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奶奶的设计——“盲人导航仪”设计教学案例启示

只为奶奶的设计——“盲人导航仪”设计教学案例启示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一、前言

这是一堂《设计心理学》的课程环节之一,要求设计一款服务于残障人士的无障碍产品。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形成了大致两条设计行动路径。一部分同学开始着手查阅资料、市场调研、编制问卷、写访谈题纲,寻找被试准备做实验。一部分同学开始思考和体验。作业交上来以后,一个学生的作业深深地打动了我。与其它同学经过严密科学的设计调研后呈现的设计结果和她“只为奶奶”的设计结果相对照,设计的科学性?设计的情感化?设计的初衷?设计的终极目标等等疑问一股脑地涌向了我,哪种结果更易产生打动人心的好设计,设计基于情感之上还是情感之下?止于情感设计还是不止于情感设计?

二、“只为奶奶”的设计简介

我将这个学生的作业称为“只为奶奶”的设计,下面把学生的设计作业呈现一下。

三、从设计实例说明只为一人的暖心设计

只为身患老年痴呆症爷爷不再走丢,15岁华裔少年Kenneth创造了一个让美国人惊叹的暖心设计,Kenneth爷爷常会在睡觉时梦游,全家人为此甚感困扰,于是设计了一款带传感器的袜子,以及配套的手机APP,在此后长达一年的实验里,成功阻止了爷爷900多次出走,Kenneth也凭借这双特殊的袜子获得“美国行动科学家奖”。

当爷爷晚上下床时,传感器就能监测到由于爷爷体重造成的突然上升的压力,然后通过无线传输警报信号发送给看护人的手机,提醒家人,防止爷爷出走。

一个可穿戴的薄膜传感器和一个APP为全球475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成为一个只为一人的暖心设计。

正如Kenneth在获奖感言:“让生命更美好,让人们可以生活得健康幸福,这就是我的梦想。”传递感情、勾起回忆、给人惊喜这就是暖心设计的真谛。

四、好设计始于关怀

这里说的是“好”的设计,有人说设计的第一步在于调研,要识别用户,掌握用户的需求,辨别用户的感知、情绪和情感以及动机的特点,并且有一整套方法为设计师设计“好”产品提供更多可信而科学的依据。并且随着心理学对设计科学的渗入,反复被强调这是最重要的。

实际上以上看似科学的最重要的提示恰恰有违“好”设计的产生,调研成为立足于消费视角下的探查,设计沦为“算计”。不论是设计师与用户还是厂商与客户都是消费时代的分工,设计师调研用户的消费感知特点,调研引发消费的情感因素,研究消费的动机。调研立足于消费、围绕着消费。调研的结果自然是用户如何成为消费经济链条上的一环,更多时候是如何成为最后的一环。

“好”设计植根于设计师与使用者的“感同身受”,调研始于对人的关怀,而不是把人当成用户或客户的调查及研究。“好”设计必定是有人情味的而不是铜臭味的。

上述“只为奶奶”的设计是有情怀的设计,充满人情味和对人的关怀,奶奶不是用户,导航仪是奶奶离不开的眼睛、耳朵和拐杖。设计师服务于用户、为用户着想、关怀用户就像家人一样。这样的设计必定是打动人心的设计,“好“的设计。

五、“好”设计止于情感的满足

唐纳德.诺曼提出了人的本性的三个层次: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好”设计包含了对外观、使用和价值观层面的多重属性的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是从外观、功能、情感等属性依次递进的,好产品的标准来自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情感的满足。

“只为奶奶”的设计方便适用,带在手腕上,如同拉了孙女的手,简单放心地陪伴就是对家人对用户最好的关怀。这个导航仪成为也满足了奶奶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台湾网络作家柯景腾(笔名:“九把刀”)只为前女友。

周杰伦《外婆》

因爱而生的创作,设计成为创作者的救赎,也成为传递情感的载体。

德芙巧克力仅仅只是出于担心儿子追着车跑有危险,父亲带着爱子之心研发了德芙冰激淋,没想到大家都喜欢,吃的人一定体会到的幸福,到最后德芙成为全世界风靡的巧克力,每一块都被有爱的人购买。

六、讨论与结论

设计的科学性、设计的流程、科学和艺术、感性和理性终将是引领世界发展的两个跑道,有时交叉、有时并行。温暖的情感体验与理智的设计流程都是“好”设计、打动人心的设计诞生的入口或通道。

设计是基于情感之上还是基本情感之下,抑或是止于情感设计或不止情感设计,我想设计师及用户仁者见仁。

参考文献

1、陈华《不止情感设计》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5

2、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团队《设计之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标签:;  ;  ;  

只为奶奶的设计——“盲人导航仪”设计教学案例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