为实践教学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增加野外实习时间
三、“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 提高了学生的树木分类实战技能
     (三) 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果

(6)攀枝花苏铁菌根体系构建及营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苏铁保育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2 苏铁形态解剖学研究
    1.3 苏铁与内生放线菌研究
        1.3.1 植物的内生菌及其作用研究
        1.3.2 植物内生菌天然产物的获取及应用研究
        1.3.3 植物内生放线菌研究
        1.3.4 植物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分离方法研究
        1.3.5 植物内生放线菌宿主多样性研究
    1.4 植物内生放线菌的作用研究
        1.4.1 内生放线菌对宿主植物的作用研究
        1.4.2 内生放线菌对苏铁的影响
        1.4.3 内生放线菌的应用前景
        1.4.3.1 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1.4.3.2 在医药新药开发上的应用
    1.5 攀枝花苏铁根的营养关系研究
        1.5.1 攀枝花苏铁根的养分含量研究
        1.5.2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对微生物和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研究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目的
2 构建攀枝花苏铁与放线菌优势菌株的共生系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接种优势菌株
        2.1.3 接种方案
        2.1.4 接种效应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沙培和土培结瘤结果的比较
        2.3.2 攀枝花苏铁的接种方法
3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形态解剖学结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显微结构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形态解剖学结构观察结果
    3.3 讨论
        3.3.1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的形成
4 利用纯培养法对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重分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的清洗
        4.1.3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表面灭菌处理
        4.1.3.1 表面灭菌处理前的准备操作
        4.1.3.2 表面灭菌操作
        4.1.4 表面灭菌效应检测
        4.1.5 培养基的选择与成分
        4.1.6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重分离操作
        4.1.7 攀枝花苏铁内生放线菌的初步划线分离
        4.1.8 重分离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
        4.1.8.1 内生放线菌DNA的提取
        4.1.8.2 放线菌的PCR扩增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植物表面灭菌效果
        4.2.2 三种培养基重分离效果
        4.2.3 鉴定重分离的菌株
        4.2.3.1 不同时期的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比较
        4.2.3.2 对重分离的优势菌株分析
    4.3 讨论
        4.3.1 内生放线菌培养基质的选择
        4.3.2 不同时期分离的内生放线菌的多样性
5 利用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构建野生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内生放线菌多样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总DNA的提取
        5.1.2.1 珊瑚状根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内生微生物的富集
        5.1.2.2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总DNA的提取
        5.1.3 16SrRNA基因克隆文库的构建
        5.1.3.1 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
        5.1.4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16SrRNA片段的克隆
        5.1.4.1 PCR产物纯化回收
        5.1.4.2 连接
        5.1.4.3 转化与蓝白斑挑选
        5.1.4.4 阳性克隆筛选
        5.1.4.5 送样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植物表面灭菌处理
        5.2.2 攀枝花苏铁珊瑚状根总DNA的提取
        5.2.3 16S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
        5.2.4 阳性克隆的检测结果
        5.2.5 珊瑚状根中16SrRNA序列分析
    5.3 讨论
        5.3.1 免培养法的利弊
        5.3.2 纯培养法和免培养法的比较
6 攀枝花苏铁菌根与无菌苗根的养分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6.3.1 接种放线菌后攀枝花苏铁根部的养分变化
        6.3.2 苏铁培养方式展望
7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菌根改变攀枝花苏铁氮素的吸收形式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7.1.1 实验材料
        7.1.2 ~(15)N标记法
        7.1.3 植物材料的~(15)N/~(14)N分析与计算
    7.2 结果与分析
        7.2.1 N原子的转移量与转移方向
        7.2.2 放线菌对攀枝花苏铁有机氮和无机氮吸收的影响
    7.3 讨论
8 接种内生放线菌对攀枝花苏铁生物量的影响
    8.1 实验材料与方法
        8.1.1 实验材料
        8.1.2 实验设计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生物量的变化研究
        8.2.1.1 植株高度的变化
        8.2.1.2 结瘤量的变化
    8.3 讨论
        8.3.1 生物量的测定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基于建筑病理学理论的苏州传统砖木结构民居潮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2.1 传统民居的概念界定
        1.2.2 传统民居的范围限定
        1.2.3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关于传统民居方面的研究
        1.3.2 关于建筑病理学的研究
        1.3.3 关于建筑潮湿及防治的研究
        1.3.4 关于传统民居受气候影响方面的研究
        1.3.5 关于传统民居营造和修复技术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病理学理论与潮湿的相关概念
    2.1 建筑病理学理论
        2.1.1 建筑病理学概述
        2.1.2 建筑病理性质及影响因素
        2.1.3 建筑病理问题调查研究方法
    2.2 潮湿的概念
    2.3 建筑受潮原理
        2.3.1 建筑潮湿环境及影响因素
        2.3.2 建筑材料受潮特性
    2.4 建筑受潮类型
        2.4.1 表面受潮
        2.4.2 内部受潮
    2.5 建筑潮湿病害现象及等级
        2.5.1 建筑潮湿病害现象
        2.5.2 建筑潮湿病害量测方法
        2.5.3 建筑潮湿病害的等级
第三章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病理特征及潮湿现状调研分析
    3.1 环境概况
        3.1.1 地域环境
        3.1.2 建筑环境
        3.1.3 气候环境
    3.2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潮湿病理案例调查与分析——式谷堂潮湿问题调研
        3.2.1 环境特征
        3.2.2 建筑风貌与潮湿现状
        3.2.3 生活环境潮湿问题
    3.3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受潮部位及病害特征初步调查
        3.3.1 屋面
        3.3.2 围护结构
        3.3.3 承重结构
        3.3.4 基础、地面等
    3.4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潮湿病害调查量测及等级评定
        3.4.1 苏州传统民居建筑潮湿病害等级评定基准
        3.4.2 定性调查分析与潮湿病害定性等级评定
        3.4.3 量化调查分析与潮湿病害量化等级评定
    3.5 苏州民居建筑潮湿病害形成因素分析
        3.5.1 环境潮湿
        3.5.2 建筑材料易受潮
        3.5.3 建筑设计因素
        3.5.4 人为因素
第四章 苏州传统民居受潮破坏机理及影响
    4.1 潮湿对建筑的破坏机理
        4.1.1 木质材料破坏机理
        4.1.2 砖石材料破坏机理
    4.2 潮湿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力学性能影响
        4.2.1 试验相关概念
        4.2.2 试验设计
        4.2.3 砖木结构中木柱受潮抗压强度试验
        4.2.4 木柱承载变形数值模拟
        4.2.5 影响分析
    4.3 潮湿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4.4 其他影响
第五章 民居传统防潮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5.1 建筑通用的防潮措施
    5.2 防潮措施的发展
        5.2.1 传统建筑防潮构造形态演变
        5.2.2 防潮材料的使用及发展
    5.3 传统民居建筑分类防潮方法
        5.3.1 整体布局与防潮
        5.3.2 建筑设计与防潮
        5.3.3 自主防潮
    5.4 传统防潮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六章 苏州传统民居保护与防潮策略初探
    6.1 建筑木结构的防潮策略
        6.1.1 选材
        6.1.2 防潮设计
        6.1.3 药物防腐
    6.2 建筑围护结构的防潮策略
        6.2.1 隔水防潮
        6.2.2 空腔通风防潮
    6.3 整体防潮策略
    6.4 新防潮模式探索
        6.4.1 “隔”潮模式
        6.4.2 “引”潮模式
        6.4.3 “避”潮模式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木柱受潮力学性能试验设计方案
致谢

(8)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知识生态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2.2 技术创新激励相关文献综述
    2.3 知识生态视角下的创新激励机制理论
第三章 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模型分析
    3.1 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3.2 知识生态对知识创新的影响作用分析及关系模型
    3.3 知识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分析
    3.4 知识生态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分析和关系模型
第四章 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实证方案设计
    4.1 论文研究主题
    4.2 研究方案设计
    4.3 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来源
    4.4 独立样本T检验
第五章 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实证检验分析
    5.3 研究结论
第六章 研究不足、展望与建议
    6.1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 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群的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课程内容建设与更新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革新
四、改革效果

四、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D]. 田静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师范生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D]. 戴秀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适应新时代森林保护需求的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J]. 张清华,梁光红,张飞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9(52)
  • [4]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D]. 董文浩.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5]“树木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张宪智,康永祥. 中国林业教育, 2017(05)
  • [6]攀枝花苏铁菌根体系构建及营养关系研究[D]. 王国娟. 西南林业大学, 2017(10)
  • [7]基于建筑病理学理论的苏州传统砖木结构民居潮湿问题研究[D]. 赵贞. 苏州大学, 2017(07)
  • [8]知识生态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 梅佳静. 天津工业大学, 2017(08)
  • [9]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10]森林保护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余仲东,李孟楼,南小宁,贺虹.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3)

标签:;  ;  ;  

中国森林病理学理论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